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艷,王海霞,張向陽,衛(wèi)曉陽,楊景慧,楊明浩,李寶輝,王 紅,蔣 科,金 朝,張立輝,耿喜臣
規(guī)范正確的抗荷動作(anti-G straining maneuver,AGSM)是保證高性能殲擊機飛行員發(fā)揮戰(zhàn)斗力和維護飛行安全的重要條件。HP與PHP動作已經(jīng)在我軍戰(zhàn)斗機飛行員中進行了推廣應(yīng)用,具有良好的抗荷效果[1],但是其并不完全適用于飛行教官,因為教官在空中帶教時需要不斷地向飛行學員發(fā)出指令,無法一直保持經(jīng)口唇進行的快吸氣和用力慢呼氣。本研究針對飛行教官的需求,設(shè)計提出了一種適用于飛行教官的抗荷動作,即FT動作,對其特點與抗荷效果進行探討,為建立飛行教官抗荷動作與離心機訓練方法奠定基礎(chǔ)。
1.1 對象 健康男性受試者7人,年齡18~22歲,身高169~173 cm,體質(zhì)量58~71 kg,熟練掌握正確的HP動作[1]與FT動作要領(lǐng),掌握耐力終點指標和停機要領(lǐng)。受試者在試驗前24 h無繁重體力活動,睡眠充分,飲食合理。本研究通過了空軍特色醫(yī)學中心倫理委員會審查,受試者對試驗內(nèi)容清楚,志愿參加。
1.2 試驗設(shè)備 離心機使用空軍特色醫(yī)學中心AMST-HC-4E型載人離心機(AMST技術(shù)公司,奧地利),主臂長8.0 m,可產(chǎn)生三軸向加速度:-5 Gz~+15 Gz、-6 Gy~+6 Gy、-10 Gx~+10 Gx,最大+Gz增長率為10 G/s。座艙內(nèi)裝有1個紅色中央燈和2個白色周邊燈,用于判斷受試者的視覺變化。生理參數(shù)記錄檢測儀為空軍特色醫(yī)學中心研制的飛行員飛行生理參數(shù)記錄檢測儀,可長時間記錄三軸向加速度、3個導聯(lián)(V1、V3、V5)的心電圖、1路呼吸等信號??购晒┭跹b備采用殲-XXB飛機的抗荷供氧裝備,包括:KH-X抗荷服、KT-X抗調(diào)器、YX-X氧氣系統(tǒng)。氧氣氣源壓力為1 Mpa。
1.3 FT抗荷動作 FT動作以腹部、腿部肌肉持續(xù)用力為主,取“腹腿”兩字漢語拼音首字母,命名為FT動作。動作在載荷來臨前開始啟動,在載荷作用期間始終收緊盆底肌肉,保持收腹提肛,腿部肌肉用力收緊,用力程度依據(jù)載荷大小適度,呼吸不用力,保持正常呼吸,以能發(fā)出話語指令,進行正常通話。
1.4 建立飛行教官帶教指令集 編制飛行教官空戰(zhàn)特技飛行指令語調(diào)查問卷,通過到初教機和高教機部隊進行座談,并填寫調(diào)查問卷開展調(diào)研。問卷內(nèi)容主要包括機種、空戰(zhàn)特技動作名稱、載荷值大小、持續(xù)時間、指令語等,以及飛行教官采用的抗荷動作方式和體能訓練方式。收集、分析、整理飛行教官空中帶教的話語指令,力求話語指令簡短、易懂、有效,分別建立初教機和高教機飛行教官空中帶教話語指令集。
1.5 編制指導帶教模式離心機加速度曲線 依據(jù)初教機與高教機的飛機性能、載荷特點以及飛行教官指導帶教的需求,編制了5條飛行教官指導帶教模式離心機加速度曲線,分別為3 G 60 s、4 G 50 s、5 G 40 s、6 G 30 s、7 G 20 s,加速度的增長率與下降率設(shè)定為1 G/s。曲線編制完成后,在座艙內(nèi)無受試者的情況下對編制的加速度曲線進行試運行。
1.6 FT動作與HP動作離心機對比試驗 受試者結(jié)合HP動作呼吸方式進行了每周3次、持續(xù)12周的針對腿部、腹部、頸部和腰部肌肉的力量訓練。受試者在力量訓練前和力量訓練后分別進行了4組離心機試驗:① FT組:采用FT動作,在載荷峰值時持續(xù)發(fā)出初教機指令,加速度曲線從3 G 60 s開始,直至耐力終點;②HP組:采用HP動作,加速度曲線從3 G 60 s開始,直至耐力終點;③FT+KH-X組:采用FT動作與KH-X抗荷服,在載荷峰值時持續(xù)發(fā)出高教機指令,加速度曲線從4 G 50 s開始,直至耐力終點;④HP+KH-X組:采用HP動作與KH-X抗荷服,加速度曲線從4 G 50 s開始,直至耐力終點。每2次+Gz暴露間休息5~10 min,耐力終點的指標為100%周邊燈光消失,或50%中央燈光模糊,或疲勞不能堅持。訓練過程記錄的參數(shù)包括加速度值及其持續(xù)時間、耳脈搏、心電圖、抗荷服壓等。
1.7 統(tǒng)計學處理 本研究對G耐量進行了定義,即為受試者所完成的幾條加速度曲線的G值×時間之和,單位為G?s。受試者的G耐量、心率以±s表示。應(yīng)用SPSS 10.0統(tǒng)計軟件進行自身配對t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完成加速度曲線人數(shù) 力量訓練前,F(xiàn)T組2人完成4 G 50 s,2人進行了4 G曲線但沒能完成50 s;HP組3人完成4 G 50 s,其中2人進行了5 G曲線,1人完成5 G 40 s,另1人只完成了5 s;FT+KH-X組4人完成5 G 40 s,其中1人完成6 G 23 s;HP+KH-X組2人完成6 G 30 s。力量訓練后,F(xiàn)T組6人完成4 G 50 s,3人進行了5 G曲線,其中1人完成5 G 40 s;HP組7人均完成4 G 50 s,其中6人進行了5G曲線,3人完成5 G 40 s;FT+KH-X組6人完成6 G 30 s,其中1人完成7 G 15 s;HP+KH-X組6人完成7 G 20 s(表1)。在采用FT動作時,較低G值時,受試者發(fā)出的指令較為流利,當G值達到6 G以上時,發(fā)出的指令會出現(xiàn)斷續(xù),經(jīng)常需要略作停頓,調(diào)整呼吸后,才能繼續(xù)進行發(fā)出指令。
表1 各組力量訓練前后完成不同加速度曲線的人數(shù)
2.2 G耐量的變化 力量訓練后,各組受試者的G耐量均較訓練前顯著增加,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或P<0.01)(表2)。與力量訓練前比較,訓練后FT組G耐量增加了60.8%,HP組G耐量增加了34.6%,F(xiàn)T+KH-X組G耐量增加了50.5%,HP+KH-X組G耐量增加了51.7%。力量訓練前,HP組的G耐量顯著高于FT組(P<0.01),F(xiàn)T+KH-X組的G耐量顯著高于HP組(P<0.01),HP+KH-X組的G耐量顯著高于FT+KH-X組(P<0.01);力量訓練后HP組與FT組的G耐量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F(xiàn)T+KH-X組的G耐量顯著高于HP組(P<0.01),HP+KH-X組的G耐量顯著高于FT+KH-X組(P<0.01)(表2)。
表2 各組力量訓練前后G耐量比較(G?s)
2.3 心率的變化 力量訓練前,HP組的平均心率與最大心率均顯著高于FT組(P<0.05),HP+KH-X組的最大心率顯著高于FT+KH-X組(P<0.05),而平均心率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力量訓練后,F(xiàn)T組與HP組、FT+KH-X組與HP+KH-X組之間的平均心率與最大心率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力量訓練后,HP組的平均心率與最大心率分別顯著低于力量訓練前(P<0.01、P<0.05),F(xiàn)T組、FT+KH-X組、HP+KH-X組的平均心率及最大心率與力量訓練前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3)。
作為在空中對飛行學員進行直接指導的飛行教官,具備飛行員和教官的雙重身份,其抗荷理論知識水平及抗荷能力,對飛行學員將產(chǎn)生直接而深遠的影響。2014年我軍某部初教-6飛行學員空中發(fā)生暈厥[2],飛行教官帶飛做斤斗動作時,該學員出現(xiàn)黑視、短暫意識喪失,停止動作后恢復正常。再次做斤斗動作,又出現(xiàn)黑視和短暫意識喪失。由后艙教官駕機返回。報道指出,航醫(yī)要加強體育鍛煉指導,特別要注重腹肌和下肢肌肉的鍛煉,使飛行學員熟悉并掌握使用各種抗荷動作。
有研究表明,HP與PHP動作是高性能戰(zhàn)斗機飛行員對抗G-LOC[3]、推拉效應(yīng)[4]及加速度性肺不張[5]的重要防護措施。然而,筆者在工作中發(fā)現(xiàn),不少飛行員不會做AGSM。即使經(jīng)過航空生理訓練的飛行員,也有不少固習難改,不能完全掌握正確的動作要領(lǐng)。因此,必須從飛行學員起就教會他們正規(guī)AGSM,這就要求飛行教官能夠進行正確的AGSM教學示范。
為了解飛行教官的AGSM水平,羅新民等[6]曾對進行健康療養(yǎng)的31名初教-6飛行教官進行了考核。結(jié)果表明,這些飛行教官大多數(shù)不會做標準AGSM,只用鼓肚子、咬牙、憋氣或各式各樣不正確的方法來對抗。飛行教官AGSM達標率低的原因可能與他們駕駛的初教機速度和機動性相對較低,載荷值小,因此他們不重視AGSM有關(guān)。但是飛行教官們培養(yǎng)的學員要駕駛高性能戰(zhàn)斗機,是空軍未來戰(zhàn)斗力的支撐。作為飛行教官,應(yīng)該全面掌握抗荷理論和標準的AGSM,使學員從開始學習飛行時就接受正規(guī)的教育。因此,飛行教官也應(yīng)接受AGSM訓練和全面的航空生理訓練,才能承擔起育人強軍的作用。
美軍認為,飛行教官高G防護知識水平的高低對于飛行學員的影響至關(guān)重要,態(tài)度積極、加速度防護知識豐富、能夠正確示范并指導AGSM的飛行教官,對于飛行學員掌握與實施正確AGSM、提高抗荷能力、保證飛行安全發(fā)揮著重要的促進作用[7]。我軍飛行教官缺乏正規(guī)的航空生理訓練,亟需將飛行教官訓練納入航空生理訓練大綱,將HP動作與FT動作的訓練、對加速度的生理心理適應(yīng)、對飛行學員指導帶教的技巧,貫穿于整個離心機訓練過程中,訓練提高飛行教官的抗荷能力與指導帶教水平。
本研究為滿足飛行教官飛行帶教的需求,研究提出了以腹部、腿部肌肉持續(xù)用力為主的FT動作,在載荷作用期間始終收緊盆底肌肉,保持收腹提肛,腿部肌肉用力收緊,保持正常呼吸,以能進行正常通話,向飛行學員發(fā)出指令。俄羅斯曾提出TM動作,只通過用力緊縮會陰肌肉,就能達到滿意的升血壓效果[8]。
本研究結(jié)果表明,F(xiàn)T動作能夠滿足飛行教官的抗荷需求,具有良好的抗荷效果。FT動作與HP動作的主要差別在于呼吸方式的不同,F(xiàn)T動作呼吸不用力,保持正常呼吸,以達到能發(fā)出話語指令、進行正常通話的目的。而HP動作的呼吸方式是在核心肌群始終緊縮的情況下,進行0.5 s快吸氣后通過雙唇的小縫隙用力呼氣2.0 s[1],這有助于保持較高腹內(nèi)壓和胸內(nèi)壓,因此抗荷效果會更好,這也體現(xiàn)了HP動作呼吸方式在抗載荷中的重要性,但是HP動作的呼吸方式不便于飛行教官通話。對于飛行教官而言,他們并不能完全采用HP動作來對抗載荷,在向飛行學員發(fā)出指令時需以FT動作為主,大載荷時采用間歇進行HP動作的方式來進行。本研究中,在6 G以上載荷暴露時,受試者有時不能連續(xù)地發(fā)出指令,當感覺出現(xiàn)灰視時,就會立即轉(zhuǎn)入HP動作,及時調(diào)整,使得視覺快速恢復后,再繼續(xù)FT動作,發(fā)出指令。因此,飛行教官既要能夠熟練掌握HP動作,又要能夠?qū)嵤┯行У腇T動作,以滿足指導帶教和自身抗荷的雙重需求。
本研究編制了飛行教官指導帶教模式的離心機加速度曲線,使得載荷值的大小、持續(xù)時間都能夠滿足初教機與高教機的飛機性能、載荷特點、新大綱要求以及飛行教官指導帶教的需求,為飛行教官離心機訓練奠定了技術(shù)基礎(chǔ)。離心機試驗的結(jié)果表明,在力量訓練后,受試者的G耐量均顯著增加,F(xiàn)T組與FT KH-X組G耐量的增加均超過了50 %,反映了力量及力量耐力的增長,但是各組的平均心率和最大心率不但沒有顯著增加,反而有所降低,這說明力量訓練有效地增加了心臟的儲備能力,充分體現(xiàn)了力量訓練的效果與重要性。
無論是飛行學員還是飛行教官,都要注重加強抗荷專項體能訓練,提高肌肉力量與力量耐力[4,9]。針對腿、腹 、胸、腦部血管系統(tǒng)構(gòu)成的“四池”,打造腿、腹、胸、頸部肌肉構(gòu)成的“四泵”。飛行教官要打造更加強健的“腿泵”和“腹泵”,具備更強大的腿腹肌肉力量,使得做AGSM時力度更大,下肢血液向心回流更充分,血壓升的更高,保證FT動作的抗荷效果,才能進行安全有效的飛行指導帶教。美國空軍針對高性能戰(zhàn)斗機飛行員的特殊要求,研究制定了“增強飛行人員G耐力的健身方案”,強調(diào)方案應(yīng)該包括肌肉力量及力量耐力訓練[10]。
綜上所述,本研究提出的適用于飛行教官的FT動作具有良好的抗荷效果,對于飛行教官進行安全有效地指導帶教,提高自身抗荷能力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