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秋云 邱小葵
【摘要】在農村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嘗試學習像古代詩人那樣把古詩詞融合在美妙的畫卷中,把詩中的美景用線條和絢麗的色彩表現出來,并且讓學生逐漸喜歡上用詩配畫,借畫解詩。這對于提高學生理解古詩詞能力和動手作畫能力有一定的作用。
【關鍵詞】農村小學;詩配畫;古詩詞
眾所周知,在農村小學生的心目中,學習古詩詞是很枯燥的。原因多是農村的學生知識接觸面狹窄??赡芤才c部分教師的單一、呆板的教學方法有關。而畫畫是學生們十分喜歡的。畫畫時,他們可以發(fā)揮想象力,自由自在地創(chuàng)作美麗的圖畫。那能否把枯燥的小學語文古詩詞學習和有趣的圖畫糅合在一起,讓學生在讀詩中作畫,在作畫中鞏固古詩詞呢?答案是肯定的。事實上,自古以來,古詩詞和圖畫都存在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古人經常在畫作上或者在扇子上題詩。清遠市陽山縣陽城鎮(zhèn)水口學校(以下簡稱“水口學校”)語文課題組教師們沉思過,談論過,嘗試學習古代詩人那樣把古詩詞糅合在美妙的畫卷中,把詩中的美景用線條和絢麗的色彩表現出來,并開展了一項名為“讀詩作畫”的活動,并且讓學生們逐漸喜歡上用詩配畫,借畫解詩。這有利于提高學生理解古詩詞的能力和動手作畫的能力。
在“讀詩作畫”實踐活動中,我們主要分幾個步驟走:
一、廣而告之造聲勢
在“讀詩作畫”活動實施前,語文課題組成員們先是通過“給家長的一封信”、微信班級群發(fā)通知等方式,讓家長們了解“讀詩作畫”的意義和基本做法,得到了家長們的大力支持。接著,我們在每個實驗班級(由于是村級教學點,三至六年級每個年級只有一個教學班)的學生當中大力地宣傳發(fā)動,向學生們說明此項“讀詩作畫”活動的內在意義和做法,讓學生們明白活動的步驟,鼓勵學生們積極參與到熟讀古詩詞和動手作畫中來。實驗教師承諾會全程關注和幫助學生們,讓學生們覺得有教師的支持和鼓勵會做得更加好。學生們既可以學習到很多古詩詞,又可以用畫畫的方式把古詩詞表現出來。當然,想要用畫畫的方式表現古詩詞并不是隨便畫一幅畫,再抄古詩詞在畫上就行,而是要先熟悉古詩詞的意思,再選擇恰當的、相配的美圖才能完成初圖。
二、反復誦讀熟古詩
在做好前期的宣傳發(fā)動后,我們著手讓學生反復朗讀古詩詞,理解古詩詞的內容,感受詩人表現出來的意境。這樣才能為下一步的畫畫配詩打下良好的基礎。經過一段時間的朗誦古詩詞,學生們已經掌握了許多古詩詞的朗讀和背誦方法?,F在,在課間和放學路上經常都能聽到學生們興致勃勃地誦讀古詩。
三、直觀引導有成效
學生們熟知許多古詩詞后,我們接著就借助PPT課件、視頻或小動漫等,讓學生直觀地欣賞古詩詞美妙的畫面和動態(tài)影像。古詩中的山清水秀、四季輪換和金戈鐵馬等精彩畫面給學生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頭腦中形成初步景象后,學生們就會覺得,用美麗的圖畫把古詩詞中的內容表現出來,是一種多么快樂、多么美妙的方式。
四、初步臨摹打基礎
學生們有了讀詩畫畫的沖動后,實驗教師就會拿出準備好的一些古詩配畫的彩色圖片,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一兩幅圖片進行臨摹。等學生們臨摹圖畫有了一定基礎后,我們再通知學生準備參加一次“讀詩作畫”比賽。我們會給每個學生準備一些比賽用的圖畫紙,讓學生用心地模仿,精心地設計版面,并畫好美麗的圖畫和選擇相配的古詩詞。此外,我們還鼓勵學生們根據實際需要填涂上鮮艷的顏色。我們會要求學生們在比賽規(guī)定的時間段內上交作品,并組織課題組成員們對學生作品進行公正、客觀的評獎和表彰。這樣既可以豐富學生的業(yè)余生活,又能提高學生的古詩詞理解能力和動手作畫能力,真可謂一舉幾得。學生們獲得教師的鼓勵,并且看到自己的作品能掛在課室窗戶前展示給小伙伴欣賞時,內心會產生滿滿的成就感。誠然,學生開始參與這項活動時,肯定是用臨摹下發(fā)的彩色圖片的“詩配畫”作為成品來完成比賽。雖然作品都很精美,但這些都是模仿別人的,缺少創(chuàng)造性,缺少學生個人的獨特風格。
五、獨立創(chuàng)造顯才干
單單模仿不能真正讓學生掌握“讀詩作畫”的精髓。畢竟是走別人走過的老路子。只有自己獨立創(chuàng)造的“古詩畫”才有原創(chuàng)性,才能展現學生獨特的風采。實驗教師鼓勵熱愛古詩、熱愛作畫的學生嘗試在熟讀古詩詞后自己動手創(chuàng)作一幅新的、具有獨創(chuàng)性的圖畫來配這首古詩。可能很多學生獨自創(chuàng)作的詩配畫的質量不是很好,但這也是他們獨立完成的,具有原創(chuàng)性。教師不能打擊學生的自信心,要不吝地用贊美的語言如“畫作的色彩多明麗呀”“你的畫布局真美觀”“你書寫的古詩好工整呢”去鼓勵學生,使學生更加充滿信心地繼續(xù)完善。這樣才能使圖畫的版面設計、書寫和潤色變得更加美觀。學生們嘗試獨自創(chuàng)作幾幅畫后,我們欣然地發(fā)現,有許多學生能獨自創(chuàng)作或者合作完成的詩配畫的質量更好了,更加賞心悅目了。我們再把這些學生獨創(chuàng)的“詩配畫”通過實物展示或者通過微信群、QQ群讓師生們共同欣賞,讓更多人去點評和宣傳,產生了更為良好的社會影響。
(學生原創(chuàng)“詩配畫”作品)
六、結束語
想讓每一個學生向“詩畫大師”學習,取得進步,需要不斷地努力和實踐。當然,在這個過程中,會有學生開始時充滿雄心壯志,后來不了了之的情況,這屬于預設的正常情況。無論如何,只要教師和學生們付出過、嘗試過,就能取得一定的成績,這就是一項有實際意義的、有效的農村小學語文古詩詞學習的實踐活動。
參考文獻:
[1]梅汝莉.多元智能與課程改革[J].北京教育,2003(10) .
[2]陶行知.教學做合一[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責任編輯? 陳小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