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云松 郭 未
內容提要 在對作為虛擬社會的“元宇宙”與現實社會的差異及聯(lián)系進行系統(tǒng)闡釋的基礎上,從平行社會的理論視野與實證向度,強調無論“元宇宙”有多復雜,從社會學學科視野對其刻畫的核心依然在于它的主體——“人”及人嵌套其中的“社會結構”。因此,部分對于現實社會進行研究的社會學概念、理論及方法就能在“流動的空間”視域下突破傳統(tǒng)邊界,在“元宇宙”的在場社會得以創(chuàng)造性應用,從而在技術發(fā)展與文明擴張的現實及未來背景下,延續(xù)人類對人性,以及對“自我”與“他者”的全面理解。
2021年,國外幾大科技公司陸續(xù)開始在元宇宙(Metaverse)生態(tài)構建的相關領域布局:3月10日,Roblox公司成功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其被科技圈與資本圈宣稱為“元宇宙第一股”,或被認為是直接吹響了人類進軍元宇宙的號角[1]方凌智、沈煌南:《技術和文明的變遷:元宇宙的概念研究》,《產業(yè)經濟評論》2021年第1期。;11月28日,美國Facebook 公司正式更名Meta(元),元宇宙則成為互聯(lián)網領域最受追捧的熱點,獲得了社會極大的關注。那么,元宇宙究竟是什么?目前,對元宇宙這一概念還未有統(tǒng)一的界定,從字面意思看來,“Meta-”意指較晚出現的更為綜合的事物,而且通常用于命名一個新的、相關的,并對原始學科進行評論的學問,蘊含著“超越”的意思;“Universe”意指宇宙,蘊含著“空間”的意思,因此,“Metaverse”更好的翻譯應該是“多元綜合空間”。但在本研究中,我們還是按照目前流行的翻譯,將其譯為“元宇宙”。
元宇宙建構和描繪出了人類對于其身處的現實世界之外的那個虛擬時空的終極想象,其或許也是一種潛在的人類文明進化的軸向。實際上,在信息環(huán)境巨變的背景下,如張鈸院士與其團隊所指出,人工智能經由利用知識、算法和算力構造的第一代知識驅動的人工智能,利用數據、算法與算力構造的第二代數據驅動的人工智能正努力邁向利用知識、數據、算法和算力等四要素構造的知識與數據雙驅動的第三代人工智能[1]張鈸、朱軍、蘇航:《邁向第三代人工智能》,《中國科學·信息科學》2020年第9期。。那么,若經過計算機、神經科學等學科的科學家的共同努力,最終能實現機制類腦、行為類人目標的第三代人工智能系統(tǒng),其就能與普適計算環(huán)境下人機交互技術以及更多其他基礎應用技術產生協(xié)同效應,使得人類在可預期的未來實現其在現實世界的“自我”與虛擬世界的“他者”的成功連接,最終將作為人類未來社會愿景形態(tài)的元宇宙變成現實。
尼爾·斯蒂芬森(Neal Stephenson)1992年在其出版的小說《雪崩》(Snow Crash)中提出“元宇宙”的概念是比地球場域空間“更大”、時間“更久遠”的平行世界。尼爾·斯蒂芬森在這部小說中描繪了一個沉浸式共享空間,其跨越不同平臺,讓物理世界與數字世界交匯;而從概念學的意義上看,他具體地將元宇宙描述為戴上耳機和目鏡,找到連接終端,就能夠以虛擬分身的方式進入由計算機模擬、與真實世界平行的虛擬空間[2]Stephenson,N.,Snow Crash:A Novel.Spectra,2003.。中國社會學界的一個基本共識是要跳出西方社會理論認知局限,聚焦于中國社會發(fā)展經驗和人民社會生活。而從發(fā)展的視角去看待人類社會,在工業(yè)化過程中,我們憑借出色的制造能力把物理世界建設成現代的模樣;那么,在數字化過程中,我們依靠強大的創(chuàng)造能力把虛擬世界改造成未來范式也未嘗不可,正如“元宇宙”所總結的網絡(虛擬)社會發(fā)展趨勢的終極之態(tài),即是互聯(lián)網的功用中心徹底由信息變成了人。而在平行社會的理論視野下,無論是在“虛擬社會”還是在“現實社會”的場域,在場社會行動必將持續(xù)存在下去。因此,基于面對在場社會形成的研究范式發(fā)展而出的對于“元宇宙”引發(fā)的新的社會學議題在概念、理論及實證3個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邏輯層面的分析研究就極具當下與未來的學術含義了。
(1)多人在線角色扮演游戲
如前文所述,“元宇宙”的概念早在20世紀90年代就經由小說《雪崩》提出,但在2021年“元宇宙”概念大火,除去資本市場的影響外,最重要的影響因素莫過于長期以來多人在線角色扮演游戲(Massively Multiplayer Online Role-Playing Game,MMORPG)的持續(xù)發(fā)展。2019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席卷全球,面對如此高傳染性、高發(fā)病率、高死亡率的病毒,各國紛紛采取疫情防控和社交隔離手段來應對疫情[3]郭未、沈暉:《重大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中的網絡社會心態(tài):一個整合分析框架》,《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0年第12期。。于是公眾主動或被迫通過網絡游戲消遣空閑時間就成為一種新的常態(tài)。據《疫情防控期游戲產業(yè)調查報告》顯示:2020年1—3月移動游戲市場收入近550億元,同比增長率超過49%[4]伽馬數據,《疫情防控期游戲產業(yè)調查報告》,2020,https://mp.weixin.qq.com/s/5jfvJxVJHNma-GOe-Cc65A。。在2020年中國移動游戲收入排名前100的游戲產品中,角色扮演類游戲的用戶占比數高達28%[5]中國音數協(xié)游戲工委(GPC)、中國游戲產業(yè)研究院、伽馬數據,《疫情防控期游戲產業(yè)調查報告》,2020。。
我們知道,世界上第一款MMORPG游戲最早可追溯至1980年發(fā)布的《凱斯邁之島》,在隨后的40余年的輝煌發(fā)展中,作為一種游戲類型,MMORPG 使玩家處在一種身臨其境的3D環(huán)境,同時可讓大量玩家通過網絡實現交互[1]Hsu, S. H., Wen, M. H., Wu, M. C., "Exploring User Experiences as Predictors of MMORPG Addiction", Computers &Education,2009,53(3),pp.990-999.,這就給玩家?guī)砹藰O強的“沉浸感”與“參與感”,使其實現了與現實社會高度一致的視覺沖擊。在MMORPG游戲中,玩家通??砂缪菀粋€或多個虛擬角色,并在游戲設置的地圖與特定場景中進行游戲或完成特定的游戲任務。玩家不僅可以與其他玩家互動,同時,通過在虛擬網絡社區(qū)中的社會行為和互動,反映其特殊的社會角色,并回饋社區(qū)與建立自己的聲譽[2]Ang, C. S., Zaphiris, P., "Social Roles of Players in MMORPG Guilds: A Social Network Analytic Perspective",Information,Communication&Society,2010,13(4),pp.592-614.。正是MMORPG游戲強大的用戶體驗和視覺屬性,在一定程度上激發(fā)了“元宇宙”概念的出現和興起。
(2)“元宇宙”的當代游戲平臺
隨著增強現實(AR)、虛擬現實(VR)、人工智能(AI)技術的不斷突破和創(chuàng)新,銀幕中展現的“元宇宙”已不僅僅是幻想,或者說,隨著技術的發(fā)展、應用和普及,“元宇宙”正在一步步成為現實。這一游戲化的“元宇宙”世界引發(fā)了學者、企業(yè)家、公眾的強烈興趣。2021年“元宇宙”概念的大火一定程度上預示了社會發(fā)展的未來,各大互聯(lián)網巨頭和主流媒體公司紛紛布局游戲,使“元宇宙”率先在游戲應用場景中成為可能。2018年一部《頭號玩家》(Ready Player One)將“元宇宙”搬上銀幕,讓“元宇宙”的游戲化場景呈現在公眾面前:其劇情的設定遠遠超越傳統(tǒng)的虛擬線上游戲的場景,呈現出酷炫游戲化場景、更宏大世界觀和社交的強互動屬性、包羅萬千的現實社會場景等,這引發(fā)了公眾對未來“元宇宙”無限可能的憧憬和幻想,相應地,“元宇宙”概念逐漸被植入公眾腦海。
也正是擴展現實(XR)、數字孿生(DT)等新技術發(fā)展助推了“元宇宙”概念的發(fā)展,人人都可以參與共建的游戲社交平臺Roblox則直接推動了“元宇宙”的形成——在Roblox游戲中,玩家可以自己創(chuàng)造游戲,同時通過出售獲得一定收益。這一人人創(chuàng)造游戲的過程,體現了“元宇宙”的“去中心化”,由此“能力圈層”的概念被引入,用來探討以“非中心化”游戲為載體的高度智能化形態(tài)的“元宇宙”。在這里,游戲與真實邊界開始走向消融,創(chuàng)建者僅僅是最早的玩家,而不是所有者,規(guī)則由社區(qū)群眾自主決定,如此也就保障了“元宇宙”的實現。
(1)從網絡社會到作為虛擬社會的“元宇宙”
中國自20世紀90年代初就接入國際互聯(lián)網,從而開啟了中國本土社會的全新互聯(lián)網時代[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互聯(lián)網信息辦公室:《中國接入互聯(lián)網20 年大事記》,http://www.cac.gov.cn/2014-04/20/c_126417746.htm。。不同于以往中國本土革新的物質技術,互聯(lián)網為中國人的社會生活拓展出一片前所未有的“自主性空間”,并促成了一個新的社會關系形態(tài)和社會“場域”——網絡社會(Cyber Society)的形成。網絡社會這一概念在國內學術界早已形成共識,其可定義為在互聯(lián)網架構的網絡空間中產生的社會形式[4]鄭中玉、何明升:《“網絡社會”的概念辨析》,《社會學研究》2004年第1期。。在轉型期的中國社會,具有高度互動與雙向傳受兩種顯著特點的網絡社會日漸成為一個人性培育和社會化的場域,它重構了人和人之間的關系,持續(xù)改變著傳統(tǒng)社會生活和身處其中的人們的生活方式、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5]張小鋒、張濤:《社會組織在中國網絡社會治理中的作用》,《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年第6期。。因此,網絡社會早已超越工具意義上的物質技術器具,即互聯(lián)網本身意義上的功能,在人與人之間關系的社會意義范疇內成為現實社會人們“交互作用”的結構、環(huán)境和空間的延伸和拓展[6]戚攻:《“虛擬社會”與社會學》,《社會》2001年第2期。,成為政府、企業(yè)、協(xié)會、非政府組織與個體公民共同構成的一種網絡結構,對現實社會起著重構作用[1]Castells, M., Cardoso, G., The Network Society: From Knowledge to Policy, Washington, DC: Johns Hopkins Center for Transatlantic Relations,2005.。
在網絡社會時代,經濟與社會也同步走向全面的數字化轉型。首先是產業(yè)轉型,隨著金融、貿易、服務、教育、娛樂、藝術等傳統(tǒng)行業(yè)的數字化轉型,更多的產業(yè)在未來也會轉向數字化。在產業(yè)轉型的基礎上,產生數字資產、數字貨幣、數字市場等,這就形成了完整的數字經濟。而在虛擬世界里,數字經濟日益活躍,這就相應地成為作為虛擬社會的“元宇宙”基業(yè)長青的底層邏輯。按照經濟學家朱嘉明的觀點,在“元宇宙”的世界里,“元宇宙=創(chuàng)造+娛樂+展示+社交+交易”,人們在“元宇宙”中實現深度體驗。而“元宇宙”的主體,包括有生物人、電子人、數字人、虛擬人、信息人,最終,人工智能和生物基因技術的結合,都演變?yōu)橛袡C體和無機體形成所謂的“后人類”[2]朱嘉明:《“元宇宙”和“后人類社會”》,2021,https://metaverse612.com/news/168/。。
(2)虛擬社會的“元宇宙”與現實社會的差異及聯(lián)系
從技術層面來看,網絡環(huán)境、虛實界面、數據處理、認證機制、內容生產等多個層面的技術體系構成了元宇宙的底層技術架構。最終在前述的底層技術架構基礎之上就形成了一種超越屏幕限制的3D 界面,這個界面涵蓋了內容系統(tǒng)、區(qū)塊鏈系統(tǒng)、顯示系統(tǒng)、操作系統(tǒng)等。在“元宇宙”,“人”能快速進入一個與現實世界完全不同,卻又與現實世界一樣,遵守自定義規(guī)則的秩序,并且沉浸感極強的“社會空間”[3]令狐銘:《論“元宇宙的正確打開方式”(一)——框架與XR應用對話》,2021,http://www.junhe.com/legal-updates/1632。。但是“人”以全新的身份進入的這個“社會空間”是一個虛擬社會,在較長的時間維度之下,其只可能是本身不生產也不產生任何東西的平臺(這個平臺所有的“內容”均由用戶產生)。如果,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看待“元宇宙”發(fā)展,我們認為,“在未來,如果程序設計而成的‘原住民AI 數字人’在元宇宙中一旦出現,前述的‘社會空間’的內容就極有可能不僅僅是由現實社會的人來生產了”[4]量子學派:《元宇宙社會學:進擊的數字人》,2021 年12 月2 日,https://mp.weixin.qq.com/s/aB14tJpNL4h9t0-cJaiU9A。。
作為一種社會性動物的“人”,需要生活在社會之中,而蓬勃發(fā)展的互聯(lián)網拓展了能與人們產生聯(lián)系的“社會空間”?,F在,無論人們身處何地,都可以通過互聯(lián)網隨時隨地擁抱更為廣袤而精彩的世界。人們很快可以隨時隨地切換身份,穿梭于真實和虛擬世界,任意進入一個由虛擬空間和時間節(jié)點所構成的“元宇宙”,在其中,人們可以從事學習、工作、交友、購物、旅游等活動。在未來,隨著技術的進步,“元宇宙”的沉浸感與統(tǒng)一的經濟系統(tǒng)可能會得到進一步強化,而一旦元宇宙中出現遨游其中的“原住民AI數字人”,屆時其與現實社會的共生性會更強,元宇宙的構建和治理顯然也將持續(xù)遇到與現實社會同樣的或是相似化的一些情景與困境,比如社會倫理、社會風險、社會法治等議題。
對任何一個“社會空間”的理解與刻畫必須要立足于一定的理論體系。而理論就是我們可以運用的,以邏輯思維的方式來反映社會中的“社會事實”的因果聯(lián)系的結構化概念體系[5]童星、張海波:《基于中國問題的災害管理分析框架》,《中國社會科學》2010年第1期。。在平行社會的理論視野下,作為虛擬社會的“元宇宙”使得互聯(lián)網的功用中心徹底由信息變成了人,在“元宇宙”的場域,在場社會行動也就必將持續(xù)存在下去,因此,從方法論的角度看,基于面對在場社會進行研究的社會學概念與社會學理論的呈現就具有了重要意義。
(1)從社會結構到社會互動
在布迪厄(Pierre Bourdieu)的場域理論中,社會結構是根本性的,行為主體之間的互動都在結構中展開[1]邵璐:《翻譯社會學的迷思——布迪厄場域理論釋解》,《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3期。。整體掃視虛擬社會的結構,不難發(fā)現,虛擬社會不僅是數字化呈現客觀事物,更是一種綜合性的社會體系,是建立在實體社會的框架之上,并在自身運行中孕育新要件,產生具有突生性質的虛擬社會結構。早期虛擬社會近似于實體社會的附屬工具,以嵌入的方式獲得實體社會的部分結構。但隨著信息技術迅猛發(fā)展,虛擬社會的價值不再局限于原有通訊功能,其超時空性也成為一種新資源,吸引實體社會的權力進入。正如布迪厄所言,場域即社會結構,是社會高度分化后,分別由諸多權力和關系把持的具有自身運動規(guī)律和表現形態(tài)的客觀空間,這些空間的運行邏輯和必然性不可化約去支配其他場域[2]劉欣:《階級慣習與品味:布迪厄的階級理論》,《社會學研究》2003年第6期。。權力在虛擬社會中擴張與爭奪資源的過程中,建構出有別于實體,且與實體社會結構相互嵌套的社會結構。
如果要粗略地描述虛擬社會結構,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把握:一是構成要素。硬件設備和軟件技術屬于虛擬社會的現實載體;用戶是虛擬社會的行為實施主體;符號是虛擬社會的信息載體。二是要素之間的關系。①使用與滿足關系,即硬件設備和軟件技術滿足用戶獲取、傳遞信息的需求。②符號互動關系,即用戶之間通過文字、圖片、音頻等符號相互傳遞信息,在虛擬空間得以互動。③場域裂變關系,即硬件設備、軟件技術、符號以及用戶可以任意排列組合,不同組合模式都能在虛擬社會中裂變出更多的場域。場域之間相對獨立但邊界模糊,緊密聯(lián)系。三是結構運行邏輯。與實體社會類似,虛擬社會也有一套文化規(guī)范、價值觀和信仰框架,框架超越人們自身而存在,能夠指導人們思想和行為。
戈夫曼(Erving Goffman)的擬劇論(Goffman's Dramaturgical Theory)把社會比作劇場,把社會成員比作在這里扮演不同角色的演員,每個角色都有劇本提供臺詞和動作。在現實社會中,每一種社會角色都有對應的劇本。社會成員在實體社會獲得的角色數量有限,且一般來說個體與角色間有強磁性,前者不容易拋棄已獲得的社會角色。但是在虛擬社會,用戶有獲得超現實的角色的可能性,不必按照實體社會安排的劇本開展社會交往,主要原因在于角色舍棄和獲取不互斥。網絡匿名性允許用戶隱藏實體社會角色,以身體“缺場”的交往取代了身體“在場”的交往,有機會重新獲取新的虛擬社會角色。虛擬社會裂變出的多個場域等價于多個舞臺,每個舞臺擁有獨特的劇本和角色的生產、分配邏輯,用戶準入標準較實體社會更為寬松。此外,場域疊加允許同一角色跨越舞臺互動、同一成員擁有重復角色。
不過,虛擬社會和實體社會相互嵌套的關系讓虛擬角色仍然受制于現實枷鎖,所以越是在虛擬社會處于關鍵位置的角色,越是要求成員在實體社會中有對等的角色。這也是為什么虛擬社會的精英階層往往也在實體社會中扮演重要角色,而除了個別實體社會成員在虛擬社會早期占取資源,完成虛擬社會的資本積累,得到等價于實體社會的權力之外,大部分虛擬社會角色互動模式與實體社會模式差異不大。
(2)從社會關系到社會體驗
從社會關系到如何建立與“他者”的聯(lián)系。在實體社會中,社會關系既可以是先賦性的,如與生俱來的血緣、地緣產生的親緣關系、同鄉(xiāng)關系,也可以是通過社會交往獲得的,如朋友、同事等關系網絡。由于相互嵌套關系,人們可以與實體社會的關系人在虛擬社會建立同樣的關系。此外,虛擬社會的社會關系更多是通過交往建立。值得一提的是,虛擬社會在賦予人們新角色的同時,也賦予了他們建立超越實體社會關系的能力。礙于實體社會的文化規(guī)范、價值觀,人們建立社會關系時需要考慮社會地位、階級、種族、國別。虛擬社會雖然也有一套文化規(guī)范、價值觀框架,但場域間的動態(tài)關系使得框架存在彈性,建立超越實體社會的社會關系不易遭到懲罰,如道德譴責或被群體成員排擠。相反,虛擬社會的成員更能擺脫現實身份,出于更為純粹的目的建立社會關系。
自互聯(lián)網及作為其發(fā)展基礎的相關技術出現以來,信息流動和社會互動的即時性和超時空性,便使地理空間的物理邊界開始逐步被打破,形成了一種如卡斯特(Manuel Castells)所言的“流動的空間”。在這一空間中,信息與知識依托網絡平臺,成為社會發(fā)展的新的核心要素,虛擬化與數字化、流動與彈性、全球化與個人化等就成為新的空間營造邏輯[1]黃少華:《網絡社會學的基本議題》,《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4期。。
對于個體而言,流動是人們在社會結構空間中從一個位置向另一個位置的具有社會意義的移動。這意味著,這種流動本身雖然不受地理空間的限制,但會受到諸如經濟、社會結構和關系的層層制約。而在虛擬社會的構想中,作為虛擬社會主體的網民可以任意ID身份進入虛擬平臺互動,不僅社會身份,甚至那些在現實中無法改變的先賦角色,如家庭出身、性別外貌等,都可以在網絡世界中輕易改變[2]黃少華:《網絡時代社會學的理論重構》,《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3期。。這意味著,其不僅可以脫離地域性的社會空間和關系性的社會結構,也可以通過關系和互動重新嵌入新的虛擬社會中,依托信息和知識的掌握實現階層流動。
在元宇宙無邊界的空間場域中,高速的社會流動也必然帶來個人、群體、組織甚至整個社會之間互動模式的變化,相應地,社會網絡理論也將迎來一次全新的解構。運用該理論來理解社會互動的一個重要共識是,應該首先理解各行動主體之間和內部關系的特征,而不是關注這些主題本身的屬性[3]Scott,J.,Social Network Analysis:A Handbook(2nd edition),London:SAGE publications,2000.,這恰合我們構想中元宇宙世界的面貌。在虛擬的數據世界中,原本真實鮮活的個體會被一串串代碼所取代,這就使得個體之間的互動過程可以被科學地測量,而嶄新的元宇宙社會網絡理論就可以幫助我們在精確計算的基礎上把握宏觀的社會網絡構成,相較于復雜而模糊的真實社會,該理論將是更為清晰明了的。
在互聯(lián)網時代到來之后,社會網絡研究領域也誕生了諸多關于虛擬社區(qū)的探索。然而,研究者們認為,Web2.0時代的虛擬社區(qū)盡管從溝通的技術手段上打破了傳統(tǒng)社區(qū)的物理邊界,該虛擬邊界仍然對應著現實社區(qū)的物理邊界,并沒有對人們的互動行為產生“打破熟人網絡”式的革新性改變[4]陳華珊:《虛擬社區(qū)是否增進社區(qū)在線參與?一個基于日常觀測數據的社會網絡分析案例》,《社會》2015 年第5期。。但是,元宇宙去中心化、打破現有權力結構的核心概念預示著,它或許是將尚且封閉的虛擬“社區(qū)”改造成為完全開放的虛擬“社會”的最佳手段。數字貨幣、網絡通信、VR游戲等相關產業(yè)的高速發(fā)展意味著完全依托于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指用戶原創(chuàng)內容)的虛擬平臺逐漸成熟,成為對現有PGC(Professional Generated Content,指專業(yè)生產內容)產業(yè)模式的極大突破。“人人都能成為創(chuàng)作者”的理念自然會影響社會關系和權力結構,使現有的身份邊界、行為邊界、社會邊界逐步消失,在未來的元宇宙之中,也許只需要區(qū)塊鏈中一次由所有記賬節(jié)點完成的共識行為,新的社會網絡就會誕生。
元宇宙概念中的互動關系以人人平等、少數服從多數為主要原則,似乎能夠形成一個絕對自由的“美麗新世界”,但是這并不意味著處于虛擬世界中的人們可以消弭現實中的社會等級,也并不代表現實社會中馬克·格蘭諾維特(Mark Granovetter)、林南等社會學家提出的“弱關系假設”、社會資源理論不復存在[1]Granovetter, M. S., "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73, 78(6), pp.1360-1380; Lin, N.,"Social Resources and Instrumental Action", pp.131-147 in Peter Marsden and Nan Lin eds., Social Structure and Network Analysis,Beverly Hills,CA:Sage Publications,1982.。恰恰相反,資本紛紛對元宇宙概念寄予厚望的現狀應該引起社會學家的足夠警惕,當真正的元宇宙時代到來之后,虛擬平臺對現實國家權力結構的沖擊、先入場者對數據資源的攫取,都有可能形成一個比現實更加“現實”的社會。在虛擬社會之中,信息的作用甚至會大于金錢,因此,普通人和坐擁無數信息的“莊主”如何通過手中的資源產生“弱關系”、擁有同樣多信息的人們如何結成“強關系”紐帶,都是社會網絡、社會資本理論可以解釋的問題。只是虛擬平臺的用戶所傳播的社會資本以數據和代碼為主,在新世界監(jiān)管規(guī)則的引導下,會形成與現實中完全不同的交易方式。因此,現實社會中的人情網絡的構成,或許會在“元宇宙”迎來不可思議的劇變。
根據虛擬社會的社會網絡理論構想,“元宇宙”概念下的社會資本與現實社會在同質的基礎上產生巨大的異質性,雖然在概念體系下,促進社區(qū)和國家之間的合作和相互支持的理念和關系仍然存在[2]Putnam,R.D.,Making Democracy Work:Civic Traditions in Modern Italy,Princeton,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3.,但是這種認同感的形成過程已經超越了現實中“集體意識”的聚合。在此背景下,喬治·赫伯特·米德(George Herbert Mead)和赫伯特·布魯默(Herbert Blumer)的符號互動論(Symbolic Interaction)更適宜于解釋元宇宙價值規(guī)范的構建。符號互動論認為,個體對事物采取的行為基于這些事物已經具有從個體之間的互動中衍生而出,并通過詮釋加以修正的意義[3]Blumer,H.,Symbolic Interactionism:Perspective and Method,Berkeley and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6.。理論而言,符號的“能指”是語言、文字、動作、物品等,符號的“所指”則就是其傳達出的意義。我們必須看到,在虛擬社會中,語言和文字等傳統(tǒng)意義上的“能指”依舊是傳達意義的重要手段,但是虛擬社會的架構則使得數據和代碼成為所有符號的基礎。因此,所有的意義都可以被數據所表示和記錄,而先前布魯默認為只有在人與人之間才能夠發(fā)生的互動行為,也能夠在人工智能、虛擬賬號、用戶節(jié)點之間發(fā)生。
由于元宇宙的意義并不只是在真實的人類互動行為中誕生,所以這種意義也并不只為了人類而服務。在虛擬信息流之中,當一切用戶和行為都必須要通過代碼來定義時,人類行為甚至是其本身的意義都被這種龐大而冰冷的“數據無意識”所消解,其產生價值共識更多的不是依靠意義的理解與傳遞,而是通過一次又一次信息的交易行為顯現出來。這些數據和信息不僅包括用戶想要傳達的意義,更存在著技術手段對個人行為的全方位監(jiān)控。這種傳遞過程確實最大限度地保證了意義的準確性,它不會像現實世界中一樣,被不同的詮釋方式和互動主體所“磨損”,但由此帶來的問題是,虛擬世界中的社會資本再也不是個體依照個人意志搭建而出的網絡結構,而是被各種技術手段所推動而被迫形成的“共識”。元宇宙中驚人的數據力量會產生“數據異化”,使得本來由人類所生產的數據以相應的力量反控制人類,這讓我們警醒——當推導虛擬世界的新社會理論時,發(fā)生作用的主體改變可能會讓有序的社會成為無序且充滿掠奪的存在。如何減少“越軌”的情況出現在極富想象力和突破性的愿景之中,或許需要更多關于社會秩序的思考。
在對于“元宇宙”涉及的社會學概念與理論梳理之外,從研究的邏輯角度出發(fā),我們還需要思考元宇宙將會給社會學的量化研究帶來哪些轉變或機遇。實際上,元宇宙不僅在數據生產上改變了以往量化數據的基本屬性和收集方式,亦會帶來社會學量化研究的新領域,并可能引導著研究方法論范式的轉變。基于此,我們將在這里對“元宇宙”場域開展實證維度的量化研究的邏輯與方法進行一定程度的呈現。
作為虛擬社會的“元宇宙”的數據產生及變量測量。不同于傳統(tǒng)社會學常用的問卷和田野調查等收集數據的方法,在元宇宙中,由于整個社會系統(tǒng)和用戶行為的完全數字化,數據源源不斷地自然涌現并表現出以下3個特征:第一,自然屬性。元宇宙所產生的數據均為用戶活動與互動的真實記錄,是在從事社會活動中自然而然流露出的信息。社會行為和互動痕跡由計算機自動記錄,研究者主動篩選測量維度并將設計問卷的這一環(huán)節(jié)直接跳過。第二,客觀屬性。問卷或訪談往往只能通過詢問研究對象獲得相關的行為、觀點或態(tài)度資料,是一種自上而下的“反饋”;但元宇宙產生的數據則是一種自下而上的“記錄”,它不再聚焦于感覺、態(tài)度等主觀信息,進而轉向表情、行為、語言等客觀現實,這種數據屬性的變化極有可能會導致社會學研究的行為學轉向。第三,飽和屬性。傳統(tǒng)的問卷調查以及當前的大數據收集方法聚焦的都只是社會的一個切片,都是間斷的、片面性的社會資料,但原數據是整個社會的數字化,這意味著只要在虛擬空間,社會的方方面面都得以被持續(xù)地、全景式地記錄和觀察,社會資料的收集不僅在時間和空間維度上得以大大延伸,在細節(jié)維度上也將不斷放大獲取更充分的信息,從而從根本上解決社會學研究長期以來面臨的遺漏變量問題,也能獲得如社會網絡和資本等以往調查方法所難以測量出的關鍵指標,實現社會學研究方法限度的極大突破。
由于虛擬社會數據的3個特點,我們認為,針對虛擬社會的“元宇宙”,研究者的變量測量邏輯將經歷從“設計指標”到“挑選指標”的根本變化。就目前的社會學定量研究來說,往往是研究者根據理論或猜想演繹出相關的假設性命題,在對命題的概念進行操作化之后設計問卷并收集研究者所關心的信息,這是理論先行指導數據收集的過程,其需要時時考慮數據可得性和數據測量準確性的限制。但元宇宙的變量測量則不同,由于計算機已然實現了小到個體行為大到社會系統(tǒng)的“全景描述”,研究者需要做的是從包含各種各樣信息的飽和全景數據中挑選出需要關注的現象或維度。但這可能存在另一個問題,即待挑選的原數據可能由于流水賬式的記錄顯得過于碎片化,研究者對指標的收集則需要對大量充分的碎片化信息進行“數據挖掘”,形成可以被計量和分析的更綜合的分析指標。換言之,在虛擬社會的大背景下,研究者變量測量的任務將逐漸從“數據收集”轉向“數據挖掘”[1]羅瑋、羅教講:《新計算社會學:大數據時代的社會學研究》,《社會學研究》2015年第3期。。
(1)對作為虛擬社會的“元宇宙”開展量化分析的基礎
元宇宙作為一種新興的社會模態(tài),既獨立于現實社會,亦是現實社會在虛擬空間的拓展。伴隨著元宇宙的來臨,每一個個體將同時具有雙重屬性:真實社會的人格特點和虛擬社會的性格特點。面對這雙元并行社會模態(tài)進行考察分析則是社會學研究的絕佳素材。我們認為,對于作為虛擬社會的“元宇宙”場域開展量化社會學研究,可以從以下的幾個主要方面來嘗試開展。
首先,探究真實社會的運行邏輯在虛擬社會的拓展。元宇宙是以真實社會為基礎的虛擬社會,一方面,社會學家可以依據真實社會理解虛擬社會。通過將適用于真實世界的社會學理論放在虛擬的元宇宙中進行驗證,看虛擬社會中是否能夠形成類似于現實社會的階級結構、社會角色、互動形式、系統(tǒng)邏輯等。另一方面,社會學者可以依據虛擬世界啟發(fā)對現實世界的研究。通過借助虛擬世界的跨越時空的飽和數據,彌補真實社會難以獲得復雜指標的缺陷,對真實世界的運行邏輯提供參考和替代。其次,比較真實社會和虛擬社會的二元屬性差異。元宇宙模擬了逼真的現實空間,同時又超越解放了一部分現實世界,比如元宇宙可能通過虛擬空間和角色生而平等的規(guī)則,打破現實生活中存在的家庭背景、形體相貌等先賦性因素,同時能進一步打通時間空間的限制。這意味著,在某些層次上,元宇宙必然會產生不同于真實世界的特殊社會模態(tài)。而社會運行的復雜邏輯,也得以在兩種社會的互相參照中進一步明晰。最后,探究真實社會和虛擬社會的流動互動機制。作為兩種場域,真實社會與虛擬社會是相互流動并不斷影響著的,從而建構出真實虛擬一體的新型社會關系。微觀層面,個體在真實和虛擬的人格角色間不斷切換,也必然在某種程度上會代入另一社會的人格特征;宏觀層面,元宇宙系統(tǒng)的規(guī)則和真實社會的規(guī)則亦會相互影響相互滲透。這種相互影響的過程和后果將帶來全新的社會學研究領域。同時,我們可以探究,是否在某些場景下存在著一種社會到另一種社會的單向滲透。
(2)對作為虛擬社會的“元宇宙”開展量化分析的方法
元宇宙社會由于數據形式和數據收集方法的變化,必然會改變傳統(tǒng)社會學的量化分析方法,我們認為這種改變將主要表現在兩個層面。首先,更普遍的社會學實驗。目前實驗法由于變量難以控制、規(guī)模難以突破、倫理難以轉變等原因一直未成為社會學研究的主流方法。如果說計算社會學家是通過計算機仿真模擬來彌補社會學實驗的缺位,元宇宙時代則能為社會學家提供一個天然的實驗平臺。由于角色虛擬化和匿名化的特點,一定程度上可以突破傳統(tǒng)社會學實驗方法的倫理限制,研究者可以自發(fā)建立活動,設立規(guī)則,并對參與活動的角色進行充分分析。甚至,元宇宙本身就可以作為一個社會學研究的超級實驗室。其次,更復雜的機器學習手段。一方面,由于數據形式的多樣性,研究者需要對表情、動作、語言、文字、行為、場景等各類數據進行多模態(tài)綜合分析,這意味著我們主要依賴單一結構化數據的時代將被終結,進而擁抱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技術。另一方面,由于數據維度的復雜性,研究取向不再著眼于對通過理論命題演繹出的變量之間關系的簡單分析,而是更多地通過數據驅動的手段探究超越多重影響因素和這些因素之間的復雜作用形式,重新追求全面、動態(tài)、發(fā)展著的立體的社會機制。
無論“元宇宙”有多復雜,我們從社會學學科視野對其刻畫的核心依然在于它的主體——人及人嵌套其中的“社會結構”。一方面,作為網絡社會發(fā)展趨勢終極之態(tài)的“元宇宙”,其最核心的要義在于互聯(lián)網的功用中心徹底由信息變成了“人”,在平行社會的理論視野下,“元宇宙”場域的在場社會行動必將持續(xù)存在下去,那么,基于面對現實社會場域的部分社會學概念、理論與計量方法就可以因為“元宇宙”在場社會的特點而得到發(fā)展與應用;另一方面,人類社會在經歷蒸汽時代、電氣時代、信息時代三次工業(yè)革命后,已經進入網絡化、信息化與智能化深度融合時代的第四次工業(yè)革命,在此背景下,我們可以相信,未來隨著計算機科學、神經科學、系統(tǒng)科學等多學科的協(xié)同發(fā)展促使實現機制類腦、行為類人目標的第三代人工智能系統(tǒng)的形成,其與升級換代中的人機交互技術等基礎應用技術合力就可能形成在“元宇宙”場域以多元表征的形式存在的“人”。據此,隨著“元宇宙”場域中的“人”的發(fā)展性變化,我們就應該超越狹義的空間范疇,在“流動的空間”視域下突破地理空間的物理邊界,將現實社會場域的部分社會學概念、理論與計量方法引入作為虛擬社會形式存在的“元宇宙”進行恰當的創(chuàng)造性應用,從而在技術發(fā)展與文明擴張的現實及未來背景下延續(xù)人類對人性、對“自我”與“他者”的全面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