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能只有工作,總要花點時間欣賞繪畫、音樂、小說、電影這些東西。工作有學問,享受也學問。有文化、懂得藝術欣賞、有生活品質和熱愛生活的人是喜歡讀新書的,而且看電影也多,音樂、繪畫各方面都會花很多時間——在工作和各自的專業(yè)領域研究之外,單論欣賞文化藝術,這樣的人可以算得上是億萬富翁。
怎么欣賞文化藝術?
懂得藝術欣賞、有生活品質的人,跟普通人有啥不一樣呢?他們至少有兩個優(yōu)點。第一是“理性”,也就是要從自利的目的出發(fā)考慮問題。第二是非常,非常講“效率”。他們知道一個最基本的問題:為什么要欣賞文化藝術?
這類人群欣賞藝術不僅僅是為了娛樂放松,也不僅僅是為了“有用”。拿手機看幾個搞笑視頻就能很好地娛樂放松。如果為了純粹“有用”,那你就應該強迫自己欣賞那些“別人說好”的“高品位”的東西。他們的洞見在于,你欣賞的文化藝術,是和你的自我認同聯(lián)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說,你欣賞什么文化,約等于你是個什么人。
我們欣賞文化應該既追求高度也追求廣度,這是因為我們的自我認同也要追求高度和廣度。舉個例子。作為東北人,我非常喜歡趙本山的節(jié)目,趙本山是我自我認同的一部分。但如果除了趙本山小品我就不相信世界上有更好的東西了,甚至還歧視外地的文化,那我的格局就太小了,可以說就是特別無知——這樣的“我”,絕對不是我想做的“我”。
心理學有個概念叫“現(xiàn)狀偏見(Status Quo Bias)”,說我們有時候會過高評價自己擁有的東西。大部分人的認知被現(xiàn)狀偏見所誤,我們本來可以追求更好、更多的東西——所以我們應該主動欣賞、甚至還要激勵自己去欣賞更好和更廣泛的文化藝術。
有一位叫泰勒·科文的人,是一位美國的大學教授,他的文化涉獵廣到了什么程度呢?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美國人,他專門寫過怎么在中餐館點川菜,讀過劉慈欣的《三體》、麥家的《解密》和郝景芳的《北京折疊》,還看了很多印度電影。泰勒·科文這人可謂,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
很多人嘲笑誰誰誰“窮得就剩下錢”,咱們能不能學學科文,看能不能“富得全是文化”。
泰勒·科文從經(jīng)濟學的角度,提出兩個欣賞文化的原則。
怎么參觀博物館?
比如說參觀博物館。大多數(shù)人參觀博物館的方法是有問題的,沒有讓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我們列舉人們參觀博物館常犯的幾個錯誤——
花太多時間看展品的說明文字,而不是看展品本身——人們看說明文字的時間常常超過看展品的時間,你是來準備考試的嗎?
頭幾個展廳看得太仔細,結果沒時間欣賞后面展廳里更好的東西。你的時間有限,應該優(yōu)先看好東西,甚至根本就不應該看第一個展廳,人太多。
有人建議去博物館之前應該先做大量預習,到時候按圖索驥。從節(jié)省時間角度,這也沒必要,再說這仍然是考試思維。過分關注“別人說好”的東西。你應該關心的是你自己喜歡什么。
正確的方法是,“以我為主”——想方設法調(diào)動自己的興趣。
走到每個展廳,你都可以問自己這么一個問題:假設現(xiàn)在突然停電,一切保安設施都失效了,你可以隨便偷走一件展品而不會被發(fā)現(xiàn),那么在這個房間里眾多的藝術品之中,你最想帶走哪個?
這你就得主動使用注意力了。你就會從自己的喜好出發(fā),對各個展品進行評判。你可以感受藝術水平,你可以分析技術含量,你還可以猜測每個展品值多少錢,但關鍵是,“你”想要哪個。如果有同伴跟你一起參觀,你們正好討論一下??赡苡腥藭f藝術都是無價的,沒有高低之分!這你根本不用在乎,你在乎的是自己的體驗。只有這樣,你才能調(diào)動自己對藝術的興趣。而且想象自己是個小偷,難道不是個挺好玩的活動嗎?
這樣你在每個展廳,就重點看你最想帶走的哪個作品——然后你才真有可能把它“帶走”。
“帶走”的意思是等你離開博物館以后,回想一下哪件作品給你的印象最深刻。這時候你再去關注這個作品的藝術家是誰,是什么時期的,屬于什么派別,也許你還想深入了解!這樣從興趣出發(fā),你的鑒賞水平就會慢慢提高,甚至還可能去搞些探索和研究。而那些走馬觀花的參觀者,他們除了證明自己來過,又真正帶走了什么呢?
這套方法的關鍵就是三個字:我,我、我!這是一種特別主動的欣賞方式,我們注意力的出發(fā)點不是那些藝術品,而是自己!
藝術品不是人,更不是妻子。你不用對它專一,你不用考慮它有什么感受,你甚至不用尊重它。你看或者不看,它只是老老實實待在那里。人生有限,好書好畫好音樂好電影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