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試析珠海寶鏡灣遺址出土的大孔玉石環(huán)玦

2022-02-07 11:02楊建軍
關鍵詞:寶鏡隨葬品大汶口

□楊建軍

玉文化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代表, 人們對玉及玉飾品的喜愛自古有之,并賦予玉各種寓意。時至今日,各種玉飾品仍是司空見慣的裝飾品,而玉手鐲的佩戴尤獲女性的青睞,無論是老年、中年還是青年女性,佩戴玉手鐲的現(xiàn)象很常見,它已成為老百姓的尋常裝飾品。從珠海的考古發(fā)現(xiàn)來看,玉石手鐲的佩戴風俗至少可追溯到5000 年前,因在高欄島寶鏡灣遺址發(fā)現(xiàn)了玉石作坊遺跡, 出土物中有少量內孔相對較大的環(huán)玦,惜未見完整器。本文選取5 件典型殘器, 嘗試探討大孔玉石環(huán)玦的制作工藝、功能、佩戴性別、佩戴位置、佩戴者身份及玉石作坊出現(xiàn)的意義等。

一、大孔玉石環(huán)玦遺痕觀察、年代

1.98ZBT18④A:37①(藏03282)。 脈石英質,白色。 復原外徑11.4 厘米,復原內徑9 厘米,肉寬1.2 厘米,肉厚1.4 厘米,殘重38 克。 環(huán)體略細、肉厚,兩個側面平滑。 內孔壁和外壁均為雙面管鉆,管鉆留下的細線紋明顯, 均在中部留有一條不規(guī)整凸棱,凸棱已經打磨光滑,其中內孔壁凸棱呈一條細線狀微微凸起。該器已基本打磨光滑,推測為成品后在佩戴過程中破損的。 觀察環(huán)體內外邊沿仍較銳利,未進一步打磨圓滑及整器拋光處理,應屬于粗加工的成品。 (圖1)②據寶鏡灣遺址的分期,該器屬于第一期。

圖1 寶鏡灣98ZBT18④A:37 殘環(huán)

2.98ZBT20④A:26(標506)。 玉髓質,偏灰青色。 復原外徑7.5 厘米,復原內徑5.5 厘米,肉寬1厘米,肉厚0.7 厘米,殘重7.5 克。 環(huán)體細,內孔為雙面管鉆,中部管鉆凸棱經打磨呈尖突狀,成為內孔緣。 外壁平直且已打磨平滑, 肉眼看不出管鉆痕。 整個環(huán)體經打磨并拋光,細膩有光澤,應是成品后佩戴過程中破損的。 (圖2)據寶鏡灣遺址的分期,該器屬于第一期。

圖2 寶鏡灣98ZBT20④A:26 殘環(huán)

3.98ZBT17③A:49(藏03283)。 石英巖質,肉色偏白。 復原外徑9.2 厘米,復原內徑6.8 厘米,肉寬1.4 厘米,肉厚1 厘米,殘重24 克。 環(huán)體略扁,內孔壁、外壁均較平直光滑,肉眼看不出管鉆痕。側面-1平滑,側面-2 在中部可見一道經修整打磨過的遺痕,自此遺痕向內孔的面微微傾斜,這個傾斜面推測是修整內孔單面鉆留下的邊沿凸起而形成的。環(huán)體已打磨光滑, 推測為成品后佩戴過程中破損的。 但觀察內孔邊沿、外壁邊沿仍較銳利,未進一步打磨圓滑并整體拋光處理。 (圖3)因此,該器應屬于粗加工的成品。據寶鏡灣遺址的分期,該器屬于第二期。

圖3 寶鏡灣98ZBT17③A:49 殘環(huán)

4.98ZGBT10①:1(藏03284)。 瑪瑙質,顏色分層、美觀,大致可看出兩個較明顯的顏色組合,其中一個側面偏橘黃色與黃色組合, 另一側面偏淡黃色。 復原外徑10.4 厘米,復原內徑8.4 厘米,肉寬1.2~1.6 厘米, 肉厚1.5~1.65 厘米, 殘重66.5克。 環(huán)體粗大肉厚。 環(huán)體的內孔壁、外壁存留的細密的管鉆線痕明顯,其中外壁是雙面鉆孔,中部留有一道不規(guī)整的管鉆凸棱,而內壁則是單面管鉆,可見其中一側的邊沿留有明顯的一周修整剝片疤痕。 環(huán)體的側面-1 已打磨光滑,但側面-2、內孔壁和外壁均未打磨光滑, 很可能是在修整內孔管鉆留下的邊沿凸起過程中破損的。 (圖4)因此,該器似應歸入廢品類。

圖4 寶鏡灣98ZGBT10①:1 殘環(huán)

該器出土于T10 第①層, 經查原始的發(fā)掘記錄可知,第①層包含少量新石器時代陶片、明清瓷片及現(xiàn)代塑膠等,為擾亂層。 T10 只有兩個文化層②A 和②B 層, 據發(fā)掘報告統(tǒng)一后的層位分別為③A 和③B 層, 在寶鏡灣遺址的分期中屬于第二期。 因此,將該器歸入第二期。

5.H23:1(藏03277)。 脈石英質,白色偏灰。 復原外徑7.3 厘米,復原內徑4.8 厘米,肉寬1.3~1.4厘米,肉厚0.7 厘米,殘重16.18 克。 環(huán)體扁薄,內孔應為雙面管鉆, 中部管鉆凸棱經打磨呈光滑的薄尖突狀,成為內孔緣。 外壁圓滑,肉眼已看不出管鉆痕。 從兩端斷面觀察,其中一端與玦口相同,玦口面上可見拋物線痕, 有研究認為此類玦口是由外向內單向鋸切而成[1]。 因此,該器應是有缺口的玦。 寶鏡灣遺址出土的玉石玦直徑多為3~5 厘米,是作為耳環(huán)使用的,而此件是目前所見遺址中最大的玦。整個器體已打磨并拋光處理,光滑圓潤有光澤,應是成品后在佩戴過程中破損的。 (圖5)據寶鏡灣遺址的分期,該器屬于第一期。

圖5 寶鏡灣H23:1 殘玦

以上環(huán)和玦器形古樸,內孔緣或平滑,或呈尖突狀,肉的形制或為扁圓體,或大致呈方體,未見今日常見的十分規(guī)整的外壁圓潤、內壁平滑的樣式,推測是受當時工藝技術水平所限。從遺痕觀察,內外圈均由較大孔徑的空心管鉆而成,多為雙面管鉆,成品有粗加工,也有精加工。 從材質上看,有脈石英、石英巖、玉髓、瑪瑙,未見現(xiàn)代寶石學中的玉,即輝玉或硬玉(俗稱翡翠)、閃玉或軟玉[2],因此,在裝飾品的選材上尚處于美石階段。 從年代上看,本文中的5 件殘環(huán)玦見于寶鏡灣遺址第一至二期,參考該遺址校正后的碳-14 測年,年代距今5000—3600 年。

二、其他文化出土的史前大孔環(huán)玦

寶鏡灣玉石環(huán)玦作坊在第一至三期均存在,年代距今5000—3500 年。 由于玉石環(huán)玦飾品殘件出自作坊遺跡,而非有人骨的墓葬,不但未見完整器,而且對于其功能、當時人們的佩戴性別、佩戴位置、佩戴者身份等所獲信息量很少。從全國范圍來看, 與寶鏡灣遺址年代相當或相距不遠的墓葬資料可提供借鑒和參考。

(一)大孔徑環(huán)

1.紅山文化玉手鐲。 距今5500—5000 年的紅山文化晚期出土了相當數(shù)量的玉環(huán), 絕大多數(shù)出自有人骨的墓葬,以遼寧西部的牛河梁遺址為主。據相關統(tǒng)計[3]517,有20 例人骨共24 件玉環(huán)的位置明確出在人骨手腕部, 其中2 例人骨為田家溝墓葬,余皆為牛河梁墓葬的。這些位于手腕的玉環(huán)很顯然是作為手鐲使用的, 其中尺寸最大的環(huán)外徑為8.6 厘米,內徑6.2 厘米,厚1.1 厘米;尺寸最小的環(huán)外徑為4.9 厘米, 內徑3.71 厘米, 厚0.4 厘米。從手鐲的出土位置和人骨的性別來看,單獨出在左手腕的有3 例,全部為女性(圖6-1);單獨出在右手腕的有13 例,其中9 例為男性(圖6-2),2例為疑似男性,1 例為女性,1 例性別不明;同時出在左、右手腕的有4 例,其中3 例為女性(圖6-3),另1 例性別不明。 此外,還有2 座墓葬,一為N16M1 成年男性的右腕部有2 件玉環(huán),未佩戴;一為N2Z4M2 成年女性的雙膝下外側各有1 件玉環(huán),這2 例從出土位置推測也是作為手鐲使用的。以上涉及紅山文化晚期22 例人骨共28 件玉手鐲,反映了當時男女都佩戴玉手鐲,但在佩戴習慣上有所不同,即男性慣于右手腕佩戴,而女性則慣于左手腕佩戴或左右手腕均佩戴。 基本上為單手腕佩戴1 件,或左右手腕各佩戴1 件,偶爾見到單手腕佩戴多件的情況。

圖6 牛河梁墓葬中手鐲出土位置和人骨性別關系

據目前的研究[3],紅山文化玉器絕大多數(shù)出自積石冢石棺墓,墓主人絕非普通社會成員,其生前為主持各種祭祀活動的祭司,死后葬在積石冢石棺墓內,成為生者崇拜、祭祀的對象。而中心大墓和次中心大墓的墓主人應是當時統(tǒng)治階層的代表人物,具有了“王”者的身份。另從隨葬玉器的種類、數(shù)量、組合關系及出土位置等方面綜合考慮,可將牛河梁上層積石冢階段 (即紅山文化晚期晚段, 距今5300—5000 年)的66 座墓葬劃分為8 個等級,其中第一至第七等級均有玉器隨葬,第八等級則未見隨葬品;而從佩戴玉手鐲的墓葬來看,戴在右手腕的墓葬見于第一至第七等級。上述情況說明佩戴玉手鐲的墓主人級別有高低,且都是有一定身份的人。

2.大汶口文化石(玉、骨、陶)手鐲。 位于山東泰安的大汶口遺址歷經三次發(fā)掘, 獲得了豐富的大汶口文化墓葬材料,保存有人骨,并有性別和年齡鑒定, 為分析當時的佩戴手鐲情況提供了寶貴資料。

(1)大汶口文化早期

大汶口文化早期的資料見于20 世紀70 年代的大汶口遺址第二、三次發(fā)掘[4]。在遺址的西北部發(fā)現(xiàn)墓葬46 座,年代距今6100—5700 年。 其中有5 座出土陶(石)鐲,墓主人均為成年女性。這5 座墓中,有2 座墓的成年女性左、右手腕同時套有手鐲。 一人左手腕套4 件陶手鐲,右手腕套2 件陶手鐲(圖7);另一人左、右手腕各套 1件石手鐲。 另有3 座各出土1 件石鐲,其一套在合葬墓中間墓主人的左手腕;另外2 座未見套在手腕上,一是位于左膝外側,一是位于上身左側靠近盆骨的位置(該墓因上身左側放置大件陶器而看不見上肢骨),按出土位置推測,均應是佩戴在左手腕部的。

圖7 大汶口M1005

從隨葬品數(shù)量來看,46 座墓葬①大體可分為7個等次:第一等次2 座,隨葬品超過100 件;第二等次1 座,隨葬品75 件;第三等次4 座,隨葬品45~55 件;第四等次7 座,隨葬品26~40 件;第五等次8 座,隨葬品10~19 件;第六等次16 座,隨葬品1~9 件;第七等次7 座,無隨葬品。 而這5 座手鐲墓分別位列第三、五、六等次,雖不見最高等次,但其墓主人也是有一定的財富和地位的,是否佩戴手鐲并不是判斷墓主人財富多寡和身份貴賤的絕對標準,手鐲的材質僅見陶、石質,也反映了這一點。

(2)大汶口文化中、晚期

①大汶口墓葬[5]。 位于大汶口遺址東南部。 發(fā)現(xiàn)墓葬133 座,年代距今5600—4500 年。 該墓群除8 座無隨葬品外,余皆有隨葬品。除了4 座無人骨和1 座僅有零星人骨外,余皆有人骨架,有年齡鑒定,有的還有性別鑒定。 隨葬品中有大量的陶、石、骨器等,其中就有佩戴在墓主人腕部的手鐲,發(fā)掘報告稱為臂環(huán),主要是石質,少量為玉、骨、陶質。 據墓葬間的打破關系、隨葬的陶器組合、形制特點及其發(fā)展演變規(guī)律, 發(fā)掘報告將葬有陶器且能看出器形的墓葬分為早、中、晚三期,涉及118座墓葬,出土手鐲的墓共17 座,其中一座兒童手鐲墓(M68)因無陶器隨葬未分期。 在17 座手鐲墓中有13 座墓主人可知性別②, 因此本文主要分析這13 座墓葬的情況。

早期墓葬共74 座,僅有2 座墓出土手鐲,手鐲材質分別為大理巖質和陶質,即成年男性左手腕套一件大理巖手鐲, 成年女性左手腕套一件陶手鐲。單從隨葬品數(shù)量來看,早期墓葬大致可分為6 個等次:其中第一等次1 座,隨葬品約77 件;第二等次6座,隨葬品38~47 件;第三等次6 座,隨葬品20~26件;第四等次25 座,隨葬品10~19 件;第五等次35座,隨葬品1~9 件;第六等次1 座,無隨葬品。 而這2 座手鐲墓分別屬于第四、五等次。

中期墓葬共19 座,僅3 座墓出土手鐲,手鐲材質分別為大理巖質和骨質。 墓主人均為成年女性,一人在右手腕套一件骨手鐲, 一人在左手腕套一件骨手鐲,一人的盆骨下一側有一件石手鐲, 具體位置未注明。 單從隨葬品數(shù)量來看,中期墓葬大致可分為4 個等次:第一等次1 座,隨葬品為118 件;第二等次 4 座,隨葬品28~35 件;第三等次4 座,隨葬品 12~18 件;第四等次10 座,隨葬品1~9 件。 另外,應該還存在第五等次,即無隨葬品。 這3 座手鐲墓分別屬于第二、三等次。

晚期墓葬共25 座,其中有11 座墓出土手鐲,手鐲材質以大理巖質為主,個別為玉質、骨質。 可知性別的有8 座,其中成年女性墓5 座,套在左腕的3 座, 有一件和一對手鐲之別; 套在右腕的1座,為一件;套在雙腕的1 座,各為一件。男性墓有3 座,套在右腕的2 座(成年男性1 座,未成年男性1 座),為一件;套在左腕的1 座(成年男性),為一件。單從隨葬品數(shù)量來看,晚期墓葬大致可分為5 個等次:第一等次1 座,隨葬品為214 件(套);第二等次8 座,隨葬品58~85 件;第三等次4 座,隨葬品29~41 件; 第四等次8 座, 隨葬品10~18件;第五等次4 座,隨葬品8~9 件。另外,應該還有第六等次,即無隨葬品。出土手鐲的墓葬見于第一至第四等次, 尤其是第一等次的女性墓主人佩戴的手鐲為玉質。

以上第一次發(fā)掘的大汶口墓群早、中、晚期的資料顯示,男女兩性均佩戴手鐲,以大理巖質為常見,女性佩戴手鐲的質地更多樣化,雖以大理巖質為主,但還見玉、骨、陶質。男女兩性在手鐲的佩戴位置上無明顯規(guī)律, 一般是以單手腕佩戴一件為主, 女性還可見到左腕佩戴一對以及雙腕各佩戴一件的情況。 早、中期墓葬出土手鐲極少,晚期增多,很可能反映佩戴手鐲習俗上的一個變化,即由不普遍到逐漸普遍。在材質上,早、中期有大理巖、陶、骨質,晚期出現(xiàn)了玉質。 佩戴手鐲顯示財富和身份的意義在早、中期不明顯,晚期逐漸顯現(xiàn),出現(xiàn)了最高等級的墓主人佩戴手鐲的現(xiàn)象, 而且是罕見的玉質手鐲。

②焦家墓葬[6-7]。 2016—2017 年發(fā)掘,共發(fā)現(xiàn)了215 座墓葬,年代距今4800—4400 年。 兩次發(fā)掘簡報共發(fā)表了大型墓葬5 座,中型墓葬2 座,小型墓葬1 座,均保存有人骨。 大、中型墓葬均有葬具。其中大型墓葬有二槨一棺或一槨一棺,或墓壙面積大或墓壙較深,隨葬品數(shù)量較多,可多達70件,常見玉鉞、玉鐲、骨雕筒、白陶和彩陶等。 中型墓葬有一棺,隨葬品較少,有陶器及小件玉石、蚌類裝飾品。 小型墓葬多無葬具,無隨葬品或僅有少量陶、骨、蚌器等。 其中在人骨手腕處佩戴玉手鐲的有4 座大型墓葬①、1 座中型墓葬。 在4 座佩戴手鐲的大型墓葬中有3 個墓主人(成年男性2個,性別年齡不明的1 個) 是在右手腕佩戴1 件玉手鐲 (圖8),另1 個墓主人(成年男性)是在左手腕佩戴1件玉手鐲(圖9)。 發(fā)表的1 座中型墓葬墓主人是在右手腕佩戴2 件玉手鐲, 手鐲的肉部一寬一窄(圖10),性別未發(fā)表。

圖8 焦家M57

圖9 焦家M55

圖10 焦家M186

焦家墓葬顯示,佩戴玉手鐲的墓主人集中于大、中型墓葬,以大型墓葬為主,說明墓主人身份較高。成年男性佩戴玉手鐲,左、右手腕均有,常見1 件。

③尚莊墓葬[8]。1975 年發(fā)掘墓葬17 座,其中3座無隨葬品,隨葬品最多為22 件。 M26 隨葬品8件,其中石鐲3 件,陶器5 件。墓主人是成年女性,右手腕佩戴1 件石鐲,左手腕佩戴2 件石鐲。年代約與第一次發(fā)掘的大汶口墓葬中期相當。 從隨葬品數(shù)量來看,M26 相當于前文第一次發(fā)掘的中期大汶口墓葬的第四等次。

以上大汶口墓葬、焦家墓葬和尚莊墓葬的資料說明, 大汶口文化早期先民目前僅見到女性佩戴手鐲, 有石質和陶質, 或左手腕佩戴一件,或雙腕均佩戴, 但佩戴的數(shù)量不一, 也不一定兩腕數(shù)量相等, 數(shù)量最多可達6 件,即一邊戴4件,另一邊戴2 件。到大汶口文化的中晚期,男女均佩戴手鐲,以石質為主,另有玉質、骨質和陶質。左、右手腕均可佩戴,單側佩戴多見1 件,也有佩戴2 件者;雙側同時佩戴時, 手鐲的數(shù)量不一定相同, 最多見到3 件, 即一邊戴1件,另一邊戴2 件。 玉石手鐲大體有兩種形制:一種為常型手鐲,肉部較窄;一種是形體扁薄,肉部較寬。 在大汶口文化早、中期,手鐲墓葬少,從墓葬等次來看,佩戴者有一定的財富和地位, 但屬于第一等次的墓葬均未見手鐲, 說明手鐲并不是判斷墓主人財富和地位的絕對標準, 材質上目前僅見陶、 石和骨質。 到大汶口文化晚期, 第一等次的墓葬中不僅出現(xiàn)了佩戴手鐲的情況, 而且是玉質手鐲, 反映了佩戴手鐲尤其是佩戴玉手鐲與墓主人財富和身份的正比關系。

3.凌家灘文化玉手鐲。 在距今5600—5300 年的安徽含山凌家灘遺址[9]亦發(fā)現(xiàn)了玉鐲。

(1)玉人手臂上的手鐲標識

87M1[9]36-41和98M29[9]246-259,二墓未見人骨, 隨葬品均以玉器為主。 87M1 隨葬品15 件,其中玉器11 件,包括玉人3 件等;98M29 隨葬品86 件,其中玉器52 件,包括玉人3 件、玉鐲6 件等。

以上二墓最引人注目的是6件玉人,有站姿有坐姿,左右手腕上分別刻有數(shù)量不等的橫道,代表手鐲, 除87M1:3 玉人左右手腕上的手鐲數(shù)量不等,即分別為5 件、6件外,其他5 個玉人兩手腕的手鐲數(shù)量均相等。 (圖11)

圖11 凌家灘出土的玉人

關于玉人的性別,6 個玉人中有4 人上唇有短胡須,說明是男性無疑。發(fā)掘報告認為87M1:2 玉人的上唇無胡須,可能是女性。 也有研究認為87M1 出土的3 個玉人實為同一人,98M29 亦然。 均為男性,玉人應為墓主人不同年齡段的寫照, 其左右手腕上的手鐲數(shù)量有標示級別和地位的作用,是列器的反映。 數(shù)字的序列顯示墓主人生前成長的過程,如98M29 的3個玉人手鐲數(shù)量存在6、7、8 件的完整序列,最多的數(shù)量8 指示已經達到的級別;而多出完整序列的數(shù)字表示墓主人生前不同階段的業(yè)績狀況, 缺少的環(huán)節(jié)顯示當時存在破格晉升的機制, 如87M1 的3 個玉人兩腕手鐲數(shù)量分別為5、5 件,5、6 件,7、7 件,可以理解為多5 缺6,或認為存在5、6、7 件的序列[10-11]。

(2)墓葬出土的手鐲

玉人兩側手腕佩戴多件成組手鐲的情況在墓葬中也有反映,凌家灘墓地有多座墓葬出土成組玉手鐲,如87M8①[9]89-97,未見人骨,但從隨葬品擺放位置推測,墓主人頭向南。 在墓葬中部的位置有16 件玉鐲分兩組左右疊放,每組8 件,均為乳黃色,每組均形式相同,大小不一。(圖12)又如07M23[12],人骨已朽,從隨葬品擺放位置可推測墓主人頭向南。 墓坑中在墓主人雙臂位置左右各有一組10 件玉鐲對稱放置, 在靠近腰部的位置左右各放置 1 件玉鐲。 (圖13)從玉鐲的位置上推測,雙臂位置的玉鐲應為臂鐲,而腰部位置的玉鐲是手鐲。

歷次發(fā)表的凌家灘新石器時代墓葬均有隨葬品,1987、1998 年發(fā)掘44 座,其中23 座隨葬玉鐲;2007 年發(fā)掘4 座,其中3 座隨葬品以玉器為主,發(fā)掘簡報較詳細介紹了07M22②[13]和07M23,兩墓均有玉鐲。 綜合整個墓地來看,隨葬品在9 件以下的墓葬共13 座,僅1 座隨葬1 件玉鐲,其余均無玉鐲。 而隨葬品在10~20 件的墓葬共9 座,僅有3座隨葬玉鐲,玉鐲數(shù)量最多達5 件,其余均無玉鐲。 隨葬品在21~40 件的墓葬共8 座,僅有2 座無玉鐲,隨葬玉鐲的數(shù)量最多達8 件。 隨葬品在41~50 件的墓葬4 座,僅1 座無玉鐲,隨葬玉鐲的數(shù)量最多達8 件。 隨葬品在51 件以上的墓葬共12 座,全部有玉鐲隨葬,玉鐲數(shù)量最多22 件以上,上述情況說明有無玉鐲隨葬與隨葬品的數(shù)量有一定的關系。 另外,墓地中隨葬品數(shù)量最多的是07M23,為330 件,其中玉鐲22 件以上;其次是98M20,為172 件,僅隨葬1 件玉鐲;還有兩座隨葬品超過100 件的墓葬,隨葬玉鐲的數(shù)量分別為2 件和4 件;而隨葬品在100 件以下的墓葬中,隨葬玉鐲的數(shù)量可達8 件。 這種情況反映出隨葬品的數(shù)量與玉鐲的數(shù)量不一定成正比。 通常來說,隨葬品數(shù)量與墓主人的身份、地位和財富成正比關系,因此,從隨葬品數(shù)量與玉鐲的隨葬二者的關系來看, 隨葬玉鐲的墓主人身份和地位相對較高,相應的財富也較多,但隨葬玉鐲的數(shù)量卻與墓主人的身份、地位、財富無必然的關系。

4.山西芮城清涼寺墓葬玉石手鐲。山西芮城清涼寺第二至第四期墓葬共338 座, 年代為公元前2300—前1800 年 (校正后), 即距今4300—3700年[14]。 第二期墓葬共189 座,其中133 座無隨葬品,約占70%,再排除存疑的3 座,有隨葬品的墓葬共53 座,其中有30 座隨葬石鐲,占比超過一半,反映了石鐲隨葬的普遍性, 是先民穿戴上的習俗之一。 石鐲墓的隨葬品1~27 件不等,其中隨葬27 件石鐲的M79[14]131-138成年男性墓葬是整個墓地中隨葬品最多的。 從石鐲出土位置看,有19 座墓的石鐲明確套在墓主人的腕部或相近位置,表明其功能應為手鐲。 在清涼寺二期M200[14]194-197中,2 件石鐲疊套于墓主人的左上臂位置,應是作為臂鐲佩戴。 (圖14)

石鐲質地有大理巖、蛇紋石巖、蛇紋石化大理巖,器形上常見由2 片或3 片璜連綴而成的聯(lián)璜石鐲, 個別由5 片璜連綴,常型石鐲亦常見斷后拼合的連綴小孔。器體稍顯大,肉部略寬扁,外徑多在10~13 厘米, 內徑多在6~7 厘米,肉寬多在2~4 厘米。 M61[14]109-113成年男性右腕所套石鐲外徑達22.3厘米,內徑為7.1 厘米,肉寬達7.6 厘米。 (圖15)

圖15 清涼寺二期M61(自東向西攝,墓主為成年男性)

30 座石鐲墓中, 成年男性墓18座,成年女性墓12 座,可見佩戴對象不限男、女,且左、右手臂均可佩戴,但未見雙臂同時佩戴者。 右側佩戴的手鐲數(shù)量更多樣化, 分別有1、2、3、4、6 件(圖16),以1 件為多;左側佩戴的手鐲數(shù)量僅見到1、2、3 件,且基本以1 件為主。 從隨葬品數(shù)量與石鐲二者關系看,佩戴者應有一定的財富和地位,且二者的數(shù)量有一定的正比關系,但并不絕對。

圖16 清涼寺二期M54

第三期墓葬共105 座,全部被盜擾, 尤其是規(guī)模較大的墓被嚴重盜擾,所保存的信息量有限。 目前有10座保存較好的墓保存了玉石鐲的信息, 除1 座人骨腐朽年齡性別不明外,其余均為成年男性墓,其中有一半墓有兒童殉人一個。

玉石鐲多數(shù)套在腕部或位于墓主人近腕部, 也有套在肘部或位于肘部位置的,說明其主要功用是手鐲,但也不排除用作臂鐲的可能性。 相較二期,手鐲的質地新增加了透閃石玉,器形上新增了牙璧狀鐲和圓筒狀鐲,尺寸則差不多,但肉寬最大約5.1 厘米。 在佩戴位置上,有左側、右側和雙側,以左側為多,佩戴數(shù)量左側有1、2、3 件不等,以1 件為多;右側僅見一座墓,為1件;雙側的有兩座墓,兩側的佩戴數(shù)量有相同的,也有不同的。 總體上看,玉石鐲墓的墓主人是有一定的財富和身份的。

第四期墓葬共44 座, 僅存4 座有隨葬品,其他均未發(fā)現(xiàn)隨葬品,據發(fā)掘報告,除盜擾、坍塌原因外, 第四期絕大部分墓葬在下葬時就沒有隨葬品。 這4 座有隨葬品的墓葬出土了少量玉石器,均有玉石鐲及明確的出土位置, 墓主人除1 座性別年齡不明外, 另3 座均知性別年齡。 玉石鐲的質地、器形和尺寸與三期接近,只是未見三期的牙璧鐲,但見個別鐲的肉部有一周孔雀石鑲嵌,肉寬最大為4.85 厘米。

男、女均有佩戴,多數(shù)套在腕部或置于近腕部位置, 說明其功用是手鐲, 還有1 件套在肘部上端,應為臂鐲,以左側佩戴1 件為多,主要見于成年男性;也有雙腕同時佩戴者,見于成年女性,但佩戴數(shù)量不等。 總體上看,玉石鐲墓的墓主人具有一定的財富和身份。

(二)大孔徑玦

通常又稱為鐲形玦, 出土位置或在耳部或在手(腕)部。

1.出土在耳部。 其一見于1959 年發(fā)掘的浙江嘉興馬家浜T4M9,在人骨頭部耳際出土1 件玉玦,外徑6.9~7 厘米,內徑5.1 厘米,厚0.7 厘米,缺口寬0.3~0.5 厘米。 該器較大,器形規(guī)整,磨制精細,大致呈乳白色,肉橫截面近正六邊形。 年代為馬家浜文化晚期,距今6200—5700 年[15-16]。(圖17)其二見于1991 年發(fā)掘的內蒙古克什克騰旗南臺子M7, 在墓主人頭骨兩耳畔各出土1 件玉玦,一大一小,大的外徑8.3 厘米、內徑6.5 厘米,小的外徑5 厘米、內徑3.4 厘米[17]。 年代大約在紅山文化中期,距今6000—5500 年[3]516。

圖17 馬家浜T4M9 大孔玉玦

2.出土在手(腕)部。 有兩處,均屬于馬家浜文化晚期,距今6200—5700 年。 其一見于1986 年發(fā)掘的浙江嘉興吳家浜的兩座墓葬, 有一座隨葬2件玉玦,另一座隨葬1 件玉玦。 均為玉髓質,乳白色微泛黃,器形圓整,肉橫斷面近六邊形,其中有2件尺寸相同,即外徑7.3~7.4 厘米,內徑5.8 厘米,寬0.7 厘米,缺口寬0.3~0.4 厘米;另1 件稍大,外徑約8 厘米,內徑6 厘米,厚1 厘米,缺口寬0.3~0.4 厘米[18]。 出土位置均在手的部位。 其二見于1992 年發(fā)掘的浙江余杭安溪梅園里M6,共出土4件玉玦,均為玉髓(瑪瑙)質。 (圖18)2 件大的位于死者兩側手腕部,尺寸大致相當,據發(fā)表的資料,外徑最大約為7.8 厘米,內徑最大約6 厘米;另2件小的位于死者頭部兩側[19]。

圖18 梅園里M6 出土的玉玦

以上資料顯示, 出土在耳部的大孔徑玉玦的功能為耳環(huán),出土在手腕部的功能為手鐲。 因此,大孔徑玦的功能有兩種:耳環(huán)或手鐲。

三、認識

1.功能。借鑒紅山文化晚期、大汶口文化、凌家灘文化、清涼寺墓葬的玉石鐲資料,一般是套在腕部或位于腕部的位置,因此,推測寶鏡灣遺址出土的大孔玉石環(huán)最常見的功能是手鐲。

寶鏡灣有兩件內、外徑較大的環(huán)(98ZBT18④A:37,98ZGBT10①:1), 復原外徑和內徑分別達11.4厘米、9 厘米(圖1),10.4 厘米、8.4 厘米(圖4),參考凌家灘07M23 出土的玉鐲有上臂和腕部兩種位置(圖13),清涼寺二期M200 成年女性的左上臂明確疊套2 件石鐲(圖14),自然讓人想到寶鏡灣這種更大孔徑的鐲還有作為臂鐲的可能, 畢竟上臂的部位要粗過手腕。

借鑒紅山文化中期、 馬家浜文化晚期的大孔徑玉玦資料,有出土位置在耳部和手(腕)部兩種情況,因此,推測寶鏡灣H23 出土的大孔徑玦的功能存在兩種可能,即耳環(huán)或手鐲。

2.佩戴性別、位置與數(shù)量。 在佩戴性別上,除了大汶口文化早期目前僅見女性、 清涼寺三期因墓葬嚴重盜擾所存僅見男性外, 紅山文化晚期及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均可見男、女佩戴,凌家灘墓葬未見人骨, 從所出玉人反映出的男性佩戴玉鐲仍可推知女性亦佩戴。 清涼寺墓葬二期出現(xiàn)女性佩戴臂鐲,四期出現(xiàn)男性佩戴臂鐲。 因此,推測寶鏡灣先民佩戴手鐲或臂鐲亦不限性別。

在佩戴位置上,紅山文化男性慣于右手腕佩戴,女性慣于左手腕或雙側均佩戴。 大汶口文化早期僅見于女性左手腕或雙側佩戴。 凌家灘文化可見單側和雙側佩戴, 該文化出現(xiàn)臂鐲的佩戴,亦有同時佩戴臂鐲和手鐲的現(xiàn)象。 清涼寺墓葬二期男、女均可見左、右手腕佩戴,且出現(xiàn)女性佩戴臂鐲;三期保存較好的墓葬皆男性墓,可見左側、右側、雙側佩戴;四期僅三座知性別,男性見左側佩戴手鐲和臂鐲,女性見雙側佩戴手鐲。 因此,推測寶鏡灣先民手鐲的佩戴也有左側、 右側和雙側,且男女兩性在左右手腕的佩戴習慣上或許有區(qū)別。 從凌家灘文化和清涼寺墓葬可知,男、女均佩戴臂鐲,或單側或雙側。

在佩戴數(shù)量上, 紅山文化墓葬中基本上單腕佩戴1 件,或左、右各佩戴1 件,個別可見單側佩戴多件的情況。 大汶口文化早期單側和雙側均以1件為主,個別兩側共佩戴6 件,兩側數(shù)量不等,分別為4 件和2 件。 大汶口文化中晚期亦以單側、雙側1 件為主,個別雙側共佩戴3 件,且數(shù)量不等。 凌家灘文化出現(xiàn)的玉鐲數(shù)量多樣化, 從1 件到最多22 件不等, 常見雙側同時佩戴成組玉鐲的現(xiàn)象,如臂鐲最多可見佩戴20 件,兩側各10 件,且搭配手鐲2 件,兩側各1 件。 清涼寺二至四期以佩戴1件為多,單側佩戴手鐲最多可見6 件、臂鐲可見3件,雙側同時佩戴時數(shù)量或相同或不同。以上各個文化佩戴的數(shù)量因地域不同而不同, 但可據此推測寶鏡灣先民佩戴的數(shù)量也有多種可能性, 并不限于1 件。

3.佩戴者身份。 在年代更早的大汶口文化早、中期, 佩戴手鐲體現(xiàn)財富和身份的意義不明顯,處于第一等次的墓葬并未出現(xiàn)手鐲,那時也未見有玉質手鐲。到了紅山文化晚期、大汶口文化晚期、凌家灘文化、清涼寺二至四期,佩戴玉鐲者從墓葬所處的等次來看,均是有一定的財富和地位,級別也有高低,有的身份達到了地方首領或統(tǒng)治者的級別。當然, 是否佩戴玉手鐲并不是判斷墓主人財富和身份的絕對標準, 佩戴手鐲的數(shù)量也不一定與墓主人的財富和身份成正比關系, 在佩戴手鐲的同時,墓主人的財富與身份還會與墓葬所處的位置、形制、規(guī)模、隨葬品的數(shù)量、特殊器類及組合等密切相關。

如紅山文化晚期牛河梁墓葬第一等級的中心大墓N16M4,是目前發(fā)現(xiàn)的最高等級的墓葬,墓壙規(guī)模最大,石棺墓室砌筑最精致、形制最復雜,位置在遺址最中心部位的山梁主脊上。 隨葬品雖然不多,僅8 件,但其中的6 件玉器中,除了出土玉手鐲外,還有玉鳳、玉人、玉斜口筒形器等特殊器類組合。凌家灘文化規(guī)格最高的墓葬07M23,是迄今為止規(guī)模最大、隨葬品最豐富的墓葬,還有棺槨痕跡,位于凌家灘墓地的核心區(qū)域。隨葬品數(shù)量多達330 件,其中玉器為200 件,器類豐富,器形精美, 除了出土22 件臂鐲和手鐲外, 還有玉璜、玉龜、玉龜形器和玉簽、玉豬、玉鉞等特殊器類。大汶口文化晚期的大汶口墓葬處于第一等次的M10,規(guī)模稍大, 有葬具痕跡, 隨葬品是墓地中最豐富的,達214 件(套),有陶器、玉石器、骨角牙器等器類,該女性墓主人右手腕佩戴一件玉手鐲。 而大汶口墓葬出土的玉質手鐲不多,以石質為主。 大汶口文化晚期的焦家墓葬, 隨葬玉手鐲的大型墓,或規(guī)模較大或墓壙較深,有葬具棺槨,隨葬品數(shù)量也多,常見特殊器類如玉鉞、骨雕筒和彩、白陶等。 清涼寺二期M79,在整個墓地中隨葬品數(shù)量最多,有27 件,以玉石器為主。 墓葬的規(guī)模與形制雖一般,但該男性墓主人有3 個殉人,除了佩戴石手鐲外,還隨葬石鉞、帶孔石刀、石璧、鱷魚骨板、彩陶等特殊器類。 很顯然,上述這些位列各自墓地第一等級的佩戴玉石手鐲的墓主人不是普通的社會成員,一定擁有較豐厚的財富和較高的地位,甚至是最高統(tǒng)治者。

寶鏡灣遺址地處海島, 是沙丘連山坡的遺址,前面是大海,后面是山,先民主要以捕魚為生,由于海島文化發(fā)展的遲緩性,當時是否已出現(xiàn)社會分層,佩戴玉石手鐲是否具有顯示財富和身份的意義,仍有待于探索。

4. 玉石作坊出現(xiàn)的意義。 寶鏡灣遺址出土的玉石器有2000 多件, 占最大數(shù)量的是捕魚工具,其次就是環(huán)玦飾品的成品、半成品、廢品、毛坯、芯、 料及加工工具等, 顯示這里有玉石作坊的存在。玉石環(huán)玦作坊的出現(xiàn)反映出三個現(xiàn)象:一是當時已有專門的手工業(yè)生產; 二是當時人們已有審美意識和需求;三是當時有穩(wěn)定的定居生活,無疑這是前提條件,只有生活穩(wěn)定,才能有更高的審美和精神追求。

既然已出現(xiàn)手工業(yè)的專門化,那么寶鏡灣遺址玉石作坊生產的佩飾除自用外,是否還有商品化的傾向呢? 現(xiàn)代人佩戴玉手鐲等玉飾品常有辟邪、保平安的意義,那么寶鏡灣先民佩戴玉石鐲除了有裝飾身體達到美觀的作用外,是否曾有辟邪、保平安的意義呢?

環(huán)玦玉石飾品作坊的研究關乎當時人們的精神領域、制作工藝方面的科技史、商品交換、財富等方面的經濟關系以及等級、 身份等社會關系問題的探索,這些都是需要著力研究的方向,也有待于更多的考古發(fā)現(xiàn)來解決。

猜你喜歡
寶鏡隨葬品大汶口
呂蒙正拒收寶鏡
劉思濤作品
基于大汶口文化元素的泰安太陽部落景區(qū)發(fā)展研究
公元前第三千紀中國東部的太陽神——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圖形符號新考
西安公園上城(一期)考古發(fā)掘簡報
蒙元墓葬研究的回顧與前瞻
要文導讀
星空遐想
淺談漢代厚葬風俗
安徽江淮地區(qū)漢墓文化因素分析
封丘县| 贵州省| 康平县| 鄂托克旗| 无极县| 冕宁县| 淄博市| 平利县| 广饶县| 刚察县| 根河市| 保康县| 日土县| 额敏县| 张北县| 青田县| 桂东县| 无为县| 成安县| 静海县| 麻江县| 修武县| 金湖县| 广平县| 托里县| 宜城市| 沁水县| 新邵县| 镶黄旗| 赤壁市| 温州市| 荔浦县| 临江市| 阳西县| 萨迦县| 石台县| 镇原县| 喀什市| 乌鲁木齐县| 同江市| 彭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