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敏
(淮南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人文教育學(xué)院,淮南 232001)
普利策獎得主Alice Walker在她的《In Search of Our Mothers' Garden》一書中,將黑人女性分為三種不同的類型:第一類是人生坎坷的黑人女性,正常而平靜的生活對于她們來說頗為艱難,她們承受的是心理與生理的雙重壓迫;第二類是非凡但內(nèi)心受本能侵蝕的黑人女性,這種本能具有相反的屬性;第三類是富有創(chuàng)造力、能夠抵抗消極環(huán)境對自身的影響,并隨著環(huán)境的變化來重塑自身的黑人新女性。而Zora Neale Hurston在《他們眼望上蒼》中所描繪的珍妮,就屬于第一類女性,她通過系列的努力最終達到自我實現(xiàn)。
Zora Neale Hurston被Alice Walker譽為“黑人女性文學(xué)之母”,前者生前世人對其褒貶不一,而死后的幾年時間里更是無人知曉,她的先進思想以及才華被埋沒。到了20世紀中后期,她才被Alice Walker所挖掘,并在新的時代綻放出自己的光彩,而這時,一些文學(xué)家、批評家才開始逐漸了解到她所堅持的文化民族主義及女性主義。21世紀,她的半自傳體小說《他們眼望上蒼》已經(jīng)成為黑人文學(xué)的經(jīng)典。
在該小說中,她雖然沒有明確對黑人女性進行分類,但卻極具前瞻性地用大膽的筆觸描繪了Alice Walker所指的三類女性,也就是珍妮及其外婆。從珍妮的早期形象看,她屬于第一類女性,她生活在與當前完全不同社會背景下,整個社會是以男權(quán)為中心的,女性的自由空間并不多。珍妮的人生中有三次婚姻,第一次的婚姻是包辦性質(zhì)的,完全由外婆南妮操控,珍妮本身對愛情的渴望之情被壓制,此時的珍妮仍舊屬于第一類女性。第二次婚姻中,珍妮從第一類逐漸轉(zhuǎn)變?yōu)榈诙?其本身仍然受社會多方面的壓迫,社會地位依舊不怎么高。此時,珍妮盡管是“非凡的”,但她的內(nèi)心卻受本能侵蝕,這種本能具有相反的屬性。這種相反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與社會對黑人女性的認知相反,二是與珍妮本身的實際生活相反。珍妮開始有了自我覺醒的意識,想要去打破現(xiàn)狀。第三次婚姻中,珍妮從第二類女性逐漸轉(zhuǎn)變?yōu)榈谌惻?她得到了她想要的尊重,并實現(xiàn)了自我。而此時的珍妮就是Alice Walker所言的黑人新女性。本文根據(jù)珍妮所經(jīng)歷的轉(zhuǎn)變來對其自我實現(xiàn)進行闡釋。
珍妮并非來自一個普通的黑人家庭,她實際上是家人飽受摧殘的產(chǎn)物。她的外婆南妮受白人的欺凌而有了她的母親,而她的母親則是受到了學(xué)校老師的欺凌有了她。她母親是痛苦的,難以面對她。只要一看到珍妮,就想到了自己的遭遇。珍妮從小和南妮生活在文化的邊緣地帶,也就是白人主家后院的小屋里,故而珍妮并未意識到自己的身份。
到了六歲,珍妮才知道自己與其他同伴不同。某天,珍妮與同伴一起看他們的照片時,她并沒有從中找到自己,她大聲喊著:“我在哪?我找不到自己?!逼渌硕夹α?。最后,在同伴的幫助下,珍妮震驚地發(fā)現(xiàn)白人中黑色皮膚的那個是自己。這時候,其他人笑得更歡了。從表面上看,Hurston完全呈現(xiàn)出了一幅孩童玩樂的愉悅畫面,我們并未看到她所控訴的苦難,而只看到了幽默與好笑。但實際上Hurston采用白描手法對珍妮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這一過程進行了強化,這個在相片上找不到自己在哪的小姑娘她也不清楚自己叫什么。
珍妮回憶過去時說,她的玩伴們和其他大人們通常叫她“字母表”,因為有很多人都會以不同的名字來稱呼她。Anita M.Vickers表示,字母是構(gòu)成所有詞匯的基本條件,“字母表”這樣的名字表現(xiàn)了珍妮自我意識的缺失。
隨著年齡的增長,珍妮從原本連自己都不認識的小姑娘發(fā)生了轉(zhuǎn)變,她逐漸地認識到了自我。當她十六歲的時候,她的性意識開始覺醒。Hurston這樣寫道:“她看見一只帶著花粉的蜜蜂進入到了一朵花的圣堂,而數(shù)千的花萼則躬身迎接蜜蜂給予的愛的擁抱,梨樹從根到最為細小的樹枝狂喜地戰(zhàn)栗,每一朵花都翻騰著喜悅。原來,這就是婚姻!她是被召喚來接受這一啟示的?!?/p>
盡管珍妮對愛情有著強烈的渴望之情,而她的性意識也有所覺醒,但是這卻被南妮壓制了。南妮對窮小子泰勒給珍妮的吻表示非常震驚,她要求珍妮立即結(jié)婚。就這樣,她為珍妮選擇了一個在她看來非常好的結(jié)婚對象,這個對象就是一個擁有幾十畝土地且有一個大房子的農(nóng)民洛根。南妮選擇洛根作為珍妮的結(jié)婚對象,當然不是因為他和珍妮的愛情(他和珍妮幾乎沒怎么見面),而是因為他的土地和大房子。而在珍妮看來,洛根就像是“墳地里的骷髏”。
南妮為了讓珍妮接受她的安排,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力求打動珍妮。她這樣說:“親愛的,就如同我所知的,白人是這個社會乃至一切的主宰,或許在其他的地方比如說遠處海洋掌權(quán)的是黑人,但是我們現(xiàn)在并沒有看到,所以不清楚。白人將擔(dān)子扔下交給黑人男人,黑人男人按照要求把擔(dān)子挑了起來,因為他不能不這樣做。可是如果他挑不起來,這就是家里女人的事。就如同我所知的,像我這樣的人在這個世界上是就騾子。”
自此,南妮結(jié)合自己的經(jīng)歷,將如她一樣的人所遭受的社會壓迫說了出來。顯然,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她的話是對的。但是,從自我實現(xiàn)的角度看,南妮對自己的身份認同顯得刻板而單一,如同她一樣的人處于社會底層的思想已經(jīng)在南妮心中根深蒂固,這就局限了南妮自我實現(xiàn)的可能。在南妮看來,這個社會的等級制度是不可逆轉(zhuǎn)的,而不公平的存在是普遍的,她希望能夠通過婚姻來讓珍妮擺脫這騾子一樣的命運。
南妮的勸說將珍妮對愛情的渴望之情扼殺在了搖籃里,珍妮終于接受了與洛根結(jié)婚的這個要求。這是珍妮對南妮的妥協(xié),也是珍妮剛覺醒的自我意識向當時背景下的社會、世界觀、價值觀的妥協(xié)。珍妮不得不從一個花季少女轉(zhuǎn)變?yōu)槟夏菟J為的傳統(tǒng)女性應(yīng)該有的身份,即妻子。在南妮看來,洛根的幾十畝土地及大房子就是珍妮安全未來的可靠保障。實際上,南妮讓珍妮適應(yīng)她處于社會底層的環(huán)境的行為,具有暴力性質(zhì),她對珍妮的壓制是整個男權(quán)社會對于女性的壓制的延續(xù)。
當然,珍妮對這場婚姻是不滿的。她盡管性意識覺醒了,卻并不清楚什么是愛情,什么是婚姻,所以其他人的看法取代了她自己的情感與想法。她這樣想道:“是的,結(jié)婚之后她會愛洛根,她并沒有看出她怎么會愛上洛根,但是外婆和其他老人們都這樣說,那么她以后會是這樣的。夫妻本來就是相愛的,婚姻就意味著這點?!彪S著時間的延長,珍妮發(fā)現(xiàn),她和洛根的關(guān)系根本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樣。在她的想象里,婚姻是甜蜜的,能夠帶給她更加甜蜜的東西。此時,她的心中仍然有所期待,但具體期待什么,她自己也不知道,她只知道是一些別人從來沒有直接面對她說的事。
珍妮自己的想法和其他人的想法有明顯差異,她的經(jīng)歷會帶給她一些或精神或心理的東西來幫助她應(yīng)對其他人。與洛根的婚姻讓珍妮有了新的認知,即“婚姻不能夠造就愛情”。Hurston用意在于,賦予珍妮人生經(jīng)驗,讓珍妮從自己的人生中看到南妮認知及行為上的不足,奠定珍妮找到自我以及自我實現(xiàn)的基礎(chǔ)。
僅僅不到一年時間,珍妮就發(fā)現(xiàn)洛根變了,他再也不像以前那樣用好聽的聲音和她說話了。洛根開始要求她劈柴、去谷倉幫忙,最后他竟然決定要給她買騾子。洛根的身份是農(nóng)民,在他看來自己的工作就是勞作,因此勞作的理念充斥著洛根的整個思想世界。顯然,勞作就是洛根控制珍妮的主要方式。洛根對珍妮說:“我要你干什么你就得干什么?!边@同樣激發(fā)了珍妮的自我覺醒。在珍妮和洛根吵架之后,她丟掉了圍裙,和路上遇到的喬走了。
珍妮的第二次婚姻對象就是喬,但喬同樣表現(xiàn)出了對珍妮的控制欲。通過對比兩次婚姻發(fā)現(xiàn),這兩次婚姻中洛根、喬對珍妮的控制有較大區(qū)別。前者將珍妮當做騾子,而后者則以新的方式控制珍妮,即限制珍妮的活動區(qū)域。喬有多重身份,他既是市長,也是郵局局長,還是商店店主。受多重身份的影響,喬成功地成為他與珍妮婚姻中的主導(dǎo)。他并沒有像他和珍妮允諾的那樣,給予珍妮她想要的自由,而是將珍妮當做自己的所有物。他不允許珍妮向他人露出頭發(fā),禁止珍妮與他人交流,他試圖從一切方面控制珍妮。
喬這樣做,不僅拉遠了自己與珍妮的距離,也徹底將珍妮與這所城市上的其他人隔離開來。他剝奪了除了他與珍妮之外珍妮的所有社會關(guān)系,因而,珍妮開始變得孤獨。喬認為女性根本不動腦筋,但珍妮的認知明顯不同。在思想的刺激下,珍妮被動地成為城市的發(fā)言人,去解放女性,至少也是為了女性的尊嚴。說是被動,是因為珍妮的地位是依賴喬而來的。
在與喬的交流中,她常常會表現(xiàn)出對喬及其語言上的蔑視,同時也逐漸學(xué)會了語言交流的技巧。當喬當中侮辱她的時候,珍妮大膽地進行了反駁,這是珍妮擁有自己聲音的表現(xiàn)。珍妮當著其他人的面反駁了喬,將喬的面子拉了下來,打擊到了喬的男性權(quán)威,同樣也扼殺了喬活下去的意愿。
喬死后,珍妮扯掉了喬給她的頭巾,她不再成為任何人的所有物,她正在走向自我實現(xiàn)之路。之后,珍妮遇到了很多的追求者,這次,她并不急于再婚。
后來,珍妮遇到了韋吉伯,她將其稱為“甜點心”。韋吉伯小珍妮十二歲,在珍妮看來,這是她“從未遇見過的男人”。“甜點心”這一綽號,本身具有甜蜜的含義?!疤瘘c心”和珍妮第一次見面的時候,就邀請她與他一起下棋。而過去,喬在的時候,下棋通常是男人的專利。當珍妮表示自己并不會下棋的時候,“甜點心”開始教她下。在與“甜點心”交往的過程中,珍妮做出了系列細小但非常有意義的事情來挑戰(zhàn)世俗偏見,比如,半夜挖蚯蚓去釣魚,直到天亮才回家;租車參加野餐會、看棒球賽等,做一切以前珍妮沒有做過的事情。
“甜點心”不像洛根、喬那樣控制珍妮,而是對她進行鼓勵,他讓珍妮變成了一個主動的參與者進入到了自己的游戲中。另外,“甜點心”抗拒種族與性別歧視,充分地表現(xiàn)出了吸引珍妮的多種特質(zhì)。由此,珍妮選擇與“甜點心”結(jié)婚?;楹?珍妮和“甜點心”一起去了大沼澤地。在這個地方,珍妮的生活和以前有大大的不同,“甜點心”彈吉他給珍妮聽,并且會教她射擊。最為重要的是,珍妮終于成為了自己平靜而簡單的生活的主導(dǎo)者,終于找到了自己的價值。
總的來說,珍妮和“甜點心”的婚后生活是和諧的,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和諧因素?!疤瘘c心”想要控制珍妮,并因為自己的嫉妒心打了珍妮,而珍妮也只是哭泣,并未有抱怨,而且,他也企圖舉槍殺死珍妮。當颶風(fēng)來臨時,“甜點心”仍然堅持著種族至上的觀念。后來,“甜點心”為救珍妮獻出了自己的生命。而即使“甜點心”去世了,珍妮也未表現(xiàn)出對他的蔑視。
諸多批評家認為,珍妮并未真正達到自我實現(xiàn),她只是盲目地相信愛情。珍妮弗就是其中之一,她嚴厲地批評了珍妮的模糊性格,并認為“甜點心”的死是典型的年輕騎士與貴婦人故事的結(jié)局。這種評價為我們認識珍妮提供了新的角度,但僅是將珍妮認為是盲目相信愛情是不夠的,珍妮對自我、對社會環(huán)境的突破,體現(xiàn)了Hurston思想的先進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