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王莉莉
(作者單位系江蘇省鹽城市騰飛路初級中學)
在初中化學課程的教學中,教師要讓實驗教學更好地落實,基于各種趣味化實驗建立學生對實驗課程的學習興趣,同時,通過實驗教學的優(yōu)化設計,在鞏固理論知識的同時,讓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都得到發(fā)展。這樣的背景下展開的實驗教學設計,既能夠讓實驗課程的預設目標很好地實現(xiàn),也能夠使學生學到更多知識原理,并且思維的發(fā)散性和多樣性會得到提升,這才是實驗課教學應當達到的訓練效果。
基于實驗教學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有多種實施方法。首先,教師應夯實學生的理論基礎,讓學生對實驗原理、基本的實驗操作方法和流程有較好的掌握,這樣學生才能對很多問題有自己的獨立思考,創(chuàng)造力才會受到有效激發(fā)。教師首先可以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透過實驗現(xiàn)象看到實驗背后的實質,包括實驗的基本原理、其中發(fā)生的化學反應、實驗體現(xiàn)了化學物質的哪些具體性質等,這些都很值得挖掘。學生只有夯實學科基礎,才能獨立思考實驗問題,創(chuàng)造力才能得到展現(xiàn)。
以“酸和堿的中和反應”這節(jié)課的教學為例,教師在課堂上可以為學生設計氫氧化鈉溶液加入酚酞的實驗,讓學生通過溶液顏色的變化了解化學反應的基本規(guī)律與特征,進而讓學生了解隱藏在實驗現(xiàn)象背后的本質問題。學生只有夯實理論基礎,并且能快速理解實驗背后的知識原理,才能從多樣化的角度分析解讀問題,思維的發(fā)散性與創(chuàng)新性也會更加突出,這種循序漸進的教學推進方法能夠讓實驗教學的效果更理想。
實驗應當成為學生探索發(fā)現(xiàn)知識的途徑。教師不僅要培養(yǎng)學生對實驗課程的興趣,也要逐漸發(fā)展學生的獨立實驗能力。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開展一些輕松有趣的課外實踐探究活動,讓學生利用生活中易于獲取的材料,基于自己已有的理論知識分析解讀生活中的各種化學問題,并且用實驗的形式進行探究或論證。這樣的活動形式具有很強的開放性,同時,也能夠讓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得到充分發(fā)揮。多開展這樣的實驗活動,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多種學科素養(yǎng),學生思維的獨立性也會更強,這對學生更好地掌握這門課程會很有幫助。
在教學“碳和碳的氧化物”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將社會中個別人由于取暖導致一氧化碳中毒作為引入點,讓學生探索如何證明天然氣燃燒后有一氧化碳與二氧化碳存在。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在澄清石灰水中通入氣體,通過觀察石灰水變渾濁的現(xiàn)象,可以證明二氧化碳的存在,但這個實驗難以證明一氧化碳的存在。此時,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在互聯(lián)網中搜索相關內容,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探究,發(fā)揮自己的思維,根據(jù)自己已有的知識和搜集到的資料,對問題進行分析,找到合適的解決方案。這種有一定探究性,同時對學生來說有一定挑戰(zhàn)性的實驗活動,不僅能夠很好地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同時也鍛煉了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的教學設計可以讓學生有更多學習發(fā)現(xiàn),既可以強化學生實驗能力的鍛煉,也讓學生很好地利用學過的知識解決各種實際問題。
隨著化學課程教學的不斷深入,學生理論知識的積累會越來越多,能夠解決的實驗問題也越來越豐富?;谶@樣的情況,教師可以在化學課堂上多為學生引入各種富有創(chuàng)意的實驗內容,讓學生體會到化學實驗的趣味性,鍛煉學生的綜合學科能力。初中階段很多理論知識都能在生活中得到應用和實踐,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各種趣味化的實驗素材,設計各種輕松有趣的實驗活動,尤其是那些可以鍛煉學生思維、提升學生實踐探索能力的實驗類型,這樣的實驗活動可以極大地讓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得到發(fā)揮,學生可以從不同角度探究問題,提出各種見解,找到多樣化的問題解決方式。這樣的學習過程會讓學生很好地應用所學理論知識,學生的實驗技能也會得到全面提升。
有很多輕松有趣的實驗能夠快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產生學習興趣,比如“魔棒點燈”“白紙顯字”和“燃燒冰糕”等多種化學魔術的運用,能夠讓學生感受到化學實驗的神奇之處。教師可以在給學生展示這些實驗后,讓學生有針對性地分析每個實驗中利用了哪些具體的化學知識,考查學生對實驗的理解程度,鍛煉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以這樣的方式組織化學實驗課堂,可以在豐富有趣的化學魔術中完成相關知識的滲透,讓學生感受到化學實驗的樂趣。這會讓學生對化學學習的興趣更加濃厚,學生的思維探究能力和知識的應用能力也能夠得到很好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