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安慧
摘要:社交焦慮是困擾大學生的一個重大心理問題。研究表明,隨著社會轉型,我國大學生的狀態(tài)和特質焦慮水平逐漸提高,大學生都不同程度的產(chǎn)生社交焦慮,給他們人格的健全發(fā)展和社會化的順利實現(xiàn)帶來許多負面影響[1]。文章在論述當代大學生社交焦慮的表現(xiàn)和其成因的基礎上,提出了克服大學生社交焦慮的措施。
關鍵詞:大學生;社交焦慮;成因分析;對策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45-374
一、社交焦慮的概念及當代大學生的社交焦慮表現(xiàn)
(一)“社交焦慮”的概念
社交焦慮(social anxiety)是 指個體在一種或多種社交場合中持續(xù)感到緊張、害羞、害怕、憂慮的情緒反應,個體往往會回避他人的注視,害怕自己因言行不當而丟面子[2]。最近網(wǎng)絡上流行詞匯“社恐”指的就是社交恐懼癥,這些“社恐”學生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存在不同程度的社交焦慮、自我封閉、不敢交友、害怕社交。一般而言,輕度的社交焦慮對個體沒有害處,反而可能會增強斗志,提升工作效率 ;但強烈的持久的社交焦慮會使個體產(chǎn)生社交回避現(xiàn)象,妨礙個體正常的心理與社會功能的發(fā)揮[3]。但是如果這種焦慮感嚴重到影響生理和生活就應該警惕是否患上了社交焦慮癥或社交恐懼癥。社交恐懼癥屬于一種精神疾病,發(fā)病時會有口干、出汗、心跳劇烈等癥狀。
(二)當代大學生社交焦慮的表現(xiàn)
在大學有這樣一個群體,他們是害羞,總是心跳和緊張的生活,他們害怕聚會,只是在家里,感覺輕松。一群“社恐”人每天跟別人交談,緊張的手足無措;路上見到熟人的第一反應不是打個招呼,而是逃避;公休假期,只喜歡待在家里,班級聚會總是很尷尬,不知道做什么才好,渾身不自在;發(fā)朋友圈小心翼翼,很在乎誰點了贊誰留了言,那些沒點贊的人就會被歸為自己不被他們喜歡;從異面前走過,會覺得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自己身上,害怕被看到;害怕當眾說話……通常被膽小、敏感、內向等詞匯形容著,偶爾試圖顯得特別外向??墒请S后,便陷入無止境的低潮。這些都是不少大學生不同程度社交焦慮的表現(xiàn)。
二、大學生社交焦慮的成因分析
(一)生理因素
龔耀先通過研究證實,基因和遺傳因素對社交焦慮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4]。國外有研究顯示具有焦慮癥具有遺傳性,且女性患病率比男性高。此外,身體缺陷或缺陷本身的某些方面也是社會焦慮的因素。例如,一些殘疾人更害怕別人嘲笑自己的缺點,不愿與他人接觸。周麗華等通過對青少年學生的體像煩惱與社交問題的研究發(fā)現(xiàn),體像煩惱與社交問題間存在顯著相關,體像煩惱特別是性器官煩惱是影響社交問題的因素之一[5]。但生理因素并不是產(chǎn)生社會焦慮的主要原因,因為一些健康、美麗、聰明、成功的人也會遭受社會焦慮。
(二)心理因素
大學生存在認知偏差和反應過度。一個人如果在童年時期就產(chǎn)生了長期的持續(xù)性的焦慮心理,在之后的成長過程中就會無意識的產(chǎn)生焦慮,一件小事可能就會使他過度焦慮,例如:他們對伴侶非常挑剔,對他人缺乏理解和寬容。他們相信真正的朋友應該有相同的興趣、想法和感受。當他們有一點無法滿足自己的需要,就會不想聯(lián)系,人際關系也會惡化。越來越多,自己抑郁和孤獨,導致社交焦慮癥或社交焦慮癥。
(三)家庭因素
家庭作為大學生出生后最初的生活環(huán)境,對人的一生有極大的影響,父母是第一任老師,俗話說:“有什么樣的父母就有什么樣的孩子”,家庭背景、父母的教養(yǎng)方式及言行等都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大學生的心理發(fā)展。
由于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現(xiàn)在多數(shù)家庭都只有一個孩子,于是把所有精力和物質投入在一個孩子身上,形成高預期,高保護,低挫折的家庭教養(yǎng)環(huán)境,因此,子女缺少社會交往的經(jīng)驗,難以克服人際交往產(chǎn)生的困難,容易引起社交焦慮。這一推論也得到了以往研究的支持,即母親的過度干涉和過度保護均與子女的社交焦慮呈顯著正相關[6]。
(四)社會因素
在應試教育的大環(huán)境下,基礎教育階段,學校往往容易忽視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學生一般缺乏必需的社交經(jīng)驗和技能,進入大學后便有可能在人際交往中產(chǎn)生恐懼和緊張的心理,造成其社交焦慮水平的升高[7]。大學生離開熟悉的老師、同學,離開對他們關懷備至的父母親人,來到陌生的大學校園,他們必然會感到心理上的不適應。 再加上大學生自主時間增多,不像中學時期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學習中,故社交活動增加,人際關系更為復雜,自己不再如高中時期是班級的佼佼者,學校、老師的寵兒,就會產(chǎn)生失意、壓抑和焦慮心理。另外,以往研究證實不良的人際關系狀況是同痛苦地與人交往的經(jīng)歷相聯(lián)系的[8]。那些在學校里曾受人欺凌、被人排擠、遭人嘲笑的事情不僅在當時帶給他們極大的痛苦,過后也會給他們留下難以忘懷的創(chuàng)傷。
總之,社交焦慮的形成受多方面因素影響,在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要有的放矢,針對不同原因尋找適當?shù)恼{適方法,從而提高大學生的社交際能力。
三、克服社交焦慮的對策分析
大學生焦慮的應對是心理學家和教育工作者普遍研究的一項重要課題,這個問題的解決需要整個社會的共同努力,學校也應該發(fā)揮其重要的引導教育作用,當然更重要的是需要大學生自己去克服焦慮心理[9]。
(一)自我調節(jié)
1.加強練習,克服害羞心理
社交能力雖然受遺傳和性格的影響,但是通過練習可以克服消極的心理障礙??梢試L試著去學習基本的社交技能社交常識,例如:盡量保持微笑,真誠贊美他人,與對方交談時正視對方的眼睛。
2.學會理解,糾正認知偏差
當代“社恐”大學生中有一部分人不是因為遺傳,不是因為交往能力,而是因為對人際關系的認識產(chǎn)生了偏差才導致社交焦慮。因此,要樹立正確的三觀,調動自我監(jiān)控意識,嚴于律己,寬以待人。
3.克服自卑,增強自信
當然,產(chǎn)生社交焦慮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源于自身的不自信,因此自我調節(jié)也應從培養(yǎng)自信心開始,例如:培養(yǎng)一項技能,找到自己的興趣愛好,不要過分關注外在因素,而是注重內心世界的富足。
(二)外部支持
1.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引導大學生樹立健康心理
努力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自我認識,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科學引導的重要途徑。首先,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讓大學生對自我有一個正確的、客觀的、全面的認識,要認識到焦慮是一把“雙刃”劍,必須科學地、全面地、正確地對待它,大學生被焦慮綁架會對身心、學習、生活都會造成嚴重的傷害,必須正確引導。其次,思想政治工作要和大學生保持“零”距離,要深人到學生中去,特別是對有“社交焦慮”的大學生,要將思想工作和解決學習、生活、心理的困難結合起來,來了解問題的癥結,要給他們相應的大學生活方面的指導。對具有社交焦慮人格缺陷的大學生,應從矯正認知入手,因為緩解社交焦慮最有效的途徑是教育大學生調整認知,學會正確評價自我和環(huán)境,增強自信心。
2.豐富校園文化活動,創(chuàng)造積極和諧的外部交往環(huán)境
校園文化活動是學校在課外開展的以學生為主體的文化科技、體育、娛樂活動,是加強大學生綜合素質、培養(yǎng)復合型創(chuàng)新人才的重要途徑。網(wǎng)絡時代的到來,要求校園文化也必須進一步深化改革和創(chuàng)新,逐步由低層次向深層次發(fā)展,開展高品位的、內容更豐富的校園文化活動。大學生參加校園文化活動可以增強同學間的真實的交流和溝通,可以加強人際交往的鍛煉;可以培養(yǎng)他們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可以正確認識和處理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可以培養(yǎng)更多的興趣和愛好。
大學是人生中的一個重要階段,也是個人人生的重要轉折期和社會角色過渡期,如何平穩(wěn)度過這個時期一直是社會學家和教育學家需要深入研究的課題。當今社會節(jié)奏快,壓力大,會產(chǎn)生很多令人焦慮的因素,大學作為學生進入社會的最后一道關卡,需要培養(yǎng)克服焦慮、戰(zhàn)勝焦慮的能力,這既是為國家發(fā)展進行人才儲備的需要,也是為改善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需求。
參考文獻
[1]梅錦榮. (1994). 社交焦慮與認知行為治療.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4),193-197.
[2]郭曉薇. (2000). 大學生社交焦慮成因的分析.心理學探新,20(1),55-58.
[3]李朝霞,楊孝. (2008).大學生社交焦慮現(xiàn)狀的調查與分析.武漢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 77-80.
[4]龔耀先主編.醫(yī)學心理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8.
[5]周麗華.初探青少年學生體像煩惱與社交問題[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
[6]張秀芳,張淑娟,張順,張素娟. (2010). 大學生的交往焦慮與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相關性研究、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18(4), 481 - 482.,2005,(1):64-65.
[7]朱敏. (2015). 大學生幽默風格與社交焦慮關系研究.濰坊工程職業(yè)學院學報,28(5), 34-37.
[8] 熊蘇春等. 大學生焦慮根源及其應對策略[J]. 教育學術月刊,2009(03)68-70.
[9]陳熙維. (2011). 大學生社會支持、社交焦慮與孤獨感間的關系.黑龍江高教研究,(5), 1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