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張玳腙
曲阜市曲阜師范大學
內容提要:趙孟是元代的書法、國畫等藝術領域的領導者。在書法方面,他提出了“復古”的書學思想,是想通過“與古為徒”一改當時書法藝術的萎靡之態(tài)。趙孟推崇“二王”,同時對復興篆、隸、章草等書體有積極貢獻。他的“復古”書學思想也影響了元代的書法發(fā)展。
元代是歷史上由蒙古族統(tǒng)治的朝代,民族矛盾比較突出,當時的統(tǒng)治者主要將民族統(tǒng)治問題和政策的改革作為統(tǒng)治內容[1]。以趙孟為代表的漢族文人士大夫雖身受官職,但并無實權,政治上被異族鉗制。其入仕的抱負難以實現,遂利用文化藝術來延續(xù)傳統(tǒng)典范,加上元人推行一定的漢化政策,元代文化藝術的發(fā)展并沒有因為外族的掌權而被隔斷。正是在這樣的時代環(huán)境下,趙孟擔起了文藝復古的重任,為其復古思想打下了基礎。
“晉尚韻,唐尚法,宋尚意”的書法風格特征,讓元代文人書法一開始并不知道該怎么發(fā)展,加上元代的書法根基并不牢固,也讓趙孟產生了先學習古人技法的想法。由于特殊的身份以及自身過硬的知識與才華,趙孟被朝廷起用且受到了皇帝的寵愛。但因為民族歧視和排擠,他并不能施展遠大的抱負,由此轉向書畫藝術,提出復古的書學思想,讓正統(tǒng)文化血脈得到傳承。
其實,在南宋,書法的發(fā)展就逐漸式微,北宋蘇、黃、米、蔡之后就沒再出現過與其并肩的書家。李嗣真曾經說道:“今之馳騖,去圣逾遠,徒識方圓,而迷點畫,亦猶莊生之嘆盲者,《易·象》之談日中,終不見矣?!奔由纤蔚臏缤觯瑫ǖ陌l(fā)展更是跌落谷底。趙孟《論書》詩中說:“書法不傳今已久,諸君毛穎向誰陳。”趙孟在其書法作品《嵇叔夜〈與山巨源絕交書〉》(圖1)中就將“二王”的風格(以王羲之風格居多)融會貫通,此作與《蘭亭序》有異曲同工之妙。由此也可以看出趙孟復古的決心。
圖1 趙孟嵇叔夜《與山巨源絕交書》(局部)
在書法上,他早期學習宋高宗,中年學習鐘繇、“二王”,后又學李北海、柳公權,可謂集晉、唐之大成者。這也是他產生尚古思想的原因之一。其作品中尤其體現出對“二王”風神的追摹。元至大三年(1310)九月,趙孟應詔赴京,途中將獨孤僧(天臺人淳明)所贈《定武本蘭亭》反復賞玩,先后寫了十三條跋文,即流傳后世的著名的《蘭亭十三跋》。明宋濂稱趙孟“留心字學甚勤,羲獻帖凡臨數百過”,當是不爭的事實。趙孟在中國書法史上位列“顏、柳、歐、趙”楷書四大家,《元史》說趙孟“篆、籀、分、隸、真、行、草書無不冠絕古今,遂以字名天下”。他的篆書學《石鼓文》《詛楚文》,隸書學梁鵠、鐘繇,行草書學羲獻。虞集稱他:“楷法深得《洛神賦》,而攬其標;行書詣《圣教序》,而入其室;至于草書,飽《十七帖》而度其形?!痹持偕踔练Q頌趙書:“上下五百年,縱橫一萬里,舉無此書?!保ā冻幈彪s志》)
時代的發(fā)展。“千古不變”的是筆法,“因時相傳”的是結體。右軍字的結體就順應了社會發(fā)展。如果只是單純地糾結筆法而不去考究結體,就會像齊梁人,雖將古法傳承得很好,但結字一直停滯不前,最終湮沒在歷史的長河中。
圖2 趙孟杜甫《秋興八首》(局部)
字體相傳,古法不可失傳。在強調“因時相傳”的同時,更要知道結體之本在古法、在自然,切不可舍本逐末。趙孟在此借古說今,欲解決實踐中的問題。其在《印史》序言中云:“余嘗觀近世士大夫圖書印章。一是以新奇相矜。鼎、彝、壺、爵之制,遷就對偶之文,水月、木石、花鳥之象,蓋不遺余巧也。其異于流俗以求合乎古者,百無二三焉?!壁w孟復古的書學思想是以重法為基礎的,其推崇“二王”,在魏晉法帖上反復題跋表明心志,同時為復興篆、隸、章草而不遺余力。趙孟正是以晉唐為范式學習古法,成就了其在元代藝術領袖的地位。當然趙孟的復古不僅體現在書法方面,其在繪畫、篆刻等領域皆倡導復古。從書法的形式表現來看,趙孟在承襲古法的基礎上可謂諸體兼擅,尤其在行草、楷書方面成就突出。其書風雍容秀逸,以古為新。他的書法作品《杜甫〈秋興八首〉》中“二王”的味道尤為濃重,有王羲之的險峻之勢,也有王獻之的沉穩(wěn)外拓之氣。趙氏作品在當時就得到極大的推崇和傳播。到了元代中后期,由其學生輩為主體的趙氏書家群,在社會上有著廣泛的影響。趙孟論書,特別重視用筆之筆法以及結體的掌握。他在《蘭亭十三跋》中云:“學書在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筆之意,乃為有益。右軍書《蘭亭》,是已退筆,因其勢而用之,無不如志,茲其所以神也?!闭勤w孟在思想上的復古主張與書法實踐中的成就,引領了元代的藝術審美追求,篆、隸、楷、行、草諸體在元代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發(fā)展。
圖3 趙孟蘇軾《赤壁賦》(局部)
總之,在南宋時期,書法衰微。在元代蒙古族統(tǒng)治的歷史背景下,前朝皇家后裔趙孟順應了時代的呼喚,掀起了書法界的復古浪潮。在其復古思想的統(tǒng)領下,元代書學吹響了改革的號角,并取得了驕人的成就。以趙氏為代表的元代書家因此彪炳中華民族的書法史,歷近千年而不衰。趙孟一變宋人書風,在元初卓然為大家。其論書表現出明顯崇尚魏晉的思想,尤標舉王羲之的傾向。他對筆法與結字關系的論述,對書畫筆致相通的意見,都對后世產生了巨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