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發(fā)禮
關鍵詞:溝通方式;飲食習慣;同伴關系
中圖分類號:G44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1-2684(2021)35-0077-02
“有雞蛋!捆的(方言,是指帶殼的整個的雞蛋),一人一個喲!”午餐時間到了,在教室分餐時,有孩子歡呼道。這是我第一次參加這個班的分餐,孩子們有序排隊,舀飯舀菜。我發(fā)現(xiàn),有的孩子左瞅瞅、右瞧瞧,遲遲不“下手”;有的打了一個菜就草草“收兵”;有的則將所有菜品都取了少量……“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追尋”,在孩子們?nèi)〔蜁r,我陷入了思考。
學生們?nèi)〔蜁r可能在想:吃還是不吃?吃多還是吃少?自主還是從眾?單一還是多樣?每個孩子的心里都在盤算著,甚至是矛盾著。學生此刻的一舉一動,暴露出一個最普遍的問題——挑食。
再看此時的學生,有的已經(jīng)開始就餐,有的還在排隊。為了不影響整個就餐秩序,我作了溫馨提示:“孩子們,你們現(xiàn)在正處于長身體的黃金歲月,請一定要注意合理飲食、均衡膳食喲!要做到合理飲食、均衡膳食,最好的辦法就是不——挑——食,做到營養(yǎng)攝取多——樣——化!” 我刻意將“不挑食”和“多樣化”說得很緩很重。
溫馨提示結(jié)束,我發(fā)現(xiàn),航離開座位加入了排隊行列。原來,航不太喜歡吃雞蛋,所以領餐時沒有領雞蛋,此次返回排隊,就是來領雞蛋的。航領到雞蛋后,徑直來到我面前:“老師,我真的不太喜歡吃雞蛋,我送給您!”
“把自己不喜歡的物品送給他人,體現(xiàn)不出友誼呢!”我笑著回答。
“您不要的話,我就只有扔掉了喲!”
“如果是廢品,當然可以扔掉,可是……”
“那,那我送給同學!”還沒等我說完,航便接過話茬。
“把自己不喜歡的物品送給他人,體現(xiàn)不出友誼呢!”我再次提示他。
“那,那……”航?jīng)]有了原來的直截了當,而是顯得有些不自然了。
為了化解航的尷尬,我開始替他解圍:“待你喜歡吃雞蛋后,再與老師和同學分享吃雞蛋的喜悅,好嗎?”
“那現(xiàn)在這個雞蛋怎么處理呢?我可以放回桶里去嗎?”航試探著問我。
“你先準備把雞蛋送給哪位同學?請告訴我?!?/p>
“您不是說把自己不喜歡的物品送給他人,體現(xiàn)不出友誼嗎?”
“事物是不斷發(fā)展和變化的,你把他請上來,我自然有辦法!”
很快,航拉著同桌池一起來到我面前?!澳阆矚g吃雞蛋嗎?”我問池。
“喜歡!”池回答。
“眼前這個雞蛋,你覺得是獨享好還是分享好?”
“分享好!”
“我建議,我們?nèi)艘黄鸱窒?,你與航商量商量,利用我們學過的分數(shù)知識,把這個雞蛋分成三份,可以嗎?”
“可以!”池回答完畢,便拿著雞蛋與航一起回到座位商量起來。
沒多久,兩個小家伙帶著分好的雞蛋出現(xiàn)在我面前,“您吃整個雞蛋的二分之一,余下的二分之一由我和池分。我們把余下的半個雞蛋看成單位‘1,把這個單位‘1平均分成四份,我吃其中的一份,池吃其中的三份?!焙接袟l有理地介紹雞蛋的分法。
“你覺得這個分法能不能體現(xiàn)友誼?”我問航。
“能體現(xiàn)友誼!”航稍作停頓后,馬上笑著補充:“其實,我可以吃完半個雞蛋的,只是會浪費一半。”
“既然可以吃完半個雞蛋,為何自己只分半個雞蛋的四分之一呢?”我追問。
“為了體現(xiàn)友誼唄!”航笑得很開心。
“三個人分享一個雞蛋,采用平均分的辦法看似公平合理,其實,你們這種‘不平均的分法更有價值,既是尊重老師、關心同學的無聲體現(xiàn),又是糾正偏食習慣的立行立改……”
還沒等我說完,教室里就響起了熱烈的掌聲。掌聲停下后,我指了指裝雞蛋的不銹鋼桶:“這個桶里還有七八個雞蛋靜靜地在桶底等著自己的主人認領呢!”話音剛落,便有幾個身影離開座位……沒過多久,或兩人分享,或三人分享,或四人分享……教室里歡笑聲一片。
此時的我,更加明白,在缺乏發(fā)現(xiàn)問題能力、缺乏心理疏導能力前提下的整齊劃一的要求或說教,注定是空泛乏力的。只有善于不斷從學生日常些許瞬間即逝的現(xiàn)象中發(fā)現(xiàn)問題并從心底解決問題者,才能擔起為學生成長筑基、護航的大任。
編輯/張國憲 終校/衛(wèi) 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