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探究體育“課課練”中采用繩梯訓練對少年兒童的體質健康有何影響,本文選取了同一年級的兩個不同的自然班作為對照班和實驗班,并在實驗班課課練中進行繩梯訓練干預,經(jīng)過一段時間后,對實驗后的兩班測試項目的成績進行比較分析。發(fā)現(xiàn)通過對實驗班體育課中安排合理、有效的“課課練—繩梯訓練”,學生各項測試成績均高于對照班。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參與到體育課堂練習中,提高了學生參與的興趣。課課練中引入繩梯訓練不僅對于提升學生各項身體素質有較好的效果,又豐富了課堂教學容量,同時又通過各種身體練習逐步提高了少年兒童體質健康水平。
1 前言
近年來,國家針對青少年兒童體質健康這一問題陸續(xù)出臺了一系列文件和政策,并向全國體育教育者發(fā)出了發(fā)展學生體質的總動員!2014年,全國青少年體質健康調研中,顯示出目前青少年體質健康的部分指標呈現(xiàn)“止跌”態(tài)勢,個別指標保持穩(wěn)步上升趨勢。但仍存在的問題主要有,超重和肥胖問題突出、營養(yǎng)不良和低體重,近視率持續(xù)增加,心肺耐力差,速度、力量和耐力等身體素質總體呈下降趨勢。因此,我國新一輪的體育課程改革將發(fā)展學生的體質放在了突出位置。
《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標準(2011年版)》中明確提出了要全面發(fā)展學生的體能與健身能力,強調了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通過適宜負荷的多種身體練習,促進學生身體健康目標的達成。為此,“課課練”這一體育教學策略的回歸,成為了目前解決學生體質健康狀況的重要法寶,且也成為了體育教學計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課課練”從字面上理解,就是每節(jié)體育課中都要安排一定的時間進行身體素質練習。在梳理“課課練”這一概念時,筆者比較認同毛振明教授對其的理解:“課課練是在每節(jié)體育課中,在教學前或后合理有效地安排有針對性的身體練習,可以對學生體質產(chǎn)生改善作用,并科學地實施這些練習”。而“繩梯訓練”又叫靈敏性練習,它是一種新型的體能訓練手段,具有操作簡單、攜帶方便等特點,深受少年兒童的喜歡。故此,本研究旨在探究課課練中引入繩梯訓練可否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影響少年兒童的體質健康水平。
2 研究對象與方法
2.1 研究對象
隨機抽取重慶市北碚區(qū)xx小學三年級的1班和4班,共計90名學生為實驗對象。三(1)班45名學生為對照組,三(4)班45名學生為實驗組。兩組學生人數(shù)相同,根據(jù)表1所反映的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P>0.05,身高、體重均無顯著性差異。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獻資料法
利用中國知網(wǎng)、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等網(wǎng)絡途徑,檢索以少年兒童體能、體質健康、繩梯訓練為關鍵詞的相關論文進行了查閱,并以《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標準(2011年版)》為參考,對搜集到的資料信息進行整理與分析,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理論基礎。
2.2.2 實驗法
按照國家要求,三年級每周4節(jié)體育課。兩組學生利用體育課時間,由同一名體育教師授課,對照組按照正常的體育課時計劃進行教學,實驗組則進行隨堂實驗,每次“課課練—繩梯訓練”時間為8—10分鐘,實驗周期為10周。
根據(jù)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指導文件,三年級學生體質健康測試項目有50米、跳繩、坐位體前屈、仰臥起坐和肺活量。實驗前對兩個班的學生進行體質健康測試項目的前測,10周后對實驗組和對照組再次進行項目測試,最后對前后測試數(shù)據(jù)進行對比分析。通過查閱書籍、網(wǎng)絡搜索及與體育教練員交談查找多種練習方法,從趣味性和科學性方面進行篩選,制作出適合三年級學生練習的實驗內容安排(表2)。
2.2.3 數(shù)理統(tǒng)計法
對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前后測試數(shù)據(jù)運用SPSS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整理和分析,主要采用了獨立樣本t檢驗和配對樣本t檢驗的方法。
3 結果與分析
3.1 課課練—繩梯訓練對學生速度素質的影響
從表3中可以看出,兩個班在實驗前對50米測試數(shù)據(jù)進行對比,P值為0.168>0.05,說明前測時,兩班學生的速度素質水平并無明顯差異。試驗后,實驗組的50米成績由實驗前的10.55提高到10.20,均值提高了0.35秒,P值為0.048<0.05,說明實驗組實驗前后的測試成績存在顯著性差異;對照組的50米成績由實驗前的10.78提高到10.49,均值提高了0.29秒,P值為0.08>0.05,說明對照組實驗前后的測試成績不存在顯著性差異。50米快速跑是小學田徑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檢測少年兒童速度素質發(fā)展的常用指標。50米跑不僅反映出學生的反應速度、位移速度、靈敏素質等,也決定著學生體質健康的水平。通過以上的對比分析,可以證明體育課課練中安排一定時間的繩梯訓練,可以促進少年兒童速度素質的發(fā)展,對提高短跑成績具有一定的說服力。
3.2 課課練—繩梯訓練對學生協(xié)調素質的影響
從表4中可以看出,實驗前兩班學生的跳繩成績對比后,P值為0.122>0.05;實驗后兩班學生的跳繩成績對比后,P值為0.073>0.05,因此實驗前后兩班學生的跳繩成績并無明顯差異,處于同一水平上。但實驗后,實驗組的跳繩成績由實驗前的109.20提高到118.69,均值提高了9.49,P值為0.024<0.05,說明實驗組實驗前后的成績有明顯提高,存在顯著性差異;對照組的跳繩成績由實驗前的100.60提高到110.09,均值提高了9.49,P值為0.077<0.05,說明對照組實驗前后的成績也有提高,但無顯著性差異。跳繩是小學階段重要的學習內容之一,它反映出了學生的下肢爆發(fā)力及身體協(xié)調能力。協(xié)調是屬于五大素質之一,與速度、力量、耐力及柔韌素質有著密切的關系。7-11歲是少年兒童協(xié)調素質發(fā)展的敏感期,三年級學生正處于這個階段,通過以上實驗證明通過繩梯訓練可以激活神經(jīng)細胞等組織,改善身體肌肉系統(tǒng)的協(xié)調性和靈活性,對提高學生的協(xié)調能力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3.3 課課練—繩梯訓練對學生柔韌素質的影響
從表5中可以看出,實驗前兩班學生的成績對比后,P=0.662>0.05,不存在顯著性差異;實驗后兩班學生的成績對比后,P=0.01≤0.01,存在顯著性差異。其次,實驗后實驗組的坐位體前屈成績由實驗前的10.44提高到13.34,均值提高了2.9,P值為0.001<0.01,說明實驗組實驗前后的成績有明顯提高,且差異性顯著;對照組的坐位體前屈成績由實驗前的10.02提高到10.61,均值提高了0.59,P值為0.679>0.05,說明對照組實驗前后的成績并無顯著性提高。坐位體前屈是檢測學生身體柔韌素質的重要指標,它反映出了學生軀干、腰部及髖等關節(jié)可能達到的活動幅度和肌肉韌帶的彈性能力。身體柔韌性的提高可以降低運動損傷,增大動作幅度和提高動作準確性。通過以上數(shù)據(jù)對比可以得知,實驗組學生的成績提高較多,說明體育課課練中進行一定時間的繩梯訓練干預,可以促進少年兒童柔韌素質的發(fā)展。
3.4 課課練—繩梯訓練對學生力量素質的影響
從表6中可以看出,實驗前兩班學生的成績對比后,P=0.059>0.05,不存在顯著性差異;實驗后兩班學生的成績對比后,P=0.662>0.05,不存在顯著性差異。但實驗后,實驗組的仰臥起坐成績由實驗前的29.44提高到33.56,均值提高了4.12,P值為0.012<0.05,說明實驗組實驗前后的成績有明顯提升且具有差異性;對照組的仰臥起坐成績由實驗前的32.13提高到34.31,均值提高了2.18,P值為0.13>0.05,說明對照組實驗前后的成績并無顯著性提高。仰臥起坐是反映學生軀干核心力量的重要指標,也是發(fā)展少年兒童核心力量素質的重要練習手段。通過以上數(shù)據(jù)對比可以看出,實驗前后兩班學生的成績均無差異性,但實驗后實驗組學生的成績前后具有差異性,說明課課練—繩梯訓練對學生的仰臥起坐成績提高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3.5 課課練—繩梯訓練對學生心肺耐力素質的影響
從表7中可以看出,實驗前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的成績對比后,P=0.269>0.05,實驗后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的成績對比后,P=0.148>0.05,結果都不存在顯著性差異。其次,實驗后對照組的肺活量成績由實驗前的1693.31提高到1743.53,均值提高了50.22,P=0.374>0.05,說明對照組實驗前后的成績并無顯著性提高;實驗組的肺活量成績由實驗前的1619.80提高到1818.38,均值提高了198.58,P=0.002<0.01,說明實驗組實驗前后的成績有顯著性的提高。肺活量是反映人體心肺功能的一個重要指標。心肺功能的好壞決定著人體工作的質量和運動能力的強弱,它的大小與年齡、身高、體重、性別和體育鍛煉的程度都有密切的關系。心肺功能強則意味著身體工作和運動能力較強,堅持的時間較長。因此,課課練—繩梯訓練不僅可以提高速度、力量、協(xié)調、柔韌素質,同樣在練習中也促進了身體心肺功能的發(fā)育。
4 結論與建議
4.1 結論
在經(jīng)過為期十周的實踐研究中,通過對實驗班體育課中安排合理、有效的“課課練—繩梯訓練”等各種身體姿勢的練習,使得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參與到體育課堂練習中,提高了學生參與的興趣。課課練中引入繩梯訓練不僅對于提升學生各項身體素質有較好的效果,又豐富了課堂教學容量,同時又通過各種身體練習逐步提高了少年兒童體質健康水平。除此之外,繩梯練習對場地條件無要求,因此很適合在小場地進行,有利于體育教學效果的提升。
4.2 建議
(1)課課練中繩梯練習的開展組織要靈活多樣,在組織練習時可與游戲相結合,并根據(jù)學生身體素質的實際情況編排可操作性強、趣味性強的練習內容,不僅要彌補學生體質健康薄弱環(huán)節(jié)在課堂上的練習時間和機會,還要增強課堂上學生參與練習的興趣。
(2)繩梯練習可與課后其他體育活動相結合,練習的方法與內容可運用到其他體育項目訓練或體能提高上,比如課外足球訓練中就可采用繩梯訓練的部分內容進而提升學生的運動能力。
作者簡介:何梓萑(1996.08—),女,重慶人,西南大學體育學院,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
(作者單位:西南大學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