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德育功能的發(fā)揮過程研究

2022-01-29 16:38江倩韻
廣東教學報·教育綜合 2022年8期
關鍵詞:道德與法治德育

江倩韻

【摘要】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是一門以初中學生生活實際為基礎,引導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綜合性課程。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背踔械赖屡c法治課是實現(xiàn)德育的前沿陣地,具有獨特的天然優(yōu)勢。結合七年級上下冊教學案例,從創(chuàng)設情境,育德于生活;健全認知,養(yǎng)德于人心;活動多樣,成德于行為等三個角度對發(fā)揮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德育功能作出探索,增強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可操作性和實效性。

【關鍵詞】道德與法治;德育;活動型課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育德于生活

與其它學科相比,《道德與法治》課具有思想性與育人性的特點與優(yōu)勢。一方面,七年級的教學內容以“成長中的我 -我與他人和集體- 我與國家和社會”為主題,引導學生直面青春期的困惑,學會正確處理與他人和集體、我與國家和社會的關系,實現(xiàn)生命教育、青春生命教育和法治教育。另一方面,七年級的學生處于青春期,逐步萌發(fā)自我意識,對父母、老師等“權威人物”的教導與管束產生一定的抵觸和排斥。同時,中學生容易模仿同齡人的行為舉動,力求與同輩形成共鳴,“同聲同氣”,從而獲得歸屬感與安全感。因此,在教學的過程,教師應結合教材和學生的特點,充分利用同輩效應,選取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學生的教學案例,創(chuàng)設生活化情境。

教學《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第六課? “我”和“我們”,筆者播放了學生拔河比賽的視頻,激發(fā)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經驗,喚醒學生的生活記憶,抓住教育契機,詢問學生:“拔河比賽中,人多力量就一定大嗎?集體力量的來源是什么?”(見圖一)引導學生知道集體的力量來源于成員共同的目標和團結協(xié)作,理清個人的力量和集體的關系。學會過集體生活,提高集體生活中關愛他人、努力擔當、為集體爭得榮譽的能力。同時,在教學“集體力量對個人的影響”的過程中,筆者舍棄了備課時準備的“中國女排”案例,選取本校同學為醫(yī)院捐贈口罩的“抗疫”事跡(見圖二),并反問學生:“我校學生捐贈口罩的行為有什么價值意義?這是為了吸引別人的眼球嗎?”引導學生從對自己——弘揚“義忠仁”的品格、對他人——展示青少年的擔當、對社會——支持防疫防控工作、對國家——展示國家團結形象等多角度思考,彰顯小行為蘊含著更大的意義,促使學生對同輩榜樣形成崇拜、向往,激發(fā)學生內在動機,積極奮發(fā)向上,生成教學效果。

《道德與法治》課堂應充溢著豐富的情感體驗和人文關懷。在生活化的情境中,當學生看到身邊的例子、熟悉的榜樣時,學生的親近感和自豪感便油然而生。教師需引導學生在道德、思想、政治等方面不斷建構和提升,實現(xiàn)“精心預設”和“即時生成”的統(tǒng)一,充分發(fā)揮《道德與法治》教學融情育德、以德啟智的德育功能。

二、健全認知,養(yǎng)德于人心

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是一個教師外在的價值引導與學生內在的自主建構相統(tǒng)一的過程。在自主建構的過程中,學生根據(jù)自身原有的知識水平、價值觀念和生活經驗,對外在的信息進行判斷、篩選、加工和整理。教師與學生的有效互動,可以幫助學生直面矛盾和困惑,健全認知,進行正確的道德判斷和道德選擇。

教學《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上冊第七課“親情之愛”,筆者結合全國開放二胎政策的大背景,調動學生生活經驗,拋磚引玉地問:“其他班有同學跟我講,自從弟弟妹妹出生以后,爸爸媽媽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弟弟妹妹身上,老是讓我多遷就妹妹,我感覺父母不愛我了。你們有沒有這種感受?”學生就像遇到知心姐姐一樣,迫不及待地跟我分享自己在家所受的“委屈”。緊接著,筆者繼續(xù)追問:“為什么你覺得父母不愛你了?”在得到學生的回應后,筆者展示自己一家五口的照片,向學生分享筆者作為大姐的“先苦后甜”“苦中作樂”的生活,激起學生相應的思想道德情感體驗,引導學生明白盡管愛的形式不盡相同、家庭結構發(fā)生變化,但是家中的親情仍然存在。

在課堂上,教師現(xiàn)身說法,講述自己的成長故事和生活趣聞,有利于增強教學的有效性、可信性。一方面,教師的經驗分享,可以幫助學生“揭開老師神秘的面紗”,加深對教師的認識和理解,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另一方面,教師有目的地安排學生對特定的思想品德問題與情景以語言的方式進行討論、選擇、評價和判斷,并對學生的言論表達適當?shù)目隙ê屠斫?,引起學生相應的思想品德情感體驗,激發(fā)思想品德動機。同時,教師結合自身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多角度看待問題,彌補學生的思考空白,健全認知,不斷努力地追求自我完善。在師生交流的互動感悟中,學生能夠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自我修養(yǎng),進一步提高與他人溝通的能力,促進德育發(fā)展。

三、活動多樣,成德于行為

在 2019 年 8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的《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chuàng)新的若干意見》中強調:“初中階段《道德與法治》課的根本任務是:重在打牢思想基礎,引導學生把黨、祖國、人民裝在心中,強化做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思想意識,并強調教學要遵循學生認知規(guī)律設計課程內容,體現(xiàn)不同學段特點,初中階段重在開展體驗性學習。”體驗性學習不僅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還能提高學生的小組合作能力,促進學生的社會性發(fā)展。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群體活動是學生開展體驗性學習的重要途徑。

發(fā)揮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德育功能的群體活動有三大類型。一是學校管理者、教師隊伍與學生之間的群體活動。在教學《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上冊第六課“師生之間”,筆者對教學內容進行整合,并在所教班級開展學生采訪老師的實踐性活動,筆者給學生列出采訪的大綱,包括:1.教師的工作日常(一天),例如:課時安排、備課、改作業(yè)、職業(yè)病……2.教師的生活日常(一天)3.教師對教師職業(yè)的看法4.你對教師職業(yè)的看法。在此基礎上,學生可以適當調整采訪內容,自由建立合作小組,分工合作,最后采用PPT的形式在課堂上進行匯報。

在采訪老師的活動中,被采訪的老師和學生進行深層次地交流。教師用親身的經驗感染學生,散發(fā)人格魅力,有效地驅使學生對教育內容的接納、內化、生成,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發(fā)揮為人師表的榜樣師范作用。

在采訪老師的活動中,學生的作品令我眼前一亮。例如:從教師的職業(yè)病為切入點,學生認為老師不是蠟燭,不應“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也有學生在上臺匯報的時候,結合學科特色、圖文并茂、甚至自創(chuàng)詩文(見圖三),表達對敬意。通過采訪匯報等活動形式,學生不僅生成書本教師職業(yè)的相關知識,產生對對學校和教師的認同感和歸屬感,還實現(xiàn)了學生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的自我教育。

二是父母與學生之間的群體活動。常言道,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師,子女是父母的影子。有效的道德與法治教學離不開學校、社會和家庭教育的合力。七年級學生正處于成長的關鍵期。進入青春期后,學生容易與父母產生矛盾,甚至產生逆反心理。隨著二孩政策的全面放開,家庭結構發(fā)生變化。弟弟妹妹的到來,更是激發(fā)甚至加深親子沖突的導火線,為學校的德育工作增添阻礙。在教學《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上冊第七課“親情之愛”,筆者設置的課后作業(yè)是學生給一封信《爸爸/媽媽,我想對您說》(見圖四),并要求父母給學生寫回信(見圖五)。教師不僅具有“傳道、授業(yè)、解惑”的角色,還是學生的“心理調節(jié)者、知己和朋友”。面對陷入青春期煩惱的學生,道德與法治教師應充分利用《道德與法治》學科的育人性,為學生和家長架起溝通的橋梁,幫助學生找到與家長溝通交流的方法。課后,很多家長向筆者反映,“從來沒有想到孩子會給我寫信表達感恩之心”、“很開心孩子愿意在心中給我說心里話”、“以后要多抽時間陪陪孩子?!苯虒W效果明顯。

三是學生同輩群體間的集體活動。真正的教育離不開有效的社交,更離不開群體的共同成長。同輩群體是因興趣相同、個性相似、具有相同生活背景建立起來的非正式初級群體。在七年級上學期的教學中,筆者開展“時政手抄報”活動,給學生創(chuàng)設社交平臺,引導學生關注時政。在小組合作的活動中,學生合作分工,在查資料、選材、版面布局、圖案上色的過程中多次還進行了“頭腦風暴”?;顒咏Y束后,筆者在小組匯報的成果展,詢問學生:“通過這次手抄報的活動,你對班上的同學又有了哪些新認識呢?”有些學生回答說:“我發(fā)現(xiàn)某某同學繪畫非常棒!用鉛筆就能把完成作品”有的同學說:“某某同學很有領導的范兒,他會先詢問我們每個人的特長,再分工”。在活動中,學生不僅對時政熱點產生獨特的見解,對班上的同學也有了更深的認識,增進同學間的友誼,深化友誼與成長同行的知識。

四、結語

探究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德育功能的發(fā)揮過程,有利于貫徹“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實現(xiàn)增強道德與法治教學實效性的路徑,落實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育實現(xiàn)新時代偉大民族復興的接班人。這要求教師堅持政策文件和課程標準的理論指導,遵循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認知水平,引導學生在生活中感悟、在交流中釋疑,在活動中成德。筆者教學水平仍有較大進步空間,在日后教學研究中,筆者必定會緊跟時代的變化繼續(xù)深入探索。

【參考文獻】

[1]新華社.一堂特殊而難忘的思政課——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側記[EB/OL].2019[2020-08-17].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19-03/19/c_1124250582.htm.

[2]中共中央辦公廳.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chuàng)新的若干意見[EB/OL].2019[2020-08-17].http://www.gov.cn/zhengce/2019-08/14/content_5421252.htm

[3]吳少榮.中學政治教育新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4]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思想品德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5]鄺麗湛. 中學德育學科教學論[M].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0.

[6]匡紅紅.小學道德與法治課與法治教育融合的有效途徑分析[J].考試周刊,2020(87):116-117.

[7]蔡笑岳.心理學(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169.

[8]李強.五育并舉,德育為首——德育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意義[J].教書育人,2020(22):20-21.

(責任編輯:莫春媚)

猜你喜歡
道德與法治德育
《中國德育》
微型演講:一種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無痕 滲透有方——小學語文教學的德育滲透方法探析
人教版《道德與法治》一年級上冊教材研讀思考
蘇教·中圖版《道德與法治》教材使用策略探微
蘇教·中圖版《道德與法治》小學低年級教材解讀
中小學推出《道德與法治》課程
德育測評:質性與量化的平衡
化理論為德性
高?!暗掠秊橄取钡睦碚摗嵤┘霸u價研究
洪雅县| 汉沽区| 来安县| 海丰县| 潍坊市| 娄烦县| 修文县| 浑源县| 台东市| 绥化市| 大理市| 偏关县| 利川市| 什邡市| 温泉县| 东海县| 嵊泗县| 竹溪县| 顺昌县| 怀仁县| 靖边县| 五指山市| 盐亭县| 法库县| 碌曲县| 咸宁市| 抚松县| 万山特区| 上高县| 射洪县| 兴化市| 仁寿县| 宁晋县| 小金县| 隆德县| 通河县| 鹤壁市| 黄冈市| 菏泽市| 永和县| 大兴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