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落水狗”抑或“替罪羊”?
——論魯迅、楊絳筆下“多維”的楊蔭榆形象

2021-12-02 21:02陳亞麗殷欣童
北京印刷學院學報 2021年11期
關鍵詞:姑母楊絳魯迅

陳亞麗,殷欣童

(首都師范大學文學院,北京 100191)

魯迅曾在許多雜文里多次“提到”或者痛斥過楊蔭榆,這在文學史上已是不爭的史實,毋庸贅言;而使魯迅的觀點遭到明顯質疑的另類事實,就是楊絳在80年代撰寫的《回憶我的姑母》一文,出人預料的是沒有嘗試為這個“可惡的人”申辯,[1]而是在歷史爭議最大的女師大學潮事件的位置上留白,從已知社會波動中“被固化”的人物形象,反觀并呈現(xiàn)社會波動造成的誤解,以“類志傳”形式,去輿論化,節(jié)制主觀描摹,還原人物真實形象。順序記錄諸種家庭與社會的瑣事,用“不喜歡她”的小侄女的“冷眼”,去審視楊蔭榆坎坷的人生經歷。讀者會明顯感受到,兩位作家筆下的楊蔭榆,呈現(xiàn)出“截然相反”的樣貌,讀者該如何看待這一文壇“怪象”?要揭開謎底,恐怕還要細品楊絳的文章。

一、 大故事外的瑣話:感知者的印象表呈

這篇文章應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所“想了解”楊蔭榆“生平”的愿望,伴隨《回憶我的父親》而來,因而可以從這兩個重要的寫作緣由入手。社科院給楊絳的信中說,“蔭榆先生在日寇淪陷蘇州時罵敵遇害,但許多研究者只知道她在女師大事件中的作為,而不了解她晚節(jié)彪炳,這點是需要糾正的。如果您有意寫補塘先生的傳記,可一并寫入其中?!盵2]141可以看出社科院一方主要希望通過了解楊蔭榆“晚節(jié)彪炳”,即與“人們熟知的”“女師大事件中的作為”截然相反的形象,從而糾正研究者誤區(qū)。此外,似乎不須專人立傳(除去書信客套和避免勞煩的好意),作為楊蔭杭傳記一部分附屬即可。但楊絳對這兩點并未照做,她沒有著意描寫“罵敵遇害”一節(jié),并不是文中說的那樣“不大知道”,對比蘇雪林等人對這一事件的描寫,作者的描寫是最貼近史實的,但她只是按時間線簡寫了來龍去脈,內容比重很少;楊蔭榆的傳記獨立于《回憶我的父親》存在,可見作者對楊蔭榆的回憶足夠豐富。對人生兩大事件寥寥幾筆,而洋洋抒寫其余,形成大故事外的瑣話,這是突破傳記傳統(tǒng)的一種寫作方式,其中展現(xiàn)出作者對敘述信息和敘事角度的選擇和把控,以及對楊蔭榆經歷的人性體察。

《回憶我的姑母》“以印象表呈主見”,以“我”為總敘事者,“我”的記憶為核心,父母親、祖母、二姑母等人的記憶為輔助信息,構建了對楊蔭榆的印象表述。因而這篇文章的總敘述者雖然是“我”(小侄女楊絳+成年作者楊絳),但是由多個敘述者分別完成的,總敘述者使多人口頭敘述轉為統(tǒng)一的書面敘述,作者的寫作復現(xiàn)了這一切,對事件的連綴過程穿夾了一些個人的感想和評價。父親作為楊蔭榆的兄長,和她的交流較多有關教育社交方面,在楊蔭榆被罵“落水狗”回返蘇州最初的時間里,唯獨和他“有說不完的話”。母親對其家庭生活方面有所照顧,小侄女敘述者和成年作者化身的敘述者作為自由的、貼近但“不親近”的角色,對三姑母行徑發(fā)出個人見解,兼涉教育社交和家庭生活兩方面,因而細分起來,這篇文章用避重的寫法避開了楊蔭榆牽涉的重大歷史事件,只是避免了正面的沖擊與齟齬,所記的家庭內外事件和場景連綴起來可以找到一條草蛇灰線,即楊蔭榆諸多“坎坷別扭”的細節(jié),通過展示這些細節(jié)使讀者理解,為何女師大風潮中她成了明槍暗箭的靶子,感慨她“坎坷別扭的一輩子”,[2]161繼而用和翻案文章不同的敘述形式達到重塑三姑母形象的效果。

以“反”襯“正”是這篇散文最為突出的藝術手法。作者常常是從“不喜歡”“不擅長”等入手,表面是在寫三姑母的“不是”“不行”,但事實上卻生動展露了三姑母生活中多種角度的可愛、可敬甚至可親之處。這篇回憶散文將三姑母放置于大量史實和諸多生活場景之中,不僅還原歷史,而且還充分展現(xiàn)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文中的以“反”襯“正”,表現(xiàn)得極其自然,沒有任何雕琢的痕跡,文章總體給人“拉家?!币话愕挠H切感,恰恰構成了這篇散文的非同尋常。

三姑母在以往的文字記載當中,并非“光鮮靚麗”,相反卻是被“污蔑”為“落水狗”的“反面”人物,但經過作者的描述還原歷史現(xiàn)場之后,三姑母在諸多歷史事件以及史實當中,卻呈現(xiàn)出較多人性“善”與“美”的特質,作者在表現(xiàn)這些特質的時候,采取了漸變與隱蔽的方式。作者好像是在慢慢揭開一扇不大不小的“窗戶”,讓讀者由“窺見”人物的部分逐漸展開至人物的整體,由暗至明,讀者的視野由窄至寬。作者的表現(xiàn)方式透露出掩飾不住的智慧。

一般回憶性散文,大多直接敘述與人物綿密的情意、美好的記憶,很少提及不足甚至缺點,這似乎已成為一種常態(tài)。但是楊絳在寫三姑母時卻是大膽地“反其道而行之”,她幾乎通篇都在講自己“不喜歡”三姑母以及三姑母的“笨拙”(繡“十字布”)、“不像樣”(舞劍),尤其是蘇錫方言稱之為“開蓋”(請客后的自尋煩惱)等。但實際上,作者在敘述這種“不喜歡”的過程中,同時將三姑母的種種“美德”以及獨特個性充分顯露出來。這是作者構思的巧妙。比如文中講到作者為三姑母做過一次“繡工”,文字表面是在“抖落”三姑母“歪歪扭扭的手工”,但實際卻展現(xiàn)了她熱愛生活的一面:

三姑母喜歡綠色,可是她全不會布置。我記得陰歷除夕前三四天,她買了很長一幅白“十字布”,要我用綠線為她繡上些竹子做帳圍。…… “十布”很厚……很費事;她一定要在春節(jié)前繡好,怕我趕不及,扯著那幅長布幫我亂繡,歪歪斜斜,針腳都不刺在格子眼兒里,許多“十”字只是“一”字,我連日成天在她屋里做活兒,大除夕的晚飯前恰好趕完。三姑母很高興,獎了我一支自來水筆?!业共⒉粓D報,只是看了她那歪歪扭扭的手工不舒服。[2]148

這段文字,詳細述說了楊絳被迫當“繡工”的經歷,三姑母因“著急”而親自“披掛上陣”,而她的“繡活”卻是“歪歪斜斜”“歪歪扭扭”。表面看去都是對三姑母的“埋怨”,而實際這段文字透露出更多關于三姑母的正面信息,即她雖然孑然一身,但是依然熱愛生活,甚至生活質量依然比較高;她偏愛綠色,生活頗有情趣;高興的時候,也懂得給別人一點獎勵,雖然那獎勵不太豐厚?!笆植肌钡睦C工雖然比較差,但畢竟還“會做”,與下文講的她還“會舞劍”(雖然舞得不像樣,與“小說里寫的一片劍光,不見人影”完全不符,但是也還是能夠“兩手各拿一把劍,擺幾個姿勢”[2]149)無形中構成了“一文一武”。 繡“十字布”與“舞劍”,同時上演,楊絳成功地用三姑母的所謂“笨拙”襯托出了她的“文武雙全”。作者此處還一再強調自己并不喜歡三姑母,但實際更說明三姑母的可愛之處獨具客觀性。

作者還將三姑母最美好的時期與最不堪的“罪名”放置在一處,也是作者機智的表現(xiàn):

我父親笑說:“別‘博士’了,頭發(fā)都白了,越讀越不合時宜了?!蔽以谂钥匆娝^上果然有幾莖白發(fā)。一九二四年,她做了北京女子師范大學的校長,從此打落下水,成了一條“落水狗”。[2]148

原本差一點就成為女博士的三姑母,自從做了女師大的校長,則變成了一條“落水狗”。作者把三姑母人生中“最光鮮”的經歷與被“賜予”的最不堪的罵名放置一處,寓意頗深。這兩個形象無形中形成一種對比,是一種莫大的諷刺。事實上,楊絳是很為三姑母抱不平的,只是作者未將這種“不平”直露出來而已,她是用了“襯托”的方式,隱晦地表達了作者的歷史觀。未能讀博,雖然是一種“遺憾”,但對于已經拿到碩士學位的三姑母而言,已經是一種幸運,而得到“落水狗”的罵名,則無疑是一種“不幸”。未能讀博的“遺憾”與被誤解而冠以“落水狗”的罵名,這“幸運”與“不幸”的對峙與交錯,實在是既“經濟”又“卓有成效”,作者把最“光鮮靚麗”的史實與最“不堪”的“歷史定性”放置一處,還達到了彼此相互調劑,使沉重的話題自然削減些許沉重意味的客觀效果。

我們可以看到,敘述者小侄女楊絳沒有全部分擔作者意識,并且極大地逆轉了作者意識,使文章的言與情發(fā)生疏離,這也就是為什么小侄女楊絳反復強調自己不喜歡三姑母,而字里行間又流露出設身處地為她著想、嘆惋的敘述層面的原因。這篇文章和《回憶我的父親》一樣,是“一份材料”,采用類志傳的方式,保持“時間滿格”敘事,反映出對歷史的忠實。對爭議性歷史事件避重,達到無聲勝有聲、“缺席的在場”的藝術效果。對作者自己而言,是記憶的傾吐,對三姑母楊蔭榆來說,則是一份人生檔案的重要補漏,瑣話中的楊蔭榆形象被湮滅正是歷史事件帶來的惡名造成的。

二、惡聲外的真性情:楊蔭榆形象還原

潘光旦論人格“至少有三個方面:一是一人所以同于別人的通性,二是一人所以異于別人的個性,三是男女所以互異的性別?!盵3]“通性、個性、性別是盡人而具的,不過三方面的先天的秉受與后天的培植又往往因人而異;就某一個人論……也許三方面之一或兩方面特別發(fā)達,成一種偏倚的現(xiàn)象”[3],楊蔭榆即為呈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的典型女性,《回憶我的姑母》中她的重視禮儀、怪癖、不合時宜等個性特征與大眾通性絞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種人格的扭結。

三姑母楊蔭榆外貌“不令人感到美”“也不能算丑”,膚色黝黑,雙眼有神,有兩個細酒窩,略高于中等身材。這樣的女教育工作者不能使人望之可親。加之“人靠衣裝”的影響,楊蔭榆的衣著不合大眾審美的口味,不喜女性化,不因時而變,楊絳提到在自己的婚禮上楊蔭榆穿了一套五六年前的白衣裙,不合賀新婚的規(guī)矩,也不合近年衣飾的規(guī)矩,怪癖而落伍。這風格多年如此,徐志摩日記有一段楊蔭榆的穿衣描寫,其留美時期穿了與國外環(huán)境不相宜的旗袍,打洋傘,顯得突兀另類。站在楊蔭榆的立場上,這種衣著打扮應該有她的道理,楊絳說這是她一貫的怪癖,此前在女師大“整天披起鐘式斗篷”[4]的打扮也是引人注意。再者近年家庭多變故,自己不在意,也無人為她的置衣留意。事實上細究起來,楊蔭榆未必沒有花費心思考慮自己的服飾是否適應場合,她參加婚禮的衣裙和鞋子是成套的白色,顯然是搭配過的,在舊衣中選擇出一種套裝,且是初到東吳大學教日語時置備的工作正裝,正說明授課禮儀和婚宴禮儀都是楊蔭榆按自己的方式用心體現(xiàn)了的。特別的兩點在于,楊蔭榆穿過耳洞,但“針眼早已結死”“從未戴過耳環(huán)”[2]142;裹過腳,但穿“合適的鞋子”,不當“小腳娘”,這說明作者的祖父母曾按照舊式家庭女子的裝扮約束過楊蔭榆,她或主動或被動接受不得而知,總之在成長歷程中這些束縛均被她自己解除了,她從一個舊家族三小姐變成了用教育改變自身改變社會的新女性。

楊蔭榆從外到內都是不合群的,與“兩位脾氣怪癖的姑太太”相比,這位三姑母的怪癖比二姑母更重。《回憶我的姑母》記錄,她經常因為自己的怪癖陷入麻煩和尷尬的境地:不知道如何與孩子親近,以致遭到誤解;努力打扮訂婚的“三姐”,卻擺弄不好發(fā)型;喜歡大家都厭惡的“強盜貓”,被孩子們視為敵方;在校務會議上責備已經盡力救人的老師,會后又自己后悔;同情“怪物”學生,與學校意見不合不惜辭職,諸如此類“怪事”不勝枚舉。在楊絳筆下,這些“怪癖”都透著一些可被理解的真性情,她不善與孩子打交道,可她也會在“我”幫忙判作業(yè)時不吝夸贊,繡完十字繡后獎勵“我”自來水筆;滿足大家的提議,表演舞劍;喜歡“強盜貓”,是發(fā)覺它“標致”,更同情它被大家冷落;替“怪物”學生鳴不平,是為學生前途著想,不愿影響他的一生。

而楊蔭榆的“怪癖”脫離了這層對其秉性的了解后,在交游不深的人眼里就極易留下惡感。徐志摩1919年的留美日記中描摹了當時活動在伊薩卡的十位女留學生,“一位有一位的特色”,楊蔭榆和楊絳的姐姐楊保康在列,“……我們的大本營,就是楊監(jiān)學先生的統(tǒng)轄地。這勃拉恩黨,除開黨魁老楊外,是他的侄女???吳、袁及丁。保康直直落落,本來也不至于討厭。無如受了他姑母的影響”“連著中國女人通有的劣性(后天的),結晶成了一股奇形怪相。說她笨,倒不是笨,說她傻,也不是傻。總之是毒氣太深,儀止過欠。”[5]這段對楊??祩€性的形容盡可映照出一個“小楊蔭榆”。

但結合《回憶我的姑母》來認識楊蔭榆,會發(fā)現(xiàn)這個人物形象并不負面。像日記中記錄的楊蔭榆講演的情形,她言由心生,敢怒敢為,社交時不擅曲意緩和的表達。“起頭推托,后來經不得行人口給,就慨應下來。那里知道一說,到惹出許多閑話來了?!薄熬退f命意來說,到是句句金言,我就很欽佩他的敢言不憚?!彼目跓o遮攔受到諸多聽眾的強烈不滿,“無如她說得太啰(嗦)了——她罵人了——她于是觸怒人了!那之一人”[5],由此可見楊蔭榆嘴下不留情,口舌易生是非,焉知不會為他人的口舌是非牽累。這段描寫是珍貴的材料,記錄楊蔭榆性格值得注意的有兩點,一是“起頭推托,后來經不得行人口給,就慨應下來”,二是“敢言不憚”,前者表示楊蔭榆受到了他人的煽動更改意愿,這正是楊絳所謂“喝米湯”,[2]159諸如此類受到催化而行動又自我懊悔的事在《回憶我的姑母》中發(fā)生了不止一次。后者表示她的勇敢,講演不僅有據(jù)理力爭的部分,還有過飽和的情緒渲染,以至于突破了講演的情理界限,激起眾怒。

想要通過留學研習,投身教育改變命運,但被記住且嘲諷的依然是她的離婚獨身,她在家庭以外被大眾認識的形象,就像魯迅《在酒樓上》說的“飛了一個小圈子,便又回來停在原地點”。[6]楊蔭榆和娜拉并不相同,娜拉曾有過幸福家庭,幡然覺悟后出走,而楊蔭榆從少女時期就或隱或顯地無法得到足夠的幸福,母親笑她“鼻子向天”的相貌,硬把她嫁給一個“門當戶對”的“傻爺”,二姐與她性情不甚投合,侄子侄女也“不喜歡她”。她的出走留學是自始至終由自己剛強的意志支撐的,因此她比娜拉缺少溫柔,也正解釋了為什么這位“翻版娜拉”沒有得到更多人的同情。

三、殊途何歸:共棄還是共泣

楊絳提及女師大事件時,將楊蔭榆兩個對比強烈的人生境況放在一起,出國留學前學生和親人送行時楊蔭榆的意氣風發(fā)仿佛轉瞬間就成了“落水狗”的狼狽失意。這種斷崖式的呈現(xiàn)使人心頭徒然升起一股冷氣:因何昔日留美時期受學生愛戴,上任校長后遭到眾人唾棄?日本學者櫻庭弓子曾提到這樣一個矛盾,“對于賢妻良母,楊蔭榆不屑一顧,但她相信自己能夠為提高女子地位做出貢獻。然而當她親自擔負起教育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并為之努力時,則又不自覺地成了賢妻良母主義者和被批判的對象?!盵7]

這種獨特的人物維[8]是楊絳書寫的扭結人格之表現(xiàn)。楊蔭榆認為,女子不應被家庭牽羈而失去社會作為,她在青年時期已有相當強烈的社會責任感,這種責任感在她留學日本和歐美后,歸國擔任一系列教職的活動中逐步體現(xiàn),但責任意識的萌生應在少女時期甚至更早。舊式女子出入坐轎是合規(guī)矩的,孫犁寫妻子少女時看戲,“雖在本村,也是套車送到臺下”,[9]楊蔭榆“不坐轎子,步行上學,開風氣之先”[2]144,是新式女青年的“做派”。楊絳文章描寫的楊蔭榆的失敗婚姻,可以看到楊蔭榆當年對于嫁給不理想的丈夫后反抗之激烈程度,不亞于祥林嫂再嫁時撞香案鬧自盡,雖說熬過了婚禮程序,但她不能接受即將開始的新婚生活。蘇雪林在《幾個女教育家的速寫像》[10]第二篇“楊蔭榆女士”中從好友高曉嵐之口,也轉述了這場結婚風波,稱楊蔭榆初到夫家的兩天試圖鼓勵丈夫改掉惡習,一同從事為社會有貢獻的事業(yè),但遭到丈夫的謾罵和掌摑。蘇文斥之“沒有知識性情又粗暴”[10],而楊絳筆下的楊蔭榆丈夫是個“傻爺”,照楊絳父親的印象來說,“嬉著嘴,露出一顆一顆紫紅的牙肉[2]143”,涎水流淌,確鑿是智力受損的傻相。如此對看,蘇文表現(xiàn)出的形象便有疑點:這樣的人怎會和楊蔭榆圍繞社會文明話題對峙得有來有去,怎么跑出“牝雞司晨,惟家之索”一類讀書人的“文罵”?若楊絳一方敘述為真,蘇文就落入謠傳的無稽,楊蔭榆必不會對傻子起勸導之心,追問“一定不能和我合作了嗎”[7]。因此,這篇文章轉述中的形象與史實或有較大出入。蘇雪林撰寫此文的時間為結識楊蔭榆之初,[11]屬“久聞其名后見其人”,心中預留下了關于這位女師長“嚴肅可畏”的印象,以高曉嵐的描述做基礎,加之個人心里印象,斷不會寫楊蔭榆跑回娘家“躲起來”的那種退縮和畏懼。高曉嵐的傾談是根據(jù)何人所言形成并無從知曉,雖然畢業(yè)于女高師,但親口聽當事人講起不堪回首的往事,可能性微小。蘇雪林另一篇《悼女教育家楊蔭榆先生》也側面證實了她作為同情者的記憶貽誤。文中說楊蔭榆“是被敵軍踢下橋去,又加上一槍致命的”[11],但楊絳的形容并不一致,而是被“開一槍”后拋入河中,又“連發(fā)幾槍”至“河水泛紅”。此類“二次轉述”,應知可信度不高。其次,《幾個女教育家的速寫像》寫的楊、蔣新婚沖突的對話有戲劇味,是文學創(chuàng)造過的一個理想對話。蘇雪林進行的文學轉寫,是以“楊蔭榆的同情者”[2]161立場,突出其“女界先覺者”形象,試圖祛除楊蔭榆身上的污跡。而楊絳描寫的可貴之處在于節(jié)制主觀描摹,還原楊蔭榆的真實形象。她在惡聲前不翻案,不碰撞,只呈現(xiàn)作為感知者的印象。

《回憶我的姑母》篇末說她“多年在國外埋頭苦讀,沒看見國內的革命潮流;她不能理解當前的時勢,她也沒看清自己所處的地位”[12]。楊絳對楊蔭榆在女師大事件種種作為和遭遇的論定里,“革命潮流”“當前時勢”“所處地位”映射了國家、社會、個人三個層面的問題。在楊蔭榆留美期間,國內學生受五四革命洗禮,對政治動向和青年社會責任甚為熱心,且“教員支持學生運動已是常態(tài)”[13],19世紀30年代學生思想和左翼文學思潮呈正相關發(fā)展也說明了這一破竹般的早期趨勢。學生方不滿之處主要在楊蔭榆對校務的處理。具體有三:對延遲返校的文預二年級學生和教哲系學生懲罰不公;教員聘用缺乏斟酌;阻止學生參與政治活動。這三點矛盾可以在楊絳文中總結出一些根由,楊蔭榆關愛學生,但不希望學生把學業(yè)和政治混在一起,提倡“鎮(zhèn)靜穩(wěn)健”[14],不鼓勵學生頭腦發(fā)熱意氣用事,為政治荒廢學業(yè)是她心頭的忌諱。

楊蔭榆在這種情況下錯誤地認為學生應當以尊敬師長、專心學習為要,“屢次寬令告誡,冀其改過自新”,勸告無果,“擾亂秩序,侮辱師長”[15]的情形愈演愈烈,1924年5月24日《女師大周刊》上刊登的楊蔭榆文章稱“曾將少數(shù)害群分子除其學籍,用昭懲儆。至于循謹好學之子,亦經諄諄勸勉,以冀蔚成國家有用之材?!盵16]為保證校內學生及早穩(wěn)定復課,這位激憤的校長失望決絕地開除了害群之馬,實屬無奈而別無選擇。楊絳文中回憶她在蘇州任職時為“怪物”學生的去留和校方爭執(zhí),她可以接受“年輕人胡鬧”,但當時的反抗學生“咆哮開會”“橫加搜索,信口喊打”“摩拳擦掌”“氣焰熏天”,已突破楊蔭榆作為校長的底線。

女師大教務長薛培元因反對學生張貼抵抗校長的捏名帖,被學生以相同的貼捏名帖的方式對待,于1925年4月3日受到革職處理。學生與楊蔭榆的沖突已勢不可當,這是校內情況。校外的社會輿論沖突更加嚴重,作為楊蔭榆同情者的李四光在《現(xiàn)代評論》發(fā)文,試圖還原八一清場當日狀況,遭到魯迅回擊,教育上失去師生間和諧關系,社會上失去輿論維護,此后楊蔭榆腹背受敵,徹底淪為毫無招架之力的“落水狗”。蘇雪林文章提到過一次楊蔭榆的憤怒,她對女師大事件的罵戰(zhàn)沒有什么反應,但創(chuàng)辦二樂女子學社時因人造謠而失去生源,她著實憤怒了,她的憤怒是一種選擇,她在乎教育大于名譽,為了教育事業(yè)爭取的一切可以損失個人的名譽。

為學生發(fā)聲的教師一方,以魯迅為標志,從《忽然想到》第一次談論女師大事件開始,痛打楊蔭榆、將章楊二人作為教育勾連政治的昏庸腐朽的代表,魯迅的表現(xiàn)不亞于一個“揚手接飛猱,俯身散馬蹄”的意氣青年,措辭犀利,酣戰(zhàn)不休,而且在和學生許廣平的通信中已將楊式修辭補給為二人日常交流的語料,屢次用楊蔭榆文章中“勃谿”“教育之前途棘矣”等詞句以作嘲謔[17],于公私于情理,楊蔭榆都是魯迅憎惡的人物。他認為楊鎮(zhèn)壓學潮的手段歹毒,對學生無所不用其極;治校如治家的教育觀念是封建家長制,奴役了學生的思想;結黨營私,遭到抵制后挽留教員是在邀買人心。除此之外,時任北大教授的陳源等人站出來為楊發(fā)聲,一概被視作“楊家將”,起到了截然相反的作用,《閑話》《并非閑話》等幾個精準博弈的回合之后,無人再替楊蔭榆辯駁。

魯迅不經意間通過批判造成了一種思想壟斷,長久,近乎“洗脫不凈”[18]。他已將楊蔭榆當作一個符號,武者君《溫良》的比喻“兇獸和羊”,在魯迅第一次就女師大事件公開發(fā)表言論的文章《忽然想到》中借用并校正為“兇獸樣的羊,羊樣的兇獸”,這與經魯迅之手調整過的許廣平《一生一死》那“洋火腿”,隱隱有照應。群情激奮下的群體事件必然會拉出一個看似始作俑者的“領罪”羊,這羊也許未有過變?yōu)閮传F的時刻。問題尤在于,女師大事件變成了楊蔭榆人生永恒的黑點,魯迅為代表的批判文章公諸于世占據(jù)話語權高位,加之學潮后的五卅慘案中劉和珍的犧牲,驅羊一方的師生帶給社會極大震動,無人探查學潮中的女校長身敗名裂之余有無可供理解的心態(tài)。

《回憶我的姑母》開篇即言對她的教育事件不了解,但楊絳注意到這一成為冤案的歷史陳跡,她以智性的寫作,代替被歷史誤判為罪人的死者展開她個人私藏的幾件遺物,這幾件遺物上雖沒有太多改寫歷史的證據(jù),卻拼貼出死者生前未曾示人的人性。這篇文章的寫作,是從舊箱籠里拿小物什,和魯迅手里的大鐘鼎有不一樣的影響,不夠響亮但足可撼動人心。它在劃定是非界限的角斗場以外開辟了一個人性的觀察場域,在這里使讀者放下成見,去除輿論,用不經意的角度達到了歌揚的目的,完全顛覆魯迅筆下的楊蔭榆形象。通過對人物維的把捉讓讀者重新認識楊蔭榆,同時引起有關真相正義的理性反思。

四、“多余的話”與“替罪羊”

在魯迅和楊絳筆下,給讀者分明呈現(xiàn)出兩個截然不同的楊蔭榆。

在20世紀20年代,魯迅分別在《記念劉和珍君》《忽然想到(七至九)》《并非閑話》《我的“籍”與“系”》《咬文嚼字(三)》《補白》《答KS君》《“碰壁”之余》《寡婦主義》等文章里,要么“提到”楊蔭榆要么給予痛斥與撻罰。其中在《忽然想到(七至九)》《女校長的男女的夢》《碰壁之后》《寡婦主義》等文章里,把楊蔭榆完全劃到了“統(tǒng)治階級一邊”,儼然就是段祺瑞及章士釗的“爪牙”。魯迅筆下的楊蔭榆就是“毒寡婦式教育”“惡婆婆式管理”,充滿武斷、專制和壓迫,“可惡,卑劣”。而楊絳筆下的楊蔭榆,既懂“繡工”又會“舞劍”,差點在美國讀了博士的教育碩士、少有的女才子。一個是與“軍閥沆瀣一氣”的“落水狗”;一個是一生都“別別扭扭”、但敢于“開風氣之先”的知識女性、中國第一位女大學校長。面對這兩種形象,相信大多數(shù)讀者都會產生疑惑,到底誰說的更符合史實?我們該相信誰?

其實,無論魯迅還是楊絳說的都是事實。我們過去已經習慣了“非此即彼”的思維方式,好像既然是一個“惡婆婆”,就不能與“熱愛生活,喜歡綠色”“熱心教育”等相聯(lián)系。客觀地說,無論魯迅還是楊絳都沒有撒謊,說的都是他們眼中的事實,只不過,他們看到的都只是楊蔭榆人生中的“冰山一角”,魯迅看到的是女子師范大學里鎮(zhèn)壓學生的楊校長;而楊絳看到的是經歷坎坷但富于人情味的別別扭扭一輩子的“三姑母”。

楊絳在寫楊蔭榆時,用的是“史筆”,是“皮里陽秋”、綿里藏針,這是古文的寫法,在楊絳筆下得到了極大的發(fā)展,豐富了中國文章寫作的美學手段。在楊絳筆下,通過點滴細節(jié),勾勒出楊蔭榆的身世、遭遇及性格;描繪出楊蔭榆的單純、實在、性格扭曲的特點,同時也寫出了她全身心投入到教育事業(yè)當中、熱愛中國文化、19世紀二三十年代杰出知識女性的形象;凸顯了楊蔭榆作為舊式知識女性的事業(yè)心及作為女教育家的功績;交代了她“死亡”的真相。

與魯迅的不同之處是,楊絳對三姑母的態(tài)度非常復雜。楊絳認為“三一八”慘案中,三姑母是有責任的,但是充其量只是一個“替罪羊”,而魯迅則認為她是“罪魁禍首”。楊蔭榆自己也覺得此事,自己有失職。

就兩位作者自身而言,魯迅是“橫過來站”的,做好了迎接“攻擊”的準備;楊絳則是寓褒于貶,對于三姑母有不滿意的地方,但還是認為她是一個女英雄。二者本質上是一致的,都不在意別人的眼光。魯迅是輕蔑、看不起;楊絳是眼珠都不轉一下,這是兩位作者一致的地方。雖然,魯迅與楊絳對楊蔭榆的看法有天壤之別,但并非意味著“矛盾”。魯迅批評得也對,只是時代不一樣,楊蔭榆1936年以后的遭遇及生活狀況,魯迅無從知曉,所以二人都有各自的道理??梢钥隙ǖ氖?楊絳對楊蔭榆的這篇回憶文章,在19世紀80年代初期的散文作品當中,應該是回憶文章的巔峰之作、經典之作。楊絳筆下的楊蔭榆之死,并非簡單的“落水狗”三字就能詮釋得清楚的,為了使更多同鄉(xiāng)女子免受侵略者的凌辱與蹂躪,她以同樣的弱女子之軀,勇敢地面對將“瀟灑地殺人”看成是種游戲和娛樂的劊子手,這與人們向被侵略者打死的中國英雄將士抱一種敬佩之情,確是大異其趣的。楊蔭榆就像女版的子路,槍打出頭鳥,純乎一圣徒的角色,使人不由得聯(lián)想到“替罪羊”。

“替罪羊”起源于《圣經》,上帝要考驗約伯,要求他將兒子送到指定地點,殺子獻祭給上帝。約伯虔誠地照著去做,上帝親見約伯的真心實意,考驗通過了。于是上帝放過約伯的獨子,將約伯帶來放過的小羊,替代他的獨子,殺戮獻祭。替罪羊一說,后來演變?yōu)檠吃帷⒀车?、代人受過者的稱謂。而其中最為著名和經典者,則首推耶穌,為了全人類的罪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上帝之子為人類贖罪,走上了刑場;蘇格拉底則是為民主制度,被雅典貴族法庭以教唆青年人行為不端的罪名判處了死刑。盡管蘇格拉底只要認個錯就可以免于起訴,最后還有逃走流亡活命的機會,但都被他拒絕和婉謝了。從此,替罪羊由獻祭的無辜犧牲,升華為為人類贖罪,肩著黑暗,通往光明的殉教者、殉道者的別名與通稱了。楊絳翻譯過柏拉圖的《斐多》[19],正是柏拉圖對話錄中記敘蘇格拉底之死的名篇。說楊絳在潛意識中把她的姑母楊蔭榆看成替罪羊或許并非空穴來風,生拉硬扯。

楊絳筆下的楊蔭榆,是代人(章士釗)受過的犧牲品,更意味著“走錯歷史房間”的時空錯位。本來是保護了自己同胞的大義之舉,結果卻被誤認為是“落水狗”,與歷史上諸多寫到的英雄犧牲的場景構成一個巨大反差。阿慶嫂懂得“智斗”,但是楊蔭榆不會,僅僅是見義勇為,似乎是一種暗淡背景中的“吊詭”。地點、行為與阿慶嫂極為相似,本質上是一致的。但楊蔭榆因性格的原因,擔當不了智斗的角色,只能當“落水狗”。楊絳本人未必認清這一點了。楊絳對于侵略者的態(tài)度是不屑的,所以采用了“淡化”的處理方式。

對于楊蔭榆的不同看法,恰恰說明任何人在不同時段都可能是多面的、多維的。即便是魯迅本人,不也為了生計,從1912年到1926年,委身于教育部,實際是受蔡元培這個老鄉(xiāng)的關照,當了14年的“僉事”嗎(每月300大洋)?在1926年之前,他也寫出了《吶喊》與《彷徨》,我們能說魯迅一方面拿著官餉,一方面掘著政府的“墳墓”嗎?過去,文學史里只講那個“五四”前驅的勇士,而將“僉事”一事“忽略不計”,試想,如果不是因為這個每月可以進入300大洋的“僉事”,恐怕魯迅無以為計,生存問題沒有解決好的話,恐怕創(chuàng)作便無從談起。這樣說來,所有讀者都要感謝這個“僉事”的職位,否則,我們可能看不到那石破驚天的《吶喊》與《彷徨》了。我們不能說寫《吶喊》與《彷徨》的魯迅才是魯迅,拿官餉的魯迅就不是魯迅。

話說回來,即便在魯迅早期的文章《紀念劉和珍君》里,不也還有比較溫和的“楊蔭榆女士”的稱謂嗎?[20]這是魯迅對楊蔭榆最為“客氣”的一個稱謂?!皸钍a榆女士”與“落水狗”,可以同時出自魯迅一人之筆,那么在魯迅與楊絳筆下呈現(xiàn)出不同的楊蔭榆,何足怪哉!

五、結語

楊蔭榆的一生,榮也秉性,辱也秉性?!版萑蝗缋夏?顧性卞急,不能容人過,往往與人齟齬,盡基于此?!盵13]她自己曾說過,“其實大事業(yè)需在小事上著手,不必驚天動地,榮譽當?shù)弥诩荷碇??!边@何嘗不是一句讖語,勸學慰己,到頭來都是這一句。

歷史是一次運鏡一次成型,人物的功過都是處女秀,沒有任何事件中人能夠將一段被壓抑的經歷推翻重來或者填補上幾筆漂亮話,但楊絳對楊蔭榆的同情一瞥,排摒了輿論不堪攪擾的嘈雜,寄寓了察世觀風的理性史觀,因為它的存在,會有更多的讀者不經意間放下成見,去撫摸那個“傷殘的心靈”。當“坎坷別扭的一輩子”隨著那具“來不及刨光,也不能上漆”的棺材匆促沉入大地的埃土,《回憶我的姑母》則是對楊蔭榆的一個溫柔的安慰。

猜你喜歡
姑母楊絳魯迅
選擇
選擇
魯迅,好可愛一爹
最短的情書
最后的快樂時光
最后的快樂時光
孔乙己
楊絳:高雅如蘭 靜若止水
因果
我的四姑母
扬州市| 越西县| 蒙山县| 叶城县| 安宁市| 牟定县| 合川市| 北票市| 宿迁市| 腾冲县| 和林格尔县| 大洼县| 平武县| 东乡| 偏关县| 许昌市| 临沭县| 北宁市| 曲周县| 堆龙德庆县| 凤翔县| 台南市| 孟连| 长宁县| 英德市| 南康市| 富川| 璧山县| 依安县| 太保市| 延吉市| 彩票| 桂阳县| 米林县| 壶关县| 凤台县| 恩平市| 象州县| 尉氏县| 颍上县| 六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