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慧娟
(太原師范學院 山西 晉中 030619)
學習單簧管第一課就是手持樂器的演奏姿勢,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頭部、身體和手臂姿勢的正確,正確的姿勢不但體現(xiàn)著良好的作風素養(yǎng),且對技術的提高與發(fā)展更有幫助。
演奏時站姿要正,不能僵硬,要使雙肺呼吸沒有阻礙,全身處于自然而不緊張的狀態(tài),眼睛平視前方,兩腳自然分開與兩肩齊平,左右胳膊自然下垂彎曲,兩肘不要緊貼在身體上,而應與身體保持15-20 厘米的距離。右手大拇指置于下節(jié)管后面的托手下并托住樂器,其他手指呈自然彎曲的狀態(tài)。
坐姿(初學者最好站立吹奏)在演奏時上身要求與站姿相同,此時雙腿不要分得太開,不要把一條腿放在另一條腿上或把雙腳交叉在一起,演奏時不能抖腿或用腳打拍子。
總之,培養(yǎng)良好的吹奏姿勢,無論站或坐都要呈現(xiàn)出自然的狀態(tài)。為了避免疲勞,長時間站立演奏后也可選擇坐姿進行演奏。不論選擇哪種姿勢進行演奏,演奏者始終要注意頭平胸直,使氣流自由呼出,這樣也會有效地避免脊柱彎曲或者駝背。
在吹奏單簧管的過程中,正確的口型狀態(tài)是完成樂曲演奏、尋找優(yōu)秀音色的關鍵,在練習時總會聽到老師要求注意口型和嘴角微笑的狀態(tài),嘴唇稍微往里包,兩邊嘴角繃緊,注意下嘴唇包在下牙上,主要起一層鋪墊的作用。注意吹奏時不要鼓腮,下巴要拉平,兩嘴角不要跑氣,吹嘴要含在嘴的正中間。
呼吸是單簧管發(fā)音的動力。單簧管的發(fā)音是由放在吹嘴上的簧片從口腔內排出的氣流經過風口時,形成強大的壓力而產生振動發(fā)出聲音。對于單簧管演奏者來說,要使聲音飽滿柔和,就要掌握正確的呼吸方法,如同蓋一座樓房,氣息可比擬為地基,只有地基打得牢靠,樓房才能堅固。在演奏過程中,一般常用的呼吸法有三種分別是:胸式呼吸法、腹式呼吸法及胸腹式呼吸法。
胸式呼吸:也稱“肋式呼吸”。呼吸運動主要在于胸廓的中部向前和兩側的橫向擴展,呼吸時胸部凸起、腹部呈凹陷狀態(tài)。胸式呼吸吸氣時速度較快且方法較容易把握,但也存在缺點,在運用這種方法呼吸時,橫膈膜沒有參與呼吸,胸廓下方部位擴張不夠充足,吸入氣體量不大,演奏者易產生疲勞。此呼吸法也屬于本能的自然性呼吸,初學者極易使用這種呼吸方法。
腹式呼吸:也稱為“橫膈膜式呼吸”。在吸氣時腹部自然凸起,主要特點是胸廓下部產生擴張,橫膈膜下降,肺縱向擴大。運用腹式呼吸法在吸氣時比較自由舒展,速度方面也會很快。由于吸氣時橫膈膜和腹壁肌肉在積極參與,所以在呼吸的控制方面也有較好掌握,而缺點是胸廓中部擴張得少,吸入氣量相應較少,當需要演奏長樂句時,呼出的氣息支撐不夠,此時樂曲很難達到預想的效果。
胸腹式呼吸:也稱為“混合式呼吸”,顧名思義是將前兩種呼吸方法聯(lián)合共用。在吸氣時橫膈膜下降,肋骨向外擴展并上移且肺部橫向擴大,胸廓充分擴張狀態(tài)此時吸入的氣體量最多。呼吸時因為整個呼吸肌肉都處于參與狀態(tài)中,所以能夠很好地控制氣流的速度及力度。另外,運用這種呼吸法呼吸時肌肉感到乏累的情況會比較輕,因此能保證長時間吹奏不會覺得累。由此看來,胸腹式呼吸法是演奏時最理想的呼吸方法。
譜例1-1
如上譜例樂段為不太慢的柔板,其速度約為52,在練習過程中要注意樂句的完整性,音符時值演奏飽滿,不能隨意換氣,要根據樂句標記進行換氣。在演奏時氣息保持不變,每個樂句像練習長音一樣只改變指法,均勻地分配氣息。
吐音又稱“吐舌”,是演奏單簧管時一種最基本、最常用的演奏技巧。吐音技巧的方法頗多,在日常生活中多用兩種方法:一種是在發(fā)音前用舌尖輕觸哨片的頂端,當呼出氣流時舌尖快速縮回;另一種是舌尖緊貼下牙,然后把舌頭拱起來部分觸碰哨片。舌頭觸碰哨片的位置由個人習慣決定,演奏者演奏時應該使舌根保持穩(wěn)定不變、舌頭靈巧運動,舌頭既能快速離開哨片,又與哨片保持著最短的距離。在韋伯的《小協(xié)奏曲》這首音樂作品中,例如Var.Ⅰ的樂曲段落(譜例2-1)在吐音的技巧方面使用了重音、斷音與連音下的吐音三種演奏技巧。
譜例2-1
重音:音符上面加有“>”符號的稱為重音。如上譜例第八十三小節(jié),演奏時氣息要有爆發(fā)感,演奏效果重且要有彈性。此樂句在吐音之后做準備,進入重音之后力度由弱漸強,這需要很強的氣息作為支撐。
連音下的吐音:在斷音的基礎上加上連線,同時也把它稱為“軟吐音”,如上譜例第八十五小節(jié)。在演奏時吐舌要緩慢、輕柔,注意此樂句速度與節(jié)奏的掌握,保持樂曲整體的流動性。演奏時有似斷非斷、似連非連的感覺,演奏的效果音斷感覺不斷。樂句演奏完整,切忌停頓,注重旋律的歌唱性。
斷音:音符的上面加有小圓點的音稱為斷音,較短促且有彈性,也稱為短音。演奏時,一般吹奏原來時值的一半如上譜例第八十七小節(jié),吹奏過程中在氣息的流動下舌尖迅速離開哨片,這種方法在演奏中具有很強的跳躍感、顆粒感,演奏出的效果干凈利索,音樂快速活潑又富有彈性,如同乒乓球落地迅速彈起。
吐音的演奏技巧在單簧管演奏中是較難掌握的一門技術。作曲家韋伯將吐音技術和樂曲想要表達出來的情感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同時偉大的演奏家貝爾曼將這首作品演繹得淋漓盡致,使這首作品完美地展現(xiàn)在聽眾面前。
對于單簧管來說,流暢而又美妙的音樂旋律離不開運指技巧,而演奏韋伯的《小協(xié)奏曲》時,是否能夠靈活掌握運指技巧是能否演奏好此曲的關鍵,如《小協(xié)奏曲》變奏Ⅱ中的樂曲片段。
譜例2-2
在日常練習與演奏過程中,演奏者首先要檢查樂器,單簧管的墊子與管身要具有良好的密合性,指鍵的彈力、自然位置需在自己感到舒適的位置,尤其是右手指托的位置。其次,當處于不演奏狀態(tài)時,應主動熟悉各手指的位置,此時必須注意要用手指的指腹去按鍵,手指呈現(xiàn)自然彎曲的狀態(tài)。在演奏過程中,動作要盡可能做到輕松掌控,一定不要用食指和拇指去捏樂器,這時候任何過分使手指彎曲或者伸直的行為都是手指緊張的表現(xiàn)。手指的按鍵力量要控制適當,將鍵按下且音孔堵嚴為最好,抬指高度不宜過高,最好不要超過1.5 厘米。最后,在練習中要保持手指控制的協(xié)調一致,從聽覺上而言,在按鍵時要發(fā)音清晰、無嘈雜。
練習此樂段時須注意,要循序漸進一步步去練習并熟悉掌握,切記速度的控制非常關鍵。樂器教學中流行一句話——“十練九慢”,“慢”是快速運指的基礎,沒有慢速練習,在快速演奏時不僅手指不靈活且易出現(xiàn)錯誤,同時也會養(yǎng)成不應該有的壞毛病。因此,如上譜例2-2 樂段中多十六分音符,在練習運指過程中需結合自己的演奏情況,易出現(xiàn)卡頓的樂句必須單獨練習。當然,這在練習中會感到乏味,但只有堅持不懈地發(fā)現(xiàn)問題、刻苦練習才能養(yǎng)成正確的習慣,將樂曲完整演奏出來。
對于演奏者而言,一個放松的狀態(tài)是必不可少的,這不僅表現(xiàn)在姿勢的變化上,也表現(xiàn)在嘴型的控制上。大多數(shù)演奏者剛開始吹奏時也許還能保持放松的姿勢,但隨著長時間的演奏因為節(jié)奏、節(jié)拍的變化,聲音不連貫、節(jié)奏不穩(wěn)定等常見的問題就會出現(xiàn)。手指的快速移動、聲音的平穩(wěn)是演奏者一心想要達到的效果,要想做到這些,手指應自然放松抬起,而不是生硬的、機械的動作,常出現(xiàn)的問題就是在演奏時左手用力過度、右手不放松。
無論什么樂器在演奏時調整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是很困難的,大多數(shù)演奏者總是想把最好的一面完全展現(xiàn)出來,但結果往往很糟糕,不能如人所愿,自己會覺得演奏有很多遺憾的地方。筆者認為這是一種好勝的心理,心態(tài)在演奏中比什么都重要,演奏者要做的就是放平心態(tài)。演奏時不僅要控制緊張的情緒,還要克制內心的興奮感,控制的好與壞會在一瞬間使演奏的音樂發(fā)生轉變。演奏單簧管時要面向觀眾,但是不能過分在意觀眾,也不能不停變換位置導致手指緊張慌亂,所以演奏時要將視線集中于前方,演奏前注意安靜,不要進行太多運動,其次在演奏時要全神貫注地關注手指按下的每一個音符,不管是舞臺演奏還是日常生活中的每次練習與演奏都要這樣做,要使注意力的集中變成一個習慣。
單簧管的基礎演奏技巧練習是一個漫長、單調且枯燥的過程,在演奏時需要耐心與毅力,要靠意志力去控制自己,對每項基礎的技巧進行長時間反復的練習,循序漸進地掌握單簧管的基礎演奏技巧,才能完成高水平的演奏。
在樂曲的演奏中,主要的困難大多在長音的演奏、復雜的節(jié)奏、力度與速度的變化等幾個方面,練習一首樂曲時要注意判斷樂曲的難易程度,分小節(jié)、分段地進行練習。演奏時不一定要從第一小節(jié)開始進行練習,而應該有選擇性地進行練習。要注意演奏的速度,剛開始練習時要放慢速度,也許會出現(xiàn)頻繁換氣的現(xiàn)象,但慢速的練習能夠更加準確地掌握節(jié)奏,對手指的起落掌控得更加到位,在慢練的情況下逐漸加快速度、克服困難并達到基本熟練的程度,直到能夠流暢清晰地演奏。
在單簧管演奏中能否使一首音樂作品自然、流暢、完整地呈現(xiàn)出來,基礎演奏的技巧掌握必不可少。這就要求演奏者在日常生活的訓練、演奏過程中,必須重視基本功的練習,加強氣息、吐音、運指等基本技巧的訓練,要循序漸進地掌握單簧管演奏的基礎技巧。通過不斷練習,單簧管演奏者用嫻熟的演奏技巧把演奏的作品出色地完成,不斷地升華自己,以便更好地進行音樂作品的二度創(chuàng)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