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細華
摘要:在新課程標準改革之前,我國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一直采用著較為傳統(tǒng)的模式,再加上應試教育的要求,教師通常是采用“灌輸”的方法進行單向的講解,這樣沒有辦法讓學生把握整體文章,也沒有辦法進行獨立的思考。長時間運用這種方式進行教學會大大降低課堂上的參與度,也制約著整體的教學效果。因此,為了更好地滿足素質(zhì)教育的要求,轉(zhuǎn)變新型的教學模式,教師應當探究如何更好地使用體驗式方法來進行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并在此過程當中提升整體對于語言的把握能力和理解能力。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體驗式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A?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21)-37-002
引言
閱讀是學生與文章對話的一種過程,也是學生獲取文章信息最主要的途徑,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能力有助于增強學生對知識的積累和應用,而閱讀的過程則能夠拓展學生的思維,在閱讀時獲得情感與思想上的熏陶,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開展體驗式閱讀教學活動就顯得尤為必要。這可以最大限度地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以及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幫助學生正確地看待閱讀教學活動。在此過程中雙方之間的溝通交流也會不斷地得以深化和提升?,F(xiàn)階段部分語文教師雖然進行了閱讀體驗式教學活動,但是卻只是進行了盲目運用,沒有對體驗式閱讀的內(nèi)涵以及本質(zhì)要求進行探討,因此整體的教學效率有待提高。
一、營造出自主學習氣氛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站在跟學生平等的位置跟學生對話,尊重學生的學習需求,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適當針對學生的學習進行指導和點撥,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營造出自主學習氛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把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要求落實到位。教師要信任學生,相信學生自身的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在教學中不斷地引導學生和監(jiān)督學生,讓學生對于閱讀文本能夠產(chǎn)生自己的體驗和感受。學生的自主閱讀體驗并不是傳統(tǒng)教學模式傳授的,也不是查閱資料就能夠掌握的,而是需要結(jié)合大腦思維的運轉(zhuǎn),針對閱讀文本產(chǎn)生初始的體驗和感受。通過不斷的分析和領悟,能夠進一步理解文本的含義,形成自己獨特的讀后感。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忽視了學生閱讀體驗,通過簡單的文章閱讀之后就開始進行文本教學,學生在被動教學中逐漸喪失了初次閱讀領悟能力。例如在閱讀《孔乙己》這篇文章時,在學生第一遍閱讀之后,會產(chǎn)生比較強烈的感受。教師引導學生討論自己第一遍閱讀之后眼前出現(xiàn)了什么樣的景象,通過閱讀對文章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學生在這段時間討論得出的信息,也是學生的閱讀初次體驗和感受,往往也是文章想要為讀者表達的思想情感。教師通過恰當?shù)慕虒W引導,能夠讓學生順著自己的體驗感受,不斷地深入理解文章的含義。
二、引入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開展體驗教學活動
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工具來設計體驗活動,創(chuàng)設更加多元化的體驗教學情境,從而讓學生在多元環(huán)境中體驗和感受文章的內(nèi)容、思想等。學生在教師設計的體驗活動的引導下能從文章的背景、內(nèi)容、架構(gòu)等多個方面對文章內(nèi)容進行理解,有助于語文閱讀學習活動的高效開展。
例如,在教學《棗核》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這一教學工具來設計體驗活動,以便更好地促進教學活動的開展。首先,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我的中國心》這首歌曲,讓學生在欣賞歌曲的過程中激起愛國之情,從情感上獲得更多的體驗。其次,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閱讀課文,使學生從情感思想入手來理解文章的內(nèi)涵。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能通過視覺、聽覺等方面的刺激來獲得一定的體驗,并在此基礎上閱讀文章,更深刻地感受和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在體驗式教學法的引導下,學生可以對文章內(nèi)容有更深入的理解,尤其是能感受到作者的思想感情,進而學習和掌握更多的表達情感的途徑,同時陶冶自身的情操。事實上,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的幫助下,學生能夠獲得更多的情感體驗,在輸入情感的同時,可以更好地輸出情感,進而提高自身的閱讀學習效果。
三、讓學生發(fā)揮自己的想象,提高創(chuàng)新能力
體驗式閱讀教學最終的目標還是讓學生進入到文章和作者的世界,來體會其當時想要表達的主要思想感情,并在其中學習到自己可以用到的技巧或者是風格。因此教師要想正確引導學生進入文學作品世界,不能夠光靠理性的分析,而是要靠想象和才華的培養(yǎng)。之前的應試教育在慢慢扼殺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因此在新課程標準改革的要求之下,教師應當想辦法恢復學生的活力,使其能夠以一個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來面對學習和生活這件事情。例如,教師可以安排學生進行著名文章續(xù)寫,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給文章一個奇妙的結(jié)局。例如在學習《桃花源記》時,再次尋而不得則沒有后續(xù)了,教師就可以讓學生自己去思考:漁人再尋而不得之后又會做出怎樣的行為?這樣的行為能有什么樣的影響?等等。這些方法都能夠讓學生深入到文本的閱讀當中并進行參與,提高參與感也是進行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方式。
結(jié)束語
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運用體驗式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遵循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原則,在滿足教學任務的同時相應新課改的教育要求,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尊重學生的學習需求,進而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式的閱讀,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因此,越來越多的語文教師選擇了對于自身的教學策略進行積極的改進,對于體驗式教學活動進行了更多的探討,對于體驗式教學的巨大作用也有了新的感悟。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體驗式教學會有更大的用武之地。
參考文獻
[1]鄭芙花.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體驗式教學法的應用[J].教育藝術,2020(06):60.
[2]劉光輝.體驗式教學法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名師在線,2019(24):16-17.
[3]談麗琴.體驗式教學法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8(11):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