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潔
摘 要:《明七才女詩集》出版于日本江戶中期,是以明刊本《女中七才子蘭咳二集》為原本刪減改編而成。它的出版首先得益于徂徠學(xué)派推動下的明后七子熱、明詩熱,也離不開當(dāng)時的女性漢詩人的成長以及漢學(xué)家、漢詩人對女性的漢詩創(chuàng)作、出版的贊賞與支持。它的出版也客觀上推動了江戶中后期的女性漢詩人的成長,對她們的漢詩創(chuàng)作產(chǎn)生了影響。
關(guān)鍵詞:《明七才女詩集》;《女中七才子蘭咳二集》;女性漢詩;海外傳播
中圖分類號:I10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0677(2021)6-0103-06
日本江戶時期,隨著知識階層的擴大和印刷技術(shù)的提高,出版業(yè)快速發(fā)展,漢籍的出版也隨之盛行。在江戶時期出版的為數(shù)眾多的漢籍中,可以看到幾部中國的女性詩人的詩集,筆者考察發(fā)現(xiàn)的有如下四部:延寶六年(1678年)出版的《名媛詩仙集》、明和七年(1770年)出版的《明七才女詩集》、文政十三年(1830年)出版的《隨園女弟子詩選選》以及安政四年(1857年)出版的《歷代名媛詩鈔》。這些書籍?dāng)?shù)量雖然不多,卻是研究中國的女性文學(xué)在海外的出版與傳播狀況的非常寶貴的資料,值得考察研究。本文以明和七年出版的《明七才女詩集》為對象,對中國的女性詩集在江戶中期的出版狀況、出版背景及其接受狀況進行考察。
一、《明七才女詩集》與《女中七才子
蘭咳二集》的比較研究
《明七才女詩集》正文前有兩篇序文,一篇為京都儒學(xué)家崗鳳鳴①所撰,另一篇為晚明學(xué)者支如璔②所撰。在支如璔的序文中,有這樣一段話:“吾友君建氏,具有慧業(yè),足稱量千古,乃女中才子。適湊于數(shù)十年間得恣其稱量,初已拔七子為一編矣,頃又得七子再編,并名蘭咳。”支如璔的這篇序文中提到的“君建”,指的是其好友周之標。周之標,字君建,江蘇蘇州人,是活躍于明末清初的一位出版家。其一生出版的書籍涉及戲劇、小說、詩文等領(lǐng)域。周之標編輯出版的詩文集主要有以下兩種:《女中七才子蘭咳集》《女中七才子蘭咳二集》,支如璔的序文中提及的“蘭咳”指的應(yīng)該就是這兩部書籍。周之標在這兩部書中選錄了多位晚明的女性詩人的作品,書名“蘭咳”,當(dāng)取“蘭心蕙質(zhì)”、“咳唾成珠”之意。
據(jù)戚昕的《明代女性出版家周之標》一文考察,《女中七才子蘭咳集》共五卷,收錄了馮小青、王修微、尹紉榮、杜瓊枝、劉玄枝、會稽女子及佘五娘之詩,現(xiàn)有殘本收藏于國家圖書館中,而《女中七才子蘭咳二集》“據(jù)《歷代婦女著作考》《江蘇藝文志》著錄,是書有康熙間刻本,今未見,上海圖書館藏清抄本八冊?!雹酃P者考察發(fā)現(xiàn),這兩種書,《女中七才子蘭咳集》沒有發(fā)現(xiàn)有版本傳播到日本,但《女中七才子蘭咳二集》則有版本流傳至日本,如日本國立公文書館收藏了《女中七才子蘭咳二集》的一個明刊本。該書原為幕府官學(xué)昌平坂學(xué)問所大學(xué)頭林氏一族所收藏。筆者將國立公文書館所藏的明刊本《女中七才子蘭咳二集》與和刻本《明七才女詩集》進行了對照比較,并以表格的方式呈現(xiàn)如下:
1. 《女中七才子蘭咳二集》書名頁題《周君建先生評選女中七才子》,而《明七才女詩集》無此標題(見②)。原因可能在于,《女中七才子蘭咳二集》中的作品皆為周之標所選,每篇皆有周之標的評語。而《明七才女詩集》刪去了周之標的評語(見⑨)。
2. 《女中七才子蘭咳二集》與《明七才女詩集》皆有支如璔序文(見④),這兩篇序文除兩處文字上的差異外④,內(nèi)容幾乎一致。而《女中七才子蘭咳二集》序文中“倘? 業(yè)文人,果生天上”句有一處文字殘缺(從上下文及殘存筆畫推測,空白處當(dāng)為“建”字),而《明七才女詩集》該處亦空缺,作□(A)。
3. 《女中七才子蘭咳二集》支如璔序文后有“蘭咳二集參訂社友姓氏”,記載有曹學(xué)佺等一百零四位參訂者的名單,這份名單不見于《明七才女詩集》(見⑤)。
4. 二書皆有作者小傳(見⑥),除一處文字上的差異外⑤,內(nèi)容一致。
5. 二書收集的作者人數(shù)相同,但卷數(shù)不同(見⑦):《女中七才子蘭咳二集》收錄的七位詩人的作品中,沈宛君的作品最多,分兩卷收錄,故全書共八卷,而《明七才女詩集》收錄的沈宛君的作品僅七言古詩六首,全書共七卷,人各一卷。
6. 二書收錄的作者完全相同,但內(nèi)容上《明七才女詩集》有很大的刪減。《女中七才子蘭咳二集》除了詩以外,也收錄了一部分詩余、賦、序等作品,而《明七才女詩集》只錄詩,且收錄的詩歌數(shù)量遠遠少于《女中七才子蘭咳二集》。從上表⑧的劃線部分可知,編者在選詩時,除了陸卿子是抽取了她《女中七才子蘭咳二集》中的五絕和五律這兩種詩體的所有作品外,其他六位詩人都是只抽取了某一個詩體的所有作品。不過也有例外,《女中七才子蘭咳二集》所收余其人的七律有27首,所附余席人的七律有9首,而《明七才女詩集》中則分別為26首和8首。但筆者發(fā)現(xiàn),日本國立公文書館所藏的《女中七才子蘭咳二集》所收的余其人的27首七律中有一首(《游魚啖花影》)有部分殘缺不可辨識,所收余席人的9首七律中亦有一首(《送昌箕舅氏游武夷次韻》)殘缺不全,而《明七才女詩集》中沒有錄入的正是這兩首(B)。編者刪詩,很大程度上應(yīng)該是出于削減出版成本的考慮。《明七才女詩集》基本上是每位詩人選一個詩體的作品,而選取一種詩體的所有作品,可以相對保持其完整性。值得注意的是,《明七才女詩集》雖所收作品不多,但是縱觀全書,從第一卷的五言古詩、到第二卷的七言古詩、第三卷的五言絕句、五言律詩、第四卷的七言絕句、第五六七卷的七言律詩,秩序井然,且盡量做到了各種詩體兼?zhèn)洹6幷邽榱俗龅礁鞣N詩體兼?zhèn)?,雖然《女中七才子蘭咳二集》中收錄的徐小淑與沈宛君的各種詩體的作品頗豐,但是編者分別只抽取了她們的五古九首和七古六首,因為《女中七才子蘭咳二集》所收其他詩人的五古和七古的作品非常少。而也是為了盡量做到各體兼?zhèn)?,故雖然其他作者都是一人選一種詩體,陸卿子則收錄了五絕與五律兩種詩體。這是因為除了陸卿子、徐小淑與沈宛君以外,其他詩人的五絕與五律的作品數(shù)量很少。而編排上編者則按照五古、七古、五絕、五律、七絕、七律的順序,將《女中七才子蘭咳二集》中的詩人的前后順序做了調(diào)整(見⑧)。
7. 為了方便日本讀者的閱讀,《明七才女詩集》全書標注了“返點”符號(見⑩)。
由上文中的(A)、(B)兩處來看,《明七才女詩集》所據(jù)的原本應(yīng)該就是現(xiàn)日本國立公文書館所藏的《女中七才子蘭咳二集》的本子。書商通過某種途徑得到了《女中七才子蘭咳二集》的本子后,對其進行了重新編輯:抽取原書中所收詩人的所有作品中的某一個(或兩個)詩體的作品,改變編次,于全文施加了“返點”符號,并另題書名。這一方面應(yīng)該是出于刻印成本上的考慮,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吸引讀者的興趣,方便讀者閱讀等。而在選詩過程中,雖是人各一卷,編者也通過獨特的選詩方式實現(xiàn)了以詩體分類的編排方式,這樣做雖然不利于對作家作品的整體了解,但是五古、七古、五絕、五律、七絕、七律各體兼?zhèn)洌曳诸惷鞔_,對于女性讀者,特別是女性的漢詩學(xué)習(xí)者來說,是有意義的?!睹髌卟排娂烦霭嬷?,有三本女性的漢詩集得以出版(這三本書我在下文中會分析)。其中,《名媛詩仙集》只收了中國的三十六位女詩人的各一首七絕,《桃仙詩稿》和《中山詩稿》是江戶的兩位女詩人的別集,前者除了一首五言絕句外,其余皆為七絕,而后者的作品以七絕為多,亦有一些五絕、五律、七律作品,但五古七古的作品分別只有一首?!睹髌卟排娂返木幣欧绞?,可以推動當(dāng)時的女性漢詩人對各種詩體的嘗試,而這種編排方式也方便她們學(xué)習(xí)揣摩吧。事實上,《明七才女詩集》的讀者之一,江戶的著名女性漢詩人江馬繪香的詩集中,五古與七古的作品就有了明顯的增多。
那么,書商為何要改編出版《明七才女詩集》呢?考察分析《明七才女詩集》的出版背景,筆者認為,這部書的出版,主要有以下兩個因素促成:一、江戶詩壇的明后七子熱;二、江戶的女性漢詩人的成長。筆者將在下文圍繞這兩個因素,分別展開論述。
二、《明七才女詩集》的出版
與江戶的“后七才子”熱
京都的儒學(xué)家崗鳳鳴為《明七才女詩集》所作的序中有這樣一段話:“今之詩猶古之詩也,雖然時俗易好,山川異言,楚騷及漢魏之變,衰于齊梁而唐振之,衰于宋元而明名家繼起,莫不以急一自任。嘉隆之際,于斯尚盛,有七子雄視一世,延狂瀾于既倒,復(fù)有才女,正為七人也,讀其詩,實林下風(fēng),閨房秀也?!睘槠卟排脑娂餍颍瑓s用了更多的篇幅從詩史的角度高度盛贊了明七子,然后才從“七”這個數(shù)字引出對七才女的評價。這么做,不是主次不明,而是有其原因的。
《明七才女詩集》于明和七年(1770年)由京都的四家書肆——井上忠兵衛(wèi)、木村莊兵衛(wèi)、梅村三郎兵衛(wèi)、梅村源二郎⑥——共同出版??疾爝@幾家書肆所出版的書籍,筆者發(fā)現(xiàn),除梅村源二郎無從稽考外,其他三家的漢籍出版活動均較活躍,尤其是在明后七子相關(guān)書籍的出版上非常積極,三家參與出版的明后七子相關(guān)書籍有以下幾種:
1. 《明七才子詩集》(別名《七才子詩》《七子詩集》等),元文二年(1737年)出版,出版商為井上忠兵衛(wèi)、山岡四郎兵衛(wèi)、梅村三郎兵衛(wèi)。
2. 《國朝七才子詩集注解》,明陳繼儒句解,延享四年(1747年)出版,出版商為山岡四郎兵衛(wèi)、井上忠兵衛(wèi)、梅村三郎兵衛(wèi)。
3. 《明七子詩解》,井上通熙撰,寶歷七年(1757年)出版,出版商為前川六左衛(wèi)門(東都)、井上忠兵衛(wèi)、山岡四郎兵衛(wèi)、梅村三郎兵衛(wèi)。
4. 《嘉靖七子近體集》,宇野明霞注,片桐猷校,寶歷十二年(1762年)出版,出版商為山岡四郎兵衛(wèi)、梅村三郎兵衛(wèi)、井上忠兵衛(wèi)。
5. 《明七才詩集國字解》(《七才子詩集國字解》),木幡子虬撰,明和五年(1768年)刊,出版商為須原屋茂兵衛(wèi)(東都)、須原屋市兵衛(wèi)(東都)、梅村三郎兵衛(wèi)、井上忠兵衛(wèi)、木村莊兵衛(wèi)。
6. 《明七才子詩掌故》,(《七才詩掌故》、《明七才子詩集掌故》),中條允撰,安永二年(1773年)出版,出版商為井上忠兵衛(wèi)、木村莊兵衛(wèi)、梅村三郎兵衛(wèi)。
7. 《明七才詩集譯說》,(《明嘉靖七子詩七言律譯說》),北海江村撰,安永四年(1775年)出版,出版商為井上忠兵衛(wèi)、木村莊兵衛(wèi)、梅村三郎兵衛(wèi)。
此外,還有宮瀨維翰注解的《明李王七言律解》,為“后七子”之李攀龍與王世貞的七律詩選集,出版于寬延三年(1759年),出版商為山岡四郎兵衛(wèi)、井上忠兵衛(wèi)、梅村三郎兵衛(wèi)和西村源六。
享保年間(1716年-1736年),由于深受李攀龍、王世貞等的文學(xué)思想影響的荻生徂徠(1666-1728)及其門人弟子的大力提倡與推廣,古文辭派的學(xué)說風(fēng)靡一時,對江戶時期的漢文學(xué)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受徂徠學(xué)派的影響,江戶詩壇對明后七子的詩文作品需求高漲,明萬歷二十一年(1593年)序刊本《鐫翰林考正國朝七子詩集注解七卷》很快傳入日本,以其為底本的和刻本也相繼出現(xiàn)。元文二年(1737年)出版的《明七才子詩集》是其中較早的一個版本,其三家出版商:井上忠兵衛(wèi)、山岡四郎兵衛(wèi)與梅村三郎兵衛(wèi)在此后的一系列與明后七子相關(guān)的書籍的出版中,與《明七才女詩集》的另一位出版商木村莊兵衛(wèi)有過多次的合作??梢哉f,在明后七子的相關(guān)書籍的出版中,井上忠兵衛(wèi)、山岡四郎兵衛(wèi)、梅村三郎兵衛(wèi)、木村莊兵衛(wèi)是最活躍的,他們的出版活動對明后七子的文學(xué)在江戶詩壇的推廣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明七才女詩集》出版的兩年前的即明和五年(1768年),梅村三郎兵衛(wèi)、井上忠兵衛(wèi)、木村莊兵衛(wèi)與東都(亦稱江都,即江戶,現(xiàn)在的東京)的須原屋茂兵衛(wèi)與須原屋市兵衛(wèi)共同出版《明七才詩集國字解》(《七才子詩集國字解》)。須原屋茂兵衛(wèi)是一個屋號,是江戶出版界最大的出版商,被稱為“江戶書林之魁”(須原屋市兵衛(wèi)是從須原屋茂兵衛(wèi)獨立出來的一個分號),京都的書肆與江戶最大的出版商須原屋茂兵衛(wèi)的聯(lián)合刻印,說明了當(dāng)時書籍市場對明后七子的相關(guān)書籍的需求之高。
明后七子相關(guān)書籍的主要出版商井上忠兵衛(wèi)、木村莊兵衛(wèi)與梅村三郎兵衛(wèi)采用《女中七才子蘭咳二集》的本子,對其內(nèi)容加以大量刪減,并以《明七才女詩集》之名刻印出版,應(yīng)該是基于書商對明后七子相關(guān)書籍的銷售狀況作出的決定,而《明七才女詩集》出版前后,也是明后七子相關(guān)書籍的出版較為集中的時期。可以說,《明七才女詩集》的出版,與徂徠學(xué)派影響下的明后七子作品的出版熱有很大的關(guān)系,是明七才子熱推動了《明七才女詩集》的出版。而這也是該書不用《女中七才子蘭咳二集》之名,而用與《明七才子詩集》相仿的書名《明七才女詩集》出版的原因吧。
三、《明七才女詩集》與江戶早、
中期的女性漢詩人的成長
《明七才女詩集》得以出版,與當(dāng)時的女性漢詩人的成長也密切相關(guān)。
延寶六年(1678年),江戶第一部中國女性詩人的詩集——《名媛詩仙集》出版,這也是江戶時期最早出版的女性漢詩集。《名媛詩仙集》收錄了唐、宋、元、明四個朝代共計三十六人的三十六首七言絕句⑦。在該書的跋文中,編者藤昌琳有這樣的感慨:“吾邦之女子不無其才,惟不盡意于此道而已。”所以編者欲以此編“自今令婦人觀此集者興思于此道,則盤詩可重詠,文錦可再織?!边@兒的“此道”,指的是漢詩。由此可見,當(dāng)時,女性的漢詩愛好者非常少,故編者編此書是為了引起女性對漢詩的興趣,并希望以之為契機促成江戶的女性漢詩人的成長。為了方便女性讀者閱讀,編者于每篇皆“舉作者之履歷,考詩中之典故,增之以評釋,益之以圖像”,可以說,《名媛詩仙集》是一部面向女性的漢詩啟蒙書。
《名媛詩仙集》的編者所期待的女性漢詩人,不久就帶著她的詩集出現(xiàn)了。江戶時期最早出版?zhèn)€人的漢詩集的女性是一個叫內(nèi)田桃仙的女子⑧。她的詩集《桃仙詩稿》于元祿五年(1692年)由江戶的書肆秋田屋重兵衛(wèi)刻印出版,當(dāng)時桃仙才十二歲。此詩集的出版使桃仙才女之名遠播。《桃仙詩稿》的序文中,署名“武陽腐儒蘆樸庸”者在高度評價了桃仙之詩后,稱:“惜哉,美玉藏柜,龍泉懸壁,否則如之何使斯集不行于世哉。余為患此,所以忘不才,弁篇首,仍命剞劂氏鏤梓,遐遺佳聲于將來,邇播才名于風(fēng)騷壇,庶幾好事君子茗談一助于是乎?!雹嵩谀軐憹h詩的女性甚少的當(dāng)時的漢詩壇,十二歲的桃仙的出現(xiàn)在當(dāng)時的漢詩壇來說非常引人注目的。《桃仙詩稿》得以出版,固有世間對神童的贊嘆與愛惜之因,也有對女性漢詩人的看重與期待之意。日本學(xué)者后藤祥子等撰寫的《始めて學(xué)ぶ日本女性文學(xué)史·古典編》中有《女性與文學(xué)關(guān)聯(lián)略年表》⑩一表,表中從1349年左右到1692年《桃仙詩稿》的出版,中間是近三百四十年的空白。也就是說,《桃仙詩稿》的出版打破了女性的文學(xué)創(chuàng)作數(shù)百年的沉寂,對當(dāng)時的女性詩人也好,女性歌人也好,都有著重要的意義。此后,女性作家的個人作品集的出版漸趨升溫。
江戶時期第二位出版自己的漢詩集的女性是立花玉蘭{11}。立花玉蘭出身于高級武士的家庭,家中藏有很多漢籍。她自小愛作漢詩,其父為使其自選的詩集《中山詩稿》能付梓而多方奔走,甚至在臨終的遺言中還囑托了這件事。當(dāng)時著名的漢學(xué)家,也是著名的漢詩人服部南郭為此感動,在他的主持下,《中山詩稿》于明和元年(1764年)由江戶的書肆嵩山房出版。服部南郭{12}在為該書所做的序文中稱,圓海上人受立花玉蘭父親之托,向他推薦立花玉蘭,望假他之力以傳,服部答曰:“若吾邦之女流,亦以和歌稱于世者則有焉,未聞有唐詩,世闊如斯,則有是哉,所以希見也,”“世既希見,則奇自有焉。何復(fù)所假。”當(dāng)時能作漢詩的女性稀見,故人以為奇,因此不用假人之力就能揚名詩壇。從這段話可以看出當(dāng)時的女性漢詩人之少,但也可以看出當(dāng)時的漢詩界對女性漢詩人的推崇與看重。
總的來說,江戶的前期和中期,在當(dāng)時男尊女卑的社會體制下,女性的教育普遍不受重視,女子的教育主要依靠家庭的教育,且多偏向女德和裁縫等技藝的教育,即使少部分能接受文學(xué)教育的,也主要是學(xué)和歌。能接受漢學(xué)教育的女子非常少,所以能寫漢詩的女子自然更是少而又少了。做漢詩難,會做漢詩的女性少,故女性漢詩人的才華在當(dāng)時的一些漢學(xué)家、漢詩人中很受重視,他們對女性的漢詩創(chuàng)作持贊賞與支持的態(tài)度,期待女性漢詩人的出現(xiàn),有的積極推動女性的漢詩集出版,甚至希望通過女性的漢詩集的出版在女性中積極推廣漢詩,鼓勵更多的女性學(xué)習(xí)漢詩。而在一些漢學(xué)家、漢詩人的周圍,也出現(xiàn)了如內(nèi)田桃仙、立花玉蘭這樣的具備漢學(xué)修養(yǎng),能欣賞甚至能寫漢詩的女性。《桃仙詩稿》《中山詩稿》的出版,是江戶的女性漢詩人在詩壇上嶄露頭角的一個標志,也從一個側(cè)面說明了女性的漢詩集的讀者層已經(jīng)開始逐漸形成了?!睹髌卟排娂返某霭嬲窃谶@樣一個背景下。立花玉蘭的《中山詩稿》出版后不久,明和七年(1770年),《明七才女詩集》出版了。
《明七才女詩集》雖然由書商主導(dǎo)出版,但是這些書商本身有著較高的漢學(xué)修養(yǎng)。他們出版這部詩集,是否有在女性讀者中推廣漢詩的目的?這筆者無法斷言,但就結(jié)果而言,這部書對江戶的女性漢詩人所產(chǎn)生的影響可以由江戶中后期的一位著名的女性漢詩人江馬細香{13}手寫的一份書目得到證實。江馬細香(1787-1861)的父親是一位醫(yī)生,但是漢學(xué)的造詣很深,喜為漢詩,受父親的影響,江馬細香十多歲時即開始寫漢詩。后成為著名的漢詩人賴山陽的弟子。其詩集《湘夢遺稿》,出版于明治四年(1871年)。江馬細香有手書藏書書目一份,記載了其藏書共144種,其中的女性詩集有四種:鐘惺所編的《名媛詩歸》、明末楊宛所著《鐘山獻》、大窪詩佛的《隨園女弟子詩選》以及《明七才女詩集》{14}。從這份書目可知,與《名媛詩歸》《鐘山獻》這樣的舶載來的漢籍一樣,《明七才女詩集》這樣的和刻本也為江戶時期的女性漢詩人所喜愛收藏,并影響著她們的漢詩創(chuàng)作。
四、結(jié)語
和刻本《明七才女詩集》以明刊本《女中七才子蘭咳二集》為原本,從原書中抽出部分內(nèi)容,重新編次,添加方便閱讀的“返點”符號,并題以新的書名出版。《明七才女詩集》的出版,首先得益于徂徠學(xué)派推動下的明后七子熱、明詩熱,也離不開當(dāng)時的女性漢詩人的成長以及漢學(xué)家、漢詩人對女性的漢詩創(chuàng)作、出版的贊賞與支持,而《明七才女詩集》的出版也客觀上推動了江戶中后期的女性漢詩人的成長,對她們的漢詩創(chuàng)作產(chǎn)生了影響。以上是我對《明七才女詩集》一書的考察結(jié)果。近年來,在日本學(xué)界,對江戶時期的女性文學(xué)創(chuàng)作的研究已漸結(jié)碩果,但這些在日本出版的中國女性的詩集卻尚未引起關(guān)注。這些書籍?dāng)?shù)量雖少,卻是研究中國的女性文學(xué)在海外的傳播與接受狀況的非常有價值的材料,故筆者不揣學(xué)淺,試為考察,本文所及,僅及皮毛,希望能為后續(xù)研究起拋磚引玉的作用。
① 崗鳳鳴:(?—1781年),京都的儒學(xué)家,名懋德,字肅夫,著有《女忠教操文庫》。
② 支如璔:明末嘉善人,字美中,號小白,又號硯亭,崇禎三年(1630年)副貢。
③ 戚昕:《明代女性出版家周之標》,《新世紀圖書館》2012年第10期,第57-61頁。
④ 《女中七才子蘭咳二集》序文中“余不佞半生癡想”中的“佞”字《明七才女詩集》作“氵妄”;文末“武水盟弟支如璔書于清旦閣”句中的“旦”字《明七才女詩集》作“且”。
⑤ 《女中七才子蘭咳二集》的作者小傳中介紹余其人“字尊玉”,“玉”字在《明七才女詩集》中作“王”,當(dāng)為誤刻。
⑥ 井上忠兵衛(wèi)、木村莊兵衛(wèi)、梅村三郎兵衛(wèi)、梅村源二郎皆非書商的姓氏,而是出版商或書肆的屋號,通常是以以前經(jīng)營這個商號的家長的姓氏為商號。
⑦ 藤昌琳:《名媛詩仙集》跋,延寶六年(1678年)刊本,笹屋三郎左衛(wèi)門出版。
⑧ 內(nèi)田桃仙:(1681-1720),漢詩人,幼時從父學(xué)漢詩,元祿五年(1692年)十二歲時出版?zhèn)€人詩集《桃仙詩集》。
⑨ 蘆樸庸:《桃仙詩稿》序,元祿五年(1692年)刊本,秋田屋重兵衛(wèi)出版。
⑩ 后藤祥子等:《始めて學(xué)ぶ日本女性文學(xué)史·古典編》,京都ミネルヴァ書房2003年版,第17-30頁。
{11} 立花玉蘭:(?-1602),字蘊香,江戶中期的漢詩人,為筑后國柳川藩主之兄立花茂之之女。玉蘭自幼聰明好學(xué),擅長作詩,有《中山詩稿》《巖屋懷古詩集》。
{12} 服部南郭(1683-1759):名元喬,字子遷,號南郭,常自稱服元喬、服子遷、服南郭。江戶中期的儒學(xué)家、漢詩人,荻生徂徠的弟子。
{13} 江馬細香:(1787-1861),名多保,字細香,號湘夢,江戶后期的漢詩人、南畫家。細香為美濃大垣藩的藩醫(yī)江馬蘭齋的長女,自小習(xí)詩畫,后從賴山陽、后藤松陰學(xué)詩。著有詩集《湘夢遺稿》。
{14} 據(jù)《山陽先生批點湘夢詩草》所收《細香藏書目錄》,東京汲古書院1997年版,第356-358頁。
(責(zé)任編輯:黃潔玲)
An Examination of a Japanese Block-printed Edition of
Poems of Seven Talented Women in the Ming Dynasty
Lang Jie
Abstract: Poems of Seven Talented Women in the Ming Dynasty was published in the Edo Period in Japan, a pruned and edited version of Second Collection of Orchid-Coughed Poems of Seven Talented Women, published in the Ming dynasty, that owed its publication to the promotion by the Sorai School of the seven talented men of letters in the late Ming dynasty and of the Ming poetry, producing a fad for them, and that is also closely related to the growth of the women Chinese-language poets and the appreciation as well as support of their creation and publication by the sinologist and Chinese-language poets. Its publication physically advanced the growth of women Chinese-language poets in the mid to late Edo Period, creating an impact on the creation of their Chinese-language poems.
Keywords: Poems of Seven Talented Women in the Ming Dynasty, Second Collection of Orchid-Coughed Poems of Seven Talented Women, women Chinese-language poems, transmission overse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