⊙王桂真
每次回父母家之前詢問需要帶什么的時候,老父親總是忘不了自己愛吃的窩窩頭。已經(jīng)年過七旬的老父親,對于粗糧情有獨鐘。當然,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也建議,每天吃250~400克谷薯類食物,其中50~150克為全谷類和雜豆類食物。
全谷類食物和雜豆類食物,都屬于粗雜糧。粗雜糧因為加工度較低,能夠保留食物中的B族維生素和膳食纖維。這些營養(yǎng)物質(zhì)可以幫助人體控制體重和血糖水平,增強食欲和降低癌癥風(fēng)險等。但是在食用粗雜糧的時候,很多人卻出現(xiàn)了誤區(qū)。這些錯誤的食用方法不僅難以獲得粗雜糧的營養(yǎng)價值還會引發(fā)更多的健康危機。以下是常見的粗雜糧食用誤區(qū),你是否也曾經(jīng)“中招”?
粗雜糧因為膳食纖維的含量比較多,吃起來口感并不太好,很多人適應(yīng)不了粗雜糧的口感卻又想吃粗雜糧,怎么辦?這個時候大多數(shù)人的做法是選擇深加工的模式,采用粗糧細作的方法改善粗糧的口感。這樣的做法,雖然改善了粗糧的口感,卻失去了更多的膳食纖維和B族維生素,與精白米面在營養(yǎng)素含量沒有多少差異,粗糧也就失去了食用價值。
高血糖不可怕,可怕的是高血糖引起的各種并發(fā)癥。為了控制血糖,很多糖友會選擇粗糧餅干作為加餐食物。粗糧餅干確實是粗糧制作而成,而且也用木糖醇替代了蔗糖。但是為了餅干酥脆口感,粗糧餅干在制作過程后會添加較多的油脂。油脂攝入過量,會引起肥胖,也會引起胰島素抵抗而不利于控制血糖。
粗糧有營養(yǎng),是不是代表粗糧越多越好,多多益善?答案是否定的。如果一日三餐的主食全部用粗糧替代,可能會引起營養(yǎng)素吸收出現(xiàn)問題。粗糧中含有的不可溶性膳食纖維,對于鐵、鋅、鎂和磷等礦物質(zhì)的吸收帶來不利影響。腸道不好的人,更要控制粗糧的攝入量。過量的膳食纖維可能會加重腸道疾病,影響身體健康。對于粗雜糧的攝入量,成年人每天要控制在150克以內(nèi)。
粗糧饅頭、粗糧窩窩頭等粗雜糧制品,頗受老百姓的歡迎。只不過這些粗雜糧制品在制作過程中可能會添加糖,愛吃甜是人類的天性,絲絲甜味也會讓小孩愛上粗雜糧食品。只不過糖,也是一種純能量食物,1克糖也會產(chǎn)生4千卡的熱量。糖吃多了,小孩可能會出現(xiàn)蛀牙和肥胖,成年人可能會引起血壓、血糖出現(xiàn)問題。至于肥胖,也可能會找上門來。
一說起粗糧,很多人的腦海中會想起小米和玉米,到了冬天的時候很多人的早餐中就有小米粥的身影。長期食用一兩種粗糧,品種較為單一,營養(yǎng)素難以做到均衡搭配。每一種食物都有自己的特點,多樣化的飲食結(jié)構(gòu)才能獲取更多的營養(yǎng)素。食用粗雜糧,也要做到食物多樣化。豆?jié){可以做成五谷豆?jié){,米飯可以做成雜糧米飯,粥可以做成八寶粥等。
每個人的健康狀況不同,吃粗糧的時候就要根據(jù)自己的身體狀況來選擇適合自己的粗糧,并非所有人都適合同一種粗糧。如果不分體質(zhì)吃粗糧,可能會出現(xiàn)適得其反的作用。高血糖的人可以選擇蕎麥和燕麥,末梢循環(huán)障礙的人可以選擇黑米,胃腸道不好的人可以選擇小米和大黃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