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 銀 實
日俄戰(zhàn)爭以后,受日本控制的韓國開始了以恢復國家主權、開啟民智為目標的愛國啟蒙運動。為啟迪民智、喚醒民眾覺悟,啟蒙期(1)本文中的“啟蒙期”指1894年至1910年間韓國開展愛國啟蒙運動的時期。韓國的各大報紙雜志開始大力宣傳進步思想,為民眾介紹近代文明。1910年以前,韓國主要通過中國文人翻譯或撰寫的文章來學習近代先進知識,其中梁啟超的論著占相當大的比重。啟蒙期愛國志士們爭相譯介梁啟超的文章,掀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翻譯熱潮,啟蒙期也因此成為了韓國翻譯史上罕見的“黃金期”。
翻譯是“把一種語言文字的意義用另一種語言文字表達出來”。(2)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七版),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年,第358頁。通過“翻譯”行為應為讀者呈現(xiàn)“另一種”語言文字,即源語種與目的語種應為兩種不同的語種。但在19世紀末的近代啟蒙期卻出現(xiàn)了一種特殊的翻譯方式——韓漢文混用體翻譯。之所以說這是一種特殊的翻譯方式,是因為這種翻譯策略下的譯文在不同程度上仍保留著漢文原文的語言文字,并未完全以目的語語種呈現(xiàn)。顯然,這種“翻譯”與今天我們所熟知的“翻譯”不同。但正是這種混用源語種與目的語種的翻譯方式成為啟蒙期的主要翻譯體,承擔起了翻譯的重任,為當時的韓國社會注入了近代的新鮮血液,加快了韓國啟蒙的步伐。
事實上,啟蒙期韓漢文混用體翻譯是與當時的時代潮流背道而馳的翻譯方式。進入近代啟蒙期,韓國開始了“脫離漢字,使用本國語言文字,進而實現(xiàn)言文一致目標”的運動。即使在這種時代背景下,選擇用韓文體譯介漢文書籍的文人也僅占極少數(shù),絕大多數(shù)文人選擇用韓漢文混用體翻譯外文書籍,為民眾譯介近代新知。這一事實不禁讓我們產(chǎn)生疑問——這種與時代潮流背道而馳的翻譯方式為何能夠承擔起翻譯重任,甚至影響了啟蒙期的整個韓國呢?本文將以語言學視角考察梁啟超著作譯文的特點,并以此為事實依據(jù),分析啟蒙期韓漢文混用體翻譯方式得以盛行的原因。啟蒙期韓漢文混用體在韓國語發(fā)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近代之前被稱為“方言”“諺語”的韓國語被注入本民族與國家精神,成為了真正“國語”的起始階段便是使用啟蒙期韓漢文混用體階段。而在韓漢文混用體文章中占較大比重的梁啟超著作譯文是研究這種翻譯方式的特點及發(fā)展過程的重要資料。
戊戌變法失敗后,梁啟超流亡日本,在日本接觸到了大量日譯西書。他以積極、開放的態(tài)度汲取了西方新知識、新思想,并進行了大量的翻譯、著述工作。梁啟超的進步思想以其創(chuàng)辦的《清議報》《新民叢報》等報刊為載體在中、日、韓三國風行一時,廣為流傳。
梁啟超的論著自19世紀末傳入韓國,一時掀起了譯介熱潮。1899年,韓國報刊《皇城新聞》率先連載了梁啟超的文章《愛國論》。其后,《大韓自強會報》《獨立新聞》《時事叢報》《新韓民報》《大韓每日申報》《太極學報》《朝陽報》《帝國新聞》《共立新報》《大韓協(xié)會報》等報刊與《西友》等雜志也陸續(xù)連載了梁啟超的文章。
在近代啟蒙期,韓國共有15家報紙雜志連載了梁啟超的原文或韓國文人譯文,文章共達50余篇。到了20世紀初,報紙雜志上的文章已無法滿足韓國讀者對梁啟超進步思想的渴求,于是,玄采、周時經(jīng)、李相益、全恒基、張志淵、申采浩等人又相繼翻譯、出版了梁啟超的《清國戊戌政變記》《越南亡國史》《飲冰室自由書》《伊太利建國三杰傳》《中國魂》《匈牙利愛國者葛蘇士傳》《新譯生計學說》《民族競爭論》《十五小豪杰》等10余本單行本。這些單行本在當時受到了韓國社會的廣泛關注,特別是《越南亡國史》一書被多位文人翻譯,又被多次印刷、發(fā)行,為啟蒙期的韓國社會指明了救國方向。此外,韓國文人全恒基翻譯的《飲冰室自由書》一書收錄了梁啟超在《時務報》《清議報》《新民叢報》上發(fā)表的64篇文章,為韓國學習社會進化論,樹立自強思想、新民思想、民族主義歷史觀奠定了重要基礎。
梁啟超論著在韓國風靡十余年,一個外國人士的論著被如此大量、頻繁地刊登在韓國各大報紙雜志上,又被多位文人編譯成書并出版,在韓國啟蒙期僅梁啟超一人。
啟蒙期文人翻譯梁啟超著作所采用的翻譯策略大體可分為兩類:第一類是韓漢文混用體翻譯,第二類是韓文體翻譯。在傳入韓國的梁啟超著作中,除個別文章是直接以漢文原文形式出版外,其絕大多數(shù)是通過韓國文人翻譯、加工后才得以出版發(fā)行的。在當時,用韓文譯介梁啟超文章、書籍的譯者僅占少數(shù),大多數(shù)譯者都選擇了韓漢文混用的翻譯方式。
韓漢文混用體翻譯顧名思義就是混用漢文與韓文的翻譯方式。在近代啟蒙期,韓漢文混用體承擔起翻譯重任,作為供應“近代新知”的載體,為啟蒙期的韓國注入了近代文明的新鮮血液。啟蒙期的韓漢文混用體與早期韓漢文混用體雖都是漢文與韓文的混用體,但二者存在顯著區(qū)別。早期韓漢文混用體為翻譯漢文書籍而生,除個別固有名詞、動詞詞根使用了漢字以外,其他一律使用韓字韓文,語序也完全實現(xiàn)了韓國語語序,譯文中無任何漢語語序的詞組或句子出現(xiàn)。而啟蒙期韓漢文混用體譯文仍保留著大量漢語語序的詞組或句子,呈現(xiàn)出漢語語序與韓國語語序摻雜,無規(guī)律可循的特點,對“問、有、知”等實際語言生活中的高頻詞,啟蒙期韓漢文混用體翻譯也選擇了避開本國語言中現(xiàn)有的“-,-,-”等固有詞,而是選擇了“問-,有-,知-”等漢語詞附加韓國語語尾的形式。
啟蒙期韓漢文混用體翻譯又可以細分為兩類:第一類是保留了較多原文語句,僅在句末或句中添加少量韓國語助詞、語尾等成分的翻譯,因主要以漢語語序為主,可稱之為“漢主韓從”式翻譯。這類韓漢文混用體譯文中仍存在大量漢語句子或詞組,被轉換成韓國語語序的句子僅占少數(shù),但對原文中的哪些句子采用僅在句末添加韓國語語尾的翻譯策略,又將哪些句子轉換成韓國語語序,并無規(guī)律可循。閔賢植(1994)、(3)[韓]閔賢植:《對開化期國語文體的綜合研究1》,《國語教育》1994年第83卷,第113-152頁。李秉騏(2013)、(4)[韓]李秉騏:《飲冰室自由書的國漢文體翻譯》,《語文論集》2013年第54輯,第351-376頁。洪宗善(2016)(5)[韓]洪宗善:《近代轉換期開化文人對“國文/諺文”的認識與口語體文章的形成》,《我們語文研究》2016年第54輯,第589-620頁。等研究中也指出,啟蒙期韓漢文混用體復雜多樣,很難將其進行完整的分類、總結。第二類是將漢文原文中的大部分句子進行句子成分重組,基本實現(xiàn)韓國語語序的翻譯。譯者將原文語句分解成詞語或詞組,其后緊接韓國語助詞或語尾,用以表示該詞語或詞組在句中所充當?shù)慕巧?。這類韓漢文混用體翻譯,其翻譯規(guī)律有跡可循,譯者的翻譯策略明確,與第一類韓漢文混用體翻譯有著明顯的區(qū)別。
在譯介梁啟超著作的韓國文人中,最具影響力的有張志淵、樸殷植、申采浩、玄采等。本文將分析以上幾位文人的梁啟超著作譯文,并以此為事實依據(jù)探討在啟蒙期承擔起翻譯重任的“漢主韓從”式與“韓主漢從”式韓漢文混用體翻譯的特點。(6)比較、分析各譯者采用的不同翻譯策略,原則上應選擇同一譯文進行比較,但張志淵、樸殷植、申采浩、玄采等人分別翻譯了不同的文章或書籍。因此,本文以譯文句子的語序為分類標準,將以上幾位文人的譯文分為“漢主韓從”與“韓主漢從”兩大類。張志淵、樸殷植、申采浩等人的譯文漢語成分所占比重較大,應視為“漢主韓從”式翻譯;而玄采的譯文則與之相反,基本實現(xiàn)了韓國語語序,應視為“韓主漢從”式翻譯。
1.“漢主韓從”式翻譯的特點
如前文所述,“漢主韓從”式韓漢文混用體譯文保留了較多的原文語句,僅在句末或句中添加了一些韓國語助詞、語尾等成分,或僅將少量句子轉換成了韓國語語序,譯文中的翻譯策略復雜多樣,并無規(guī)律可循。
第一,僅添加少量韓國語成分。例如:(7)本文將所有例文中出現(xiàn)的古韓國語字母全部轉換為現(xiàn)代韓國語字母,具體請參見譯文原文。以下所有例句中的a句為梁啟超原文,b句為譯文。
(1)a.抑學校之議、所以倡之累年而至今不克實施,或僅經(jīng)營一省會學堂而以自足者,殆亦有故焉。(8)梁啟超:《飲冰室合集·飲冰室文集之九》,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第36頁。
(2)a.我中國人之善於經(jīng)商,雖西人亦所深服,然利權所以遠遜於人者……(10)梁啟超:《飲冰室合集·飲冰室文集之三》,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第68頁。
(3)a.當二人之相見也,所語者不過“少年意大利”之來歷及其目的,泛泛回答一夕話耳……(12)梁啟超:《飲冰室合集·飲冰室文集之十一》,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第12頁。
“漢主韓從”式韓漢文混用體譯文最顯著的特征是“忠實于原文”。這里所說的“忠實于原文”是指這類翻譯策略下的譯文與原文幾乎沒有區(qū)別——僅在原文中添加了若干韓國語成分,語序也自然以漢語語序為主。從上面的例文中可以發(fā)現(xiàn),譯者將梁啟超原文以句子、詞組、詞語等為單位進行分解,其后緊隨“”“”“”“”“”“”“”“”“”“”“”“”“”等韓國語成分。被分解的句子成分并未發(fā)生語序上的變化,仍以漢語語序為主。至于原文中的哪些句子被分解成詞組或詞語,哪些直接在句末添加了韓國語成分,并無規(guī)律可循。
第二,個別句子轉換成韓國語語序。例如:
(4)a.西人每歲創(chuàng)新法,制新器者,以十萬計;著新書,得新理者,以萬計。(14)梁啟超:《飲冰室合集·飲冰室文集之一》,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第44頁。
(5)a.故日日議瓜分,逐逐思擇肉,以我人民為其幸下之隸,以我財產(chǎn)為其囊中之物,以我土地為其版內(nèi)之圖,揚言之於議院,勝說之於報館。(16)梁啟超:《飲冰室合集·飲冰室文集之三》,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第65頁。
(6)a.一切地方上民事,皆干預之,獎勵之,遂於彼特們興一最大之農(nóng)會,創(chuàng)建焦靈銀行,日夕盡瘁,未嘗寧居。(18)梁啟超:《飲冰室合集·飲冰室文集之十一》,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第11頁。
“漢主韓從”式譯文雖主要以漢語語序為主,但也有少量句子被轉換成了韓國語語序。從以上例文中可以發(fā)現(xiàn),梁啟超原文中“V+O”結構的“創(chuàng)新法”“制新器”“著新書”“得新理”“議瓜分”“思擇肉”等被譯為“O+V”結構的“新法創(chuàng)”“新器製”“新書著”“新理得”“瓜分議”“擇肉思”等,即在賓語后添加了“/”,在動詞后添加了“-”,以表示該詞或詞組在句中所充當?shù)慕巧?/p>
在例(5)中,對于梁啟超著作原文中的述補短語“揚言之於議院”“勝說之於報館”,譯者選擇去掉處所補語“於議院”“於報館”中的介詞“於”,添加韓國語助詞“”,并將其前移,使之成為表處所的狀語“議院”“報館”,從而轉換成了韓國語語序。
在例(6)中,原文中的“創(chuàng)建焦靈銀行”被譯為韓國語語序的“焦靈銀行創(chuàng)建”。首先原文中的“創(chuàng)建焦靈銀行”被分解為“創(chuàng)建”“焦靈”“銀行”,為轉換成韓國語語序,譯者分別在這三個詞語后添加了動詞詞綴“-”、目的格助詞“”、表處所的格助詞“”,以表示被分解的各詞語在句中所充當?shù)慕巧T闹械囊蚬麖途洹敖愿深A之,獎勵之,遂於彼特們興一最大之農(nóng)會”被譯為“莫不干預之獎勵之彼特們農(nóng)會組織”。譯者選擇不譯原文因果復句正句中說明結果的“遂”字,而是在說明原因的偏句中加入韓國語成分“(由于)”,即意在不改變因果句原意的基礎上,對句子進行了進一步加工。
第三,翻譯策略不一。例如:
(7)a.故其勢渙散,其心耎懦,無論何國何種之人,皆可以掠其地而奴其民,臨之以勢力,則帖耳相從。(20)梁啟超:《飲冰室合集·飲冰室文集之三》,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第65頁。
(8)a.泰西人之1論中國者,輒曰:彼其人無愛國之2性質。(22)梁啟超:《飲冰室合集·飲冰室文集之三》,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第65頁。
(9)a.故欲觀其國民之1有愛國心與否,必當於其民之2自居子弟歟自居奴隸歟驗之。(24)梁啟超:《飲冰室合集·飲冰室文集之三》,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第70頁。
“漢主韓從”式譯文的特點之一是沒有固定、統(tǒng)一的翻譯策略,在同一篇文章中也呈現(xiàn)出翻譯策略不一的情況。以上三組例文均出自樸殷植的譯文《愛國論》,我們以“之”為例來探討譯者對該詞采用的不同翻譯策略。
在例(7)中,我們可以看到,譯者對“之”采用了保留不譯的翻譯策略,譯者僅在句中或句末添加了若干韓國語成分,其他保留漢文原文不譯。而在例(8)中,原文“主之謂”結構中的“之1”被譯為“”,而該句后半句中的“之2”則保留不譯。可見,譯者對句中出現(xiàn)的兩個“之”分別采用了不同的翻譯策略。韓國語的“”相當于漢語的“的”,精通漢文的樸殷植將“主之謂”結構中的“之”錯譯為“”的可能性并不大,這種情況的出現(xiàn)可能源于譯者“之即”的機械性翻譯策略。在例(9)中,譯者同樣對句中出現(xiàn)的兩個“之”分別采用了不同的翻譯策略。該句的兩個“之”都在“主之謂”結構中,“之1”被機械性地譯為“”,“之2”則被準確地譯為韓國語主格助詞“”。
2.“韓主漢從”式翻譯的特點
啟蒙期文人玄采翻譯的《清國戊戌政變記》《越南亡國史》等譯本是“韓主漢從”式翻譯的典型?!绊n主漢從”式韓漢文混用體譯文基本實現(xiàn)了韓國語語序,其翻譯規(guī)律有跡可循,譯者的翻譯策略明確,與第一類翻譯方式有著明顯區(qū)別。
第一,基本實現(xiàn)了韓國語語序。例如:
(10)a.酒稅,亦與鹽稅同,亦由法人自煑,業(yè)賣酒者,亦向法人領買酒紙牌,但只兩重稅耳。(26)梁啟超:《飲冰室合集·飲冰室文集之十九》,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第19頁。
在例(10)中,譯者將漢文原句分解為“酒稅”“鹽稅”“同”“法人”“業(yè)”“者”“向”“領”“両重稅”“賣酒”“自釀”“賣酒紙牌”等詞語或短語,之后將其按照韓國語語序進行了語序重排,并在這些詞語或短語后添加了“”“”“”“”“”等韓國語助詞來表示該詞或短語在句中所承擔的角色,以幫助讀者理解句子的意思。“同”“業(yè)”“向”“領”等單音節(jié)詞語在韓漢文混用句中被視為詞根,通過與后綴“-”結合成為韓國語動詞,而“亦”“只”等副詞則并未以漢字詞形式出現(xiàn),而是被譯為“”“”等韓國語副詞。
第二,實詞保留不譯,虛詞譯為韓國語。“韓主漢從”式譯文中的實詞大多不被譯成韓國語,而是以原文中的樣子出現(xiàn)在譯文中,其后緊隨韓國語助詞或后綴。而虛詞則被翻譯成了韓國語固有詞。例如:
(11)a.中國十八省,惟湖南無外國人之足跡。今一行小輪船,則外人將接踵而至矣。(28)梁啟超:《戊戌政變記》(丁酉重刊),沈云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92輯,臺北:文海出版社,1973年,第117頁。
(12)a.宋代之稱姪稱子,猶天上矣……(30)梁啟超:《外史鱗爪·越南亡國史前錄》,《飲冰室叢著第九種》,上海:商務印書館,1924年,第2頁。
(13)a.此種野蠻法律,且?guī)讖U不用,曾是靦然以文明,人道自命之法蘭西,而有是耶而有是耶。(32)梁啟超:《外史鱗爪·越南亡國史前錄》,《飲冰室叢著第九種》,上海:商務印書館,1924年,第6頁。
由例(11)-例(13)可知,原文中的諸如“惟”“將”“猶”“幾”等漢語副詞,在玄采的譯文中被譯為“”“”“”“”等韓國語固有詞。可見,譯者在翻譯過程中,不僅將句子成分重組實現(xiàn)了韓國語語序,而且將原文中的副詞譯為韓國語固有詞,最大程度地體現(xiàn)了韓國語的特點。這一點與最大程度地保留了漢文原文特點的“漢主韓從”式翻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漢主韓從”式譯文中幾乎沒有韓國語固有詞出現(xiàn)。
第三,個別句子意譯?!绊n主漢從”式韓漢文混用體譯文一般采用直譯與意譯相結合的翻譯策略,大部分句子直譯,對個別句子進行了意譯。這一點與忠實于漢文原文的“漢主韓從”式譯文明顯不同。例如:
(14)a.客容憔悴,而中含俊偉之態(tài),望而知為異人也。(34)梁啟超:《外史鱗爪·越南亡國史前錄》,《飲冰室叢著第九種》,上海:商務印書館,1924年,第1頁。
(15)a.僕之行,改華服,冒華籍,偽為旅越華商之傭僕者,僅乃得脫耳。(36)梁啟超:《外史鱗爪·越南亡國史前錄》,《飲冰室叢著第九種》,上海:商務印書館,1924年,第2頁。
在例(14)中,原文“望而知為異人也”中的“異人”在漢語中是多義詞,可作“他人”“不尋常的人”“怪人”“神人”等義,在這里作“不尋常的人”之義。譯者將該詞譯為“凡常人”,“望而知為異人也”被意譯為“凡常人知”,這種翻譯策略避免了歧義的產(chǎn)生,降低了讀者閱讀的難度。在例(15)中,“改華服,冒華籍”中的“改”與“冒”為單音節(jié)詞,單音節(jié)詞具有一詞多義的特點,“改”可作“改變”“改正”“重新”“另行”等義,在這里作“改變”之義?!懊啊钡囊饬x更加豐富,可作“帽子”“戴帽”“貪求”“不顧”“假冒”“侵犯”等義,在這里作“假冒”之義。譯者在譯文中將“華服”譯為“淸人衣服”,將“華籍”譯為“淸人屬籍”,雖未將“改”與“冒”譯為“改變”與“假冒”,但將“改華服,冒華籍”意譯為“淸人衣服著淸人屬籍作”,這種翻譯策略在降低了譯句難度的同時,又較為準確地表達了原句的意思。
第四,翻譯策略統(tǒng)一。例如:
(16)a.美人首以兵艦欲搗菲島以牽班力,而自懼其力之不達也。(38)梁啟超:《飲冰室合集·飲冰室文集之六》,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第38頁。
(17)a.俄人之亡波蘭也,非俄人能亡之。(40)梁啟超:《飲冰室合集·飲冰室文集之六》,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第42頁。
在例(16)、例(17)中,在基本實現(xiàn)了韓國語語序的“韓主漢從”式韓漢文混用體譯文中,譯者將位于主語與謂語之間的“之”準確地譯為韓國語主格助詞“/”,并實現(xiàn)了韓國語語序,其翻譯策略統(tǒng)一,與“漢主韓從”式譯文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綜上,“漢主韓從”式譯文與“韓主漢從”式譯文在翻譯策略上有著明顯區(qū)別:首先,前者基本保留漢文原文的漢語語序不變,僅在句中或句末添加了少量韓國語助詞或語尾;而后者則基本實現(xiàn)了韓國語語序,雖仍保留原文中的漢語實詞不譯,但原文中的虛詞均已譯為韓國語固有詞,最大程度地體現(xiàn)了韓國語的特點。其次,前者忠實于原文,譯文幾乎與原文并無區(qū)別;而后者則采用直譯與意譯相結合的翻譯策略,將原文中難譯的詞句,以難度相對較低的詞、句進行意譯。最后,前者的翻譯策略不一,難尋其翻譯規(guī)律;而后者的翻譯策略統(tǒng)一,其翻譯規(guī)律有跡可循。
然而,這兩種韓漢文混用體翻譯并非毫無共同點,不管是以漢語語序為主的“漢主韓從”式翻譯還是以韓國語語序為主的“韓主漢從”式翻譯都在不同程度上保留了原文的漢語成分。
進入近代啟蒙期,韓國開始了“脫離漢字,使用本國語言文字,進而實現(xiàn)言文一致目標”的運動,用本國文字進行翻譯或著述成了當時整個社會的共同使命。在這種時代背景下,純韓文體翻譯才是響應時代號召并有利于實現(xiàn)言文一致目標的翻譯方式。但在啟蒙期,韓文體翻譯卻并未成為那個時代的主流,大多數(shù)文人選擇了混用漢文與韓文的翻譯策略。這種翻譯方式貌似與時代潮流背道而馳,但它卻成為那個時代的主要翻譯體,啟蒙期的大部分文人也正是用這種韓漢文混用體譯介了梁啟超著作。究其原因,主要有:
近代以降,漢字文化圈各國脫離漢字,用本國拼音文字代替漢字成了歷史總體趨向。19世紀末,韓國開始意識到擺脫他國文化統(tǒng)治,使用本國語言文字,進而實現(xiàn)言文一致目標是步入近代國家行列的必備條件。同時,當時的韓國又認識到西方先進國家無一不使用表音文字,比起上層文人使用的文字——漢字,簡單易學的表音文字才更有利于知識的傳播。于是,全國上下開始了大力倡導使用本國的表音文字——韓字的運動。
1894年11月21日,朝鮮高宗發(fā)布了敕令第1號《公文式》,在這條敕令的第14條,高宗明確命令:“法律敕令,總以國文為本,漢文附譯,或混用國漢文”,并于1895年5月8日的敕令第86號《公文式》第9條中再次強調(diào)了此命令。從此,官報、法律條文等都加入了韓文成分。韓漢文混用體成為當時反映“國語國文”精神的重要形式,推動韓國社會向實現(xiàn)言文一致目標邁出了具有重要意義的第一步。
韓國的言文一致運動大體可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提倡使用本國文字”,第二階段“使口語和書面語一致”,第三階段“按發(fā)音記錄文字”,第四階段“制定拼寫規(guī)范”。(42)[韓]白采媛:《20世紀初資料中“言文一致”的使用情況與意義》,《國語國文學》2014年第166期,第78頁。而1910年以前的言文一致運動還僅停留在第一階段。啟蒙期韓漢文混用體便是第一階段言文一致運動的產(chǎn)物。
啟蒙期韓漢文混用體應時代要求而生,這是它在當時成為主要翻譯體的重要原因。首先,文體演變的規(guī)律要求文體一定要適應時代需求,否則就要發(fā)生變化。在推行言文一致運動并大力倡導使用本國文字的特殊時期,啟蒙期韓國面臨著從漢文到韓文的過渡,但是從使用了數(shù)千年的漢文中脫離出來,統(tǒng)一使用韓文,并不是在短期內(nèi)能夠實現(xiàn)的。其次,韓國的“啟蒙”分不同時段,先是上層文人士大夫,再是普通民眾,需由小范圍逐漸擴大到大范圍。而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是小范圍內(nèi)文人士大夫的“啟蒙”期。他們是當時韓國啟蒙運動的中堅力量,是啟蒙類文章的主要讀者群。由于當時的啟蒙教育尚未擴散到未受過漢字漢文教育的一般民眾群,因此,這一時期的報紙雜志及書籍的出版主要考慮的是上層士大夫的閱讀需要。對從小學習漢字,且具有深厚漢學素養(yǎng)的文人士大夫來說,漢字與漢文成了知識與身份的象征,韓字只是婦孺與底層階級的文字。因此,文人們一時難以接受從漢字漢文到韓字韓文的轉變,很多文人甚至并不具備用韓文寫作的能力。但是,他們又比誰都清楚只有實現(xiàn)“言文一致”才能普及近代知識、教育韓國民眾,從而實現(xiàn)救國目標。在這種艱難抉擇中,啟蒙期韓漢文混用體應運而生,它既給了文人從漢字漢文轉變?yōu)轫n字韓文的緩沖期,又沒有完全背離“言文一致”的時代要求,是適合當時韓國社會的“最佳選擇”。
啟蒙期的“漢主韓從”式與“韓主漢從”式韓漢文混用體翻譯,其翻譯目的各不相同。翻譯目的決定翻譯行為,引導全部的翻譯活動?!皾h主韓從”式譯文的主要讀者群為精通漢文的上層人士,這種翻譯的目的是在順應時代要求的前提下,迅速地翻譯漢文原文的內(nèi)容并將其傳播出去。這一翻譯目的,決定了譯者在原文中僅添加少量代表“國語國文”精神的韓國語助詞、語尾等成分,并將這種仍保留著大量原文語句的譯文快速地傳播于上層文人士大夫階層。這一階層的讀者精通漢文,并不需要這種與原文并無區(qū)別的譯文,原文中的韓國語成分存在的意義在于順應時代要求而并非幫助讀者理解原文。這也是為何在“漢主韓從”式譯文中出現(xiàn)大量“之即”機械性翻譯的原因。“韓主漢從”式譯文的主要讀者群并不僅限于精通漢文的上層人士,其翻譯目的是在保留漢文原文精髓的前提下,實現(xiàn)韓國語語序,并擴大讀者群,以達到啟蒙開化的目的。這一翻譯目的決定了譯者在翻譯過程中在一定程度上保留原文成分,從而滿足上層人士對漢文的需求;而基本實現(xiàn)韓國語語序的翻譯行為,又滿足了普通民眾的閱讀需求,這一階層的讀者可以借助《注解千字文》《兒學篇》等工具書理解文中的漢語成分,進而理解全文內(nèi)容。
當時的韓國語并無語言文字規(guī)范標準,導致語言文字使用混亂。韓國語的構成形式可以分為“元音”“輔音+元音”“輔音+元音+輔音”等形式。當“輔音+元音+輔音”結構的音節(jié)后緊隨元音,那么,發(fā)音時充當韻尾的輔音便移到后續(xù)音節(jié)上,與其拼成一個音節(jié),即發(fā)生連音現(xiàn)象。例如,“”一詞發(fā)生連音現(xiàn)象,應讀“”。在未形成語言文字規(guī)范標準的啟蒙期,同一詞語在文章中形態(tài)不一,按讀音記錄的“”類詞語與按音節(jié)形態(tài)記錄的“”類詞語共存,嚴重阻礙了讀者對詞義的準確理解。
此外,韓文體并不利于傳播近代新詞。愛國啟蒙運動以開啟民智、恢復國家主權為目標。為實現(xiàn)這一目標,全國上下急需汲取近代新知,學習近代思想,而近代新詞所承載的便是啟蒙期韓國迫切所需的近代精神。近代新詞的很大一部分來自日本。日本為譯介西方文明,翻譯了大量的新詞新語,這些近代新詞滋養(yǎng)了中國、韓國等東亞國家,為其完成從封建國家到近代國家的跨越輸入了近代的新鮮血液。日本之所以選擇用漢字翻譯近代新詞,其原因在于漢字為表意文字,每個字都有其意義,漢字詞能夠以簡單、直觀的方式準確地傳達信息。表音的韓字則不然,如將“權利”“法律”等近代新詞譯為“”“”,很難讓第一次接觸這些新概念的民眾準確地理解其義。
1910年以前,韓國主要通過中國文人翻譯或撰寫的文章來學習近代先進知識,其中梁啟超的論著占相當大的比重。韓國文人通過梁啟超的文章來學習近代知識,為韓國民眾傳播進步思想,而傳達梁啟超精神的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在一定程度上保留原文語句,使讀者能夠直觀、準確地理解文章精髓。這種在翻譯過程中對原文語句的保留與梁啟超在文章中大量使用的近代新詞有著密切關聯(lián)。如前文所述,在譯文中只有保留近代新詞不譯才能保證準確地為讀者傳達近代新知。
此外,梁啟超獨有的犀利、辛辣的寫作風格深受韓國文人贊揚,保留原文的文體風格才能更有效地傳達其思想感情。這也是韓國文人在翻譯梁啟超著作過程中選擇韓漢文混用體翻譯方式的原因之一。
在近代啟蒙期,韓國不同文人翻譯梁啟超文章的方式雖呈現(xiàn)出不同特點,但大多數(shù)文人選擇了以漢文與韓文混用的方式來譯介梁啟超的文章。啟蒙期的韓漢文混用體翻譯又可以細分為“漢主韓從”式與“韓主漢從”式兩種,兩者在翻譯策略上有著明顯區(qū)別。這兩種翻譯方式之所以能夠成為啟蒙期韓國的主要翻譯體是因為:第一,這兩種翻譯方式應時代要求而生;第二,這兩種翻譯滿足了不同階層的閱讀需求;第三,當時的韓國語并無語言文字規(guī)范標準,導致語言文字使用混亂,嚴重阻礙了讀者對詞義的準確理解;第四,梁啟超文章的特點。
梁啟超著作韓漢文混用體譯文是研究近代韓國語的重要資料。從語言學角度分析梁啟超著作韓漢文混用體譯文,將為中韓兩國學者從多角度研究近代韓國語發(fā)展史、梁啟超對近代韓國的影響等課題提供事實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