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 勇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北京100871)
審視歷史是一種反思現(xiàn)實的視角,傳統(tǒng)鏡像是一面投射未來的鏡子。關于社會秩序的理念與實踐,我國古代社會曾經設計和發(fā)展出一套體系完備的制度安排——朝貢體制(朝貢體系),并行之有效地處理著我國古代時期與周邊國家的外交關系。長期以來,我國古代社會把海外國家和地區(qū)的對外貿易納入朝貢體制。這套朝貢制度源遠流長、持久不變,對于維護我國古代時期與周邊國家的和平友好、經貿往來、文化交往等都發(fā)揮了特定的歷史作用,并隨著新社會秩序的到來而土崩瓦解。
朝貢體制學說是近現(xiàn)代學術生產的概念產物,據(jù)說是美國歷史學家費正清(John King Fairbank)在解釋近代中國與世界的關系時為了區(qū)別古代社會與世界的關系而刻意創(chuàng)造的一個學術詞匯,其學術立場的中立性也受到一定的質疑[1]。朝貢體制論的學術研究主要集中在歷史學和國際關系學等專業(yè)范疇,側重于我國古代社會在不同朝代與不同國家和區(qū)域之間的交往關系及其客觀作用研究①。石元蒙指出,1840年鴉片戰(zhàn)爭前明清朝貢制度通過實踐“懷柔外夷”政策建立了“華夷秩序”,提出“保持自主性”的朝貢體制實踐模式[2]。禮物外交是國際關系學和外交學研究關注的一個細分領域。禮物不同于商品,作為國際交往與外交儀式上的國家禮物更是具有獨特價值,不僅有使用價值和經濟價值,更有藝術價值、情感價值和象征價值。近年來,朝貢體制下的實物研究作為禮物外交理論的領域突破,出現(xiàn)一些探索性的研究成果。羅沉雷從禮物社會學角度界定了禮物外交的概念,認為國家通過禮物交換維持國家間的固有關系。他比較了清朝朝貢體系下和公共外交視域下兩種禮物外交的不同表現(xiàn)形式,探討了禮物外交背后所承載的等級秩序和核心意義的歷史演變[3]。在這種曾經產生實際效果的社會秩序的制度安排中,本文主要考察朝貢體制下明清朝廷與周邊國家之間的文化貢品/賜品、文化交往、藝術活動和交往禮儀等文化活動情況,以探究文化藝術在朝貢體制中占據(jù)的分量、扮演的角色和發(fā)揮的功能。
自古以來,我國作為一個疆域遼闊的大國,兩千年以前曾發(fā)展出一套有關社會秩序和國家關系的獨特理念與實踐?!疤煜隆笔俏覈糯鐣P于社會秩序的儒家想象概念。“普天之下,皆是王土”,封建帝王自視為“中央之國”,即“一個沒有鄰國的遠方帝國”。按照17世紀中期西方世界依據(jù)威斯特伐利亞體系(Westphalian System)所建立起來的國家觀念和世界秩序而言,我國古代社會不是一個現(xiàn)代意義上的民族國家,統(tǒng)治者是古代意義上初創(chuàng)時期的文明社會的管理者[4](P58)?;实圩苑Q“天子”,皇帝的天子身份(德教意義上)與日本的天皇(神道意義上)、基督教的天父(神教意義上)有很大的不同。“只有中國,才是文明的真正代表;只有天子,才配坐上人間帝王的最高寶座”[5]。“天子受命于天”,是唯一連接天地之人,是位于文明世界頂端的“普天君王”?!疤煜率苊谔熳印?,天子的合法性源于董仲舒提出的“君權神授”,行使普天王權,其使命是“維護人類的秩序,并維持人類社會與天地之間的和諧”[4](P5)。
朝貢體系是一種“中心”與“邊緣”、“華夏”和周邊“蠻夷”之間“宗藩關系”的尊卑等級關系。這種儒家等級關系是在維護華夏的“一”的前提下追求萬邦的“和”,這就是古代社會的儒家天下觀[6](P36-45)。帝王行使政治權力具有倫理依據(jù),而朝貢制度正是“儒家主張用于對外事務的一種辦法”,“正如仁君之能以德感召本國人民一樣,他也必然會吸引化外的夷狄到當時中國的朝廷上來”[7]。1901年,梁啟超在《中國史敘論》一文中把中國的歷史分期以及中國與外部世界的關系區(qū)分為“中國之中國”“亞洲之中國”和“世界之中國”等三個時代[8]。20世紀初,改良派儒者康有為針對我國當時“據(jù)亂世”的現(xiàn)實處境,通過學習已經進入“升平世”的西方國家的先進技術,面對未來社會提出進入“太平世”的“大同世界”的理想社會[9]??涤袨榈拇笸澜缬^雜糅了傳統(tǒng)儒家的天下觀、佛教的極樂世界和西方社會的科技民權意識,這種理想設計是一種想象的未來社會和世界秩序,缺乏現(xiàn)實的實踐依據(jù)。
秦始皇統(tǒng)一全國后,古代社會內部治理的“差序格局”[10]被置換為國家交往的“華夷秩序”[6](P30-45),進而發(fā)展成為一種“天下—朝貢”的國家關系的制度設計和治理體系[11]。歷史上的朝貢體系從東亞開始,逐漸朝“東方”“西方”和“南方”3個方向擴展至東南亞、西亞和南亞諸國、民族和部落地區(qū)。漢朝是朝貢體系的奠基者,唐朝是朝貢體系的集大成者,當時與海外國家、民族部落建立起朝貢關系者多達70多個[12]。兩宋時期與我國建立朝貢關系的國家除了東亞地區(qū)的朝鮮和琉球等國,更主要拓展了東南亞和南亞等國家和地區(qū)。元代基本承繼了宋代的朝貢體制,明初和清初是朝貢體系日臻完善的頂峰②。清末隨著國力的衰微,朝貢體制逐漸瓦解。在這些朝貢國家中,有些是古明清的藩屬國,有的是希望與明清朝廷開展通商貿易的外圍國家③。晚清以降,西方列國強加于清廷的西方中心主義主導的“條約體系”替代了古代社會的朝貢體系。辛亥革命之后成立的中華民國政府繼續(xù)受制于西方國家,或對部分條約進行修訂或簽訂新的不平等條約。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后,新中國人民政府宣布廢除所有屈辱的不平等條約,至此歷史上與外部國家被迫建立起來的條約體系徹底終結。
我國古代社會的儒家天下觀和文化優(yōu)越感深深影響著周邊國家,尤其是東亞各國。在古代社會,華夏被視為東亞文明的中心,是以儒學為代表的文化價值觀的合法源泉。這種合法性以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為后盾,也來源于文化手段,甚至在某種程度上,這種朝貢體系的制度安排是通過文化手段來實現(xiàn)的。朝貢體制的政治安排體現(xiàn)在權力結構和文化手段等兩個方面。權力結構構筑于“軍事實力和后備力量”的基石之上,而文化則包括“至高無上的儒家意識形態(tài)、關于社會秩序的經典哲學,以及禮儀”[4](P291)。
基于血緣、文緣、地緣和人緣建立起來的社會秩序,將我國古代社會的內部及其周邊國家、民族和部落的關系區(qū)分為“宗藩”、“內藩”和“外藩”,產生了“要服”、“荒服”和“藩服”等不同的周邊關系。這些不同的藩屬關系都是通過向中央朝廷的定期朝貢來確立的。根據(jù)《辭?!返慕忉?,“朝”,與人見面時多用于“卑見尊、下見上”或“參拜神明”,諸侯拜見天子皆為“朝”,具有鮮明的等級色彩和神圣意識;“貢”,“臣屬向君王的奉獻”。在體系設計完善的朝貢體制中,“朝”與“貢”不只是中央朝廷面對周邊國家來訪時使用的自我優(yōu)越感的語言修辭,更是發(fā)展出的一套嚴格周密的政府制度,包括朝貢貢期、朝貢禮儀、朝貢路線、朝貢貢物、使團規(guī)模和朝貢活動等朝貢事項的官方規(guī)定。
在費正清看來,明清朝廷在與周邊國家發(fā)展外交關系中具有“控制”“吸引”“操縱”等不同的目標類型,在實施這些不同類型的外交目標中,除了軍事、經濟的硬實力手段,還有禮教、法治、文化、德化、宗教等軟實力手段,進而圍繞古代社會形成漢字圈、內亞圈和外圈等三個圈層的世界秩序[4](P2-11)。對于明清歷代統(tǒng)治者而言,在這個以明清國家為中心向外輻射的圈層結構的社會秩序中,道德教化和禮制教化勝于軍事征服和經濟利誘,文化疆界勝于政治疆界。明清的天子對外邦的統(tǒng)治不是“侵略性的帝國主義做法,而是一種‘文化中心主義’的防衛(wèi)性措施”[13]。華夏儒家的德治禮教構筑了朝貢制度的文化基礎和價值基石。
明清歷朝認為“有德則來,無道則去”,倡導“導以禮義、變其夷習”。在明清歷朝主導的朝貢體制下,對華夏“禮”的接受是前提。故此,明清封建帝王“重義輕利”,既顯示“天朝恩威”,又懷柔遠人,重視朝貢國家(部族)在名義上對明清朝廷“宗主國”地位的承認、形式上對明清朝貢禮儀的恪守和文化上對源自儒家道統(tǒng)的遵循。其中,當然也不乏有些朝貢國家利用朝貢制度作為一種外交手段和謀略而“狐媚于燕京”,借此實現(xiàn)自己的政治訴求和經濟利益[14]。朝貢制度作為明清朝廷主導社會關系的一種統(tǒng)御之術,其本身的文化效用大于經濟效用,實施的是一種典型的文化主導權,起到對周邊國家的支配或控制作用。朝貢關系或許開始于軍事征服或干擾,或許源自于貿易利益或交易回報的經濟誘惑,但朝貢國家(部族)與明清朝廷朝貢關系的穩(wěn)定大都源于他們對明清儒家道統(tǒng)的文化認同和價值堅持。
朝貢關系受制于軍事實力和政治影響,朝貢禮儀成為維護以“華夷秩序”結構而確立的國家關系的重要儀式,也是周邊國家與明清歷代中央朝廷溝通的重要途徑。通過朝貢,明清朝廷實現(xiàn)了與周邊各國、民族和部落的和平相處、互通有無,獲取異地物產和寶物奇貨;通過朝貢,周邊各國獲得了明清歷代朝廷保護的承諾,通過賜品的方式得到了經濟上的回報,并發(fā)展了本國與明清朝廷的經貿關系。根據(jù)費正清對清朝朝貢制度的研究,中央朝廷以朝貢制度為紐帶,通過“冊封”確定朝貢關系,并根據(jù)兩國間的實際情況發(fā)展朝貢貿易或管制貿易。管制貿易長期只允許在遠離中央皇權的廣州、澳門或恰克圖開展。鴉片戰(zhàn)爭以后,清政府與西方國家基于條約體系在更多的通商口岸開展的條約貿易,是基于朝貢思維進行管制貿易的內部調適,屬于漫長的朝貢制度“舊體系的黃昏”[4](P283)。
朝貢制度需要借助禮儀和貢物展示宗主國的“權威和實力”和藩屬國的“誠敬和恭順”。朝貢包括進獻的貢品和方物、回賜的禮品和封賞,還有遣使頒賜的賜品。因此,朝貢制度也是貢賜制度。無論是“貢”還是“賜”,都涉及到貢品與賜品的選取與安排。這些朝貢物品大部分都是產自當?shù)氐耐磷鞣轿?,比如朝鮮在一次給清廷的朝貢物品中有竺布、簾席、土紙、鹿皮、腰刀、棉布等土貨,而清帝賞賜的物品包括彩緞、貂皮、云緞、綢緞、黃絹、鞍馬等[15]。在這些貢品和賜品中,除了土產和銀兩等物品之外,還有書籍、文具、紙張、工藝品等廣泛意義上的文化用品。在清朝朝貢文書中,中央政府的賜品名錄中出現(xiàn)了“文物、文琦、文幣、珍品、珍玩”等字樣[16]。這些朝貢藝術的文化活動和朝貢物品的藝術貢品占據(jù)多大比例?雙方為什么要選用這些文化活動和藝術貢品?朝貢體制下,作為貢品與賜品的文化活動和藝術貢品扮演什么角色?在這里,文化活動包括接受儒家經典的教育活動、使用明清的歷法和政治制度、從帝王的詩文“賜作”到文人的詩文“贈作”等類別;藝術貢品包括書畫雕塑的美術品、樂器與樂人表演的音樂舞蹈以及工匠制作的工藝品等形式??傮w而言,在朝貢體系頗為完善的明清時期,朝貢體制中的文化活動與實物交往具有如下幾種表現(xiàn)形式和開展途徑。
明清朝廷冊封朝鮮、琉球等藩屬國的國王,都會頒發(fā)詔書,由作為“天使”的冊封使送往該國,冊封完畢后一般詔書要帶回清廷由禮部保存(琉球國王一般會懇求詔書保留本國)。無論登基多少年,只有在接受完明清朝廷的冊封之后,在交往的國書中該國國王才由“世子”改稱“王”。這種冊封看起來只是一種對國王地位確認的儀式行為,具有“政治表演性”的象征意義,不影響藩屬國國王的廢立和政權的更替,但卻對于兩國間的關系發(fā)揮著綜合性的政治意義和文化意義。明清朝廷通過例行的冊封儀式和使臣授職制度,將明清儒家“以德治國”的政治原則和“王道天下”的道德理念輸入藩屬國,并發(fā)揮著德化禮教的治理功效。藩屬國王也采用明清年號年歷的歷法紀年,按照明清的政治制度建立官僚體系,管理國民,治理國家。
朝貢制度在藩屬國推動了儒學經典的普及、漢字的使用和漢文化的傳播。由朝鮮、越南和琉球(加上若即若離的日本)等國家建立起來的漢文化的核心圈,再慢慢將儒家文化漣漪到其他有朝貢關系的周邊國家(部族),使得漢文化圈成為世界上與基督教文化圈、伊斯蘭教文化圈相并立的三大文化圈之一。朝鮮很早就接受了底蘊深厚的儒家學說,在官方的“太學”和民間的“書院”推廣以儒家經典為主的教育制度,派遣儒生前往明清國子監(jiān)留學[17],引進和發(fā)揚以朱熹為代表的朱子學派,涌現(xiàn)了鄭沆、崔沖、李退溪、柳成龍等朝鮮大儒,建立了朝鮮自己的儒學體系④,甚至深刻地影響了當代韓國人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樂器是禮教的手段,明洪武帝曾向朝鮮賞賜編鐘、編磬、笙、簫、琴、瑟、排簫等明清朝廷禮樂樂器,制定藩屬國的禮樂管理機制,通過朝鮮貢女和使臣樂工進行雅樂和宴樂的音樂學習和音樂演奏,實現(xiàn)對藩屬國的“儒化”和“禮治”[18]。
從遠古時期的山岳崇拜到秦漢以來的名山封禪均具有深厚的文化意涵。封山是一種祭祀性的禮儀活動,展現(xiàn)了古人樸素的山水自然觀和帝王“奉天承運”的皇權觀。1370年初,明洪武帝將安南、朝鮮、占城的山川河流一同納入明朝的版圖接受祭祀,并親自撰寫祭文、賞賜祭品,派遣使團傳達祈福之意[19]。1406年,浡泥(今文萊一帶的古國)加入明朝的山水河流祭祀,使得明朝擁有山川河流祭祀列入明朝版圖的國家(或部族)除了前述4個,還包括柬埔寨、暹羅、注輦、三佛齊、爪哇、日本、琉球、西藏等8個,共計12個域外地區(qū)[20]。明永樂大帝除了將滿剌加的西山封為鎮(zhèn)國之山,還為其親自題寫了碑銘[21]。后來,他又為柯枝等國撰寫了碑銘[22]。這種將朝貢國家的山川河流無差別地置于明朝封禪的序列之中的做法,既顯示了明朝的至高地位,又希冀以“合和天下”的形象,讓藩屬國王仿效自身樹立為政有德的親民形象。
明清歷代朝廷派往朝貢國家的使團中都有大量的文人、樂人和工匠,使團中的明清官員往往能詩善書,他們擁有儒者、詩人、畫家、書家和樂師等某種技能或集多種技能于一身,代表了所處時代明清教育程度和藝術水準的最高水平。而使團在前往朝貢國家后一般駐留時間較長,短則三月,長則五月以上,與當?shù)氐耐跤H國戚、達官貴人和文人雅士有深入親密的文化交往活動。這些使團官員為當?shù)貦噘F寫詩作畫,撰寫碑刻、銘文、“文字酬答”以及創(chuàng)作其他紀念性文藝作品,還進行彈奏古箏、古琴等音樂表演活動。明清工匠隨身帶去了在本土制作的刺繡、木作、陶瓷等工藝品,或者在當?shù)丶庸げ糠止に嚻?,在當?shù)卦O計建造具有中式風格的房屋[23]。反之,亦然。甚至還有朝貢使節(jié)申請留居或藩屬國人自愿“慕義歸附”。這種半官方準私人化的文化活動,在政治上宏達等級的儀式之下,雙方在個人之間建立起了親密的文化友誼,增進了朝貢國家的臣民對明清朝的文化適應感,增強了明清社會與朝貢國家之間私人化的文化連接。
朝貢體制下明清朝廷充滿了對自身文化歷史、傳統(tǒng)道德和政治學說的自豪感和優(yōu)越感。朝貢使團在規(guī)定的朝貢線路上,朝貢使節(jié)會瞻仰朝貢沿線的宗廟祠堂、文化勝地和文化遺跡。這些文化地標往往具有文化圣地的象征意義,體現(xiàn)了歷代皇帝對于“和平”與“禮治”的天道追求。清代朝鮮朝貢使團的朝天燕行路線就有沈陽的安排,而清朝廷派遣朝鮮的使團卻不用到沈陽。這恐怕是因為沈陽是大清的“龍興之地”,是清朝贏得天下的起源地址,理應讓忠誠的藩屬國朝鮮虔敬朝拜。清廷還為朝鮮朝貢使團安排了戲劇、煙火和冰嬉等文化娛樂活動,以體現(xiàn)清朝統(tǒng)治者與民同樂、平定四海的盛世景象[24](P159)。朝貢文化線路的安排既是基于來往車馬交通的便利、驛站館舍接待的條件等現(xiàn)實考慮,也有促進大國民風展示、地方交往的文化考慮[25]。朝貢使團和派遣使團官員在朝貢路線沿途所進行的文化觀察、日志記載和詩文創(chuàng)作,起到了很有價值的文化傳播和資料考證的作用。
明清朝廷對朝貢國家的“正貢”和“加貢”物品都有品種和數(shù)量上的明確規(guī)定,采取“任土作貢”的“土產原則”,實行厚往薄來,體現(xiàn)明清朝廷懷柔遠人的體恤之意和勤儉清廉的統(tǒng)治者形象,也主要考慮到物品的實用價值和路途長遠的運輸便利[24](P103)。當然,這種朝貢物品的嚴格規(guī)定,也是為了控制朝貢過程中帶來的朝貢貿易的數(shù)量和規(guī)模。因此,在政府正式的朝貢使團和回遣使團攜帶的物品中,沒有特別貴重的金銀財寶和奇珍異貨。而對這些珍貴物品的需求,則通過朝貢制度安排的朝貢貿易來解決。古代社會的儒家文化將玉石、大貝、珊瑚、珍珠、明月珠等珍寶視為順應“天人感應”的上天珍寶,皇家貴族用紫貝、珍珠、珊瑚、玳瑁和硨磲等海洋物品作為王府宮殿裝飾、服裝配飾及日常把玩。這些來自西域、中亞和南亞的奇珍異寶發(fā)展了明清朝與朝貢國家的朝貢貿易,也成為絲綢之路重要的推動力量[26]。明朝與西域之間的玉石朝貢貿易就占據(jù)了當時陸上絲綢之路對外貿易的重要份額[27]。當然,明清朝的瓷器、絲綢也是通過有一定控制的朝貢貿易在規(guī)定的地方進行海外互市。在朝貢貿易中,明清瓷器的原料來源、器物造型和構圖風格也深受朝貢國的需求影響而產生很大的變化[28]。蘇州的鐵器、南京的刺繡、紹興的毛筆及四川的絲織品通過跨越千山萬水的朝貢體制下的貿易線路和貿易地點源源不斷地進入世界各國。明永樂帝時期鄭和下西洋的七次壯舉是明清朝貢貿易史上最輝煌的外交篇章。
朝貢體制確立了明清社會與東亞、東南亞、東亞和中亞等周邊國家延續(xù)兩千年的基本穩(wěn)定的世界秩序和國際關系,這種體制規(guī)則微妙,也運作良好。到明清時期,西方的海洋商業(yè)文明與明清的內地農耕文明產生激烈的碰撞,“仗劍經商與華夷秩序之間的沖突將不可避免”[29]。明清朝廷不斷修正漢唐宋元的朝貢體制,將貿易關系納入朝貢體系,形成了朝貢貿易和管制貿易。朝貢體制長期以來發(fā)揮穩(wěn)定作用的基礎是這些朝貢國家對于明清社會的政治信任和文化認同。朝貢禮儀的過程就是儒家文化得到精心展示的過程。
在朝貢體制中,明清歷代朝廷都看重朝貢國家在道德和倫理上的文化教化。因此,明清朝廷主導的朝貢體制更多的是一種基于文化考慮的制度設計。毫無疑問,朝貢體系以多種渠道和形式向世界傳播了古代社會儒家哲學和東方思想。儒家經典強調天道人倫,“關乎天文,以察時變;關乎人文,已化成天下”,強調道德修為可以影響政治秩序、世界秩序和天地秩序。世界秩序的建構也是基于這樣的天道人倫。儒家主導的世界秩序是人文世界的秩序。在這個人文世界的秩序中,從帝王將相到庶民百姓都要恪守君子之道和天地之道。因此,朝貢制度中那些關于禮儀、貢物、路線等內容的制度安排都以符合天道人倫為依據(jù)。在藩屬國家遵從華夏儒家道統(tǒng)的前提下,明清社會主導各朝貢國家多元平等,不干涉內政,構建一種“各美其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世界秩序。
朝貢體制在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了中華文明對外開放包容的文化胸襟。明清朝廷采取了內外有別的經貿制度:對內,貶低商人的社會地位、實行嚴苛的海禁;對外,允許朝貢使團攜帶規(guī)定的貨物交易買賣(朝貢貿易),多次派遣使團前往周邊國家,讓朝貢國家在明清設置指定的城市從事海外貿易(貢市合一和管制貿易),發(fā)展出限制性的貿易形態(tài)。這種限制性的貿易形態(tài)是在明清朝廷傳統(tǒng)農耕文明主導的自給自足式的產銷關系下的一種包容性調整。除了廣州,宋元時期的泉州已經發(fā)展成當時的一個世界級的貿易港口,在某種程度上成為體現(xiàn)“中國文化的開放性和包容性”的典型樣本?!爸腥A文明對外來文化認同的著眼點不是抽象的理念,而是是否有益于老百姓的民生福利和社會的和諧安定”,“這種生活世界的‘認同’(民生認同、人倫認同)顯然比理念世界的‘認同’(教義認同、思想體系認同)具有更大的包容度,也具有更實在的基礎”[30]。
明清歷代朝廷在朝貢體系中都非常重視禮制教化的樂舞禮治?!皹氛撸斓刂鸵?;禮者,天地之序也”。“禮治”與“法治”相對應,是封建時代文化治理的重要手段,其起源于孔子“以禮治國”的儒家思想??鬃诱J為“道之以德,齊之以禮”,荀子認為“故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明清的天朝禮治體系以禮儀、禮義、禮治為運作方式,并據(jù)此確定了明清與各朝貢國的穩(wěn)定關系[31]。除了儒家經典的詩書誦讀和修身齊家的日常修持,樂舞成為明清儒家禮制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明清朝廷非常重視向藩屬國輸出符合禮制的樂器和禮器,編制樂書,培養(yǎng)精通儒家禮制的樂師,在接待朝貢使團時舉行輝煌盛大的宴樂,也在宴樂中編排來自藩屬國的樂舞表演,穿插演奏源于世界各國的樂器。傳統(tǒng)意義上的樂舞禮治雖然不同于現(xiàn)代意義的審美體驗,但除了彰顯封建帝國政治上的“四海升平”和“四夷來朝”的天下想象,樂舞禮治比起軍事“武功”的壓迫和經濟物質的“圖利”,具有身心感性的宣泄功能和形象具體的慰藉作用,能更好地發(fā)揮情感連接和精神共鳴的文化價值。
朝貢體制下的使團來往和人員交往建構起個體意義上的文化體驗和文化記憶。文化記憶源于個體現(xiàn)象。在揚·阿斯曼看來,個體記憶是經集體記憶、社會記憶而發(fā)展起來的。人作為文化的承載主體,將文化打造成一種生活方式,個體的日常行為是一個國家或民族文化創(chuàng)造的重要源泉。朝貢國家的人民對于明清社會的文化記憶,不是體現(xiàn)在雙方宮廷關于朝貢體制的設計與安排的連篇累牘的官方文書和空洞知識上,而是體現(xiàn)在對于個人有情感有價值有意義的日常生活中。借助這樣的文化記憶,朝貢國家的成員建立并培養(yǎng)起對明清社會特有的身份認同和文化歸屬。這種文化歸屬在朝鮮和琉球對于不同時期主掌國家主權的不同朝廷的朝貢心理上體現(xiàn)得異常強烈?!盎貞浀闹黧w是每個個體,是在具體語境中進行回憶的。過去既不是自然存在物,也不是一成不變,它與當下的需要密切相關,是社會建構的產物”[32]。關于宏大的朝貢敘事的文化記憶,體現(xiàn)于個人日記、饋贈詩文、家族故事和民間傳說等富有鮮活生命色彩的個人行為和身體實踐。我們要高度重視這些材料的收集、整理和研究。
明清朝廷用精心設計的朝貢體系打造了一個想象的半封閉式的天下秩序。明清朝貢體制將明清社會與海外國家的關系區(qū)分為“中心”和“外圍”的高下關系,將海外國家區(qū)分為朝貢國家和外藩國家。明清朝貢制度不僅僅是明清朝廷閉關鎖國的象征,也在一定程度上是傳統(tǒng)儒家天下觀主導的向世界開放的見證。從客觀上講,朝貢體制維護了明清社會與周邊國家(部族)或長或短的和平關系,發(fā)展出一種較為良性的經貿往來關系,向外傳播了傳統(tǒng)社會的儒家文化,建立了漢字文化圈的文化認同和東亞式的整體文化記憶。
朝貢體制輕視物質利益,明清朝廷主導的朝貢貿易和管制貿易是一種高度管控的限制性貿易行為,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明清社會與不同國家間的經貿發(fā)展和人員交往,但因其不平等的差序體系,不符合自由平等、開放互利的自由貿易秩序理念,在晚清國力日衰的情況下逐漸瓦解。但不可否認的是,朝貢體系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對外文化交流和傳播,讓傳統(tǒng)儒家文化發(fā)揮了“軟實力”的外交治理功能。朝貢體制反映了區(qū)域性世界秩序建構的明清朝廷的主體性,這種主體性體現(xiàn)為一種儒家文化的古典主體性。
隨著清朝社會的積貧積弱、民族國家的民主崛起、全球范圍的自由貿易和國際秩序的平等觀念的迅猛發(fā)展,這種舊的朝貢體制式的國際秩序已轟然倒塌,不復存在。但是,朝貢體制關注德化禮治和人心歸化,在一定程度上堅持“和而不同”的和諧觀與和平論。命運共同體的最高形態(tài)是文化共同體和價值共同體。通過朝貢體制對外傳播的儒家價值觀曾是東亞社會的集體價值觀,在現(xiàn)代歷史上對于日本、韓國等國家的經濟社會發(fā)展發(fā)揮過積極的作用,值得今人重視。
注:
①參見李云泉的《萬邦來朝:朝貢制度史論》(北京:新華出版社,2014年)、何新華的《最后的天朝:清代朝貢制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付百臣的《中朝歷代朝貢制度研究》(沈陽: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年)等研究。
②據(jù)《明史》記載,明朝時期與我國有朝貢關系的國家(部族)多達148個。
③在這些朝貢國家中,朝鮮、琉球和安南與我國的朝貢關系開始于隋唐,琉球結束于1877年,安南結束于1883年,朝鮮結束于1894年。老撾開始于三國時期,結束于1853年。尼泊爾和緬甸開始于清朝,尼泊爾結束于1908年,緬甸結束于1875年。日本開始于漢朝,結束于1871年。對我國而言,日本是一個藩屬色彩非常模糊的朝貢國家。日本屬于費正清所劃分的漢字圈,但又游離于朝貢體制下我國藩屬格局之外??傮w而言,日本與我國有朝貢關系,但不屬于我國冊封的藩屬國。暹羅開始于明朝,結束于1853年。滿剌加(馬六甲)開始于明朝永樂帝時期,結束于1528年葡萄牙殖民該國。
④2019年7月,朝鮮王朝時代9處主導推廣儒學教育的地方機構以“韓國書院”的名義入選世界文化遺產。這些保存至今的書院包括榮州紹修書院、安東陶山書院、安東屏山書院、慶州玉山書院、達成道東書院、咸陽藍溪書院、井邑武城書院、長城筆巖書院、論山遁巖書院?!绊n國書院”的申遺成功在中國儒學和書院界引起很大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