仉世海,周博文
1.三明市永安市小陶中心衛(wèi)生院全科醫(yī)學(xué)科,福建 三明 366025;2.福建中醫(yī)藥大學(xué)附屬福州中醫(yī)院內(nèi)分泌科,福建 福州 350001
2型糖尿病是老年人群高發(fā)病,其主要臨床表現(xiàn)是長期高血糖、胰島素分泌異常,會很大程度增加神經(jīng)、血管組織并發(fā)癥風(fēng)險[1-2]。近年來,2型糖尿病在我國的發(fā)病率逐年上升,相關(guān)研究指出,2型糖尿病的心血管疾病(CVD)風(fēng)險較之正常血糖水平人群高出2~4倍,同時該類患者的5年病死率也高出非糖尿病人2倍以上[3-4]。據(jù)相關(guān)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全球范圍內(nèi)每年由于糖尿病及其并發(fā)癥而死亡的患者高達500萬以上,導(dǎo)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就是糖尿病并發(fā)CVD,占死亡人數(shù)的2/3以上,因此,CVD發(fā)生及進展與糖尿病患者預(yù)后恢復(fù)密切相關(guān)[5]。該研究于2019年12月—2021年6月通過對比糖尿病并發(fā)CVD和未并發(fā)CVD患者的資料、實驗室檢查指標,進一步明確高齡2型糖尿病患者并發(fā)CVD的危險因素,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該院收治的71例2型糖尿病并發(fā)CVD高齡患者為研究組,另選取71例2型糖尿病未并發(fā)CVD高齡患者為對照組。納入標準:年齡≥60歲且臨床資料完整;糖尿病診斷與ADA標準相符,滿足以下之一或以上標準:①空腹血糖(FPG)≥7.0 mmol/L;②餐后2 h血糖(2 hPG)≥11.1 mmol/L;③糖化血紅蛋白(HbA1c)≥6.5%。心血管疾病包括:①心臟事件:冠心病、急性心功能不全、急性心肌梗死;②出血或缺血性腦卒中;③周圍血管事件。排除標準:非腦卒中或冠心病原因死亡者;合并急慢性感染、惡性腫瘤者;合并免疫性疾病者;心胸部先天性畸形者;凝血功能障礙者;嚴重肝腎功能不全者。
系統(tǒng)性分析比較兩組一般資料及實驗室檢查指標。前者包括患者性別、年齡、BMI、糖尿病病程、飲酒史、吸煙年限、心血管病家族史,后者包括三酰甘油(TG)、總膽固醇(TC)、HbA1c、FPG、2 hPG、纖維蛋白原(FIB)、載脂蛋白A(ApoA)、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收縮壓(SBP)、舒張壓(DBP)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壓、超敏C反應(yīng)蛋白(hs-CRP)。
研究組糖尿病病程、BMI、吸煙年限均大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s)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s)
指標 研究組(n=71) 對照組(n=71) t/χ2值 P值性別(男/女)年齡(歲)BMI(kg/m2)糖尿病病程(年)飲酒史(有/無)吸煙年限(年)心血管病家族史(有/無)35/36 64.58±9.72 24.23±1.28 10.44±3.05 17/54 19.04±6.15 3/68 39/32 65.31±10.36 23.15±1.07 8.82±2.47 19/52 16.63±6.57 5/66 0.452 0.433 5.455 3.478 0.149 2.257 0.530 0.502 0.666<0.001 0.001 0.699 0.026 0.467
研究組TG、TC、HbA1c、FPG、2 hPG、FIB水平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研究組ApoA、HDL-C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實驗室檢查指標對比(±s)
表2 兩組患者實驗室檢查指標對比(±s)
指標 研究組(n=71) 對照組(n=71) t值 P值TG(mmol/L)TC(mmol/L)HbA1c(%)FPG(mmol/L)2 hPG(mmol/L)FIB(g/L)ApoA(g/L)HDL-C(mmol/L)LDL-C(mmol/L)SBP(mmHg)DBP(mmHg)hs-CRP(mg/L)2.03±0.67 5.11±2.16 9.16±2.48 10.57±2.83 15.52±4.64 4.13±1.82 0.88±0.24 1.04±0.32 3.92±1.22 146.87±26.25 81.72±16.06 4.68±2.63 1.81±0.53 4.42±1.13 7.32±1.69 6.84±1.87 10.67±3.32 3.46±1.74 1.02±0.35 1.35±0.31 3.64±1.27 144.71±23.65 80.27±20.43 3.26±1.37 2.170 2.385 5.166 9.267 7.163 2.242 2.780 5.863 1.340 0.515 0.470 4.035 0.032 0.018<0.001<0.001<0.001 0.027 0.006<0.001 0.183 0.607 0.639<0.001
多元Logistic回歸分析結(jié)果顯示,HbA1c水平、糖尿病病程、吸煙年限是2型糖尿病并發(fā)CVD的獨立危險因素。見表3。
表3 高齡2型糖尿病患者并發(fā)CVD危險因素分析
2型糖尿病患者神經(jīng)、血管并發(fā)癥是常見的致殘原因。有研究指出,高齡2型糖尿病患者罹患心血管病的概率高于普通人3倍以上[6-7],而合并缺血性心臟病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突出的血管病變特點是微、小血管管壁糖原沉積、僵硬[8-9]。該研究中,研究組糖尿病病程、BMI、吸煙年限均大于對照組(P<0.05),這說明隨病程延長,2型糖尿病高齡患者出現(xiàn)CVD的概率有所增加,同時吸煙、肥胖也會促使發(fā)病概率提升[10-11]。研究組TG、TC、HbA1c、FPG、2 hPG、FIB水平均高于對照組,ApoA、HDL-C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2型糖尿病合并CVD高齡患者體內(nèi)糖、脂代謝紊亂程度比非合并CVD患者更嚴重,異常脂代謝是引起動脈粥樣硬化的關(guān)鍵要素,而長時間高血糖會引起心中小動脈血管、微血管等血管系統(tǒng)出現(xiàn)管腔狹窄、管壁彈性降低等一系列異變,進而增加CVD發(fā)病風(fēng)險[12]。
多元Logistic回歸分析結(jié)果顯示,HbA1c水平、糖尿病病程、吸煙年限是2型糖尿病并發(fā)CVD的獨立危險因素。病程越長,HbA1c水平控制效果越差,糖尿病患者各器官在血糖代謝紊亂環(huán)境中的暴露時間就越長,損傷程度也會隨之持續(xù)加重[13-15]。該類患者代謝紊亂程度更加嚴重,動脈粥樣硬化加重,因此發(fā)生血管并發(fā)癥的概率更大。2型糖尿病高齡患者吸煙時間越長,其體內(nèi)所積聚的毒性物質(zhì)就越多,對機體會產(chǎn)生更嚴重損傷[16-17]。組織缺氧及尼古丁、一氧化氮等毒性物質(zhì)的過度刺激會對脂蛋白異化及合成產(chǎn)生影響,進一步加重冠狀動脈硬化的程度,降低血管彈性,心血管損傷程度也會更加明顯,最終導(dǎo)致心肌缺血缺氧而誘發(fā)CVD[18]。
綜上所述,2型糖尿病并發(fā)CVD概率較高,尤其是HbA1c指標控制欠佳、糖尿病病程長、吸煙年限長會顯著增加心血管病風(fēng)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