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延安時期張聞天對黨的出版與宣傳教育工作的貢獻

2022-01-25 13:36:58
延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1年6期
關鍵詞:馬列主義張聞天延安

高 銳

(延安大學學術期刊中心,陜西延安716000)

張聞天作為延安時期中國共產黨的主要領導者之一,對馬列主義理論宣傳教育工作有著豐富的實踐經驗。在1935年2月至1943年3月?lián)沃袊伯a黨總書記期間,他先后創(chuàng)辦并主編了《解放》《共產黨人》等黨報刊物,為傳播馬克思主義理論及中國共產黨的方針、政策,加強黨的建設提供了宣傳陣地,創(chuàng)辦馬列學院,組織翻譯出版馬列主義經典著作,提升黨員干部的馬列主義理論水平,為黨的編譯工作以及高級干部的培養(yǎng)作出了重要貢獻。親自撰寫抗戰(zhàn)時局評論文章,分析國內國際抗戰(zhàn)局勢,宣傳馬列主義思想。其革命的一生就是進行馬列主義理論宣傳與教育活動的一生,其宣傳教育思想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上貢獻巨大,但學界對此關注不夠。目前,學界關于張聞天宣傳思想的研究和論述,散見于張聞天年譜、傳記、回憶性作品、黨史著作、新聞史著作以及有關張聞天的研究性論文中。通過梳理現(xiàn)有研究成果發(fā)現(xiàn),學界對張聞天宣傳思想的研究傾向于梳理其革命的一生的宣傳思想。對延安時期張聞天宣傳與教育工作關注較少,僅有2篇論述文章。王婕的《試論抗戰(zhàn)時期張聞天宣傳工作的理論與實踐》從譯介馬恩經典著作,總結宣傳工作實踐經驗等方面梳理了張聞天抗戰(zhàn)時期的宣傳思想。丁留寶與張潔的《張聞天在抗戰(zhàn)時期的宣傳思想論述》一文則側重于抗戰(zhàn)時期張聞天宣傳策略的探究。兩者雖都探究了抗戰(zhàn)時期張聞天的宣傳思想,但論述中缺乏對延安時期張聞天宣傳教育工作意義與貢獻的探究。延安時期張聞天的宣傳教育工作對黨的建設、黨員干部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yǎng)的提升、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形成等方面有著重要的貢獻。本文以延安時期張聞天宣傳教育工作為考察對象,探究其對中國共產黨的貢獻,以期能進一步豐富張聞天宣傳教育思想的研究。

一、拓展宣傳出版陣地,加強黨的建設

延安時期是中國共產黨全面壯大、贏得民心的重要時期。這一時期馬克思主義理論成為全黨行動的指南,“左”傾、右傾的錯誤思想得以清算,全黨統(tǒng)一了思想,統(tǒng)一了行動,贏得了政治上的主動權,為抗日民族解放戰(zhàn)爭的勝利提供了堅實的思想基礎。而這一切與中國共產黨創(chuàng)辦的《解放》《共產黨人》等一系列黨報宣傳陣地的開創(chuàng)有著密切關系。

1935年10月19日,中央紅軍到達陜北后,首要任務是開展運動、采取措施,在抵制國民黨進攻的同時爭取與國民黨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為了建立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進一步加強對黨的抗日主張的宣傳,中國共產黨決定創(chuàng)辦一份指導全民抗戰(zhàn)的理論刊物。1937年1月,中共中央在延安成立了新一屆中央黨報委員會,由張聞天、周恩來、博古、凱豐、王明等組成,主管新華社、中央印刷廠和《新中華報》等機構,并負責籌辦《解放》黨刊。在時任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張聞天的主持下,“1937年4月24日,中共中央機關理論刊物《解放》周刊在延安正式創(chuàng)刊。張聞天兼任主編,責任編輯吳亮平”。[1]449《解放》周刊的創(chuàng)辦與出版對于中國共產黨傳播馬克思主義理論,宣傳抗日方針政策、建構黨的政治形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為傳播馬克思主義理論及中國共產黨的抗戰(zhàn)方針政策提供了重要平臺?!督夥拧纷鳛橹泄仓醒霗C關報,取名為《解放》,目的就在于“致力于中華民族、人民的解放事業(yè)”,[2]7及時有效地傳播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共產黨的抗日方針政策,向全黨、全國、全世界表明中國共產黨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徹底得到解放而奮斗的決心和信心,同時也為“能繼續(xù)發(fā)揚光大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運用”。[2]7因此,《解放》周刊成為延安時期新開辟的宣傳中國共產黨抗戰(zhàn)方針政策、宣揚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有效陣地。其不僅刊發(fā)了諸如《馬克思恩格斯關于唯物史觀的書信》(第52期)、《斯大林同志在聯(lián)共中央全會上的結論》(第5期)、《列寧論青年的學習問題》(第40期)、《列寧論戰(zhàn)斗唯物論的意義》(第62期)等一系列介紹馬克思主義思想的文章。而且還刊發(fā)了諸如《論共產黨的階級立場與民族立場的一致》(第75、76期)、《擁護蔣委員長與中共中央的宣言》(第77期)、《堅持團結克服困難爭取抗戰(zhàn)最后勝利》(第120期)等一系列共產黨的抗日宣言、主張及重要方針、指示、通電等。并且《解放》傳播范圍不只局限于延安解放區(qū),曾經一個時期也在當時的國民黨統(tǒng)治區(qū)西安等地翻印發(fā)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對黨的抗戰(zhàn)方針政策、馬列主義的宣傳具有重要作用。

其次,對廣大干部群眾堅定抗戰(zhàn)信念,認清時局,增強對中國共產黨的政治認同感具有重要意義?!督夥拧窂?937年4月24日創(chuàng)刊到1941年8月???,共出版發(fā)行134期。作為主編的張聞天在《解放》周刊上發(fā)文25篇。其中《迎接對日直接抗戰(zhàn)偉大時期的到來》(第1期)、《我們對于民族統(tǒng)一綱領的意見》(第2期)、《論抗日民族革命戰(zhàn)爭的持久性》(第17期)等文章,結合當時國際關系、戰(zhàn)爭性質的分析,通過對比敵我雙方人力、物力、軍事力量等要素,辯證地闡明了中日戰(zhàn)爭的持久性,得到中央領導的一致認同。之后《解放》周刊第25期刊發(fā)了彭德懷的《爭取持久戰(zhàn)勝利的先決問題》,第30期刊發(fā)了周恩來的《怎樣進行持久戰(zhàn)》,第43、44期刊發(fā)了毛澤東的《論持久戰(zhàn)》,這些文章共同建構起了延安時期中國共產黨對于抗日戰(zhàn)爭局勢的持久戰(zhàn)理論體系,深刻地影響了抗戰(zhàn)的時局,對于廣大干部群眾堅定抗戰(zhàn)勝利信念意義重大。

此外,《解放》周刊還刊發(fā)了朱德的《實行對日抗戰(zhàn)》、博古的《抗戰(zhàn)形勢與抗戰(zhàn)前途》、凱豐的《論目前救亡運動中幾個迫切的問題》、任弼時的《山西抗戰(zhàn)的回憶》、羅瑞卿的《今天抗戰(zhàn)軍隊中的政治工作》、林伯渠的《由蘇維埃到民主共和制度》、林彪的《平型關戰(zhàn)斗的經驗》、項英的《南方三年游擊戰(zhàn)爭經驗對于當前抗戰(zhàn)的教訓》等文章。這些文章都能立足彼時彼地的抗戰(zhàn)時局,客觀分析抗戰(zhàn)中的問題,及時總結抗戰(zhàn)經驗教訓,同時也從不同角度強調了鞏固國內團結,堅持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與國共合作的重要性。不僅對于抗戰(zhàn)時期引導廣大干部群眾清楚認識國內國際形勢具有重要作用,而且也堅定了廣大干部群眾對抗戰(zhàn)勝利的信念,增強了對于中國共產黨政治上的認同感,成為中國共產黨的堅決擁護者、支持者和追隨者。

因此,張聞天在1939年5月討論黨的宣傳工作時,特別指出《解放》對于黨的宣傳工作的巨大貢獻,認為《解放》在黨的抗戰(zhàn)路線方針政策宣傳方面所產生的影響“比過去大革命時期的《向導》更廣?!瓕θ珖麄鞴ぷ饔泻艽笠饬x”。[1]608毛澤東也肯定了《解放》出版的重要性,認為“理論刊物的編印延安是空前的,是第三時期,中央蘇區(qū)是第二期,《向導》是第一時期”。[1]609可以說,延安時期《解放》作為傳播中國共產黨抗戰(zhàn)主張的輿論陣地,它的公開出版發(fā)行,對當時的廣大黨員干部及群眾了解國內外形勢、政策以及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平臺,更是中國共產黨鞏固國內和平、爭取民主權利、實現(xiàn)抗戰(zhàn)勝利最有影響力的宣傳陣地,對于延安時期中國共產黨獲取政治上的主動權有著重要的作用。

再次,對于延安時期加強黨的建設、加強黨的戰(zhàn)斗力發(fā)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延安時期,在“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中的投降危險、分裂危險和倒退危險日益發(fā)展”[3]2的關鍵時刻,張聞天于1939年10月創(chuàng)辦了《共產黨人》這樣一個“專門的黨報”,[3]2其目的旨在“幫助建設一個全國范圍的、廣大群眾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完全鞏固的布爾什維克化的中國共產黨。”[3]2“動員群眾克服投降危險、分裂危險和倒退危險?!盵3]2《共產黨人》的創(chuàng)辦,對于中國共產黨加強黨的建設及提升黨的戰(zhàn)斗力具有不可低估的效用。

《共產黨人》作為面向共產黨黨員干部發(fā)行的內部刊物,刊發(fā)的一系列黨員素養(yǎng)、黨的紀律、黨的工作方法等論著,成為加強黨的建設、鞏固黨及加強黨內馬克思主義教育的有效載體。譬如《共產黨人》創(chuàng)刊號刊發(fā)的《中央政治局關于鞏固黨的決定》,確立了招收新黨員“只求精不求多”[4]11的基本原則,糾正了當時黨員發(fā)展中“追求數(shù)目字與采用突擊方式”[4]11的錯誤做法,使廣大黨員認識了“馬列主義與三民主義、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與階級斗爭、民族立場與階級立場的正確關系”。[4]12糾正了當時黨內盛行的各種“左”傾、右傾的錯誤觀點。對于提升黨員干部的思想認識,鞏固黨的歷史地位起到重要作用。同期刊發(fā)的張聞天《共產黨人的權利與義務》明確指出,共產黨員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覺悟程度與通曉馬列主義基礎”,[5]28“遵守嚴格的黨紀,積極參加黨內與國內的政治生活,在實際上執(zhí)行黨的政策與黨的嚴格的決定”。[5]28對于黨員干部明確自己的權利與義務有重要意義?!堵哉匋h與非黨員群眾的關系》(《共產黨人》第2期)明確指出:“黨是群眾中的一部分,而同時又是群眾中先進的、覺悟的、馬列主義的、有組織的一部分?!盵6]對于黨員干部正確認識黨群關系、建構和諧的黨群關系具有重要指導意義。創(chuàng)刊號刊發(fā)的楊清《共產黨員被捕時的處理與氣節(jié)問題》一文,闡述了在抗日民族解放戰(zhàn)爭的環(huán)境中,共產黨人應有的氣節(jié),即要有對敵人“嚴刑拷打、槍斃相威嚇,或者用偽善、甘言蜜語、金錢、美人、地位來誘惑”[7]69的抵抗力。要有“不怕犧牲的氣概,保持氣節(jié)的決心”。[7]70對于“敵人的任何壓迫與誘惑都不能有絲毫動搖”,[7]70“無論如何,不能泄露黨的任何秘密”。[7]71這些關于黨員氣節(jié)的闡釋,對于黨員干部確立正確的馬克思主義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堅定黨員干部的共產主義信仰都具有重要意義。

從1939年10月到1941年8月,《共產黨人》共刊發(fā)19期,其中刊發(fā)了諸如《研究黨的建設的認識和方法》《關于宣傳鼓動工作及其方式》(創(chuàng)刊號)、《論黨的組織結構與民主集中制》(第2期)、《共產黨與知識分子》(第3期)、《晉察冀邊區(qū)黨組織的黨內教育是怎樣組織的》(第3期)、《黨的工作中的一個基本問題》(第4期)、《論黨內鐵的紀律》(第4期)、《論黨在目前環(huán)境與任務下的工作問題》(第7期)、《論知識分子的改造》(第7期)、《關于黨的兩者工作方式》(第9期)、《舉起自我批評的武器》(第9期)、《反對夸張與空喊》《反對官僚主義》(第12期)、《黨的青年工作者的黨性問題》(第18期)、《怎樣在理論學習中考察黨性》(第18期)、《理論與實踐的統(tǒng)一,干部修養(yǎng)問題之一》(第19期)、《關于黨的宣傳鼓動工作提綱》(第19期)等一系列黨的紀律、黨的工作方法等方面的文章,這些文章對于加強中國共產黨的紀律,增強黨員干部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改進工作方法等具有重要作用,從而也加強了黨的建設與黨的凝聚力與戰(zhàn)斗力。

可以說,《解放》《共產黨人》的創(chuàng)辦,不僅對于延安時期正確處理黨的政治路線、統(tǒng)一戰(zhàn)線、武裝斗爭等問題具有重要指導意義,而且對于延安時期加強黨的建設,提高黨的戰(zhàn)斗力也發(fā)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創(chuàng)辦馬列學院,提升黨員干部的理論素養(yǎng)

1937年,抗日戰(zhàn)爭全面爆發(fā),日本侵略者大舉進攻,國民黨軍隊不斷潰退,平津失守、太原淪陷、南京失陷,人民抗日武裝斗爭正在敵后迅速興起。深重的民族災難和規(guī)模空前的民族戰(zhàn)爭,使得中國共產黨面臨著諸多復雜而艱巨的任務??陀^的歷史使命迫切要求中共在理論上能夠提高到一個新水平。不只是青年知識分子干部、即使是具有豐富革命戰(zhàn)爭經驗的老干部,也需要提高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因此,“普遍地深入地研究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的任務”,[8]533成為黨的“一個亟待解決并著重地致力才能解決的大問題”。[8]533正是在這樣的形勢下,1938年5月5日,中國共產黨在延安創(chuàng)辦了一所以提高黨員干部馬列主義理論水平的正規(guī)學校,即馬列學院。張聞天兼任院長,王學文任副院長。

馬列學院從教育方針的確立到學院課程內容的設置及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都體現(xiàn)出張聞天注重理論與實際相聯(lián)系的教育理念。張聞天指出:“求得理論與實際的一致,是黨校教學的中心目標”,[9]也是馬列學院的教育方針。主張馬列學院教學中要“注重‘理論與實際的聯(lián)系’,要特別著重于‘馬列主義的革命精神與方法的教育,著重于拿實際問題說明馬列主義原則?!虒W應‘依照程度,由淺入深,由近(中國)到遠(外國),由具體到抽象,由少到多;以啟發(fā)、發(fā)揮自動性、真能懂得為原則’”。[1]591

首先,通過合理設置馬克思主義理論課程,組織專人講授,提升學員馬列主義理論水平。針對馬列學院學員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yǎng)普遍較低的情況,學院開設了《馬列主義基本問題》《政治經濟學》《哲學》《中國現(xiàn)代革命運動史》《西洋革命史》《黨的建設》等馬克思主義理論核心課程,并組織專職教員進行講授?!墩谓洕鷮W》由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王學文講授,《哲學》由馬克思主義哲學家艾思奇講授,《馬列主義基本問題》由馬克思主義理論家吳亮平講授,《中國現(xiàn)代革命運動史》由精通中國現(xiàn)代革命運動的楊松講授,《西洋革命史》由熟悉西方革命的陳昌浩講授,《黨的建設》前期馬列建黨理論由康生講授,后期黨建基本問題部分由劉少奇、陳云、李富春等講授。這些理論課程極大地提升了黨員干部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yǎng)。

其次,主張采用“寬大的民主的辦法,教育方法活潑,沒有教條主義”[1]594的教學方式,實現(xiàn)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相結合。據(jù)馬列學院學員吳文濤回憶:“每個星期六的下午,是院長張聞天同志教課的時間。這時,全班同學都在山下教室集合,聞天同志便就一周所學的各門功課綜合提問,看看大家學習的如何,特別注意工農出身的老干部在理解上有何困難,青年學生干部能否理論聯(lián)系實際?!盵10]鄧力群也回憶,張聞天根據(jù)講授課內容,結合實際組織課堂問答,他“采取的方式是在課堂上點名叫學生站起來回答,然后再就這個問題進行指點。學生們把這種課堂回答叫做‘照相’。開始學生們有的怕,怕自己回答不好出洋相,后來就慢慢體會到這種啟發(fā)式的教學方法促進了自己的思考?!艿綄W生們的歡迎”。[11]張聞天的這種民主、活潑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學習熱忱很高,進取心很大,培養(yǎng)了學習的興味”。[1]594充分實現(xiàn)了教與學、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因此,1938年12月,張聞天在一次主持中共中央書記處會議上,討論學校教育方針等問題時指出:“我認為馬列學院半年的學習,當(頂)得莫斯科兩年。我主張黨校仍辦,但須搬抗大三大隊駐地?!盵1]595可見,這種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對于提升黨員干部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yǎng)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再次,邀請中央領導同志作國內國際戰(zhàn)爭形勢專題報告。為了能將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張聞天領導的馬列學院經常邀請延安的中央領導同志作國內國際戰(zhàn)爭形勢專題報告,讓學員們了解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以及國際國內的戰(zhàn)爭形勢,實現(xiàn)用馬列主義理論來指導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的目的。如朱德的《形勢與華北抗日游擊戰(zhàn)爭》,毛澤東的《論持久戰(zhàn)》《新民主主義論》《反對投降活動》,周恩來的《國內外形勢與大后方統(tǒng)一戰(zhàn)線》,鄧小平的《華北抗戰(zhàn)形勢與敵后根據(jù)地建設》,彭德懷的《華北戰(zhàn)場》,董必武的《關于大后方形勢》等國內外抗戰(zhàn)形勢專題報告。這些報告對于廣大學員了解抗戰(zhàn)時期共產黨所面臨的國內外形勢意義重大,不僅讓馬列主義理論學習充滿鮮活的現(xiàn)實內容,而且也促進了學院教學中理論與實踐的融合。廣大學員了解了黨在抗戰(zhàn)時期的各項方針政策,從黨的基本策略上把握了中國共產黨的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方針政策。

馬列學院這種理論課程教學與革命實踐專題報告相結合的教育方式,在提高學員們馬列主義理論水平的同時,也使他們了解了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及國際國內的戰(zhàn)爭形勢,成長為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yǎng)與實踐能力較強的黨的干部,真正意義上實現(xiàn)了“馬列主義中國化”。[1]591也實現(xiàn)了中國共產黨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

馬列學院從1938年建院起到1941年5月改組為中央研究院止,“共開辦三年,招生五屆,全部學員先后達八九百人”。[1]567先后學習過的學員有:李先念、鄧力群、馬洪、宋平、師哲、呂忠鐸,王惠德、孟波、謝中峰、吳介民、李奇、徐亮、何進、王光偉、劉曉、肖風、華子揚、林樹青、何英、安平生、江帆、張驚秋、張本鴻、宋振庭、張勉學、李忠一、陳明、高向明、秋吟、曾旭果、羅亞輝等。在艱苦的抗戰(zhàn)環(huán)境中,學員們接受了黨的生活錘煉,克服各種困難,認真學習馬列主義理論,領會馬列主義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觀點和方法,對抗戰(zhàn)時期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有了清晰的認識,具備了共產黨員的黨性修養(yǎng),堅定了共產主義信念,樹立起無產階級世界觀,成為具有馬列主義理論素養(yǎng)的黨的領導骨干。追本溯源,這與張聞天對馬列學院的精心創(chuàng)辦密切相關。

三、組建馬列學院編譯部,譯介出版馬克思主義理論著作

延安時期,因受地域、戰(zhàn)爭等因素的影響,馬列主義理論著作嚴重缺乏,這直接影響了黨員干部的理論水平與工作能力。為了能給廣大黨員干部提供馬列主義經典理論讀本,張聞天組建了馬列學院編譯部,擬定編譯計劃,譯介出版馬列主義經典著作。

首先,組建馬列學院編譯部,編譯馬列主義理論著作。延安時期,由于許多黨員干部出身于工農,因此,馬列主義理論水平普遍低下,加之當時延安條件艱苦,馬列主義經典著作嚴重缺乏,這成為黨內開展馬列主義理論教育的主要制約因素之一。為此,1938年5月,中共中央在延安成立了馬列學院,“學院下設編譯部,專門從事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翻譯工作”。[1]567-568張聞天親自兼任馬列學院編譯部主任。編譯部成立后,張聞天立即制定了“編譯‘馬恩叢書’(十冊),‘列寧選集’(共二十卷)”。[1]568的編譯計劃,并積極著手組建編譯隊伍。針對當時部分知識分子認為上前線比從事編譯工作更重要的錯誤認識,張聞天耐心地進行教育。據(jù)馬列學院編譯室成員何錫麟回憶:“一九三八年五月初……洛甫同志聽說我敘說上前線的愿望后,他說,現(xiàn)在是抗戰(zhàn)時期,上前線打仗當然重要,但根據(jù)你的條件,還是留下來翻譯馬列著作為好,這并不比上前線不重要。目前這方面的干部稀缺,現(xiàn)在要大量培養(yǎng)干部,馬列主義的理論教育必不可少,在職干部也要學習馬列著作,馬克思主義的宣傳工作更離不開它。我們現(xiàn)在有條件可以有組織、有計劃地翻譯出版馬列主義經典著作了。過去在艱苦的戰(zhàn)爭環(huán)境中是沒有這種可能的……談話足足用了近兩個小時,我臨走時才發(fā)現(xiàn)張學思同志正在等待著洛甫同志的接見?!盵12]在張聞天的努力下,馬列學院編譯部正式組建,成員主要有:張聞天、王學文、何錫麟、柯柏年、王石巍(王實味)、成仿吾、徐冰、吳黎平(吳亮平)、何思敬、艾思奇、楊松、林仲等。馬列學院編譯部的組建,對于馬列主義理論著作的譯介及其在中國的傳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其次,積極推進翻譯工作,嚴格落實翻譯計劃。1938年9月,中共六屆六中全會發(fā)起全黨范圍內的馬列主義理論學習競賽,出版翻譯馬列經典著作顯得尤為必要。張聞天組織馬列學院編譯部編譯人員擬定了編譯部的編譯任務,編譯《馬克思恩格斯叢書》(共10冊),翻譯《列寧選集》(20卷)。從1938年至1946年,在張聞天的領導下,《馬克思恩格斯叢書》《列寧選集》的編譯計劃全部完成。到1942年7月,《馬克思恩格斯叢書》(10冊)按計劃全部順利完成,先后由延安解放社出版發(fā)行。詳見表1:

表1 《馬克思恩格斯叢書》(10冊)(1)參見王東,陳有進,賈向云《馬列著作在中國出版簡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70-72頁。

這一叢書的編譯出版,為延安時期共產黨優(yōu)秀黨員干部的培養(yǎng)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學習讀本,適應了黨中央提升黨員干部理論素養(yǎng)的迫切需要,引起了黨內外的強烈反響。

到1946年,《列寧選集》(20卷)的編譯計劃也基本完成。除4卷因戰(zhàn)爭原因未能出版外,其余均編譯出版。據(jù)有的學者研究統(tǒng)計,“《列寧選集》1938年根據(jù)蘇版翻印《列寧選集》第3、5、7、8、9、10、13卷,共計7卷;1939年根據(jù)蘇版翻印了《列寧選集》第12卷;1940年5月出版的《列寧選集》第2卷,由王石巍等譯,楊松、艾思奇校;1941年6月出版的《列寧選集》第4卷,由王實味譯,楊松校;1942年3月出版的《列寧選集》第17卷,由何錫麟譯,張仲實校;1942年3月出版的《列寧選集》第11卷(上冊),由吳亮平、王石巍譯,吳亮平、張仲實校;1942年7月出版《列寧選集》第6卷,譯者未署名;1942年12月出版的《列寧選集》第1卷,由何錫麟等譯,張仲實校;1945年7月出版的《列寧選集》第11卷(下冊),由何錫麟譯,張仲實校;1945年7月出版的《列寧選集》第16卷,由何錫麟、林仲譯,張仲實校;1946年7月出版的《列寧選集》第18卷,由吳亮平等譯,張仲實校。”(2)參見張忠山《馬列學院編譯部:中共編譯史上的重要機構》,《編輯之友》2016年第2期,第92頁。這表明,到1946年7月,原計劃編譯出版20卷的《列寧選集》出版了16卷,第14、15、19、20卷未見其出版著作。

但據(jù)親歷編譯工作的何錫麟回憶:“仲實來后,最先校訂的便是我根據(jù)莫斯科外文出版社的英譯本譯出的《列寧》第16卷和第17卷。這兩卷是張聞天同志要我提前譯出的。本來,我在譯完馬克思、恩格斯的《政治經濟學論叢》和恩格斯的《〈資本論〉提綱》之后,已將《列寧》第1卷譯了一半,聞天同志對我提起,為了適應目前經濟工作的需要,最好先把第16、17卷,接著把15、18卷譯出來?!盵13]179并說,“《列寧選集》20卷的翻譯出版這一工程之最終得以大功告成,沒有功虧一簣,端賴在中宣部完成最后一段的收尾工作,而在這一段工作中,仲實同志是盡了他最大努力的”。[13]182這表明,《列寧選集》20卷的翻譯出版按計劃完成。另據(jù)張仲實年譜記載,張仲實兼任馬列學院編譯部主任后,“先在延安馬列學院校訂《列寧選集》第十九、二十卷中文譯本。譯本曾付排并打好了字型,一九四七年十一月胡宗南進攻延安時埋在瓦窯堡附近,后被胡匪挖出毀掉”。[14]這說明,可能由于戰(zhàn)爭原因導致《列寧選集》個別譯卷未能如期出版,但20卷的《列寧選集》最終是按計劃翻譯了出來??傊?,《馬克思恩格斯叢書》《列寧選集》這些經典著作的翻譯出版,在為廣大黨員干部提供重要的學習讀本、擴大宣傳陣地的同時,也適應了黨中央培養(yǎng)大批優(yōu)秀黨員干部的迫切需要,為提高黨的領導干部的理論水平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綜上所述,延安時期張聞天作為黨的重要領導人之一,他創(chuàng)辦的黨報黨刊、馬列學院以及馬列學院編譯部,宣傳了黨的抗戰(zhàn)方針政策、提升了黨員干部理論素養(yǎng)、豐富了黨員干部經典著作的學習讀本、加強了黨的建設,不但對黨正確處理政治路線、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武裝斗爭等問題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對于馬克思主義理論在中國的傳播也具有重要意義。

猜你喜歡
馬列主義張聞天延安
張聞天陳列館
世紀風采(2023年10期)2023-10-14 00:52:10
《馬列主義五大名著匯刊》:見證劉少奇尋找真理之路
張聞天《神府調查經驗談》
從延安整風運動說起
當代陜西(2019年17期)2019-10-08 07:41:42
Body languages in English teaching
用馬列主義基本原理指導實踐
國企管理(2016年11期)2016-11-09 03:28:12
走進延安
陜西畫報(2015年2期)2015-03-11 02:21:23
共產黨指導思想的來龍去脈
《保衛(wèi)延安》震撼播出
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
红桥区| 溆浦县| 大田县| 长乐市| 金平| 张家界市| 武宣县| 凤城市| 乐平市| 元阳县| 昌黎县| 友谊县| 龙口市| 浦县| 萨迦县| 甘德县| 尼勒克县| 高邑县| 双鸭山市| 项城市| 红安县| 三门峡市| 错那县| 云阳县| 黄梅县| 延寿县| 苏尼特右旗| 封开县| 新干县| 克拉玛依市| 韶关市| 台东县| 洪湖市| 武强县| 东源县| 泊头市| 南江县| 天水市| 麟游县| 阜康市| 正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