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由于傳統(tǒng)灌輸式教學方式的影響,很多學生認為歷史學習是枯燥乏味的,歷史給他們的印象不過是記不完的年代、人物,背不會的知識要點。要想調(diào)動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首先得改變學生的這一看法,展現(xiàn)給學生不一樣的歷史。本文從分析學生學習歷史興趣不足的原因出發(fā),有針對性地探索調(diào)動學生學習歷史興趣的主要策略,如角色體驗、故事教學法、融入傳統(tǒng)文化、思政育人、教法改革創(chuàng)新、實踐教學等方式,進一步研究調(diào)動學生歷史學習積極性的方案。
關鍵詞:歷史課堂;中職學生;學習積極性;策略
中圖分類號:G71?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34-001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4.006
中職歷史教學的主要任務是引導學生增強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學生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和文化觀,塑造健全的人格。為了順利完成這一任務,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能夠帶著興趣學習歷史,這就要求教師必須轉(zhuǎn)變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用多種方式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一、當前中職學生學習歷史興趣不足的原因分析
(一)歷史“無用論”
由于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影響,歷史這一科目,不像語文、數(shù)學、英語一樣在考試中占有比較大的分量;也不像物理、化學一樣在大家眼中有“學好數(shù)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這種生活中的實際價值。對于學習歷史的作用認識,學生聽得最多的就是“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知史可以明智”,但是具體能夠借鑒到什么卻不得而知。加之,在中考中歷史科目是開卷考試,因此,在學生心中就形成了一種觀念,即學習歷史無論是生活還是考試中都沒有太大的實際價值,導致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不足,學習動力不夠。
(二)歷史課堂“無趣論”
以往的傳統(tǒng)歷史教學基本上都是教師單純地照本宣科進行灌輸式教學,課堂上講授課本上的知識點,學生聽講、記筆記,然后課下背誦知識點做題。這種學習方式使學生像學習機器一樣單純地背誦、記憶,沒有自己的理解,因此知識難以消化吸收,不懂得活學活用。所以,學生對歷史學科的印象就是死記硬背知識點,理論知識過強,學起來枯燥乏味,讓他們以為歷史這一學科本身就是無趣的。
(三)歷史“難學論”
通過對我校學生的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他們基本上在初中時歷史成績就普遍較差,提到歷史學習,都說歷史難學,怎么也學不會。有些學生也反映初中時也努力背誦、記憶,但是缺少對知識的消化和理解,所以一到考試時成績就是上不來,因此就形成了歷史學習過難,知識難以理解的印象,久而久之,就對歷史學習失去了興趣。
二、調(diào)動學生學習歷史興趣的策略
(一)角色扮演,理解古人情感
針對學生認為歷史距離我們生活的時代過于久遠、和我們現(xiàn)代生活關系不大的這種想法誤區(qū),最好的解決方案就是想辦法拉近學生與歷史之間的距離。中職學生有著愛玩兒的天性及好奇心強、思維活躍、表現(xiàn)力十足等特征,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給學生提供表現(xiàn)、表演的機會,提升課堂的趣味性,使枯燥的知識生動化。可以由師生共同設計課堂短劇,教師在課堂上引導學生通過角色體驗的方式走進歷史,參與到課堂中。在增加歷史課堂趣味性的同時,使學生能夠身臨其境體驗古人的生活,理解古人的情感,設身處地地思考問題,感受歷史選擇及歷史政策實施的必要性,使學生能夠在輕松的氛圍中接受歷史知識,加深對這部分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比如,講“秦始皇鞏固統(tǒng)一的措施”時,增加一個穿越小劇場,讓學生在課堂上表演、體會當時社會生活中存在的諸多不便,之后自己出謀劃策,為皇帝分憂,真實感受統(tǒng)一措施實施的必要性,理解并掌握秦統(tǒng)一的措施知識點。通過編寫歷史短劇讓學生角色體驗的方式,一方面拉近歷史與現(xiàn)實的距離,使復雜、枯燥的知識生動化,加深學生的理解與掌握,另一方面也培養(yǎng)了學生表演、展示的能力,提升了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二)故事引領,感受魅力
針對歷史學習枯燥的問題,可以在課堂教學中融入學生感興趣的歷史故事。歷史學科有著本身的優(yōu)越性,歷史本身就是由故事組成的,在歷史課堂中加入故事能夠使課堂趣味化,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關于故事的加入方式,主要有三種:一是在課堂導入部分將故事作為導語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之后設計疑問,向?qū)W生提問故事發(fā)生的年代或者故事主人公為什么會做如此選擇等問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二是在講課過程中穿插一些故事,增強課堂趣味性的同時也能使學生在緊張的學習過程中得到短暫的放松;三是在講課時把本地歷史文化融入課堂教學中,比如講商朝“方國聯(lián)盟”時將本地伯夷、叔齊的故事加進去,講清朝建立時把吳三桂“沖冠一怒為紅顏”的故事加進去,讓學生了解本地歷史文化底蘊,培養(yǎng)學生熱愛家鄉(xiāng)、以家鄉(xiāng)為榮的觀念。
在課堂中加入故事教學也要注重結(jié)合學生的學情。中職學生以男生居多,男生感興趣的主要是軍事方面,因此故事也要在軍事方面有所側(cè)重,比如春秋戰(zhàn)國時期孫臏和龐涓反目為仇的事例、“一鳴驚人”“一飛沖天”的楚莊王、“紙上談兵”的趙括、秦漢之際“破釜沉舟”“四面楚歌”的項羽、前秦“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苻堅等。另外,故事的講解不應只局限于教師,如果局限于教師的講解,就使課堂又陷入了教師“滿堂灌”的誤區(qū),教師可以在課下給學生布置任務,讓學生根據(jù)教師分配的歷史時期,在網(wǎng)上及其他學習資料中搜集、整理歷史故事,然后在課堂上講解,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課堂上的主體作用??傊?,在教學中充分發(fā)揮歷史學科的學科優(yōu)勢,將歷史故事化,讓學生感受歷史的魅力,是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的主要策略之一。
(三)融入傳統(tǒng)文化,增強民族自豪感
中國作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五千多年的歷史。五千年的歷史孕育了很多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這些傳統(tǒng)文化以物質(zhì)、精神、民俗等為載體代代相傳,深深扎根于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對我們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在中職歷史教學中融入中華傳統(tǒng)文化,引導學生學習并傳承中華傳統(tǒng)文化,有利于學生自覺弘揚民族文化,傳承民族精神,樹立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完成“立德樹人”的教育任務。
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可以如下方式融入傳統(tǒng)文化:對于物質(zhì)文化,可以帶領學生欣賞圖片感受我國先民巨大的創(chuàng)造力,增強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比如講“精湛的古代工藝”時,帶領學生欣賞青銅器、絲綢、瓷器、裝飾等圖片,讓學生體會古代中國精湛的工藝水平,感受我國先民偉大的創(chuàng)造力,學習、發(fā)揚先人的大國工匠精神;對于精神文化,可以帶領學生發(fā)掘現(xiàn)代生活中行為思想的精神起源,拉近歷史文化與生活的關系,比如在講“百家爭鳴”時,可以先讓學生給課堂上一些愛說話的同學的行為提供一個解決方案,讓學生各抒己見,然后教師點明其實這些處理方案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就有了思想基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
(四)以史為鑒,思政育人
學習歷史最大的作用就是以史為鑒,借鑒歷史的得失,為現(xiàn)實服務。習近平總書記曾經(jīng)說過:“學史可以看成敗、鑒得失、知興替?!睔v史新課標也指出:“學習和研究歷史,可以汲取人類文明的優(yōu)秀成果,增長智慧,以史為鑒,更好地把握今天、開創(chuàng)明天?!币虼?,在歷史教學中要讓學生認識到學習歷史的作用,重視學生的德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在教學中,要以歷史史實作為基礎,在情感教育滲透的基礎上進行歷史教學,從而使歷史教育能夠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的品格及愛國主義情懷,增加學生的憂患意識,讓學生塑造健全的人格,養(yǎng)成職業(yè)精神,使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獲得全面提高。比如講近代史的屈辱史時注重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增加中華民族的抗爭史,引導學生學習、發(fā)揚先輩的愛國、敢于斗爭、艱苦奮斗的堅定信念和精神,增強學生的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xiàn)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做出貢獻。
(五)創(chuàng)新教法,優(yōu)化課程結(jié)構(gòu)
由于升學壓力等原因,初中階段的歷史課堂還是傾向于滿堂灌的教學方法,教師沒有給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及探索空間,因此學生覺得歷史課無聊、乏味。針對這種現(xiàn)象,教師要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優(yōu)化課程結(jié)構(gòu),改變傳統(tǒng)教學以教師為主的教學理念,在課堂上尊重學生主體作用的發(fā)揮,讓學生參與到教學中,從原來的傾聽者變成參與者。教師要引導學生發(fā)揮能動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比如教學中,教師展示問題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探究、展示探究成果,表演歷史劇,利用翻轉(zhuǎn)課堂嘗試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自主講解一節(jié)課的知識點,學生根據(jù)所學知識做課程小結(jié),采用智勇大沖關的方式檢測學生的學習成果,通過讓學生親身參與到課堂中,提升學生的責任感,進而增加學生學習的興趣。
(六)實踐教學,開闊眼界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眴渭兊睦碚摻虒W枯燥乏味,也缺少說服力,在進行歷史教學時還應充分利用本地的歷史文化資源進行實踐教學?;旧厦總€地方都有博物館、文化館、縣志等本地歷史文化資源,而且多數(shù)都對外開放,教師可以制訂綜合實踐主題,利用一節(jié)課的時間或讓學生利用假期時間去參觀本地的博物館、文化館及歷史文化遺跡等,了解各個歷史時期本地的歷史發(fā)展情況及特征。這樣不但可以使學生充分了解本地歷史,樹立以家鄉(xiāng)為榮的觀念,還可以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
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diào)學習歷史的重要性:“重視歷史、研究歷史、借鑒歷史,可以給人類帶來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開創(chuàng)明天的智慧?!迸d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要及時更新教學理念,改革教學方式,采用多種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興趣成為學生學習歷史的重要推動力,完成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參考文獻:
[1]趙元鵬,邱永紅.淺談激發(fā)初中學生歷史學習興趣的策略[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9(18).
[2]王祎霞.提升高一學生歷史學習興趣的有效策略[J].學苑教育,2020(2).
[3]郭恒.淺析高中歷史教學中學生興趣的調(diào)動[J].學周刊,2019(25).
[4]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等職業(yè)學校歷史課程標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作者簡介:王美艷(1987.7— ),女,漢族,河北秦皇島人,講師,研究方向:中國近代史。
[責任編輯 呂 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