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慰粟勝勇
(廣西中醫(yī)藥大學1,廣西 南寧,530000)
(廣西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2,廣西 南寧,530000)
肩周炎是指肩部酸重疼痛及肩關節(jié)活動受限的臨床綜合征,中醫(yī)學認為五旬之人,正氣衰弱,營衛(wèi)之氣漸虛,若肩部感受風寒,或勞累閃挫,或習慣偏側而臥,筋脈受到長期壓迫,致氣血阻滯而成肩痹,肩痛日久不能緩解,局部氣血運行不暢,氣血瘀滯,以致肩關節(jié)腫脹黏連,最終關節(jié)僵直,肩臂不能舉動。筆者對近年來國內有關中醫(yī)治療肩周炎的相關文獻進行整理歸類,給臨床治療提供依據。
即口服中藥法,根據肩周炎的風寒濕邪、氣血不足的病機,方劑中多選用具有滋補肝腎、活絡止痛、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藥,標本兼治,滋補肝腎、強壯筋骨治其本,祛風除濕、散寒止痛治其標。舒肩湯中配伍葛根、丹參、秦艽、徐長卿等具有祛風除濕,舒筋通絡之功,梁青俊[1]等在舒肩湯輔以針灸治療肩周炎的臨床研究中,針灸以局部取穴為主,配合遠端選取外關、曲池和養(yǎng)老穴,治療后針藥結合組的肩功能Neer功能因子評分較前提高,疼痛評分降低,總有效率高,說明針藥結合治療肩周炎較單用針灸療法療效滿意,能更好地促進肩功能恢復,緩解患者疼痛癥狀。
主要有熏蒸、離子導入或制成藥酒外擦、藥膏外貼等方法,藥物選用具有活血通絡、散寒止痛的中藥,均取得較好的臨床療效。劉氏[2]采用中藥 (桂枝、羌活、乳香、沒藥、伸筋草、透骨草、桑枝等)熏蒸配合功能鍛煉治療肩周炎總有效率達98.37%,效果顯著。
針灸有行氣和血、舒筋通絡、散寒祛濕、調和陰陽等作用,因其療效好、安全、見效快等優(yōu)點,為治療肩周炎的常用手段。針刺常選用的穴位有局部如肩前、肩貞、肩髎、天宗、臂臑,遠端取合谷、曲池、條口、承山等,還可配合辨證、辨經取穴,靈龜八法推算開穴等使用。針灸療法治療肩周炎的方法包括普通針刺、電針、火針、溫針灸、腹針、腕踝針、平衡針、浮針、放血療法等,多采用綜合療法。研究資料表明針灸治療肩周炎均能取得較為滿意的療效。
普通針刺:運動針法是指針刺入穴位得氣后,同時囑患者活動患處,使針穴與患處之氣相引,達到疏導的作用,孫遠征[3]采取運動針法治療肩周炎患者20例,留針20min,治療2個療程后,VAS評分、肩關節(jié)活動度Melle評分和臨床療效均較對照組顯著提高,總有效率為95%,結果表明循經遠取運動針法治療肩周炎療效確切,療效優(yōu)于針刺配合針刺前、起針后進行運動的治療,值得推廣。
電針療法:電針在針刺肩關節(jié)局部穴位時,能激活A類傳入神經纖維,在脊髓水平對痛敏神經元起抑制作用,而且可進一步激活大腦中樞的痛覺調制系統(tǒng),刺激大腦內源性阿片肽的產生,提高人體痛閾而達到止痛的目的。電針治療可對患者的痛覺傳導產生明顯抑制作用,提升患者痛覺閾值,減輕關節(jié)疼痛,熊云等[4]采用電針配合中藥熏蒸治療肩周炎30例,每次取阿是穴、肩前穴、肩髃穴以及肩貞穴為主穴,配合獨活寄生湯中藥熏蒸,可明顯改善患者的肢體麻木、腫脹等病情,有效率達100%。
火針療法:《靈樞·官針》云:“淬刺者,刺燔針則取痹也?!笔腔疳槸煼ㄗ钤缬涊d,它具有驅風散寒、消瘀散結、溫通經絡、祛腐生肌的作用。李亞東[5]治療肩周炎對照組予常規(guī)鎮(zhèn)痛藥物配合功能訓練施治,觀察組則在此基礎上聯(lián)合火針加拔罐治療,治療6周后,患者肩關節(jié)各活動度均明顯增加,VAS評分明顯降低,ADL評分和肌力評分均明顯升高,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表明火針加拔罐療法能夠明顯緩解肩部疼痛,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對患者的早期恢復意義重大。
溫針灸療法:可行氣活血、通絡止痛,痛處刺絡放血拔罐可活血通絡、祛風散寒,劉軍[6]采用刺絡放血拔罐聯(lián)合溫針灸的方法治療42例肩周炎患者,通過對比兩組療效、肩活動功能評分、血清炎癥因子水平,結果發(fā)現(xiàn)刺絡放血拔罐聯(lián)合溫針灸可緩解炎癥反應,改善關節(jié)功能,療效顯著。于楠[7]采用肩三針溫針灸治療肩周炎49例,對照組采用肩三針普通針刺法,經過2個療程的治療后,肩三針溫針灸組的VAS評分較對照組顯著降低,肩關節(jié)活動度較治療前增大,表明肩三針溫針灸可改善肩周炎患者疼痛癥狀,提高關節(jié)活動度。
小針刀療法:是中醫(yī)針刺與西醫(yī)手術相結合的產物,其本質是微創(chuàng)的軟組織松解術,能夠有效松解肩周軟組織粘連,在較短時間內解除患者痛苦,恢復肩關節(jié)活動功能,是治療肩周炎的常用方法之一。羅祖衛(wèi)等[8]在探討針刀術配合金藥膏治療肩周炎的研究中,金藥膏能活血化瘀,通絡止痛,兩者配合使用能有效提高肩周炎的臨床治愈率,減輕患者的痛苦。
其他針刺療法:韓維寧[9]關于浮針配合運動治療肩周炎的即時療效觀察中,治療組尋找局部肌筋膜觸發(fā)點,針尖朝向痛點,進針后針尖做水平掃散動作,同時囑咐患者活動患肩,結果表明首次治療后,治療組的VAS評分、ADL評分以及ROM評分的改善幅度均大于傳統(tǒng)針刺組,提示浮針配合運動對早期緩解疼痛、改善日常生活能力方面療效優(yōu)于傳統(tǒng)針刺療法。蜂針所含蜂毒成分能發(fā)揮止痛、抗炎等作用,李晶[10]采用蜂針針刺療法聯(lián)合加味烏頭湯治療風寒濕型肩周炎患者30例,針刺取中平、肩貞、肩髃、陽陵泉、肩前等穴通絡止痛,通過比較兩組復發(fā)率、炎癥因子、羥脯氨酸水平,得出蜂針聯(lián)合加味烏頭湯能顯著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復發(fā)率低,療效滿意。
綜上,中醫(yī)治療肩周炎的方法多種多樣,各有其優(yōu)勢,臨床中應根據患者的身體素質和耐受能力選擇相應的治療方案,因地制宜,因病制宜,方能取得更好的臨床療效。此外應重視中醫(yī)治未病的思想在臨床診療中的應用,太極拳、八段錦是中醫(yī)的精華養(yǎng)生功法,在早期通過各種功能鍛煉可有效減輕患者肩部疼痛,防止肩關節(jié)粘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