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宋揚,羅冬梅,黃 逸,趙 萌,屈 莎*
身體成分是反映和衡量幼兒生長發(fā)育狀況和水平的重要指標,在體格發(fā)育與健康的關聯(lián)中處于關鍵的中介地位。生命早期的身體成分發(fā)育不僅影響當下,還對終身健康發(fā)揮至關重要的作用(季成葉,2010a)。目前,我國居民膳食水平大幅提高,靜坐少動的生活方式普遍存在,家長對幼兒營養(yǎng)健康的認識不足,導致超重肥胖幼兒人數(shù)持續(xù)增長?!吨袊鴥和逝謭蟾妗分赋?,1985—2005年我國主要大城市7歲以下肥胖兒童總數(shù)已超過400萬(馬冠生等,2017)。超重肥胖兒童在兒童期和成年期患心血管疾?。ˋris et al.、2019)和代謝綜合征(Liang et al.,2015;Yu et al.,2019)的概率是正常人群的數(shù)倍。此外,兒童超重肥胖也會造成運動、認知(陳玉霞,2010)和心理(馬文娜,2018)障礙(原晨晨等,2020)。因此,了解幼兒身體成分發(fā)育特征,準確評價其發(fā)育狀況以盡早避免身體成分問題的發(fā)生至關重要。
隨著測量技術的不斷更新,身體成分的相關研究也逐步深入,國外研究人員已通過生物電阻抗法、雙能X線吸收法、空氣置換法和同位素吸收法等對幼兒身體成分進行更加精確的測量,并以此逐步完善相關評價標準(Crook et al.,2012;Kanako et al.,2017;Kelso et al.,2020;Pongcharoen et al.,2017)。但是,由于遺傳、飲食習慣和環(huán)境氣候不同,身體成分存在種族和地區(qū)差異(De Wilde et al.,2018;Toftemo et al.,2018),導致國外研究結果無法直接用于我國幼兒相關研究?,F(xiàn)階段,我國學者多采用身體質量指數(shù)(body mass index,BMI)、身高別體質量、年齡別體質量法判定幼兒超重或肥胖(陳敏等,2019;戴軍等,2019;郭璇 等,2019;羅碧蓮 等,2019;呂文娣 等,2020),不足以精確反應幼兒身體成分組成情況。雖已有研究采用生物電阻抗法獲取3~6歲幼兒身體成分相關數(shù)據(jù)并對其發(fā)育特征進行分析(及春蘭,2015;許立軍等,2017;張慧云等,2019),但因其研究數(shù)量較少且均為橫斷面研究,無法確切反映其身體成分發(fā)育變化過程,故難以建立相應幼兒身體成分評價體系。
在兒童生長發(fā)育規(guī)律的相關研究中,常見研究方法包括橫斷面設計(cross-sectional design,CSD)和追蹤設計(true longitudinal design,TLD)。CSD同時對各年齡段人群進行一次性測試,從而得到某項指標隨年齡的變化規(guī)律,其無法排除組間的群組效應,不能真正反映年齡對該指標發(fā)展的影響;TLD對同一群組進行反復測量以獲得各年齡段的數(shù)據(jù),可以較為準確地研究觀測結果隨時間獨立變化的過程,但同時也面臨測量時期和出生隊列的干擾,即時期效應和隊列效應。多隊列縱向設計被認為是最適合研究個體生長或退化過程的方法,即對多個隊列進行多次重復測量。通過這種設計,可將年齡主效應從隊列效應和時期效應中分離出來(Twisk,2016),繼而在較短研究時間窗內近似觀察更長生命歷程中的數(shù)據(jù)信息(薛付忠,2017;Estrada et al.,2020),在較短時間內完成時間跨度更大的追蹤,所以稱之為加速追蹤設計(acceler‐ated longitudinal design,ALD)(唐文清 等,2014;張金榮,2011)。該方法源自發(fā)展心理學,常用于生長發(fā)育或退行性變化的相關研究(Archambault et al.,2010;Tang et al.,2009),也有學者將其用于分析學齡前兒童的動作發(fā)展和形態(tài)發(fā)育特征(范雪,2018)。
因此,本研究基于加速追蹤設計,運用生物電阻抗法(bio-impedance analysis,BIA),以3.5~5.5歲幼兒為研究對象,以6個月為間隔,對其身體成分進行3次追蹤測試,分析該年齡段幼兒身體成分縱向發(fā)育特征,得出各年齡段應達到的發(fā)育水平及發(fā)展速率。
采用整群隨機抽樣方法,于2018年5月從北京市某兩所幼兒園招募3.5~5.5歲健康幼兒346名。所有參與者均自愿參加,其監(jiān)護人均簽署知情同意書。采用ALD,將幼兒分為 3.5(群組 1)、4.0(群組 2)、4.5(群組 3)和 5.0(群組4)歲4個年齡群組,以6個月為間隔進行3次追蹤測試,將3次測試數(shù)據(jù)擬合,即可得到全樣本的測試數(shù)據(jù)(表1)。
表1 各年齡群組樣本分布Table 1 Sample Distribution in Each Age Group
采用InBody J20型人身體成分測試儀(韓國Biospace公司生產)對幼兒進行身體成分測試,該儀器包括4極8點接觸電極,并自帶身高計。為保證測試準確性,所有測試均在午睡后進行,測試前不進行任何劇烈運動,測試前2 h內禁食禁水,排空大小便,去除手表、飾物和眼鏡等物品,只穿貼身衣物,測試時室內溫度保持在20℃~25℃,以最大限度減少誤差。測量過程中保證幼兒處于靜止狀態(tài),盡量減少說話,測試人員均經過嚴格培訓。測量結束后,對異常的身體成分報告進行篩選并組織重測。
采用SPSS 23.0統(tǒng)計軟件和HLM軟件包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描述性統(tǒng)計結果以平均值±標準差表示,樣本間均數(shù)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和χ2檢驗。
采用多層線性模型(hierarchical liner modeling,HLM)(張雷等,2005),將3次縱向測試數(shù)據(jù)擬合成一條3.5~6.0歲的發(fā)展曲線。1)構建完整模型和簡單模型的似然比檢驗(Miyazaki et al.,2000),判斷群組變量對模型擬合度的影響,檢驗各群組是否收斂。2)依次構建無條件均值模型(模型1)、無條件線性發(fā)展模型(模型2)和含有第二水平預測變量的模型,以分析幼兒身體成分各維度發(fā)育的年齡趨勢和性別差異。為使各模型中截距有明確含義,將幼兒年齡轉換為每次測量的實際年齡-3.5;群組1賦值為0,其他群組賦值為1;男孩編碼0,女孩編碼為1。3)將年齡、群組和性別編碼代入相應模型計算估計值以得到完整發(fā)育曲線。P<0.05表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46名幼兒中,有219名幼兒家長完成了幼兒背景信息問卷的填寫,且各群組參與問卷調查的人數(shù)比例與身體成分測試人數(shù)比例基本一致。結果顯示,不同群組間的幼兒僅在出生胎齡及母親受教育程度上存在顯著差異(P<0.05)。
身體成分測量原始值顯示,各群組內,體質量、瘦體質量、蛋白質、體內水含量和骨礦物質均隨年齡增長而增長(P<0.05),BMI、脂肪、體脂率在絕大多數(shù)年齡段中均無差異,僅4.5歲組幼兒脂肪高于3.5歲組(P<0.05,表2)。
表2 各組幼兒3次測試的身體成分Table 2 Children’s Body Composition of 3 Tests in Each Group
本研究樣本由4個相鄰年齡群組構成,每組幼兒僅包含3個年齡段,但各組間均有一部分年齡重疊,如果能夠證明各群組幼兒的發(fā)育規(guī)律一致,且不受群組效應影響,可以將4組幼兒的數(shù)據(jù)擬合為一條發(fā)展曲線以得到完整年齡段的發(fā)育規(guī)律。為解決這一問題,HLM收斂性檢驗顯示,除體脂率(D1=4 618.095,D2=4 639.041,df=6,S=D1-D2=20.946>12.592)、蛋白質(D1=-196.204,D2=-218.669,df=6,S=22.465>12.592)和骨礦物質(D1=-1 740.861,D2=-1 779.035,df=6,S=38.174>12.592)外,其他指標各群組發(fā)展趨勢基本一致,可以用一條共同的發(fā)展曲線描述。
2.2.1 無條件均值模型
無條件均值模型結果顯示,該模型不含任何預測變量,只是將因變量總體變異分解為組間和個體間兩個部分,主要作用是檢驗個體之間是否存在變異(表3)。
各指標的跨級相關(intra-class correlation,ICC)顯示,體質量、BMI、脂肪、瘦質量、體內水含量的總體變異中分別有89%、92%、89%、77%、77%的變異由幼兒個體差異造成。因此,可以對以上5個指標的模型2進行下一步分析,繼而探討幼兒身體成分各指標的年齡發(fā)展趨勢和性別差異。
2.2.2 幼兒身體成分發(fā)育的年齡趨勢
在模型1的基礎上,將4個年齡群組幼兒3次縱向測試的身體成分各維度數(shù)據(jù)作為模型第一層的因變量,幼兒年齡作為自變量,構建無條件線性發(fā)展模型以描述幼兒身體成分各維度隨年齡的變化趨勢。固定部分的截距和斜率分別代表3.5歲時該指標的平均值和每年的增長速度,各指標固定部分的截距和斜率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各項指標均隨年齡呈線性變化(表4)。將參數(shù)回代至模型中得到幼兒身體成分發(fā)育的年齡特征曲線(圖1)。
表3 各指標無條件均值模型Table 3 Null Model of Each Indicators
表4 幼兒身體成分各指標的線性發(fā)展模型Table 4 Linear Development Model of Preschooler’s Body Composition
圖1 幼兒身體成分發(fā)育的年齡特征曲線Figure 1.Age Characteristic Curve of Preschooler Body Composition Development
各指標線性發(fā)展模型的隨機部分中,截距和斜率在兒童個體之間的變異均非常顯著,說明這些指標在幼兒生長軌跡中的變異均比較明顯,可以將性別引入第二層模型來解釋幼兒之間的這種變異(表4)。
2.2.3 幼兒身體成分發(fā)育的性別差異
基于模型2,在第二層方程加入“性別”來預測幼兒身體成分各維度發(fā)育的個體差異。結果顯示,3.5歲時,男、女童體質量和BMI未見差異(P>0.05),但男童發(fā)展速率均高于女童(P<0.05);脂肪、瘦體質量和體內水含量的發(fā)展速率無性別差異(P>0.05),但在截距上均存在差異,3.5歲時女童脂肪含量高于男童,瘦體質量和體內水含量則低于男童(P<0.05,表5)。將參數(shù)回代至模型中以得到幼兒身體成分發(fā)育的性別差異曲線(圖2)。
表5 幼兒身體成分各指標的性別差異Table 5 Gender Difference of Preschooler’s Body Composition
圖2 幼兒身體成分發(fā)育的性別差異曲線Figure 2.Gender Difference Curve of Preschooler Body Composition Development
由于體脂率的群組效應對模型擬合影響較大,不能簡單將其擬合為一條曲線。因此,根據(jù)原始數(shù)據(jù)得到各群組發(fā)展趨勢,分群組對各年齡段發(fā)育特征進行分析。結果顯示,群組1體脂率顯著高于群組2(P<0.05),群組2、3、4間無顯著差異(P>0.05);除群組2的5.0歲組外,各群組各年齡段體脂率均為男童低于女童,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圖3,圖4)。
圖3 體脂率群組發(fā)育特征Figure 3. Cohort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 of BFR
圖4 體脂率各群組內性別差異Figure 4. Gender Difference of BFR in Each Group
宏觀上,人的體質量可由兩部分組成,即體脂和瘦體質量。出于對身體成分量化分析的目的,可將身體成分組成不同模型。Behnke等提出以體脂含量為界、由體脂質量和瘦體質量共同組成體質量的2-成分模型(季成葉,2010b)。隨后,在2-成分模型的基礎上,又相繼建立3-成分、4-成分模型,將瘦體質量細分為蛋白質含量、水含量和骨礦物質含量,使身體成分測量精確度提高。目前,較為準確的間接測量方法有水下稱重法、雙能X線吸收法、BIA法、CT法、MRI法和全鉀同位素法。其中,BIA法操作快速簡便,測量成本相對較低,測試過程易控制、無創(chuàng)傷,適合大樣本調查,及幼兒身體成分評估,其準確性也已得到一些研究支持(李珊 等,2019;馬軍 等,2007;Ward,2019)。本研究主要對幼兒體質量、脂肪含量、體脂率、瘦體質量和BMI的發(fā)育特征進行分析。
3.1.1 體質量、瘦體質量及脂肪的發(fā)育
3.5歲時,幼兒體質量為15.29 kg,每年以2.71 kg的速度增長,直至6.0歲時增至23.42 kg,其各年齡水平及年增長量與及春蘭(2015)、許立軍等(2017)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但略高于2006年WHO給出的0~6歲兒童體質量參考值(石淑華等,2014),但符合兒童體格生長的長期趨勢。該研究結果提示,目前兒童體質量生長速率較2006年有所提高,說明目前兒童營養(yǎng)水平有所提升,但同時也要注意隨之而來的兒童超重肥胖等公共健康問題。
此外,本研究中幼兒各年齡體質量均高于沙特同年齡幼兒體質量均值(Shaik et al.,2016),也略高于Olcay(2015)等的研究結果。根據(jù)以往研究,在同一地區(qū)生活的不同人種(De Wilde et al.,2018;Toftemo et al.,2018),或是居住在不同地區(qū)的同一人種(李珊等,2021;張洪明等,2019),其身體成分會有顯著差異。說明遺傳背景、氣候條件和生活習慣均會對身體成分產生影響,并且國外幼兒身體成分評價標準對于我國兒童可能并不適用,若要建立我國幼兒身體成分評價標準,一定要充分調查全國各地區(qū)的情況。
3.5~6.0歲中,男童體質量增長量是女童的1.12倍,增長率分別是55.9%和49.9%。一般來講,各個年齡段男性瘦體質量均高于女性,女性在整個生命周期內有較多體脂含量。隨青春期臨近,男、女差異不斷增大(Gab‐bard,2012)。本研究同樣顯示,男童瘦體質量持續(xù)高于女童,二者相差約0.45~0.74 kg。
脂肪方面,3.5歲時,幼兒脂肪含量為2.19 kg,每年增長0.46 kg,與以往研究相比偏低,可能是因為樣本所在幼兒園比較重視對幼兒體質量的管理,幼兒在園內能夠得到充足的身體活動。未來的研究應注意抽樣的均衡性,排除與身體成分相關因素的影響。性別差異方面表現(xiàn)出3.5歲時男童低于女童,但其發(fā)育速率略快于女童,因此在5.5歲左右出現(xiàn)性別交叉。雖然在模型中男、女童發(fā)育速率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但差異的存在可能與該指標個體差異較大,導致標準差偏大有關。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5.5歲后男童體脂含量反超女童,但結果顯示其體脂率持續(xù)低于女童,與以往研究一致(張慧云等,2019),說明男童脂肪增長的同時也伴隨較多瘦體質量的增長。Fomon等(1982)研究發(fā)現(xiàn),幼兒身體成分的性別差異甚至從出生時就已經表現(xiàn)出來。在此基礎上,INTERGROWTH-21st項目(Villar et al.,2017)提出,妊娠期34周以后男孩有更多的瘦體質量,而女孩體脂率更高。最近研究發(fā)現(xiàn),男性足月兒臍帶血中瘦素水平低于女性(Santana et al.,2018),因此女性足月兒有更多脂肪組織,該結果進一步印證了之前的研究。有研究者認為,兒童青少年身體成分發(fā)育表現(xiàn)出的性別差異,究其機制主要與激素調節(jié)密不可分(黃蕾等,2009;Soriano-Guillén et al.,2016),進入青春期這種差異會更為明顯。
3.1.2 身體質量指數(shù)發(fā)育特征及幼兒超重風險的預測
一般來說,兒童在3~8歲BMI最低,隨后出現(xiàn)脂肪重聚(adiposity rebound,AR)(闕敏 等,2006)。本研究中,幼兒BMI隨年齡平穩(wěn)緩慢增長,3.5歲時BMI為14.59 kg/m2,每年約增長0.25 kg/m2。性別差異也隨年齡增長逐漸增大,4.5歲前女童領先于男童,隨后出現(xiàn)反超,該交叉發(fā)生時間點領先于脂肪,因為男童瘦體質量的發(fā)育也領先于女童,所以用BMI評價幼兒超重肥胖相對片面,并不能真正反映幼兒的身體組成情況。
此外,本研究中BMI并未體現(xiàn)出AR現(xiàn)象,而是呈現(xiàn)出從3.5歲起開始緩慢上升的趨勢。由于本研究所涉及年齡范圍較窄,因此無法明確判斷其BMI最低點,也不能斷定該人群在3.5歲前是否發(fā)生了AR。研究通常認為,AR發(fā)生時間對成人期肥胖有很強的預測性,但也有學者認為,AR出現(xiàn)的早晚與成年后的脂肪過度蓄積不存在必然關系,只有重聚時既有BMI顯著增長又有體脂堆積現(xiàn)象的個體兒童才有發(fā)展為成年肥胖的風險(季成葉,2010b)。本研究結果顯示,相較于BMI緩慢上升,體脂率并未呈現(xiàn)相同上升趨勢,甚至個別群組有一定程度下降,故體脂率較BMI可能更為準確地反映出幼兒AR現(xiàn)象。因此,精確的幼兒身體成分測試對于準確評價幼兒身體發(fā)育狀況具有重要意義。
在各群組內不同年齡幼兒的體脂率無顯著差異,但群組1的體脂率顯著大于群組2同年齡段幼兒,由此導致數(shù)據(jù)不收斂,從而無法進行擬合。
根據(jù)以往研究結果,出生情況、母乳喂養(yǎng)情況、父母體質量和受教育水平等都是幼兒超重肥胖的影響因素。其中,出生體質量和學齡期、青春期及成年肥胖的發(fā)生率呈“倒U”型關系,即過高或過低的出生體質量都會使發(fā)生肥胖的危險率增加(季成葉,2010b)。常銳霞等(2018)在出生體質量與兒童期肥胖的關聯(lián)性系統(tǒng)評價中發(fā)現(xiàn),高出生體質量的兒童肥胖發(fā)生風險是正常兒童的1.77倍。對于低出生體質量的兒童,由于其在胎兒期長期暴露在熱量缺乏的不良環(huán)境中,機體為了適應不良環(huán)境自動將自身新陳代謝調整至較低水平,即使日后營養(yǎng)狀況得到改善,其身體代謝水平也難以提高,因此只能將多余熱量以脂肪的形式儲存起來,此類兒童易發(fā)生向心性肥胖。母乳喂養(yǎng)方面,徐冬梅等(2017)通過Meta分析發(fā)現(xiàn),與人工喂養(yǎng)相比,母乳喂養(yǎng)可降低0~6歲兒童肥胖的發(fā)生風險,且母乳喂養(yǎng)超過6個月效果更為顯著。同時,國內相關調查研究表明,母親受教育程度低是學齡前兒童超重肥胖的主要危險因素(李曉慧等,2011;薛紹兵等,2015)。本研究背景信息調查結果顯示,各群組幼兒出生體質量、BMI及母乳喂養(yǎng)情況均無顯著差異。只有母親受教育程度存在組間差異,群組1中幼兒母親受教育程度在高中、??萍耙韵碌恼急雀哂谌航M2、3、4,且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因此,這可能是本研究造成群組1幼兒體脂率高于其他群組的原因。
正是因為群組效應的存在,當樣本量不夠大時,如果只進行簡單的橫斷面調查,很可能將此類群組效應混淆于年齡效應,最終得到錯誤的發(fā)育特征。因此,今后研究應當擴大樣本量,同時注意各群組樣本的基線信息是否匹配。
本研究采用加速追蹤設計得到幼兒身體成分的縱向發(fā)育規(guī)律,雖然可以通過模型的擬合得出各年齡段發(fā)育水平及速度,但是無法具體描繪出幼兒生長發(fā)育過程中的一些起伏和波動。同時,由于對幼兒進行身體成分測試難度較大,本研究的樣本量較小,導致脂肪、體脂率等個體差異較大的指標離散程度偏大,也會對模型擬合的準確度產生一定的影響。
未來可以開展縱向追蹤研究,對某一人群的身體成分進行持續(xù)追蹤,由此獲得真實的發(fā)育規(guī)律以彌補模型擬合的不足。
幼兒體質量、BMI、脂肪、瘦體質量和體內水含量均隨年齡呈線性增長;男、女童身體成分發(fā)育在此年齡段表現(xiàn)出性別差異;男、女童體質量和BMI的差異隨年齡逐漸增大,男童發(fā)育速率大于女童,其瘦體質量和體內水含量高于女童,而女童體脂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