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在東西方文明古國與吐蕃的早期接觸中吐火羅的作用及其影響

2022-02-10 07:44:18加央平措
關(guān)鍵詞:漢文藏文吐蕃

加央平措

(西南民族大學(xué)民族學(xué)與社會學(xué)學(xué)院、西南民族研究院 四川成都 610041)

在談及我國青藏高原上的藏族古代歷史文化之時,傳統(tǒng)的史學(xué)觀念與國內(nèi)外以往的學(xué)術(shù)研究認為公元七世紀初,被雪山環(huán)繞“隔絕于世”的藏民族才開始與周邊更廣泛意義上的人類文明古國與其他民族發(fā)生政治、經(jīng)濟、宗教文化上有史可證的往來。①藏族傳統(tǒng)的史學(xué)觀認為,公元七世紀藏王松贊干布時期,佛教傳入與藏文的創(chuàng)造是藏族進入文明之路的伊始,同時也是與周邊國家與地區(qū)廣泛往來的開端;《通鑒》載,“太宗貞觀八年(甲午、六三四),吐蕃在吐谷渾西南,進世浸強,蠶食他國,土宇廣大,勝兵數(shù)十萬,然未嘗通中國。”參見:蘇晉仁.通鑒吐蕃史料[M].拉薩:西藏人民出版社,1982:2;20世紀藏族著名的學(xué)術(shù)大師根敦群培講到,“囊日松贊(松贊干布之父王)等之前,在雪域藏地沒有其他國家的商旅往來過?!眳⒁?根敦群培.智游佛國漫記[G]//根敦群培著作,第二集(藏文版),拉薩:西藏藏文古籍出版社,2008:79;《中亞的佛教》一書寫道,“藏族人是蒙古人種,居住在青藏高原并長期與世隔絕。在公元7世紀之前,他們的歷史完全不為人所知?!盉.N.Puri,Buddhism in Central Asia,New Delhi,1987,P13;〔美〕白桂思認為,“608和609年,吐蕃兩度遣使中國,這是通過外部文獻所能確知的吐蕃與外界最早的交往?!盋hristopher I.Beckwith,The Tibetan Empire in Central Asia,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New Jersey,1993:17.因此,“一些西方學(xué)者采用‘前佛教時期’這一概念來暗指西藏史前史,如杜齊、內(nèi)貝斯基、茶耶特等?!眳⒁娀粑?王煜,呂紅亮.考古發(fā)現(xiàn)與西藏文明史(第一卷)[M].北京:科學(xué)出版社,2015:2.然而,近些年隨著在青藏高原西部阿里地區(qū)重大的考古發(fā)現(xiàn),國內(nèi)考古研究人員已經(jīng)明確提出至少在公元二、三世紀漢晉之時,藏族歷史上“十二小邦”之一象雄王朝強盛時期,西藏西部地區(qū)通過“高原絲綢之路”與西域各地以及中原文明有過往來。①“近年來西藏考古工作已經(jīng)取得了很大的進展,從史前時代直到漢唐時代(對青藏高原而言則可略同于吐蕃早期各‘小邦'時代和唐代吐蕃王朝時期)都出土了一批重要的考古材料,其中既有和絲綢之路這個概念直接相關(guān)的大量漢晉、唐代的絲綢殘片,也有歐亞大陸和海上貿(mào)易中常見的寶石、珠玉等裝飾品的組件;出土金銀器中的器型有不少系仿制中亞地區(qū)波斯薩珊王朝和粟特系統(tǒng)金銀器,還有最能體現(xiàn)歐亞草原文化色彩的大量裝飾在金銀器上的有翼神獸、大角動物、馬與騎手等紋飾圖案。”參見霍巍.論青藏高原古代各族人民共同開創(chuàng)了“高原絲綢之路”[J].中央民族大學(xué)學(xué)報,2021(2).由高聳入云的雪山與延綿不斷的山脈所環(huán)繞的青藏高原,通過絲綢之路與周邊其他地域、民族在歷史上發(fā)生過比我們想象的歷史更為久遠的文明交流。對其合理的解讀,以筆者之管見,若從古代吐火羅地區(qū)與藏族文化的關(guān)系入手來研究或許能另辟蹊徑。

吐火羅人的起源問題有諸多假說,莫衷一是。但是已有研究認為,吐火羅人作為原始印歐人的一支,其語言是印歐語系中分布地區(qū)最東的原始印歐語。[1]藏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已有定論認為,藏族人種屬于亞洲蒙古人種。[2]吐火羅人與藏族人分別屬于兩種不同人種,似乎在族源與語言形成上不會有什么必然聯(lián)系。然而,西方探險家在絲綢之路上對吐火羅遺跡考察時,發(fā)覺吐火羅人與藏族在歷史上可能存在某種族群間的交流互動。②斯文赫丁(Sven Hedin)之《亞洲沙漠探險記》講道:“吐火羅民族在上古時代,疆宇廣拓,極一時之盛。據(jù)克拉勃羅德及圣馬丹二人之考證。吐火羅人為西藏種也?!眳⒁?張星烺.中西交通史料匯編(第一冊)[M].北京:中華書局,2003:21-22;張云指出,“西藏的人種屬于蒙古利亞人種,這已是學(xué)術(shù)界得到廣泛認可的事實。但是,西方的一些考古學(xué)家和探險家在西藏西北部地區(qū)發(fā)現(xiàn)非蒙古利亞人種的人頭骨。如羅列赫即在西藏邊地發(fā)現(xiàn)了‘長頭型’的人頭骨,它與前后藏的‘短頭型’不同。他們的墓葬在拉達克等地被發(fā)現(xiàn),當(dāng)?shù)厝朔Q之為‘游牧人之墓’。他們很可能是曾經(jīng)活動在這里或者遷徙時經(jīng)過這里的印歐人種部落,甚至可能與雅利安人南遷有關(guān)聯(lián)?!睆堅?上古西藏與波斯文明[M].北京:中國藏學(xué)出版社,2005:60-61.

吐火羅人起源目前沒有定論,藏族形成過程是否融匯過非蒙古利亞人種目前也是需要進一步研究的問題。但是吐火羅的稱謂在諸多藏文文獻內(nèi)有記載,并且有關(guān)其地理方位的記述與漢文史料大體一致。

一、藏文文獻中的吐火羅之稱謂與地理位置

(一)吐火羅之藏文稱謂

曾經(jīng)在絲綢之路上活躍過的各種語言文獻中都曾提到過“吐火羅”之名,然而對其歷史文化特點記載最為詳實的是漢文文獻資料。在漢文史料與佛教文獻中其稱謂有著“兜佉勒、睹貨邏、吐呼羅、土豁羅、吐火羅、去胡來”等。而漢文古籍所載為中亞古國“大夏”,學(xué)界主流觀點認為是西史所稱巴克特里亞(Bactria),還有人明確提出“大夏即吐火羅”。[3]而在藏文文獻中對其地域概念的稱謂也可謂復(fù)雜多變。然則,在對藏漢文獻資料比較研究之后,還是能找到與漢文文獻所載相對應(yīng)的名稱概念。譬如,漢文大正藏密部《佛母大孔雀明王經(jīng)》云:“毘沙門王子,具眾德威嚴,住在覩火羅,有大軍大力,一俱胝藥叉,而為其眷屬?!雹鄞笳滦薮蟛亟?jīng)第19冊No.0982《佛母大孔雀明王經(jīng)》。同樣藏文大藏經(jīng)《佛母大孔雀明王經(jīng)》④藏文《佛母大孔雀明王經(jīng)》所引內(nèi)容為筆者翻譯成漢文。云:“多聞子之具德子,王中之王的王子,千萬藥叉眷屬圍,住在吐火羅之地?!保?? ????????? ????????? ???????? ?????? ??????? ?????????? ????????????? ???????????? ???????? ???????????????? ??????????????????????? ????????????? ?????????)⑤甘珠爾D559函,密續(xù)90-1-97a《佛母大孔雀明王經(jīng)》。梵文原典《佛母大孔雀明王經(jīng)》(ārya-Mahā-Māyūrī Vidyā-Rāj?ī)曰:“ jinar ? abho r ā ja-putra ? ?r ī m ā n Vai?rama ? atma-ja? ,yak ? a-ko ? ī-pariv?tas Tukhāre?u nivāsika?.”⑥田久保周譽,校訂.梵文孔雀明王經(jīng)[M].東京:山喜房佛書林,1972:22.

在這個內(nèi)容完全相同的藏漢佛經(jīng)譯本中,可以明確得知吐火羅之地名的稱謂漢文為“覩火羅”,藏文 為“ ????? ?”即“ 吐 火 羅 ”,其 梵 文 原 文 內(nèi) 的“Tukhāre?u”是第七位格,其名詞原型為“Tukhāra”。另外,藏文甘珠爾《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出家事》《佛說如來不思議秘密大乘經(jīng)》《陀羅尼集》等顯密佛教經(jīng)典中,也都出現(xiàn)了指稱吐火羅的“??????”一詞。而苯教大藏經(jīng)中吐火羅地區(qū)的不同藏文拼寫也頻繁出現(xiàn),主要有“???????????????????????????????????????????????????????”等。①參見雍仲苯教甘珠爾與丹珠爾古籍匯編室所編:《雍仲苯教門庫文獻寶典》(電子版)。藏文佛教大藏經(jīng)是通過厘定藏文后形成,在甘珠爾中吐火羅稱謂有著基本一致的寫法。與其不同,以伏藏形式發(fā)掘的苯教典籍,借鑒佛教大藏經(jīng)而集成后形成的苯教大藏經(jīng)中吐火羅稱謂有著諸多不同寫法,如同藏文歷史文獻中不同的拼寫方式。漢藏史料中關(guān)于吐火羅故地的稱謂與所述內(nèi)容存在一致性的記載,譬如,《隋書·卷八三·西域傳》載:“吐火羅國,都蔥嶺西五百里,其山穴中有神馬。每歲牧牝馬于穴所,必產(chǎn)名駒。”[4]與此相同,大譯師仁青桑布從梵文翻譯的《馬壽之吠陀》載:“源自天界之神馬,地上分布與各方,天界優(yōu)良之神馬,……州中居于吐火羅(??????),其余馳騁于寶地?!保??? ?????????? ??????????? ????????????????????????????????????????????????????????????????????????????????????????????????????????????????????????????????????????????????????)[5]在此漢文史書與藏文文獻都記述吐火羅地區(qū)盛產(chǎn)優(yōu)良馬匹,古時稱作“神馬或天馬”。而吐火羅故地在希臘王國統(tǒng)治的“印度-希臘巴克特里亞”時期,其稱謂在藏文大藏經(jīng)與史料中保留著梵語音譯“雅瓦那”(?????)。②From the time of Alexander the Great(c.334 BC)Yavana came to be applied more specifically to the Greek kingdom of Bactria,an d,even more specifically,after about 175 BC,to the Indo-Greek kingdom in the Punjab.Indian sources of that time regarded the Yavanas as a barbarian people of the northwest.See Academic Dictionaries and Encyclopediias,Yavana(en-academic.com)藏文大藏經(jīng)《圣奈覺所問經(jīng)》云:

?? ??????????????? ???? ????????????????????? ????????????????????? ??????????????? ??????????????? ?????????? ???? ???????? ?????????????? ??? ?????????????????????????? ??? ???????? ????????????????????????????? ????????????????????????????? ????③甘珠爾D333函,經(jīng)部72-1-266a《圣奈覺所問經(jīng)》。

漢文大正藏密部《大方等無想經(jīng)》云:“十六大國。鴦伽陀國。摩伽陀國。迦尸國。拘薩羅國。跋耆國。摩羅國。分陀國。須摩國。阿摩國。阿槃提國。拘留國。半時羅國。跋嗟國。首羅先那國。夜槃那國。劍蒲闍國?!雹艽笳滦薮蟛亟?jīng)第12冊No.0387《大方等無想經(jīng)》。此處的藏漢佛經(jīng)翻譯同樣采用了地名音譯法,每一個都能一一對應(yīng)。其中藏文音譯的“雅瓦那”,漢文為“夜槃那”?!把磐吣恰币辉~在藏文史料中也有記述,《多羅那他文集》中講述,“北方有稱作雅瓦那(?????)的地方,如今是伊斯蘭之城喀布爾(???? ?/???? ?????)”⑤參見多羅那他:《密續(xù)之王閻魔敵教法源流廣本》(藏文版),TBRC Volume Number 2296,《多羅那他文集》(六),壤塘寺版本,第22頁(正)。;《智游佛國漫記》寫道,“雅瓦那(?????)偵察官梅加斯特尼(Megasthenes),他在阿育王的父親(祖父)旃陀羅笈多(Candragupta)時期來到印度中部?!盵6]由此可見,雅瓦那即印度-希臘巴克特里亞,應(yīng)該是與波斯王國毗鄰的吐火羅西部地區(qū)在希臘統(tǒng)治時期的稱謂,并非是整個吐火羅地區(qū)。值得注意的是,學(xué)界也有認為作為雅利安人的一個分支在印度西北地區(qū)存在的雅瓦那,并非希臘統(tǒng)治下的王國。但是,無論如何雅瓦那所指的地理方位可以基本明確為吐火羅故地西部地區(qū)。

另外,英國東方學(xué)家,即著名藏學(xué)家托馬斯(F.W.Thomas)提出,“‘ ???????’波噶千戶區(qū)附屬于吐蕃的東北部分,……它和吐火羅(Tokhari)的問題有關(guān)聯(lián),藏文文獻中名詞‘??????????????????????’均表示吐火羅(Tokhari)。我們(新疆出土的吐蕃簡牘、文書)文書中的‘ ???????’屬于吐火羅(Tokhari),那么又是通過什么方言將‘??????’一詞傳入了吐蕃并寫作‘ ???????’?對此我們可以視為目前的遺留問題。”[7]不過王欣指出,這與進入巴克特里亞的那支吐火羅人(大夏)不符,吐蕃文書中的“ ???????”很可能是指活動在敦煌至羅布泊一帶南山中的吐火羅人。[8]筆者認為,新疆出土的吐蕃簡牘中的千戶區(qū)“???????”一詞是否也指吐火羅值得商榷,因為藏文“???????”是屬于吐蕃軍事制度四茹中葉茹之下八個東岱(千戶)之一。[9]

(二)吐火羅地區(qū)之方所

關(guān)于吐火羅故地的方位,唐玄奘大師記述:“出鐵門至覩貨邏國。故地,南北千余里,東西三千余里,東阨蔥嶺,西接波剌斯,南大雪山,北據(jù)鐵門,縛芻大河中境西流?!盵10]《冊府元龜·卷九九九》載:“吐火羅葉護積代已來,于大唐忠赤,朝貢不絕。本國綠接近大食、吐蕃,東界又是西鎮(zhèn)。”[11]漢文史書所載內(nèi)容說明,吐火羅人活動的范圍歷史上變化不定,但可以得知吐火羅故地在中亞地區(qū),與西域各種民族雜居在帕米爾高原以西,古波斯以東,延伸至新疆庫車一帶,與西藏西部阿里接壤的勃律、迦濕彌羅毗鄰。

公元前一、二世紀左右的藏族歷史上第八代止貢贊普時期,①“公元前160(鐵蛇/辛巳)左右上丁二王之一止貢贊普誕生?!眳⒁?貢覺·索郎巴登.西藏教厲·琉璃項飾(藏文版)[M].北京:中國藏學(xué)出版社,2010:713;“上丁二王之一第八代止貢贊普真實尊號為‘南卓沃雄贊’。止貢贊普至公元七世紀松贊干布,間隔二十四代?!眳⒁?加央平措.止貢贊布的真實姓氏及其相關(guān)歷史事件考證[J].西藏研究(藏文版),2007(1).一種外來宗教被贊普引入藏地的歷史《娘氏宗教源流》記載道:“斯赤(天赤七王之最后一代)之子南卓沃雄贊神王(??????? ???????? ????????? )之時,天之※朵※苯傳入,在烏仗那之此岸,迦濕彌羅之彼岸,波斯之中間地帶稱作‘鳩那巴那’(???? ????? ???????)地方的薩夏苯,……一種叫作‘阿亞恰那’的被贊普迎請入藏后,出現(xiàn)‘恰那世續(xù)苯’。此乃藏地最初之‘格苯’(??? ?????????)。據(jù)傳此乃并非祖師之言。時而專做善,時而專做惡?!盵12]

由于這一史書屬于藏文伏藏文獻,止貢贊普時期引入的西域宗教文化的源頭地名“鳩那巴那”無從得知。然而文獻所描述之方位,較為清晰地指向了與波斯比鄰的巴克特里亞即吐火羅故國與粟特地區(qū)。所引入宗教“薩夏苯”“阿亞恰那”也可能是吐火羅與粟特地區(qū)盛行的一種受到“善惡二元論”之波斯瑣羅亞斯德教影響,但有別于瑣羅亞斯德教的當(dāng)?shù)乇就磷诮??!队《确鸾淌贰芬嘣?,“約當(dāng)?shù)谌Y(jié)集之后,迦膩色迦王去世時,在迦濕彌羅之西與吐火羅(??????)鄰近的北方阿濕摩波蘭多之地……”[13]藏文文獻中記載的吐火羅之地位于迦濕彌羅即現(xiàn)今喀什米爾地區(qū)西面,烏仗那與波斯王國之間。

成書于清道光年間的《藏文世界地理志》中記述:“在中亞地區(qū)存在大吐火羅(??????????????????????????????????????)與小吐火羅(?????????????????????????? ???????????? ??),而大吐火羅相當(dāng)于唐玄奘所指西接波斯的吐火羅故地,小吐火羅為我國新疆地區(qū)于闐等塔里木盆地南緣綠洲之地?!盵14]贊普·絳白卻吉丹增赤列所說大吐火羅相當(dāng)于吐火羅故地基本明確。不過小吐火羅與黎域(于闐)相同的說法并不明確,有待考證。

根據(jù)上述藏文古籍文獻記載,吐火羅故地大致位于古印度北部與西藏西部阿里(古象雄)接壤的勃律、迦濕彌羅、烏仗那等西北面,波斯東南面。因此,吐蕃王朝崛起強盛過程中,時而與吐蕃邊界直接接壤,時而在吐蕃直接統(tǒng)治區(qū)域內(nèi)。

以上所引藏文文獻雖然都是藏傳佛教后弘時期的史料,成書年代在十一、十二世紀之后。但是,其中有關(guān)吐火羅地區(qū)方位的記述與漢文史料所載基本一致。

二、古代吐火羅與藏族地區(qū)存在的相同相似之風(fēng)俗

原始社會末期私有制的產(chǎn)生與婚姻制的演變是人類社會走向文明的重要階段,群婚制衍生出不同的婚姻形式,環(huán)喜馬拉雅地區(qū)出現(xiàn)一妻多夫制,其中西藏最具典型,至今西藏牧區(qū)、半農(nóng)半牧、農(nóng)區(qū)依然存在一妻多夫制?!拔鞑匦值苄汀币黄薅喾虼嬖谟诟赶瞪鐣T夫之間多為兄弟關(guān)系。[15]而漢文史書對于吐火羅地區(qū)婚姻關(guān)系的記載與“西藏兄弟型”一妻多夫制完全一致。《隋書》卷八三載:“吐火羅國,都蔥嶺西五百里。其俗奉佛,兄弟同一妻,迭寢焉。每一人入房,戶外掛其衣以為志。生子,屬其長兄?!盵16]《冊府元龜·卷九六一》云:“吐火羅國在蔥嶺西,其國土多男子,少婦人,故兄弟通室。婦人五夫則角飾戴五角,十夫則戴十角?!盵17]根據(jù)漢文史籍得知,古代吐火羅地區(qū)盛行“兄弟型”一妻多夫制,而西藏地區(qū)亙古通今存在這種一妻多夫制。漢文史書所載古代吐火羅婦人根據(jù)多夫數(shù)量戴多角角飾習(xí)俗,在西藏部分地區(qū)可尋到相似服飾習(xí)俗。在山南部分地區(qū)新婚與已婚婦女在婚慶、新年、望果節(jié)等重要節(jié)慶時日,也戴一種獨具特色的多角帽。筆者以為這應(yīng)該是藏族地區(qū)一妻多夫制的象征服飾至今留存于藏族民間的表現(xiàn)。①筆者于2021年2月21-22日在山南乃東區(qū)亞堆鄉(xiāng)熱木那村、曲德貢、曲德沃、支那村、亞桑村等地調(diào)研時逢上“婚慶典禮”,觀察到當(dāng)?shù)貗D女所戴“多角念夏帽”,在熱木那村采訪了手工傳承人次仁啦,在傳承人家中目睹并拍照了“八角帽”“五角念夏帽”“十六角念夏帽”各一頂,那頂“八角帽”是“祖?zhèn)鲗毼铩?。古代吐火羅與西藏地區(qū)相同的一妻多夫制社會現(xiàn)象,絕非各自偶然產(chǎn)生,而應(yīng)該是兩個地區(qū)相同相似的生活環(huán)境與生活方式以及“文化基礎(chǔ)”所致。

苯教歷史文獻記述吐火羅是雍仲苯教流傳之地,主要由“吐火羅辛波瓦項項”(?????????? ???????????????????????)苯教師傳法,盛行煨桑儀軌;[18]解讀藏文佛教源流也得知,吐火羅地區(qū)盛行一種通過煨桑儀軌祈禱天與天神的宗教?!队《确鸾淌贰酚浭?“吐火羅國一切居民都敬奉天空之神。他們在節(jié)慶的時候,以焚燒谷物、衣服、珍寶、香木的巨大煙氣來祭拜上天?!盵19]

還有西方學(xué)者大衛(wèi)·坦普曼(David Templeman)探索了象雄/吐蕃的宗教文化和前伊斯蘭化的波斯文化之間的一些可能的相似之處。使用杜松煙、在山上埋葬和對一個神圣的中央山的理解是這兩個地區(qū)共同的文化現(xiàn)象。[20]此處所說“使用杜松煙”是指煨桑。然而,在西亞與中亞地區(qū)發(fā)現(xiàn)的這種煨?,F(xiàn)象被作者歸入古波斯宗教文化。其實這應(yīng)該屬于古代吐火羅地區(qū)存在的宗教文化現(xiàn)象在波斯地區(qū)的遺存。膜拜天與天神,從而為之舉行煨桑儀軌是自原始苯教流傳于青藏高原,后來雍仲苯教與藏傳佛教中存在的典型宗教文化現(xiàn)象。藏文史料中古代吐火羅地區(qū)亦有此現(xiàn)象的記載,說明藏民族早期觀念中,存在對古代吐火羅故地宗教與藏族宗教文化間的某種認同。

“卍”即雍仲,是西藏史前巖畫中存在的符號,[21]是根植于藏族宗教文化觀念中的象征符號;“卍”即“Swastika”又是吠陀、佛教、耆那教等古印度宗教內(nèi)具有的象征符號;“卍”即“gammadion”也是古希臘考古出土的陶罐、硬幣等文物上存在的符號;②“卍”符號藏語為“?????????”,是一種吉祥符號,象征堅固不摧永恒常在的符號。參見:張怡蓀.藏漢大辭典[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3:2624;梵語“Swastika”,源自(su)好、吉祥+(asti)存在,意為吉祥好運的存在。See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https://en.wikipedia.org/wiki/Swastika;希臘語“Tetra-gammadion”,可以視為四個希臘字母“?!钡慕M合。See Academic Dictionaries and Encyclopediias,https://en-academic.com/dic.nsf/enwiki/117452.“卍”即萬字符在中原漢地佛教的寺院建筑與佛像上從古至今一直存在。1976年,甘肅靈臺百草坡一座西周時期古墓中出土的“人頭銎鉤戟”,具有典型的印歐人的外貌特征。1980年,陜西扶風(fēng)西周宮殿遺址中出土兩件頭頂刻有“卐”字符號的蚌雕人頭像,在外形上也具有和“人頭銎鉤戟”相同的印歐人的體質(zhì)特征。已有學(xué)者將他們歸之于吐火羅人的形象。[22]中國上古時期的西周墓葬出土頭頂刻有“卐”的印歐人像,說明當(dāng)時也有行走于東方古國的印歐人以雍仲符號象征其宗教信仰。筆者以為藏語雍仲、梵語“Swastika”、古希臘語“Gammadion”的符號,傳遍歐亞地區(qū),成為古代文明中一種世界性的符號,必定需要絲綢之路沿線上的吐火羅等中亞地區(qū)來實現(xiàn)。

三、東西方文明古國以吐火羅等地為紐帶形成對藏民族的早期認知

古希臘歷史學(xué)家希羅多德(Herodotus,公元前484-430年)在《歷史》中記載:

另外的一部分印度人(Indians)居住在其他印度人的北部,在卡司帕杜羅斯城(Caspatyrus)和帕克杜耶斯人(Pactyica)的國家附近的地方。這些人的生活方式和巴克特里亞人(Bactrians)的生活方式相似。他們是全體印度人中間最好戰(zhàn)的,而出去采金的人也是他們。因為在這些地方是一片沙漠。在這一片沙漠里,有一種巨蟻(great ants),比狗小比狐貍大。波斯國王(Persian king)飼養(yǎng)過的一些這樣的螞蟻,它們就是在這里捕獲的。這些螞蟻在地下營穴,它們和希臘的螞蟻(Greek ants)一樣地把沙子掘出來。這種螞蟻和希臘螞蟻的外形十分相像,而在它們從穴中挖出來的沙子里是滿含著黃金的。印度人到沙漠去便正是為了取得這種沙子。他們各自駕著三頭駱駝,母駱駝在當(dāng)中,兩旁各用繩子系著公駱駝來協(xié)助牽引,但是那個人自己騎在母駱駝上面,他要注意使這個母駱駝盡可能是在剛剛生產(chǎn)之后便駕上了軛的。他們的駱駝和馬一樣快,但是馱載力卻比馬強多了。……他們說,“印度人的大部分的黃金是用這種辦法取得的?!盵23]

經(jīng)西方藏學(xué)家的考證,希羅多德《歷史》中的這一段落內(nèi)容,是歐洲人第一次提到西藏,卡司帕杜羅斯城(Caspatyrum)被認定為札不讓(Tsaparang)。①Edited by Alex McKay,The History of Tibet,(Volume 1 The Early Period to The Yarlung Dynasty),P27(前言).(札不讓:西藏阿里地區(qū)札達縣托林鎮(zhèn)札布讓。)如此,公元前五世紀古希臘歷史學(xué)家筆下以駱駝為裝備從巨蟻掘出的沙子中采金的生活方式與巴卡特里亞即吐火羅故地的“印度人”相似,這就是西方史書中最早對藏族的認知與記載。與希羅多德《歷史》記述的食人巨蟻類似,在藏文大藏經(jīng)中有著專門的術(shù)語 ,叫做“駱駝巨蟻”(?? ????????????? ???????????????),漢文大藏經(jīng)內(nèi)稱其為“大蟻”,都食人。《山海經(jīng)》中亦有稱作“土螻”的食人螻蟻。具體引證如下:甘珠爾《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云:“國王(憍閃毘國)因?qū)m嬪而生起嫉妒便大怒。告大臣們曰。眾愛卿們此沙門凡夫冒犯朕的宮嬪。速將駱駝巨蟻群引至此地。讓它們填滿洞窟殺死此沙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②甘珠爾D10-11函,律部《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

與此內(nèi)容一致的漢文大藏經(jīng)《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云:“王(憍閃毘國)聞是已轉(zhuǎn)更瞋怒,告大臣曰,此是凡人犯我宮女,可將大蟻填滿窟中,蜇螫其身?!雹鄞笳滦薮蟛亟?jīng)第24冊No.1451《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

從上古時期傳承下來,被認為是中國最古地理書與古代物種演化、地理變遷的古籍《山海經(jīng)》卷二“西山經(jīng)”內(nèi)云:“西南四百里,曰昆侖之丘,是實惟帝之下都,神陸吾司之?!蝎F焉,其狀如羊而四角,名曰土螻,是食人?!盵24]

而苯教《大藏經(jīng)》對巨蟻“紅黑螞蟻”(???????????????)與巨蟻之地“大如犬般螞蟻之州”(??? ???????? ??????????? ???????? ?????)有遮遣儀軌。④參見雍仲苯教甘珠爾與丹珠爾古籍匯編室所編:《雍仲苯教門庫文獻寶典》(電子版),《????????????????? ????????????????? ?????? ??》《??? ????? ????????????????????????????????????????????》《???????????????????????????????????????????????》

上古時期,在我國昆侖之丘與帕米爾高原周圍,西藏西部藏人淘金的沙漠地帶,是否存在“比狗小比狐貍大的食人巨蟻”,以及這種生物如何絕滅,是古生物學(xué)的研究對象。但是,從古希臘歷史資料、古印度佛經(jīng)文獻、中華漢文與藏文古籍中可以得知,藏族地區(qū)與吐火羅地區(qū)之間存在相同或相似的生活方式,并且通過這種相同或相似的方式,東西方主要文明古國對我國青藏高原上的藏民族早已有所認知。反之亦然。

我國青藏高原上考古發(fā)現(xiàn)不斷證實,在前吐蕃時期西藏文明已與西亞、中亞、南亞、中原漢地等都有過直接或間接不同程度的聯(lián)系。西藏早期文明與中原王朝、西亞波斯帝國、印度北部地區(qū)、北方突厥等建立文化往來應(yīng)該主要是通過古代吐火羅等中亞地區(qū)的中間環(huán)節(jié)實現(xiàn)的,其原因在于古代吐火羅毗鄰于西藏西部、勃律、迦濕彌羅等地區(qū),在地理上具有優(yōu)先性。從漢文文獻的相關(guān)記載也可得知。譬如:義凈曰:“沙門玄照法師者,……途徑速利,過睹貨羅,遠跨胡疆到吐蕃國,蒙文成公主送往北天,漸向阇蘭陀國?!盵25]同樣《敦煌石室遺書·慧超往五天竺國傳》載:“當(dāng)來于吐火羅國,逢漢史入蕃。略題四韻取辭。五言。君恨西蕃遠。余嗟東路長。道荒宏雪嶺。險澗賊途倡。鳥飛驚峭嶷。人去偏梁難。平生不捫淚。今日灑千行?!雹匐m有學(xué)者認為“慧超所云,‘漢史經(jīng)吐火羅國入蕃’的‘西蕃’可能是指西突厥?!眳⒁姴駶h甫:《對西蕃人打毬問題的一點淺見》,《體育資料》,舊書市場收購,出版信息不詳。但是,顯慶二年公元657,唐朝滅了西突厥。而慧超是在723年至727年前往印度諸國,再經(jīng)中亞回到長安。因此,書中所說“入蕃”與“西蕃”必定是指“吐蕃”?!蔡啤郴鄢?往五天竺國傳箋釋[M].張毅,箋釋.北京:中華書局,2000:140.毋庸置疑,唐代求法高僧與漢史入蕃之時,經(jīng)吐火羅等地前往吐蕃的路程,是唐代之前已存在的西藏西部通往勃律、迦濕彌羅、吐火羅、粟特等的道路。對此通道學(xué)界已有研究。[26]在吐火羅地區(qū)的紐帶作用下,中原漢地對藏民族的稱謂之“蕃”的認識,也可能遠早于唐代“吐蕃”的概念?!秲愿敗ぞ砭牌呶濉份d:“(開元)十四年十一月己卯吐火羅遣使持劍來朝,……放還蕃;四月戊戌米國、石國、吐蕃、突厥各遣使來朝貢,并賜帛有差放還蕃;二十六年二月癸丑,吐火羅遣大首領(lǐng)伊難如達干羅底遢來獻方物,……放還蕃?!盵27]

漢文大藏經(jīng)《釋門章服儀》曰:“大唐塞外。三垂海濱。大夏諸蕃。有佛法處?!雹诖笳滦薮蟛亟?jīng)第45冊No.1894《釋門章服儀》。漢文古籍文獻內(nèi)“吐火羅、米國等使者放還蕃”與“大夏諸蕃”的記述說明,中國古代存在將大夏即吐火羅與其他西域古國與民族統(tǒng)稱為“諸蕃”的歷史現(xiàn)象。

中原漢地早期對青藏高原上藏族先民的認知主要通過兩條路徑,一種是從青藏高原西南邊界的文化交流中得知藏族先民屬于“羌氏”;一種是從青藏高原西北方向絲綢之路的文化交流中經(jīng)由吐火羅等地獲得藏族就是被稱作“蕃”民族的認識。盡管這兩種認知時間先后不得而知,但顯然“蕃”的概念是對藏民族與其自稱相符的認知。藏文歷史文獻《智者喜宴》《弟吳宗教源流》分別根據(jù)更早期的史料《歷史廣本》與《歷史聚寶》記述藏族上古社會“旺則”與“小邦”時載:“四方王國時常侵擾焉。中原皇帝如蛇盤于樹。印度國王如狼伏擊羊。波斯君王如鷂捕捉鳥。格薩王如飛馬系于樹。蕃乃少兵無法抵御之。不住平地高居于石山?!盵28]根據(jù)藏文史書所述,上古時期在石山上構(gòu)筑堡壘的蕃域即藏地,已經(jīng)對中原王朝、古代印度、波斯帝國等有著一定的了解。

(本文得到了中國國家留學(xué)基金資助)

猜你喜歡
漢文藏文吐蕃
《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xué)學(xué)報(自然科學(xué)漢文版)》征稿簡則
《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xué)學(xué)報(自然科學(xué)漢文版)》征稿簡則
樂器名稱漢文譯名小議
吐蕃金銀器知見錄
紫禁城(2020年5期)2021-01-07 02:13:50
西藏大批珍貴藏文古籍實現(xiàn)“云閱讀”
布達拉(2020年3期)2020-04-13 10:00:07
吐蕃相論恐熱降唐考
西夏及其周邊吐蕃語地名考釋舉隅
西夏學(xué)(2020年2期)2020-01-24 07:43:26
黑水城和額濟納出土藏文文獻簡介
西夏學(xué)(2019年1期)2019-02-10 06:22:34
《弟吳宗教源流》(吐蕃史)譯注(二)
西藏研究(2018年4期)2018-10-30 01:12:20
《黑城出土漢文遺書敘錄》中TK133敘錄辨正
西夏學(xué)(2017年1期)2017-10-24 05:32:10
如皋市| 太湖县| 漯河市| 安庆市| 华坪县| 黑河市| 施甸县| 永和县| 清远市| 白朗县| 游戏| 杭锦旗| 连城县| 莒南县| 民权县| 沙洋县| 安义县| 舒兰市| 南通市| 西城区| 合作市| 北碚区| 沂南县| 手机| 砚山县| 凌云县| 黑龙江省| 噶尔县| 弋阳县| 吉木乃县| 壤塘县| 甘南县| 江津市| 明星| 嫩江县| 三门峡市| 天峻县| 禄劝| 蒲城县| 古蔺县| 永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