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從族群整合的視角看新加坡“去極端化”措施及其成效*

2022-01-01 16:25安高樂
區(qū)域與全球發(fā)展 2021年3期
關(guān)鍵詞:極端化極端主義穆斯林

安高樂

內(nèi)容提要:許多國家的“去極端化”措施始于“9·11”恐怖襲擊之后。與大多數(shù)國家不同,新加坡總理李光耀在立國后就意識到宗教極端主義可能對社會構(gòu)成危害,并采取了一系列的“去極端化”措施。新加坡的“去極端化”措施包括兩個階段:“9·11”事件之前主要包括多元文化政策、非宗教政策、按比例混合居住的“組屋”制度、國家服務(wù)精神的培養(yǎng)等;“9·11”事件后集中于反制極端意識形態(tài)、預防、宗教康復、脫離接觸和善后安撫等方面的措施,兩個階段的“去極端化”措施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值得其他國家借鑒。

恐怖主義在“冷戰(zhàn)”結(jié)束后成為非傳統(tǒng)安全的頭號威脅,世界各國在武力反恐的同時,逐漸意識到抓捕和擊斃所有恐怖主義者不太現(xiàn)實。因此,在堅持武力“反恐”的同時對“去極端化”措施進行研究和實施。一些學者在理論層面進行研究。其中,阿索爾(O.Ashour)將“去激進化”定義為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極端組織改變意識形態(tài),并意識到使用暴力行為實現(xiàn)政治目標是非法方法,同時在多元化背景下接受漸進的政治經(jīng)濟變革。①O.Ashour,“The Impact of Egyptian Islamist Revisionists on Al-Qaeda,” Perspectives on Terrorism,Vol.2,No.5,2008,pp.11-14.拉菲克(Z.H.Rafique)和阿美德(M.Ahmed)則將“去極端化”計劃定義為“放棄極端主義世界觀的過程”。③Z.H.Rafique & M.Ahmed,“De-radicalization and Rehabilitation Effort Analysis of Anti-Terrorism Activities in Pakist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Vol.2,No.1,2013,pp.115-124.迪切森認為,“去極端化”有四個戰(zhàn)略用途:第一,它可以用來對付隱藏在多數(shù)人群中更靈活的潛在分子;第二,強調(diào)“去極端化”與軍事手段間的區(qū)別;第三,它可以悄無聲息地執(zhí)行;第四,它涉及極端主義的態(tài)度、價值觀和信仰等認知方面。①Yosua Praditya Suratman,“The Effectiveness of De-Radicalization Program in Southeast Asia: Does It Work? The Case of Indonesia,Malaysia,and Singapore,” Journal of ASEAN Studies,Vol.5,No.2,2017,p.137.在理論探討的同時,一些國家從行動上采取“去極端化”政策,取得不同的成效,但也遭到一些極端主義者的抵制。與其他國家相比,新加坡的“去極端化”政策措施執(zhí)行得比較早,成效也很不錯。早在立國之初,在經(jīng)歷兩次種族沖突騷亂后,李光耀就預見到宗教極端主義的潛在危險,因而在民眾普遍追求溫飽訴求、對“去極端化”政策不甚敏感的時機頒布了一些“去極端化”政策。由于新加坡的“去極端化”措施是在悄無聲息的,并且政府將其與國家治理巧妙地結(jié)合起來,順利地把社會整合成一種善治的模式,值得其他國家學習和借鑒。

鑒于新加坡“去極端化”的成功經(jīng)驗,國內(nèi)外學者對其進行了大量的研究,發(fā)表了一些有借鑒性的成果。從國外來看,伊斯蒂亞克·艾哈邁德(Ishtiaq Ahmed)將巴基斯坦與新加坡的“去極端化”措施進行比較,認為后者的“去極端化”措施既能保證宗教自由,又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極端主義者濫用宗教在不同文明間散播仇恨的種子。②Ishtiaq Ahmed,“Radicalization and De-Radicalization in Singapore and Pakistan: A Comparison,”Conflict and Peace Studies,Vol.2,No.3,Jul-Sep 2009,p.2.拉汗·古納拉特納(Rohan Gunaratna)介紹了新加坡通過社區(qū)接觸計劃“去極端化”的方法。③Rohan Gunaratna,“Communities Defeat Terrorism: Post-9/11 Community Engagement Strategies,”UNISCI Discussion Papers,No.27,October 2011,pp.279-285.勞倫·喬杜里芬克(Naureen Chowdhury Fink)對新加坡“去極端化”措施進行探索。④Naureen Chowdhury Fink,“Beyond Terrorism: Deradicalization and Disengagement from Violent Extremism,” International Peace Institute,October 2008,pp.1-36.保羅K·戴維斯(Paul K.Davis)認為,新加坡的“去極端化”措施強調(diào)“現(xiàn)身教育”,能夠讓部分極端分子“迷途知返”。⑤Paul K.Davis,Social Science for Counterterrorism Document,Pittsburgh,RAND Corporation,2009,pp.299-320.麗莎·布雷戴斯(Lisa.Blaydes)認為,新加坡通過廣泛的宗教辯論和心理輔導,使“去極端化”措施取得了不小的成效。從國內(nèi)來看,盧光盛分析了新加坡實行多元民族政策的原因,認為:其一是為了擺脫國內(nèi)外的壓力而被動采取的斡旋政策,其二是要主動要把新加坡建設(shè)成一個統(tǒng)一的由“新加坡人”組成的共和國,而不是由不同民族混雜到一起的國家。①盧光盛:《新加坡的多元民族政策》,載《東南亞縱橫》,1998年第3 期,第45—46 頁。范立強從公共住房模式來分析新加坡的族群整合,認為按比例混合居住的“組屋”制度對于打破原有各民族之間隔離聚居的封閉狀態(tài),促進族際溝通了解,整合民族關(guān)系起到了良好的作用。②范立強:《新加坡的民族整合:以公共住房模式為視角》,載《民族論壇》,2014年第9 期,第29—33 頁。從國內(nèi)外已有的研究來看,總體上存在兩個“割離”:其一是將“9·11”事件前后的去極端化割離,其二是將族群整合與純粹的“去極端化”割離。本文在借鑒國內(nèi)外研究成果的基礎(chǔ)上,著力兩個貫通:將新加坡的族群整合與“9·11”后的“去極端化”貫通,將新加坡建國后實施族群整合的歷史貫通,從多個維度綜合探究新加坡為避免危害而采取的“去極端化”政策。

一、“9·11”襲擊事件之前新加坡的“去極端化”政策

許多學者也將新加坡“9·11”事件前的“去極端化”政策稱為族群整合政策,主要包括多元文化、世俗化、“組屋制度”促進族群整合、普遍義務(wù)兵役制等。

(一)多元文化政策

1.雙語政策

語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在多元文化教育的精神下,語言多樣性應被考慮在內(nèi)。語言多樣性賦予人們平等學習母語的機會,語言上的少數(shù)民族也應有學習其母語的權(quán)利?!妒澜缯Z言宣言》明確地將語言權(quán)利與其他人權(quán)分類,涉及在私人或公共氛圍中選擇一種或多種語言進行交流的個人和集體權(quán)利。③Yun Shi,“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n Singapore and Japan,” A Master’s Dissertation Submitted to Osaka Jogakuin University,August 27,2018,p.17.關(guān)于“雙語”的著名定義,倫納德·布盧姆菲爾德(Leonard Bloomfield)在他的《語言》一書中將“雙語”定義為把兩種語言像母語一樣的控制,而母語(第一語言)是一種從出生開始就接觸到的語言。④Ibid.在新加坡,本地語或母語一詞是指一個民族的語言,而不是第一語言,第一語言是英語。⑤A.Davies,The Native Speaker: Myth and Reality,UK,Multilingual Matters,2003,p.10.新加坡雙語政策要求強調(diào)使用英語和母語,特別是三個主要民族的語言:普通話為華人使用,馬來語為馬來人使用,泰米爾語為印度人使用。英語為新加坡的工作語言,而母語則用于增強個人的價值觀和文化歸屬感。新加坡特殊的語言政策也受到憲法的保護,根據(jù)《新加坡憲法》第153A條,英語、華語、馬來語和泰米爾語被宣布為國家的四種官方語言,馬來語、華語和泰米爾語被分別指定為馬來人、華人和印度人的母語。①E.K.B.Tan,“The Multilingual State in Search of the Nation: The language Policy and Discourse in Singapore’s Nation Building,” In H.G.Lee & L.Suryadinata ,eds.,Language,N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Southeast Asia,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pp.74–117.以英語為中立通用語言的雙語政策也使多元文化主義成為可能,并將公民團結(jié)為新加坡人。

在解釋為什么對新加坡實行雙語政策時,李光耀表示,新加坡實行雙語政策的目的是避免國家分裂和更好地進行社會整合。②Yun Shi,“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n Singapore and Japan,” A Master’s Dissertation Submitted to Osaka Jogakuin University,August 27,2018,p.25.英國殖民統(tǒng)治時期,新加坡是一個多種族的國家。新加坡獨立后,為避免某個族群一家獨大而造成的對其他族群的欺壓。李光耀政府頒布了許多將國家建構(gòu)成一個多元文化的國家政策,對國家發(fā)展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其中,最主要的是對官方語言的建構(gòu)。在四種官方語言中,將英語列為第一官方語言和工作語言至關(guān)重要:第一,因為每個人都可以說英語,華人可以說英語加華語,印度人可以說英語和泰米爾語,馬來亞人可以說英語和馬來亞語;第二,選擇英語作為新加坡的工作語言是因為它有利于國際商務(wù)、外交和技術(shù)合作。英語作為工作語言還可以促進不同種族之間的交流,這可以使不同種族群體相互融合;第三,在非殖民化后,西方原本說英語的族群不可能再對其他族群構(gòu)成欺壓,所以英語是一門中立的官方語言,各個族群可以通過共同的語言進行交流和融合。

2.保持宗教和諧的政策

除了用法律維持社會和諧和寬容外,新加坡議會于1990年還通過了《維持宗教和諧法案》來確保各種宗教相互尊重,同時預防宗教被用于政治目的。根據(jù)該法案建立機制采取及時有效的措施,以此預防可能發(fā)生的宗教敵視、仇恨、甚至騷亂。用來防止此類潛在麻煩的武器是一項法定約束。法案授權(quán)部長發(fā)布限制令,限制宗教團體成員和機構(gòu)采取威脅公共秩序和國家安全的行為。③Chan Sek Keong,“Multiculturalism in Singapore: the Way to Harmonious Society,” Singapore Academy of Law Journal,p.102,https://journalsonline.academypublishing.org.sg/Journals/Singapore-Academy-of-Law-Journal/e-Archive/ctl/eFirstSALPDFJournalView/mid/495/ArticleId/500/Citation/JournalsOnlinePDF,訪問日期:2018年9月8日。破壞限制令者將被罰款、監(jiān)禁或者兩罪并罰。限制令的審查由維持宗教委員會執(zhí)行,其成員由總統(tǒng)任命,職能是向總統(tǒng)提供決策咨詢建議,涉及限制令的通過、廢黜以及修改等。雖然到目前為止新加坡并未實施限制令,但關(guān)于限制令法律框架的存在就足以震懾破壞宗教和諧的行為。

3.利用學校教育促進跨種族間的理解與和諧

為了培育全國跨種族與多元宗教間的凝聚力和國家認同,新加坡國家教育大綱規(guī)定:教育的目的要促進各種族的理解與和諧。新加坡促進種族和宗教間和諧的努力始于孩子的幼兒和中小學教育階段,幼兒園和中小學成為傳播寬容和理解價值觀的自然機構(gòu)。通過歷史、公民、道德等學科,學校教育強調(diào)和諧與寬容的重要性。為了促進和諧和統(tǒng)一,新加坡教育部的政策要求統(tǒng)一校服,禁止穿戴特殊的民族服裝進入校園。為此,2002年還引發(fā)了一場爭議,4 名穆斯林女孩因戴伊斯蘭教頭巾被暫停入校,①Sharon Siddique,“Islamic Dress Put in Perspective,” The Strait Times,August 28,2002.其父母和支持者認為孩子戴頭巾是實現(xiàn)宗教自由的表現(xiàn)。這件事在政治集團、外國評論員和媒體間引起了廣泛的評論,但新加坡教育部還是堅持既定的政策:學校是每一位學生共享的世俗場所,不允許搞特殊化。最終父母要求學生放棄穿戴頭巾,事件得以平息。

(二)世俗化政策

新加坡的世俗化政策主要體現(xiàn)在對伊斯蘭教的管理。新加坡是世俗國家,憲法維護群體遵守宗教信仰的權(quán)利,但規(guī)定宗教與國家政權(quán)之間的分離。②Suzaina Kadir,“Uniquely Singapore: the Management of Islam in a Small Island Republic,” Pluto Journals,October.1,2010,p.164,http://www.singstat.gov.sg/pubn/popn/cop2000admin.pdf,訪問日期:2018年10月8日。這一規(guī)定有宗教騷亂的經(jīng)歷,包括先知穆罕默德誕辰紀念日期間的“1964年騷亂”,導致政府對宗教活動進行強有力控制。此外,在20世紀80年代后期頒布的《維持宗教和諧法》中規(guī)定,教會團體參與所謂的“宗教信仰”活動之后,如果以從事宗教信仰為幌子從事顛覆活動的話,政府可以對其采取行動。③Suzaina Kadir,“Uniquely Singapore: the Management of Islam in a Small Island Republic,” Pluto Journals,October.1,2010,p.164,http://www.singstat.gov.sg/pubn/popn/cop2000admin.pdf,訪問日期:2018年10月8日。必須指出的是,國家并不禁止正常的宗教活動,而是鼓勵公民社區(qū)發(fā)展宗教道德守則,不過堅持認為宗教身份應遠離政治。因此,國家主張的世俗主義思想比簡單地將宗教私人化要復雜得多,這反映在對伊斯蘭教的管理上。伊斯蘭管理框架是在英國殖民統(tǒng)治后期制定的,當時穆斯林精英商討在國家中的代表權(quán),并進一步協(xié)調(diào)伊斯蘭教習俗,最終推動新加坡頒布了1957年的《穆斯林條例》。為了強化《穆斯林條例》中已有的規(guī)定,并使穆斯林事務(wù)的管理同步化,新加坡新成立的議會于1965年通過了《穆斯林法律管理法》(Administration of Muslim Law Act,AMLA)?!赌滤沽址晒芾矸ā愤€呼吁成立一個法定委員會,就與穆斯林社區(qū)有關(guān)的事務(wù)向政府提供建議,并于1968年成立了“新加坡伊斯蘭教委員會”?!靶录悠乱了固m教委員會”主席由總統(tǒng)通過總理提名,并與各個穆斯林組織的提名相結(jié)合進行任命?!靶录悠乱了固m教委員會”的建立使得新加坡?lián)碛幸粋€管理穆斯林社區(qū)的官方機構(gòu),其主要職能是管理與穆斯林有關(guān)的慈善和朝圣事務(wù)。從1975年開始,所有朝圣者必須經(jīng)過“新加坡伊斯蘭教委員會”的注冊才能獲得相關(guān)簽證,并且只能通過“新加坡伊斯蘭委員會”批準的供應商進行慈善活動。①Suzaina Kadir,“Uniquely Singapore: the Management of Islam in a Small Island Republic,” Pluto Journals,October.1,2010,p.164,http://www.singstat.gov.sg/pubn/popn/cop2000admin.pdf,訪問日期:2018年10月8日。

“新加坡伊斯蘭教委員會”在清真寺管理中發(fā)揮的作用也表明了宗教管理的集中化。在新加坡獨立之前,個別清真寺由居住在其附近的當?shù)啬滤沽志用窠ㄔ旌途S修?,F(xiàn)在,這些建造和維修的事務(wù)由“新加坡伊斯蘭教委員會”負責管理,據(jù)統(tǒng)計,截至2010年10月底,“新加坡伊斯蘭教委員會”管理著大約90 個鄉(xiāng)村清真寺。②Suzaina Kadir,“uniquely Singapore: the Management of Islam in a Small Island Republic,” Pluto Journals,October.1,2010,p.165,http://www.singstat.gov.sg/pubn/popn/cop2000admin.pdf,訪問日期:2018年10月8日。

(三)利用“組屋制度”促進族群整合

“組屋制度”是新加坡積極執(zhí)行族群整合的措施之一。新加坡的購房由“建屋發(fā)展局”(Housing and Developing Board,HDB)管理,該機構(gòu)對每一小區(qū)各種族居民的比例作出規(guī)定和限制,③Michael Hill,The Politics of National Building and Citizenship in Singapore,London: Routledge Publishing House,1995,pp.126-127.要求各種族按照比例混合居住。居民在購買住房時要根據(jù)“建屋發(fā)展局”在每一個小區(qū)的族群比例配額來購買。此外,房屋出售人也不是隨便就可以出售,如果出售導致其街區(qū)新加坡永久居民(SPR)配額發(fā)生變化,則賣方不得將其公寓出售給特定的買家。這一措施有效地防止了小區(qū)族群比例失衡?!敖M屋制度”為各種族提供大量的交流機會,推動建立社區(qū)精神。

(四)普遍義務(wù)兵役制培養(yǎng)國家服務(wù)精神

1967年獲得獨立后不久,新加坡便開始實施征兵政策。根據(jù)現(xiàn)行的《新加坡入伍法》,所有男性公民和永久居民都有可能在16.5 歲時應征入伍。但在實際操作中,年輕的新加坡男性通常在18 歲或19 歲完成高級劍橋考試或?qū)W位課程后才入伍。①Hock Woon,“Young Singaporeans’ Perspectives of Compulsory Military Conscription: How They Manage the National Service Experience in Relation to Their Education,Development and Careers,” Thesis Submitted for the Degree of Doctor of Education at the University of Leicester,August 2011,p.2.換句話說,大多數(shù)應征入伍者只有在服兵役后才開始接受高等教育。新加坡最初采取征兵制的決定主要是為了應對英軍在新加坡撤離后補充國防力量。其次,對于一個資源有限的小國,征兵可以保證國防和國家建設(shè)。更重要的是,新加坡在獨立后面臨族群沖突的潛在危險,兵役制可以盡量減少族群差異,并增強各族群間的共性和國家認同。通過兵役制,不同族群的公民在服兵役期間統(tǒng)一按照世俗的生活方式一起吃飯、同屋睡覺、同屋生活,這樣可以減小不同種族間的差異,進而增強國家凝聚力和國家認同感。

二、“9·11”襲擊事件后的“去極端化”政策

根據(jù)“去極端化”個人層面的分析,美國蘭德公司的拉巴薩(Angel Rabasa)認為,為了應對極端分子對極端組織的情感和意識形態(tài)承諾,“康復”極端主義者的努力應該是嚴格而全面的計劃;為了有效地反制極端主義,“去極端化”計劃必須聘用武裝分子認為可信的對話者。此外,該計劃完成后,必須對“康復畢業(yè)生”進行認真的監(jiān)控,并為其提供持續(xù)的支持,以減少再次犯罪的可能。②Angel Rabasa,“Deradicalizing Islamist Extremists,” National Security Research Division of the RAND Corporation,2010,p.41

“去極端化”的過程不一定與個人極端的特殊原因有關(guān),一旦個人加入了極端組織,他們通常會發(fā)展許多將自己與該團體捆綁在一起的紐帶,并使其退出變得困難。例如,即使一個人由于友情和親屬關(guān)系而加入極端組織,此人很可能會被洗腦而接受該組織的意識形態(tài),并且通常也需要依靠該組織來提供基本生活需要。①Marc Sageman,Leaderless Jihad: Terror Networks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Philadelphia,Pa.: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2008,p.70.因此,只有打破這種極端組織的紐帶聯(lián)系,并提供其他替代方法來滿足武裝分子的心理和物質(zhì)需求,“去極端化”計劃才能取得成功。如果個人繼續(xù)與極端分子交往并且?guī)缀鯖]有在組織之外建立新生活的機會,那么,簡單地阻斷這種極端意識形態(tài)的交流也不會形成永久的“去極端化”。反極端主義意識形態(tài)是必要的,但單一方法不足以產(chǎn)生永久康復的效果。

首先,許多“去極端化”計劃都致力于通過神學對話來解構(gòu)極端主義意識形態(tài)。如果好戰(zhàn)分子尊重對話者的權(quán)威,那么,宗教人士和好戰(zhàn)分子間的討論更有可能奏效,這種尊重可能源于對話者的正規(guī)神學訓練和經(jīng)驗。神學對話模式不是康復計劃削弱極端主義信念的唯一途徑,其他方法包括通過上課或發(fā)放宗教文獻資料來提供有關(guān)伊斯蘭教的信息,可以讓對伊斯蘭教有錯誤理解的武裝分子對宗教有更深層次和更細微的了解。同樣,它也可以鼓勵武裝分子之間的辯論,從而間接削弱極端主義意識形態(tài)。其次,“去極端化”必須打破極端分子對組織的情感和實際承諾。為了破壞個人對極端組織的情感投入,“去極端化”必須為個人提供情感支持,并幫助他們找到反對極端主義的同伴。再次,許多極端組織不僅滿足成員的所有基本生活需求,而且還為其成員的家庭提供幫助。因此,“去極端化”計劃需要幫助武裝分子及其家人尋找其他收入來源、住房、醫(yī)療保健和教育等。最后,“去極端化”計劃需要在被拘留者完成康復計劃并重新融入主流社會之后繼續(xù)對其進行監(jiān)控和支持??傊?,康復極端分子的努力應具有情感、務(wù)實、意識形態(tài)因素以及強有力的善后安撫計劃。宗教討論應以可信的宗教人士為主導,提供的實際支持應擴大到曾被拘留者及其家人。

2002年10月,“伊斯蘭祈禱團”策劃印度尼西亞巴厘島爆炸事件令新加坡政府和國民震驚,新加坡政府對宗教極端主義深感恐懼。換句話說,襲擊事件表明,新加坡本土存在潛滋暗長的極端分子。逮捕“伊斯蘭祈禱團”中的新加坡人清晰地表明,極端組織所構(gòu)成的威脅與傳統(tǒng)戰(zhàn)爭不同,傳統(tǒng)戰(zhàn)爭的威脅來自外部敵人,而恐怖主義的威脅存在于新加坡內(nèi)部的多種族結(jié)構(gòu)之中,“反恐”戰(zhàn)爭是一場攻心為上的意識形態(tài)戰(zhàn)爭。為了應對這一內(nèi)部威脅,打擊暴力極端主義,既要“武戰(zhàn)”又要“心戰(zhàn)”,做到“武戰(zhàn)”服從“心戰(zhàn)”。于是,新加坡政府采取了許多“去極端化”措施,這些措施包括:反制意識形態(tài),心理康復計劃,宗教康復計劃,社會康復—社區(qū)參與和家庭支持,“種族間信任圈”(Inter-Racial Confidence Circles,IRCCS),“社區(qū)團結(jié)”和“國民教育”計劃(National Education Programm),根據(jù)限制條令釋放和追蹤監(jiān)控等。

(一)為反制恐怖主義意識形態(tài)而加強宗教管理的機構(gòu)

反制恐怖主義意識形態(tài)是新加坡打擊暴力極端主義戰(zhàn)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其系統(tǒng)地傳播恐怖主義理論家和頭目的錯誤,歪曲教義??植乐髁x者宣稱,對基督徒和猶太人發(fā)動武裝圣戰(zhàn)、建立或捍衛(wèi)伊斯蘭國家是穆斯林的義務(wù),進行自殺式襲擊、開除叛教者和殺死異教徒是合法的。①Sabariah Hussin,“Preventing and Countering Violent Extremism: The Singapore Approach,” Combatting Violent Extremism and Terrorism in Asia and Europe,June 6,2018,p.25.對伊斯蘭教義的其他錯誤和誤導性解釋包括:允許殺害平民和非戰(zhàn)斗人員、對囚犯施以酷刑、強迫改教、殘割尸體和實行奴隸制。新加坡政府為此最大限度地從個人、家庭和社區(qū)三個層面來揭露和反駁這種歪曲的教義,并防止其扎根新加坡。這些努力的最前沿是發(fā)動穆斯林學者和社區(qū)領(lǐng)袖與政府合作。

為使社區(qū)免受極端主義意識形態(tài)的影響,新加坡政府早在1968年就建立負責管理與新加坡穆斯林有關(guān)事務(wù)的法定機構(gòu)“新加坡伊斯蘭教委員會”?!?·11”事件后,該機構(gòu)加強了反制恐怖主義意識形態(tài)的職能?!靶录悠乱了固m教委員會”與公信力較高的伊斯蘭學者和宗教教師協(xié)會“佩爾加斯”(Pergas)共同制定“阿薩蒂扎認知計劃”(Asatizah Recognition Scheme,ARS),以確保宗教教師具有必要的資格、學識、技能和素養(yǎng)。②Sabariah Hussin,“Preventing and Countering Violent Extremism: The Singapore Approach,” June 6,2018,p.175.在“新加坡伊斯蘭教委員會”的主導下,“阿薩蒂扎認知計劃”自2005年啟動,2017年強制要求在該計劃下注冊的穆斯林宗教教師在接受采訪的宗教教師評論說,此舉“將確保所傳授的教義不會分裂社會或?qū)е聵O端主義意識形態(tài)產(chǎn)生”;③Ibid.“新加坡伊斯蘭教委員會”還建立了被稱為伊斯蘭文明博物館的“和諧中心”,其目的是促進人們對主要宗教的了解,以消除穆斯林與非穆斯林新加坡人之間的偏見;“新加坡伊斯蘭教委員會”于2017年6月14日表示計劃組織一門課程,以使宗教教師具備使用社交媒體的技能。該課程的重點是如何更好地利用社交媒體平臺,幫助他們更好地與年輕一代建立聯(lián)系。為了進一步批駁極端主義意識形態(tài)的挑戰(zhàn),“新加坡伊斯蘭教委員會”于2018年2月宣布打擊極端意識形態(tài)新舉措;“新加坡伊斯蘭教委員會”的延伸工作包括“阿薩蒂扎青年網(wǎng)絡(luò)”(AYN),該計劃向宗教教師提供咨詢服務(wù)并解決有關(guān)恐怖主義的問題。①Sabariah Hussin,“Preventing and Countering Violent Extremism: The Singapore Approach,” June 6,2018,pp.175-176.在2018年5月發(fā)布的媒體聲明中說,“阿薩蒂扎青年網(wǎng)絡(luò)”表示將增強他們的在線工作,以便在社交媒體上為青年提供支持和指導。②Angelica Habulan and Muh Taufiqurrohman,“Philippines,Indonesia,Malaysia,Myanmar,Thailand,Singapore,Online Extremism,” Southeast Asia,Vol.10,Issue 1,January 2018,p.25.

(二)心理康復計劃

心理康復項目主要通過心理學家參與來執(zhí)行。康復過程從監(jiān)獄開始,在監(jiān)獄里,心理學家會定期對被拘留者進行評估。新加坡內(nèi)政部大約有30 位心理學家,其中大部分人為被拘留者工作。③Angel Rabasa,“Deradicalizing Islamist Extremists,” Rand National Security Research Division,March 2010,p.97.根據(jù)一位心理學家的說法,被拘留者會感到孤獨和與家人分離的感覺。因此,每周允許其家人探訪一次。家庭探訪具有治療作用,可以讓拘留者意識到他們的家人正在受苦。心理學家與每個被拘留者談?wù)撍奶幘澈透惺埽]有試圖改變他的價值觀,而是通過心理療法使被拘留者自身改變。被拘留者經(jīng)歷幾個情感階段(如拒絕、憤怒和接受等),而心理學家則幫助他們管理自己的情緒并培養(yǎng)更好的認知能力。通過心理療法,被拘留者最終意識到他們起初并未察覺“伊斯蘭祈禱團”的恐怖主義議程,因而后來被“伊斯蘭祈禱團”逐漸洗腦,由于在情感上受到海外穆斯林的苦難影響,所以自己未能質(zhì)疑“伊斯蘭祈禱團”的教義。在心理療法的最后階段,一些被拘留者經(jīng)歷了情感的宣泄,其舊有的價值觀被打破,新的價值觀重新建立。這一過程對一些被拘留者很有成效,對其他人員則較為漫長。

(三)宗教康復計劃

2001年,在逮捕一些“伊斯蘭祈禱團”成員后,新加坡政府就如何解決恐怖主義者的意識形態(tài)問題而專門咨詢了兩位穆斯林學者阿里·H·穆罕默德(Ali H.Mohamed)和烏斯塔茲·穆罕默德·哈斯比·哈桑(Ustaz H.Mohamed Hasbi Hassan)。兩位學者在與被拘留者面談后發(fā)現(xiàn)了極端主義者所持扭曲的意識形態(tài)包括:將推廣暴力作為手段,煽動仇恨和憤怒,簡單化范式,排外等。針對極端主義者扭曲的意識形態(tài),兩位學者意識到,需要提出一個計劃以改變被拘留者的偏見。于是,在政府的主導下新加坡成立了宗教康復小組。

1.成立宗教康復小組的宗旨

新加坡政府于2003年主導成立宗教康復小組(Religious Rehabilitation Group,RRG),其成員是新加坡穆斯林社區(qū)擁有必備證書和權(quán)威的宗教教師和學者,宗教教師和學者對被拘留者進行宗教咨詢和宗教教育。①Sabariah Hussin,“Preventing and Countering Violent Extremism: The Singapore Approach,” June 6,2018,p.25.宗教咨詢的目的是使被拘留者更加開放地了解伊斯蘭教,通過與被拘留者及其家人的討論,宗教康復小組幫助被拘留者解構(gòu)之前對伊斯蘭教所持有的錯誤認知,并建立新的認知。②Kumar Ramakrishna,“A Holistic Critique of Singapore’s Counter-Ideological Program,” CTC Sentinel,Vol.2,No.2,January 2009,p.9.

2.宗教康復小組的組成及康復階段

宗教康復小組由三個小組組成。第一個小組是秘書處,由來自各個伊斯蘭團體的六名志愿者組成,他們負責宗教康復小組的行政工作,并準備一些材料來對抗“伊斯蘭祈禱團”被拘留者的極端意識形態(tài);③Hassan and Pereire,“An Ideological Response to Combating Terrorism—The Singapore Perspective,”Small Wars and Insurgencies,Vol.17,No.4,December 2006,p.462.第二小組是資料小組,由一名法官、一名政府伊斯蘭學者和三名獨立伊斯蘭學者組成,其職責是評估秘書處編寫的材料;④Ibid.第三組是康復咨詢員小組,由大約20 名志愿的宗教顧問組成,他們向被拘留者、前被拘留者和被拘留者家庭提供咨詢。⑤Ibid.志愿的伊斯蘭學者和教師組成的宗教康復小組,向被拘留者提供咨詢并與他們進行辯論,讓他們明白是非。志愿者包括不同年齡的男性和女性,但所有人都精通伊斯蘭教,其中許多人畢業(yè)于埃及、沙特阿拉伯和馬來西亞的著名伊斯蘭大學。⑥Mohamed Feisal bin Mohamed Hassan,“The Roles of Religious Rehabilitation Group(RRG)in Singapore,” Religious Rehabilitation Group,http://www.rrg.sg/edisi/data/The_roles_of_RRG.pdf,訪問日期:2019年6月7日。

宗教康復小組的咨詢計劃針對被拘押的極端主義者著重開展四個特定階段的工作。第一階段包括:康復人員采訪犯人,了解其極端意識形態(tài),對伊斯蘭概念的錯誤理解等。這個階段可以使輔導員深入了解犯罪行為的依據(jù)或理由。第二階段包括康復人員糾正犯人的極端主義觀點。這個階段的咨詢?yōu)榉溉颂峁┝撕侠淼睦碛?,說明必須拋棄暴力極端主義的原因。在第三階段,康復人員以溫和的伊斯蘭解釋代替錯誤的或極端意識形態(tài)的解釋。利用受過訓練的宗教學者身份,康復人員幫助犯人重建對伊斯蘭教義的新理解,以別于之前犯人持有的暴力極端主義理解。第四部分強調(diào)對《古蘭經(jīng)》的正確理解,指導犯人如何在多元化和世俗化的社會中生活。①Amanda K.Johnston, Report about Assess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De-radicalization Programs for Islamist Extremists,Naval Postgraduate School Monterey,December 2009,p.52.

3.宗教康復小組的重點領(lǐng)域

宗教康復小組專注于五個特定領(lǐng)域:極端主義,對某些伊斯蘭教概念的誤解,穆斯林與非穆斯林之間的關(guān)系,圣戰(zhàn)和伊斯蘭教義的概念以及被拘留者的反西方觀點。2003年,宗教康復小組還著手編寫“去極端化”手冊。宗教康復小組充分利用了內(nèi)政部調(diào)查收集到的信息,以及虔誠的顧問和被拘留者之間的訪談所得到的信息進行分析。此外,一名前“伊斯蘭祈禱團”的被拘留者還就收集的材料提供了反饋。②Amanda K.Johnston,Report about Assess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De-radicalization Programs for Islamist Extremists,Naval Postgraduate School Monterey,December 2009,p.53.宗教康復小組維護著一個全面、系統(tǒng)的網(wǎng)站,該網(wǎng)站提供有關(guān)反極端主義思想的信息,并提供有關(guān)其消除激進主義計劃的信息。

(四)社會康復——社區(qū)參與和家庭支持

社會康復包括:通過向被拘留者提供發(fā)展職業(yè)技能的培訓,改善他們的教育和就業(yè)機會,使他們在獲釋后可以獲得較滿意的工作。有時,政府甚至安排激進分子在釋放時就有工作可做。③William J.Dobson,“The Best Guide for Gitmo? Look to Singapore,” Washington Post,May 17,2009.家庭在社會康復方面也起著重要作用,允許被拘留者進行家庭探訪,盡可能地維持家庭紐帶關(guān)系。每個被拘留者的家庭都分配了一名善后安撫人員,為被拘留者家庭提供社會和經(jīng)濟支持。善后安撫小組提供的支持可確保該家庭繼續(xù)運轉(zhuǎn),以確保被拘留者配合調(diào)查和康復計劃。定期與內(nèi)務(wù)安全部辦案警員互動,也為被拘留者提供了另一種社會聯(lián)系和支持。辦案警員定期對被拘留者進行評估、監(jiān)督和指導,還努力幫助被拘留者提高其學業(yè)和其他職業(yè)技能,幫助被拘留者在獲釋后找到工作。通過職業(yè)技能培訓,社會康復計劃能夠讓拘留釋放者很快重返社會。政府還調(diào)動雇主參與社會康復計劃,根據(jù)拘留釋放者的技能情況而匹配工作。累犯率高低是“去極端化”成功與否的標志,累犯率低說明“去極端化”比較成功,累犯率高比較失敗。自2002年以來,有83 人因與恐怖主義有關(guān)的活動而被接受“去極端化”計劃,最后釋放62 人。迄今為止,僅有兩次累犯案例。①Sabariah Mohamed Hussin,“Strategic Counterterrorism,Terrorist Rehabilitation and Community Engagement: The Singapore Experience,” Resource Material Series,No.104,2017,p.32.這是一個非常低的數(shù)字,說明新加坡的“去極端化”措施相當成功。

社區(qū)參與是新加坡反極端化和康復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植婪肿油ㄟ^散布暴力和分裂的意識形態(tài)進行恐怖襲擊,試圖在不同種族和宗教社區(qū)之間造成分歧。為了維護和加強社區(qū)和諧,確保社區(qū)結(jié)構(gòu)能夠應對恐怖襲擊的挑戰(zhàn),新加坡政府于2006年啟動了“社區(qū)參與計劃”(CEP)。②Sabariah Hussin,“Preventing and Countering Violent Extremism: The Singapore Approach,” June 6,2018,p.177.“社區(qū)參與計劃”旨在“將來自不同社區(qū)的新加坡人粘合在一起,加強社區(qū)之間的紐帶,并制定應對計劃,以幫助應對恐怖襲擊可能發(fā)生后的社區(qū)緊張局勢,確保社會保持團結(jié)一致,以便能夠迅速恢復和平與和諧的日常生活”。③Ibid.該計劃通過啟動社區(qū)參與,鼓勵穆斯林社區(qū)自我管轄,并確保對宗教的正確解釋和教導,這有助于創(chuàng)造一個一致“反恐”國內(nèi)環(huán)境,讓恐怖主義失去在社區(qū)存在的環(huán)境。新加坡政府為防止國內(nèi)的穆斯林社區(qū)極端化而作出了兩項努力:其一,政府保持與穆斯林社區(qū)領(lǐng)導人的溝通渠道并告知逮捕“伊斯蘭祈禱團”成員的情況;④Hassan and Pereire,“An Ideological Response to Combating Terrorism—The Singapore Perspective,”Small Wars and Insurgencies,Vol.17,No.4,December 2006,p.463.其二,政府與非穆斯林社區(qū)舉行會議,以鼓勵他們保持社會和諧⑤Hassan and Pereire,“An Ideological Response to Combating Terrorism—The Singapore Perspective,”Small Wars and Insurgencies,Vol.17,No.4,December 2006,p.464.。社區(qū)參與計劃也與宗教康復小組計劃合作,通過舉行公開討論、出版宣傳溫和伊斯蘭的書籍來廣泛爭取穆斯林社區(qū)的支持。通過使用可信的穆斯林對話者來批駁宗教極端主義,新加坡政府尋求人人反對宗教極端主義的穆斯林社區(qū),并使宗教極端主義失去生存的土壤。新加坡政府和穆斯林社區(qū)團體也認識到,極端主義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推進激進化的問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許多組織和個人已經(jīng)建立了自己的網(wǎng)站,用來對抗極端主義?!白诮炭祻徒M織”維護的綜合網(wǎng)站為打擊極端主義意識形態(tài)、“去極端化”信息提供平臺,許多個人還開設(shè)博客來對抗極端主義。

家庭支持對“去極端化”也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托尼C·帕克(Tony C.Parker)認為,沒有與公眾和犯人家屬互動就會改變犯人的心態(tài)是不可能的。⑥Tony C.Parker,“Establishing A De-radicalization /Disengagement Model for America’s Correctional Facilities: Recommendations for Countering Prison Radicalization,” Master’s Thesis,Naval Postgraduate School,March 2013,p.35.宗教康復小組和新加坡政府在康復計劃的早期階段就意識到,糾正“伊斯蘭祈禱團”成員的暴力極端主義思想,對新加坡免遭恐怖襲擊的目標僅僅實現(xiàn)了一半,目標的另一半需要社區(qū)和家庭參與來實現(xiàn)。在少數(shù)的穆斯林人口中,一些人家庭成員因拘押而使經(jīng)濟收入受到影響;另一些人則受到社會經(jīng)濟因素的影響,受影響的成員都容易受到極端主義蠱惑而走向極端化。因此,宗教康復小組強調(diào)家庭參與。在2009年國際恐怖主義康復會議上,新加坡國內(nèi)安全局局長在討論政府對社區(qū)極端化威脅的問題時表示,政府非常關(guān)注“伊斯蘭祈禱團”的家庭。政府擔心“伊斯蘭祈禱團”家庭成員一旦被監(jiān)禁后其他家庭成員將展開戰(zhàn)斗,從而造就“伊斯蘭祈禱團”恐怖分子。①Tony C.Parker,“Establishing A De-radicalization /Disengagement Model for America’s Correctional Facilities: Recommendations for Countering Prison Radicalization,” Master’s Thesis,Naval Postgraduate School,March 2013,p.35.政府和穆斯林社區(qū)意識到,提供一定程度的社會支持將有雙重目的:一方面,康復小組善后安撫項目協(xié)調(diào)下的社區(qū)可以為被拘押者的家庭成員提供幫助,從而減少其對“伊斯蘭祈禱團”極端組織的依賴;另一方面,通過向家庭成員提供社會援助,使被拘留者對穆斯林社區(qū)和宗教康復小組充滿感恩之情。這將形成一種忠誠感,并愿意與康復組合作,進而承認自己行為方式有錯誤。

(五)“種族間信任圈”——“社區(qū)團結(jié)”和“國民教育”計劃

“種族間信任圈”計劃旨在推進多元文化中社區(qū)間的和諧,同時增加不同族群間的理解。②Norman Vasu,“Countering Terrorism: Multiculturalism in Singapore,” The Quarter Journal,Winter 2006,p.151.新加坡政府希望通過“種族間信任圈”計劃建立宗教和社區(qū)領(lǐng)導間的信任關(guān)系,從而能夠更好地解決宗教和宗族問題。同時,社會構(gòu)建上的四大族群(華人、馬來西亞人、印度人和其他族群)也可以通過該計劃討論彼此間的問題。正如時任總理吳作棟(Goh Chok Tong)所言,“此計劃的主要目的是消除新加坡的恐懼以及更好地增進相互間的了解”。③NSCC,Fight Against Terror: Singapore's Security Strategy,National Security Coordination Centre,2004,p.11.為了更好地實施“種族間信任圈”計劃,新加坡政府于2012年開始“社區(qū)團結(jié)計劃”,其宗旨是:由簡單地促進四大族群間的了解轉(zhuǎn)變到更加強調(diào)形成成年人之間更廣泛、總體上的社區(qū)團結(jié)精神。通過向參與者顯示社區(qū)團結(jié)精神如何應用到日常生活的現(xiàn)實當中,顯示社區(qū)團結(jié)可以從公民社會中種族間的中立的價值觀中培育出來。④G.Koh,“Social Resilience and It’s Bases in Multicultural Singapore,” Paper Presented at Workshop,Regent Hotel,Singapore,July 28,2006,p.11.與“社區(qū)團結(jié)計劃”的目標相同,但“國民教育計劃”主要針對適齡兒童實施,其重要性主要是傳播跨越四大族群皆能接受的普遍價值觀。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教育計劃的建立主要根據(jù)以下六條原則:“(1)新加坡是我們的祖國,是我們的歸屬,我們要保留我們的遺產(chǎn)和生活方式;(2)我們必須維持種族和宗教和諧,盡管來自不同的種族、宗教、語言、文化,但我們追求同一命運;(3)我們堅持任人唯賢和預防腐敗,所有人根據(jù)其能力和努力可以獲得平等的機會;(4)新加坡人必須尋求自己的生存和繁榮方式;(5)我們必須保衛(wèi)新加坡,外人不會對我們的安全和幸福負責;(6)我們必須對未來充滿信心,團結(jié)、堅決和充分準備,我們會為自己建設(shè)美好未來。”①A.Tan and R.Wan,“ Introduction to National Education in Singapore,” in Steven Tan Kwang San,eds.,Securing Our Future: Sourcebook National Education Idea and Strategies for Secondary School and Junior College,Singapore,Prentice Hall,2003,pp.3-5.

(六)釋放前的評估及釋放后的監(jiān)視

被拘留者在完成康復計劃釋放前,要經(jīng)過全面的審查程序,審查囚犯最初接受洗腦的情況和參與恐怖主義組織的水平。案件專辦員、宗教顧問、監(jiān)獄看守、心理咨詢家和研究分析員向國內(nèi)安全部提供多種消息來源,以供其考慮確定釋放后是否需要繼續(xù)拘留或限制釋放犯的行動。被拘留者釋放后,根據(jù)《國內(nèi)安全法》,囚犯仍處于限制性命令(RO)之下,國內(nèi)安全部與宗教康復小組一起積極配合行動,以確保對釋放犯后期問訊和心理咨詢。善后服務(wù)組可能會對釋放犯及其家屬提供社會服務(wù)。為了確保對釋放犯繼續(xù)追蹤監(jiān)視,宗教咨詢?nèi)藛T、安全部門工作人員和其他康復小組的成員通常會發(fā)布限制命令。這種要求囚犯獲釋后繼續(xù)獲得咨詢和康復的權(quán)利,類似于美國對緩刑和假釋的限制。

三、新加坡“去極端化”的成效及評價

(一)成效

1.“9·11”事件前的多元化和世俗化等政策讓新加坡免遭國家分裂、族群沖突和族群迫害,增強了新加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讓新加坡成為一個多元、開放、包容、溫和、理性的國家。在這個國家里,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但宗教不能干預政治和干擾社會。通過文化藝術(shù)“去極端化”措施讓藝術(shù)釋放出巨大的潛力,從而讓文化和藝術(shù)增加了國家的活力,并且提高了居民生活質(zhì)量,生活水平的提高反過來又提高了國家的凝聚力,從而減少了極端主義的產(chǎn)生,增強了新加坡人的民族認同感和歸屬感,并滿足了公民的智力、情感、精神、文化和社會需求。

2.“9·11”事件后,通過“宗教康復小組”“去極端化”等措施從理論上解構(gòu)了伊斯蘭的極端敘事,讓極端主義者重新建構(gòu)正確的宗教觀念,即幫助極端主義者糾正錯誤的宗教認知,重新接納正確的認知。宗教康復小組的顧問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被拘留者對伊斯蘭的基本信仰和教義不是很了解。①Kumar Ramakrishna,“A Holistic Critique of Singapore’s Counter-Ideological Program,” CTC Sentinel,Vol.2,No.2,January 2009,p.9.大多數(shù)人是通過努力學習伊斯蘭教、尋找宗教教師等方式遇到了“伊斯蘭祈禱團”成員,從而受到“伊斯蘭祈禱團”頭目的洗腦。針對“去極端化”的情況,宗教康復小組努力教授被拘留者正確的伊斯蘭知識。②Amanda K.Johnston,Report about Assess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De-radicalization Programs for Islamist Extremists,Naval Postgraduate School Monterey,December 2009,p.52.

在辦案警員和輔導員的教育和輔導后,被拘留者認識到,他們通過書籍、互聯(lián)網(wǎng)和恐怖分子接觸并吸收的想法并不是主流。在接受輔導前,他們被誤導相信仇恨和暴力是伊斯蘭對其信奉者的要求。通過宗教顧問提供的咨詢和閱讀,倡導和平與非暴力主流文獻,被拘留者開始意識到恐怖分子將伊斯蘭教誤解為傳播仇恨和暴力,并對過去的行為方式進行反省。③Sabariah Mohamed Hussin,“Strategic Counterrorism,Terrorist Rehabilitation and Community Engagement: the Singapore Expericence,” 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Political Violence and Terrorism Research,p.30,https://www.unafei.or.jp/publications/pdf/RS_No104/No104_8_VE_Hussin.pdf,訪問日期:2019年11月1日。宗教康復小組顧問的工作對幫助被拘留者實現(xiàn)這一改變至關(guān)重要,許多被拘留者獲釋后繼續(xù)拜訪他們的宗教顧問,宗教顧問鼓勵其向當?shù)厍逭嫠聦で笾笇?。④Ibid.

在2004—2006年,宗教康復小組輔導員對“伊斯蘭祈禱團”的被拘留者進行了500 多次輔導。⑤Ramakrishna,“A Holistic Critique of Singapore’s Counter-Ideological Program,” Combating Terrorism Center at West Point,January 2009,Vol.2,Issue1,p.10.盡管對“伊斯蘭祈禱團”頭目的對話成效不是很顯著,但是對普通成員的康復成效明顯,大多數(shù)被拘留者沒有再從事實際的恐怖主義活動。⑥Zachary Abuza,The Rehabilitation of Jemaah Islamiyah Detainees in Southeast Asia: A Preliminary Assessment,Southeast Asia(Echols)Collection Publishing House,2017,p.203.

3.通過家庭支持政策使更多被拘留者重返社會。2005年,新加坡通過成立善后安撫小組(Interagency-After Care Group,ACG)向被拘留者家庭提供財政支持,幫助家庭成員尋找工作,向其子女提供教育機會。這種支持凸顯了新加坡政府的仁慈,也避免了因家庭支柱的喪失而遭受的剝奪感導致“多米諾骨牌效應”極端化的可能性。因此,這一措施一方面可以感化被拘留者,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家庭成員走向極端化,同時推進家庭成員參與說服被拘留者迷途知返,重新融入社會。像其他國家一樣,新加坡已經(jīng)意識到家庭在脫離接觸和反極端化過程中的重要性,因此社會為這些家庭成員提供了支持。

4.社區(qū)參與計劃改善穆斯林與非穆斯林間的關(guān)系,增強社會的和諧,社會也積極支持政府的“去極端化”政策。在最初逮捕了“伊斯蘭祈禱團”的許多成員之后,新加坡少數(shù)穆斯林社區(qū)中的許多人懷疑政府可能對穆斯林實施敵視政策。在意識到這一潛在的危險后,新加坡政府努力維持和改善政府與穆斯林社區(qū)領(lǐng)袖之間的聯(lián)系,主要體現(xiàn)在:政府及時向社區(qū)領(lǐng)導人通報關(guān)于恐怖主義調(diào)查的重大進展,逮捕恐怖主義嫌犯后先通報其所在社區(qū)的領(lǐng)導,然后才向公眾披露。①Hassan and Pereire,“An Ideological Response to Combating Terrorism—The Singapore Perspective,”Small Wars & Insurgencies,Vol.17,No.4,December 2006,p.463.新加坡管理伊斯蘭教事務(wù)的管理機構(gòu)“伊斯蘭宗教委員會”與社區(qū)穆斯林協(xié)會合作,對新加坡境內(nèi)的宗教教師進行認證和注冊,以確保實施溫和、平衡的教學。在新加坡伊斯蘭宗教委員會的倡導下,公信力比較高的非政府組織新加坡伊斯蘭學者協(xié)會“佩爾加斯”采取許多舉措來對抗極端主義。2003年,“佩爾加斯”組織了一次伊斯蘭學者會議,討論極端主義并提出溫和觀點。②Amanda K.Johnston,“Assess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Deradicalization Programs on Islamist Extremists,”Master’s Thesis of Naval Postgraduate School Monterey,December 2009,p.54.此外,“佩爾加斯”還出版專著,其內(nèi)容是對抗基地組織和“伊斯蘭祈禱團”所宣傳的極端主義。其他宗教團體也積極參與社區(qū)參與計劃,截至2016年年底,共有122 個穆斯林組織發(fā)聲譴責恐怖主義和極端意識形態(tài)。③M.M.Aslam,“De-Radicalization Programs in South-East Asia: A Comparative Study of Rehabilitation Programs in Malaysia,Thailand,Indonesia & Singapore,” Journal of Education and Social Sciences,Vol.4,June 2016,p.158.

新加坡政府和穆斯林社區(qū)團體也認識到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極端化的問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許多組織和個人已經(jīng)開發(fā)了自己的網(wǎng)站來對抗極端主義并宣傳溫和的宗教觀,許多個人還開設(shè)博客來反對極端主義思想。

5.“去極端化”措施與武力“反恐”相結(jié)合,迫使許多極端主義者放棄恐怖活動。新加坡強大的安全機構(gòu)允許對任何涉嫌恐怖主義的人進行拘留,這使新加坡當局能夠破壞并削弱恐怖組織的運作能力。監(jiān)禁也可以作為一種機制,使個人脫離恐怖組織,并使大多數(shù)被拘留者不敢積極參與恐怖主義活動。

(二)對新加坡“去極端化”的評價

新加坡對恐怖主義的康復計劃比較理想,原因在于它包含了“去極端化”可能成功的因素,諸如:摧毀極端主義者對極端組織的意識形態(tài)承諾,對完成康復計劃的釋放犯提供支持和監(jiān)控,邀請可信的對話者解構(gòu)激進的伊斯蘭教義等。新加坡是一個現(xiàn)代化、秩序井然、紀律嚴明的城市國家,擁有高效的安全服務(wù),可以在其康復計劃中投入大量的資源。在某種程度上,世俗和多元化的新加坡“去極端化”面臨的挑戰(zhàn)類似于世俗的西方國家所面臨的挑戰(zhàn)。但是,與歐洲國家不同,新加坡在其計劃中包含了強有力的神學對話內(nèi)容,目的是勸阻極端主義者拋棄錯誤認知。

新加坡“去極端化”成功的另一個優(yōu)勢在于,政府有能力動用大量財政資源來實現(xiàn)計劃目標。與印度尼西亞、沙特阿拉伯和也門等國不同,新加坡只有少數(shù)被監(jiān)禁的極端分子,因此,政府更有能力將這些人隔離在監(jiān)獄中,為被拘留者提供各種咨詢,并為被拘留者的家人提供廣泛的支持。

對新加坡的批評主要集中在伊斯蘭學者在“去極端化”計劃中的合法性上。首先,參與該計劃的絕大多數(shù)伊斯蘭學者是蘇菲派,并且該計劃是由蘇菲主義設(shè)計的;①Amanda K.Johnston,Report about Assess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De-radicalization Programs for Islamist Extremists,Naval Postgraduate School Monterey,December 2009,p.56.其次,宗教康復小組伊斯蘭學者與非穆斯林政府的密切合作也導致一些人認為,伊斯蘭學者充當政府宗教康復小組的“特洛伊木馬”;②Zachary Abuza,The Rehabilitation of Jemaah Islamiyah Detainees in Southeast Asia: A Preliminary Assessment,Southeast Asia(Echols)Collection Publishing House,2017,p.205.再次,與其他國家類似的計劃不同,新加坡很少利用洗心革面后的被拘留者為被拘留者提供任何咨詢,而印度尼西亞和埃及等國家大量利用了以前的被拘留者進行現(xiàn)身教育,并在這方面有很大作用;最后,在新加坡并不是所有的被拘留者都能成功康復,一些被拘留者拒絕康復計劃,認為自己遭到了不公正的迫害,并認為被拘留是違反伊斯蘭教義的行為。③Angel Rabasa,“Deradicalizing Islamist Extremists,” Rand National Security Research Division,March 2010,p.98.

猜你喜歡
極端化極端主義穆斯林
俄羅斯學界反極端主義研究概況及其特點
德國29名警察分享希特勒照片被停職
印尼·雅加達
新西蘭殺戮事件凸顯白人極端主義在全球影響之廣
談詩詞格律的極端化
英國穆斯林更重國家認同
穆斯林在歐洲與居民互認度迥異
“理想”
極端化事件難題破解
波密县| 宁安市| 霸州市| 固镇县| 卢湾区| 平山县| 志丹县| 云浮市| 江源县| 古蔺县| 余姚市| 江油市| 苗栗市| 曲阳县| 广丰县| 石阡县| 阿勒泰市| 葫芦岛市| 丰台区| 夹江县| 江陵县| 桦川县| 阿勒泰市| 青神县| 横峰县| 阳曲县| 墨江| 乌鲁木齐县| 黄大仙区| 兴义市| 华安县| 满城县| 台前县| 山西省| 河南省| 旬阳县| 长兴县| 西丰县| 灵宝市| 尚志市| 集贤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