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燈塔,人們腦海里會自然而然地浮現(xiàn)出這樣的畫面:在大海盡頭的岸邊矗立著一座燈塔,晴空萬里時它明艷的紅或醒目的白讓海岸線的輪廓無比分明,暴雨侵襲時它的塔光仍能穿透迷霧抵達風浪中心的海。在大航海時代,塔光為縱橫汪洋的過往船只指引方向,戰(zhàn)時也常常用作防御瞭望塔和通訊處。實際上,燈塔的存在印證了人類探索海洋的歷史,也在時刻喚醒人們對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在弗吉尼亞·伍爾芙的《到燈塔去》中,拉姆齊夫婦的兒子詹姆斯被燈塔深深吸引著,卻直到世界大戰(zhàn)之后,他才得以靠近那座日思夜想的燈塔,但它卻和想象中截然不同,“當時的燈塔是一座銀色的、繚繞著煙霧的塔樓,到了夜晚,黃色的眼睛便一下子溫柔地睜開……而現(xiàn)在,它只是光禿禿巖石上的一座干巴巴的高塔。”燈塔在這個故事中被認為是拉姆齊夫人主觀意識的客觀投影,詹姆斯年幼時,拉姆齊夫人溫柔地在窗口給他講故事,而他來到燈塔前時,拉姆齊夫人已經(jīng)故去。燈塔之光和拉姆齊夫人一樣有著于精神上的指引和慰藉力量,可與現(xiàn)實中的死亡和時間的流逝相抗衡。
在藝術(shù)創(chuàng)作和文學作品中,人們賦予了燈塔無數(shù)象征意義:堅定的、孤獨的、神秘的……即便如今燈塔已經(jīng)漸漸失去原本的作用,但它能讓人感受到的恒久的守護和方向的牽引始終留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