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文燕?張世光
摘要:為進一步增強高職院校城市軌道交通相關專業(yè)學生能力,本文基于崗位技能要求,通過將工作實際場景引入課堂設計,在實際問題中提高授課效果,培養(yǎng)學生技能。并以城市軌道交通心理學課程為試點課程,證實了該課堂設計的有效性。
關鍵詞:城市軌道交通;心理學;崗位技能;課堂設計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當前,越來越多城市開通軌道交通來解決大運量客流運輸難題,因其承擔的運輸功能特殊,服務客流量大,安全生產要求較高,要求從業(yè)者具備較高的心理素質和專業(yè)技能,這對高職院校人才培養(yǎng)提出高標準要求。馬彪[1]提出將軌道交通運營事故調查納入課程教學,增強課堂與崗位結合度;黃尊地[2]等人通過對分課堂教學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提高人才培養(yǎng)標準。本文在借鑒已有研究的經驗上,結合城市軌道交通心理學授課任務和崗位技能需求,設計出多個場景,開展課堂設計,融入知識講授、應用和評價,組織學生自主學習、互相評價,以培養(yǎng)學生的技能,達成授課的目的。
1 ?授課面臨的挑戰(zhàn)
授課模式的不同,授課的效果也會截然不同。高職院校軌道交通心理學的授課面臨諸多挑戰(zhàn):其一是授課內容是否有助于學生可持續(xù)發(fā)展,對學生有用;其二是課堂上師生誰主導的問題,讓學生參與;其三是教師的授課內容是否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樂學;其四是授課內容與崗位技能要求相符合,對工作有用。
2 ?具體策略
2.1基本思路
進行課程設計的基本思路:細化需求分析,提出技能要求——基于學科知識,進行課堂設計——模擬真實場景,檢驗學習效果。
從三個維度進行需求分析:一是崗位技能需求,提高崗位適應性。課堂授課將心理學知識與工作場景相融合,更注重心理學知識的應用,引導學生形成穩(wěn)定的心態(tài)的突發(fā)狀況,做好乘客心理疏導。二是學生學習需求,提高終身學習力。課堂授課將心理學知識與學習任務相融合,科學設置問題和任務,引導學生利用遺忘曲線、認知、記憶規(guī)律和學習組織策略,自主制定學習計劃,高效學習。三是關注學生身心,提升心理調適力。授課內容與具體場景相融合,學會化解人際關系沖突,維護個體身心健康。
2.2 ?課堂設計及內容
不同的技能需要有相對應的場景來練習,通過典型的崗位工作場景,如客流緊急疏散、乘客矛盾沖突、行車設備故障應急處理等實例,在課堂(實訓室)上還原模擬,讓學生化解實際問題,繼而提升學生心理素質,提高專業(yè)技能。授課時,教師可先講解不同場景處理的原則,引導學生借助評價標準,選擇制定措施。筆者在課堂上模擬人際關系沖突、任務下發(fā)、高峰客流沖突、行車中突發(fā)故障排除等壓力場景,以及企業(yè)生產事故案例分析,讓學生形成切身體驗。以列車突發(fā)故障排除和滯留乘客疏散與安撫,這一場景為例進行課堂設計,詳見表2。
3 ?檢驗教學效果
3.1知識的考核
可通過標準化考核、開放式問題解決的方式來檢驗學生對知識/技能的掌握情況。筆者通過組織學生隨堂完成開放式問題或任務,考察學生運用心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學生反饋效果良好。
3.2場景的檢驗
通過模擬崗位具體工作場景,來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經模擬實驗發(fā)現(xiàn),學生在面對人際沖突時,有過體驗的學生能快速調整好心態(tài),抓住矛盾沖突關鍵點,采取有效措施化解矛盾;學生在排除設備故障時,能主動控制緊張情緒,保持冷靜,運用機械相關知識,短時間內排查出故障原因。檢驗結果顯示,真實場景模擬能切實提升學生的心理承受力和問題處理技能,增強了自信心。
4 ?結論
通過這一課堂設計,學生學會了心理學相關知識,掌握了將其應用于具體場境中,解決具體問題,以形成相應的技能。經實踐發(fā)現(xiàn),這一課堂設計模式能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興趣,將課堂從“教師一言堂的講解”轉變?yōu)椤皩W生探究為主、師生互動的學習模式”。
受限于授課場所、教材及經驗,目前本研究模擬的場景還很有限,還需深入軌道交通企業(yè)生產實際,挖掘出更豐富多樣的場景,并持續(xù)跟進用人單位、畢業(yè)生的反饋,不斷改進課堂設計,更有針對性地提高學生的崗位適應能力。
參考文獻
[1]馬彪.城市軌道交通運營事故調查課程開發(fā)研究——以鐵道警察學院為例[J].鄭州鐵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20,32(03):92-95.
[2]黃尊地,常寧,翟玉江.對分課堂教學方法在軌道交通車輛工程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探索[J].中國現(xiàn)代教育裝備,2017(15).
作者簡介:趙文燕,1986年12月,女,漢,河北邯鄲人,研究生學歷,工程師,研究方向:交通運輸規(guī)劃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