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彥鋒 劉愛榮
鄭州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fā)祥地, 文物資源眾多,古遺址、古城址占大宗。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讓歷史說話,讓文物說話”“推進文物合理適度利用, 使文物保護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眾”相關批示指示精神, 著力解決古遺址觀賞性不高、文化內涵不易體現(xiàn)、保護成果不具體、與社會聯(lián)系不緊密等問題,鄭州市委、市政府秉持“大生態(tài)、大環(huán)保、大統(tǒng)籌”的原則理念,下發(fā)了《鄭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fā)2017 年生態(tài)保遺工程專項實施方案的通知》,以生態(tài)綠化的方式讓古遺址“活起來”,為城市延續(xù)文脈,為城市建設增強文化支撐,促進文物保護成果具體化、 文化內涵展示形象化。 2017 年至2021 年,全市共篩選、謀劃具備條件的遺址生態(tài)文化公園項目百余處,總面積達6 萬余畝,計劃總投資逾百億元,涵蓋鄭州全市域各級遺(城)址類文物保護單位,促進形成遺址保護優(yōu)化、生態(tài)環(huán)境美化、文化內涵突出、城市形象凸顯的全國文物分布密集型城市全域保護利用示范區(qū),讓文化遺產成為百姓生活中的一部分,不斷提升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
鄭州市遺址生態(tài)文化公園,按照文保單位級別分為三個層級,即國保單位生態(tài)文化公園、省保單位生態(tài)文化公園和市保單位生態(tài)文化公園。同時,遺址生態(tài)文化公園設計、建設,還應兼顧項目位置。 位于城市建成區(qū)的遺址生態(tài)文化公園,與群眾生活聯(lián)系密切, 應按照城市中心公園、游園予以高標準規(guī)劃建設;位于城市發(fā)展區(qū)的遺址生態(tài)文化公園,應以相對高標準建設;位于郊野的遺址生態(tài)文化公園, 應以環(huán)境整治、景觀綠化和生態(tài)保護為重點。 通過統(tǒng)籌規(guī)劃,整合全市文化遺產資源, 結合不同類型的文化遺址, 普及考古知識,改變過去封閉式的考古模式,通過遺址生態(tài)文化公園的建設,廣泛地架起與公眾溝通的橋梁。
本文擬對鄭州“東古城遺址生態(tài)文化公園”的建設實踐作考察研究,闡釋東古城遺址的保護理念,分析東古城遺址生態(tài)文化公園建設的探索實踐, 探討公眾考古,傳承和弘揚歷史文化。
東古城遺址,位于河南省鄭州市中牟縣韓寺鎮(zhèn)東古城村東北,在中牟縣城東南11 千米。 地理坐標為34°39′09.4″,114°05′48.5″,海拔65 米。 (圖1)
圖1 東古城遺址位置示意圖
東古城城址,平面形狀呈長方形,南北長1050米,東西寬575 米,面積約60 萬平方米。 該遺址現(xiàn)僅在西北角和東北角殘存3 段夯土城墻。 其中,西北角北段城墻,殘存面積最大,南北長102 米,東西寬25.6 米,高約10 米,其上樹木灌木繁茂,東部和北部墻壁陡峭, 東面局部墻體崩塌脫落至地面;西北角西段城墻,東西長18.1 米,南北寬12.8 米,高8.2 米,上有小樹和雜草,北壁陡峭;東北角城墻,殘存面積最小,大致呈圓柱狀,東西長8.5 米,南北寬5.2 米,高約4 米,由于曾為磚窯窯壁,墻體表層呈紅色。 3 段殘存城墻均夯窩清晰,夯土層結構明顯,厚0.08~0.1 米。 (圖2)
圖2 東古城城址城墻現(xiàn)狀
1984 年文物普查,在城東北角發(fā)現(xiàn)板瓦、筒瓦、銅箭頭、銅鏡、銅帶扣、五銖錢及平首布等戰(zhàn)國至漢代的遺物。2008 年6 月,東古城遺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五批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1.箜篌城?!短藉居钣洝肪矶涊d:“箜篌城,在(中牟)縣東南二十里,昔師延在此造箜篌,以悅靈公。”據地理位置判斷,東古城遺址應為史書上記載的“箜篌城”。 《后漢書·郡國一》又載:“河南尹二十一城……中牟……有曲遇聚。 ”
2.師延。 《太平廣記·樂一》中,有師延相關信息的記載。 稱師延“精述陰陽,曉明象緯,終莫測其為人。 世載遼絕,而或出或隱。 在軒轅之世,為司樂之官。 及乎殷時,總修三皇五帝之樂。 撫一弦之琴,則地祗皆升。 吹玉律,則天神俱降。 當軒轅之時,已年數(shù)百歲,聽眾國樂聲,以審世代興亡之兆。 至夏末,抱樂器以奔殷。而紂淫于聲色,乃拘師延于陰宮(囚人之所)之內,欲極刑戮。 師延既被囚縶,奏清商流徵調角之音。司獄者以聞于紂,猶嫌曰:此乃淳古遠樂,非余可聽悅也。猶不釋。師延乃更奏迷魂淫魄之曲,以歡修夜之娛,乃得免炮烙之害。 聞周武王興師,乃越濮流而逝。 或云,其本死于水府。 故晉衛(wèi)之人鐫石鑄金圖畫以象其形,立祠不絕矣”。依據這一記載,師延在軒轅時已有數(shù)百歲,遠遠超出正常人的壽命。故筆者認為,所謂師延者,應為樂技的傳承者,用現(xiàn)在的話來說,就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3.靈公。 此處的靈公,應為衛(wèi)靈公,春秋時期衛(wèi)國第二十八代國君,公元前534—前493 年在位。 《莊子·則陽》記載,衛(wèi)靈公在位時,“飲酒湛樂,不聽國家之政;田獵畢弋,不應諸侯之際”。 但由于其敢于放權,真正做到“垂拱而治”,故在《孔子家語·賢君》中,有如下記載:當魯哀公問及“當今之君,孰為最賢”時,孔子對曰:“丘未之見也,抑有衛(wèi)靈公乎? ”
4.箜篌。 箜篌,又稱“坎侯”或“空侯”,是中國古代傳統(tǒng)彈弦樂器(又稱撥弦樂器)。 音域廣,音色柔美清澈,表現(xiàn)力強。 箜篌曾廣泛流傳,如在漢樂府《孔雀東南飛》中,就提及劉蘭芝“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14 世紀后期,箜篌漸漸消失,未留一物一譜,后人只能在古代壁畫和浮雕上見到些許圖樣。
東古城遺址,始建于東周時期,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年代久遠,現(xiàn)存有城墻等古代遺跡和遺物,其地望又與歷史上著名的箜篌城一致,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和意義。東古城遺址與鄭州地區(qū)分布的眾多古代城址構成了完整的城市演化序列,對于研究古代城址演化、城址建筑工藝等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與意義。 東古城遺址現(xiàn)存墻體,可以用于河南地區(qū)土遺址劣化過程及病害作用機理研究,為科技保護基礎研究提供實物素材。
基于東古城遺址保護與展示利用原則,突出東古城遺址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東古城遺址生態(tài)文化公園定位為“以遺址保護展示為主體的遺址文化公園”。在做好東古城遺址保護工作的基礎上,以全國箜篌文化發(fā)源地為依托,通過展示、發(fā)揚箜篌文化,打造全國箜篌文化旅游勝地,塑造箜篌文化生態(tài)遺址公園。
完整、 全面展示中原地區(qū)戰(zhàn)國時期文化內涵。以展示弦樂文化、遺址本體、考古科普等為主,在遺址原址部分,設計標識系統(tǒng)和相關景觀要素進行展示;在廣場、入口等公園重要節(jié)點,通過展示牌、展示碑、文化墻、特色鋪裝、雕塑等方式進行與遺址相關的文化展示,挖掘、概括、傳播遺址所蘊含的文化內涵特征。 遠期,在進一步考古發(fā)掘以后將增加考古相關文化展示。
東古城遺址生態(tài)文化公園展示空間的結構,由河南省科學院地理研究所設計,可概括為“一環(huán)、一帶、兩核、四區(qū)、多點”。 (圖3)
圖3 東古城遺址生態(tài)文化公園總平面圖
一環(huán)。沿公園內部主要環(huán)形路形成的環(huán)形游賞路線,主要環(huán)形路與各個公園主次入口相連接。
一帶。 城墻遺址展示帶。 根據文物勘探報告,還原遺址古城墻走向及位置, 沿襲古城墻寬度,種植彩色觀賞草類,并在兩側設置寬1.2 米的觀賞路線,采用青磚斜鋪,供游客觀賞游覽。
兩核。 文化景觀核心和生態(tài)景觀核心。 文化景觀核心為箜篌廣場所在位置,以箜篌雕塑為主要視覺聚焦點,景墻浮雕為文化主要展示窗口,為游客展示宣傳箜篌文化。 生態(tài)景觀核心為觀景臺所在地,共設計40 步臺階,高6 米,設置4 個緩沖休息平臺, 為整個公園最高點,可俯瞰整個西部生態(tài)休閑區(qū)。
四區(qū)。 目前,有管理服務區(qū)、 文化展示區(qū)、生態(tài)休閑區(qū)、綠植隔離區(qū)4個功能區(qū)。
管理服務區(qū), 是以主入口的停車場和管理用房所形成的遺址生態(tài)文化公園的管理服務、游覽服務功能區(qū)。 設置公園管理中心、旅游商店、紀念品展銷店、 小賣部、 停車場及公廁等服務設施。 其建筑形式,采用漢代抬梁式建筑形式,6 米開間,12 米進深。
文化展示區(qū),主要依托現(xiàn)狀遺址本體進行展示, 在本體周圍設置2.1 米游覽環(huán)線, 采用高于地面的木棧道鋪裝。 游覽路線與本體之間,保持最小5 米的開敞空間,為本體留有足夠的修復操作空間。 開敞空間內,種植粉黛亂子草、細葉芒等觀賞草類。
生態(tài)休閑區(qū),設置兩處,分別位于遺址生態(tài)文化公園的西部和東部。 西部生態(tài)休閑區(qū),主要依托戶外音樂互動進行打造,游客可通過設置在室外的古弦樂進行實時互動,切身體驗音樂帶來的美感和游賞帶來的樂趣。 東部生態(tài)休閑區(qū),主要是依托廣場進行打造,為游客提供團體活動空間,為箜篌愛好者提供集會、紀念等場所。
綠植隔離區(qū),以植物種植為主,通過植物垂直群落的搭配、品相色彩的銜接、常落比例的配合、郁閉度的營造來打造生態(tài)型遺址文化公園。
多點。分布在遺址生態(tài)文化公園內部的多個游覽節(jié)點。
東古城遺址生態(tài)文化公園的景觀空間布局,有點、線、面3 種形式。
點。 一是多個游憩節(jié)點,每個節(jié)點通過建筑的圍合、 鋪裝的分割圍合成單獨的景觀空間; 二是4處景觀亭,其獨自屹立在以觀賞草種植為主的開敞空間中,成為整個景觀視覺的焦點。
線。一是指園區(qū)的道路和沿道路兩側線形種植的不同種類的觀賞草, 引導觀賞視線線形傳播,形成獨特的線形觀賞空間;二是指建筑天際線,管理服務區(qū)的管理建筑及考古展覽館建筑形成的建筑天際線。
面。為大面積的草坪種植區(qū)域,可采用高羊茅、黑麥草等相互混雜種植,以提高生態(tài)效益。
對遺址生態(tài)文化公園內的原有建構筑物進行清理整治, 拆除影響遺址本體安全及自身質量風貌較差的建構筑物。
根據設計要求, 公園內建筑設計風格必須簡潔并融入當?shù)匚幕厣?與遺址本體和周邊環(huán)境相協(xié)調。根據這一要求,公園內因管理必須設置的構筑物,如變電站箱、廁所等,均結合遺址生態(tài)文化公園的文化特色修建或進行外裝飾。
1.硬件環(huán)境塑造。 公共硬件環(huán)境設施,主要包括道路照明設施、道路硬化及鋪裝、環(huán)境小品等方面。設計風格與遺址區(qū)景觀風貌相協(xié)調。雕塑主題以體現(xiàn)東古城遺址的文化內涵為主要目的, 造型裝飾以古樸風格為主。休息設施采用木質或石質,簡潔實用。
2.軟性環(huán)境塑造。 營造大氣、莊重,給人以靜謐感的氣氛,并且結合景觀小品設計使整個環(huán)境塑造呈現(xiàn)一定的歷史滄桑感。
節(jié)點設計,以全面展示遺址所蘊含的文化內涵為主,主要包括主入口、師延廣場、互動樂器園、城墻遺址展示帶、遺址本體、觀景臺等。
1.主入口。 遺址生態(tài)文化公園東側入口為主入口,建筑采用簡單古樸的建設樣式,以東古城遺址的文化符號作為入口處的裝飾與點綴內容。 (圖4)
圖4 主入口效果圖
緊鄰入口處,用仿古石磚壘砌的“東古城遺址生態(tài)文化公園”入口字體標識,呈傾水平布置,與周邊景觀設置相協(xié)調統(tǒng)一。
入口雕塑及景墻的文化展示設計,突出遺址生態(tài)文化公園特定時期的文化主題,使公眾更好地了解、學習相關知識,從而提高公眾對遺址保護的認識程度,更好地傳播遺址蘊含的文化內涵。
2.師延廣場。 師延廣場是重要的活動和文化展示空間。 廣場由南向北,以箜篌雕塑、師延雕塑和樹池座椅形成流線型視覺焦點。 以出土文物為展示內容,采用石材或仿石磚,增加文化展示小品,形成多組連續(xù)的展示。 在廣場最南部,設置5 塊景墻,景墻上設置關于東古城遺址的著名故事及由故事衍生、演繹的場景。 (圖5)
圖5 師延廣場雕塑墻
3.互動樂器園。 東古城遺址,又稱箜篌城,以樂器箜篌為名。 在此處設置互動樂器園,突出園區(qū)主題,營造活潑生動的文化展示平臺。 (圖6)
圖6 樂器雕塑
4.城墻遺址展示帶。 城墻遺址展示帶,根據文物勘探報告,還原遺址古城墻走向及位置,沿襲古城墻寬度,種植彩色觀賞草類,并在兩側設置寬1.2 米的觀賞路線,采用青磚斜鋪,供游客觀賞游覽。 (圖7)
圖7 城墻遺址展示帶
5.觀景臺。 在公園西北設置看臺,展示箜篌的演變。 共設計40 步臺階,高6 米,設置4 個緩沖休息平臺,為整個公園最高點,可俯瞰整個西部生態(tài)休閑區(qū),方便游人從高處俯視園區(qū)風光,增加園區(qū)觀賞層次、豐富景觀結構。 (圖8)
圖8 觀景臺
1.提升了遺址價值。 東古城遺址及其蘊含的文化內涵,是中原文化的重要代表,具有突出的教育意義,能夠發(fā)揮見證歷史、強化文化認同的獨特社會功能。 同時,東古城遺址也是鄭州市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支撐之一,對其進行保護展示,可起到凸顯城市特色、彰顯城市文化內涵的重要作用。 此外,東古城遺址地望, 與歷史上著名的箜篌城一致,對其進行科學研究與有效保護,對于傳承、弘揚我國悠久的樂器歷史文化具有重要的價值與意義。
2.加強了遺址的科學保護。 東古城遺址本體是不可移動的土遺址, 因此不能像保護可移動文物、精美雕刻塑像、壁畫一樣采用全面的精細化科技保護,而是需要著重保護、保存其整體形制、結構的穩(wěn)定性,在全力堵塞構造漏洞、避免次生危害的同時,適當?shù)靥幚聿牧项惒『Α?為此,東古城遺址生態(tài)文化公園在建設前,請文物部門對遺址進行了現(xiàn)場勘查。 通過對東古城遺址城垣本體的現(xiàn)場踏勘,摸清遺址現(xiàn)狀, 收集東古城遺址相關的歷史研究資料,繪制遺址病害現(xiàn)狀勘查圖,同時對城墻構筑材料進行了檢測化驗與力學測試,從結構、構造、材料方面對城墻本體現(xiàn)狀進行了評估。 然后,根據勘查結果和專項分析結果,制訂了科學、合理的保護方案,對遺址本體進行了全面加固和保護。 后期,遺址生態(tài)文化公園建設將結合考古發(fā)掘工作, 進一步挖掘、豐富東古城遺址的時代和文化內涵;遠期,遺址生態(tài)文化公園將結合城鄉(xiāng)建設規(guī)劃,對東古城遺址實施更為全面的完整保護。
3.傳承弘揚箜篌文化。 箜篌文化是中牟縣富有特色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 東古城遺址生態(tài)文化公園以打造箜篌文化傳承地為目標, 謀劃傳承和弘揚箜篌文化,促進中牟文旅發(fā)展,助力鄭州黃河流域生態(tài)保護和高質量發(fā)展核心示范區(qū)建設。 中牟縣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先后招募100 多名箜篌傳承人,進行公益性培訓。 聘請中央民族樂團箜篌演奏家、國家一級演員、中央音樂學院箜篌專業(yè)碩士研究生導師吳琳作為主講,采取線上授課、線下考核的方式為中牟箜篌傳承人授課。 并積極組建“中牟箜篌樂團”,培養(yǎng)箜篌傳承人,打造箜篌音樂小鎮(zhèn),傳承、弘揚箜篌文化。
4.營造品牌效應。 東古城遺址生態(tài)文化公園全面評價遺址現(xiàn)有資源, 有針對性地提出了保護、保留(修繕)、拆除等利用意見,以環(huán)境容量為開發(fā)規(guī)模的上限,確保進行科學合理的開發(fā)。 在實施建設規(guī)劃中,堅持高標準規(guī)劃設計,在公園建設、經營、管理上充分體現(xiàn)公共空間和旅游產品的價值標準,注重營造和強化東古城遺址公園的品牌吸引力。 公園建成,為居民提供一個具有地域文化特色和藝術感染力的主題公園,已成為普及身邊考古遺址的文化知識和科學價值的重要陣地。 這是中牟縣向社會展示的又一張優(yōu)秀的歷史文化名片, 為美麗中牟、文化中牟建設增添了新的魅力。
“考古遺址公園”這一模式,在還原歷史真實性的前提下,運用現(xiàn)代科學技術,將大遺址進行修復、再現(xiàn),將考古發(fā)掘與現(xiàn)代技術融為一體,融合了公園的休閑性與大遺址的歷史色彩, 在功能定位上集休閑娛樂、歷史教育和文物保護于一體,是對遺址保護和展示工作的創(chuàng)新之舉, 也是對公園類公共場所服務功能的延伸。 “考古遺址公園”這一模式,是傳播公共文化,提高民眾傳統(tǒng)文化保護意識的良好途徑。
長期以來,一些考古遺址的重要發(fā)現(xiàn),雖然曾經轟動一時,但是往往不能公開地、長期地展示給社會公眾,即便是生活在考古遺址周邊的民眾,也并不知道身邊考古遺址的真實面貌和科學價值。因此,那些具有特殊意義與重大價值的考古遺址, 只有少數(shù)人有幸面對和觀賞,這無疑是文化資源的極大浪費。同時,那些為考古遺址保護作出重要貢獻的考古學家, 其工作意義和學術成就也未能為社會公眾所了解、所理解。 遺址博物館和考古遺址公園,不僅是考古學擴大公眾影響力的窗口, 也是考古學服務公眾的途徑。近年來,我國考古學界和社會各界對考古學與社會公眾的關系問題開始給予關注,多次組織以“考古學與公眾”為核心內容的學術研討, 并提出盡快在我國建立公眾考古學的建議。如今,越來越多的考古學家關注社會公眾與考古學科的關系, 認為不應將考古遺址視為考古學的獨享領地, 不應以為只有專業(yè)人士才是考古遺址的唯一主人, 不應把考古遺址僅僅看作學術研究的場所。 越來越多的考古研究機構嘗試采取多種形式普及考古知識, 將最新的考古研究成果告知公眾, 使社會公眾認識理解考古工作的意義和考古遺址保護的重要性[1]。
東古城遺址生態(tài)文化公園的建設實踐表明, 以建立考古遺址公園的方式, 對考古遺址進行保護與展示的總體設計,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不僅有利于節(jié)省保護和整治所需的大量資金, 也有利于避免因建設而導致對考古遺址原有價值的破壞。
在考古遺址公園的建設過程中, 通過保護規(guī)劃、遺址公園設計、專家論證,可以對遺址進行良好的展示與詮釋,使人產生情感共鳴,激發(fā)民族自豪感、愛國熱情、遺產保護意識。遺址公園建設前,遺址的歷史、科學、藝術價值僅被參與考古工作的文物工作者了解,人們無法從其“荒地”外表感知其文化內涵。 鄭州市生態(tài)保遺工程的核心理念,就是解決文物保護成果不具體的核心問題, 以人為本,促進保護成果服務社會民生,踐行文物保護與生態(tài)建設有機結合的理念, 以建設遺址生態(tài)文化公園方式促進文物保護成果具體化, 將文物用地與保護成果綁定,將保護成果與群眾生活綁定,改變土遺址用地“閑置”的被動局面,讓“收藏在禁宮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得到有效展示,惠及民眾。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fā)展和人們物質文化水平的逐步提高,公眾對歷史、文化和文化遺產的關注度和熱情普遍上升, 公眾考古和考古的公眾闡釋在我國也呈現(xiàn)升溫之勢。 當考古知識進入社會公眾視野,考古與社會公眾開始互動時,公眾考古學便應運而生。 公眾考古學實踐的價值,不僅在于使考古遺址得到更加有效的保護,還在于它能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開闊人們的文化視野,提升人們的人文素質。 這是東古城遺址生態(tài)文化公園建設實踐給人們的一個有益啟示。
附注: 本文系中華之源與嵩山文明研究會第七批課題 “鄭州市生態(tài)保遺的實踐與經驗研究”(項目編號:Z2020-2)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