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亞玲 劉 媛 陳四清
南京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感染科 (江蘇 南京, 210023)
肝癌是全球第六大常見癌癥,也是全球癌癥死亡的第四大原因[1],可歸屬于祖國醫(yī)學“癥瘕”“肝積”“積聚”等范疇。我國肝癌粗發(fā)率居全球第五位[2],是影響人們健康的一大威脅。
陳四清副教授(以下簡稱陳師)系全國名老中醫(yī)張繼澤工作室主任、孟河醫(yī)派(馬家)第五代傳人,對辨治肝癌有豐富臨床經驗,筆者有幸跟師學習,收獲頗多。陳師[3]認為肝癌由癌毒所致,機體或外感或內生各種病因,以致臟腑功能失調、氣血津液運行失常、痰瘀互結,癌毒依附痰瘀而生,相互膠結,發(fā)為肝癌,遂以化痰散結法為主,提出基于“種子-土壤”學說的化痰散結法辨治肝癌,主張解毒抗癌、活血軟堅、疏理氣機、清熱利膽、化濕泄?jié)岱?、以毒攻毒、扶正培本諸法辨治本病。
1889年英國醫(yī)生Stephen Paget 提出了關于腫瘤的“種子-土壤”學說,認為“種子”的生長、種植、轉移都依賴于特定的“土壤”。陳師認為,肝癌疾病中,“種子”即指腫瘤細胞,“土壤”則是腫瘤微環(huán)境。腫瘤微環(huán)境是指腫瘤細胞在生長過程中,由腫瘤細胞及細胞外間質相互作用后形成的腫瘤細胞生長特殊環(huán)境[4],具有促進腫瘤發(fā)生、生長、轉移的作用。肝癌的微環(huán)境主要由細胞成分與非細胞成分組成,細胞成分主要包括腫瘤相關成纖維細胞、肝星狀細胞、腫瘤相關內皮細胞、腫瘤相關免疫細胞和腫瘤相關巨噬細胞等;非細胞成分主要包括細胞外基質、金屬蛋白酶(MMP)、炎癥因子、生長因子、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等[5]。
“種子-土壤”學說表明“種子”是腫瘤的組成成分,而《丹溪心法》有言:“塊,有形之物也,痰與食積死血而成也……食積即痰也?!北砻髂[塊由痰瘀互結而成?,F代醫(yī)家中,國醫(yī)大師周仲瑛[6]認為“痰”是構成癌組織的有形成分之一,具有膠著黏膩,難以消散等特點。遂“痰”即相當于“種子”這一說法亦無錯處,可認為化痰散結類中藥能抑制“種子”增殖,實驗研究表明,化痰類藥可抑制肝癌細胞生長、誘導肝癌細胞凋亡、抑制血管生成及腫瘤細胞DNA合成等[7]。
《雜病源流犀燭》言:“痰之為物,流動不測,故其為害,上至巔頂,下至涌泉,隨氣升降,周身內外皆到,五臟六腑俱有”。由此可見,痰具有多變、善行、多發(fā)的特點,此外痰性黏滯,易于聚集,郁久又易生瘀化火,癌毒順勢而生,綜合這些特點,發(fā)現其與“土壤”中代謝產物增多、積聚以致細胞間質結構改變、加速腫瘤細胞生長、侵襲和轉移的病理特征相似[8],遂可以認為化痰散結能改變腫瘤賴以生存的“土壤”。
現代研究證實,化痰散結類中藥可多靶點作用于腫瘤微環(huán)境的多種通道,包括阻斷細胞外基質的合成、抑制血管新生、調控粘附因子的表達等。郭曉冬等[9]發(fā)現化痰散結類中藥可通過下調絲氨酸蛋白酶的表達,阻斷細胞外基質的主要成分纖維母細胞的活化,從而改變腫瘤微環(huán)境。陳慧彬等[10]表示化痰散結中藥可通過抑制VEGF、MMP-2、促內皮抑素的表達而達到抗腫瘤血管生成作用。孫宏新等[11]研究亦表明化痰類中藥可通過調控腫瘤細胞、細胞外基質的粘附因子表達水平,增加腫瘤細胞間粘附力,減弱腫瘤細胞與血管內皮、細胞外基質的異質粘附,從而減少腫瘤細胞向組織、血管、細胞外基質轉移。
痰與癌腫的關系在古醫(yī)籍中早有提及?!鹅`樞·刺節(jié)真邪》曰:“已有所節(jié),氣歸之,津液留之,邪氣中之,凝結日以易甚,連以聚居,為昔瘤?!奔唇蛞毫魷?,與邪氣交結,日久生痰成塊,最終導致癌腫。《靈樞·百病始生》:“津液澀滲,著而不去,而積成矣?!苯蛞哼\行不暢,留而不去,則成積證。此外還有“百病皆因痰作祟”“諸證怪病不離乎痰”“凡人身上中下有塊者多是痰”等論述。
陳師認為肝癌為有形實邪,乃癌毒與痰瘀相互膠結的結果。但運用活血化瘀類藥物治療肝癌不免有出血之慮,而祖國醫(yī)學認為“痰瘀同源”,采用化痰法代替活血化瘀法則無出血之弊,且《血證論》有云:“血積既久,亦能化為痰水?!别鲅站脤⒒商禎?,痰濁為多種病理產物的終末狀態(tài),遂“化痰”尤為必要。另,《黃帝內經》曰:“堅者削之”“客者除之”“結者散之”“留者攻之”,故宜采用化痰散結法。
陳師根據肝癌病機復雜多變、病情頑固、常規(guī)治療難以奏效的特點,結合多年臨床經驗,以化痰散結法為主,結合解毒抗癌、活血軟堅、調暢氣機、清熱利膽、化濕泄?jié)岱?、以毒攻毒、扶正培本諸法,自擬肝癌方,隨癥加減。基本方為:生牡蠣90 g先煎、垂盆草60 g、金錢草45 g、制白附子、膽南星、法半夏、炒白芍、黃芩、夏枯草、郁金、茯苓、炒白術、黨參、雞內金、焦六神曲各15 g、炒僵蠶、絲瓜絡、醋柴胡、靈芝各10 g、陳皮、黃連各6 g。方中大劑量生牡蠣以化痰散結軟堅,“化痰軟堅,清熱除濕……消疝瘕積塊,癭疾結核”為君藥。制白附子化痰散結、通絡止痛;膽南星息風化痰;炒僵蠶化痰散結,“散風痰并結滯痰塊”;浙貝母化痰散結、清熱解毒;法半夏燥濕化痰、散結消痞;陳皮燥濕化痰,與法半夏合用取二陳湯之意;絲瓜絡清熱化痰,通經活絡;上七味共為臣藥,加強生牡蠣化痰散結之功。柴胡疏肝利膽,為引經藥,引諸藥入肝經;炒白芍柔肝止痛;夏枯草入肝經,消腫散結清火,可“治瘰疬、鼠瘺、癭瘤、癥堅、乳癰、乳巖”。黃連、黃芩、金錢草、郁金、垂盆草清熱解毒燥濕,與茵陳合用可退黃降血清轉氨酶;茯苓健脾利水滲濕,濕不聚則痰自消;炒白術、黨參、靈芝健脾益氣扶正,以防攻伐太過而傷正,均為臣藥。雞內金健脾胃,消積滯,《醫(yī)學衷中參西錄》言其:“治痃癬癥瘕,通經閉?!绷∑⑾?,防止諸藥礙胃,為佐使藥。諸藥合用,共奏化痰散結軟堅、清熱解毒利濕、消癌益氣扶正之功。 現代中藥藥理研究表明,牡蠣對肺腺癌、胰腺癌有抗腫瘤作用[12-14]。白附子可抑制肝癌SMMC-7721細胞[15]、荷瘤小鼠肝癌腹水型Hca F25/CL16A3細胞[16],其作用機制與誘導細胞周期阻滯、誘導細胞凋亡等有關[15]。僵蠶可通過不同靶點調節(jié)病毒相關性肝癌和非病毒相關性肝癌巨噬細胞M1發(fā)揮抗癌作用[17]。浙貝母的活性成分浙貝母甲素、浙貝母乙素可逆轉腫瘤細胞多重耐藥[18],對其他抗腫瘤藥物有協同作用。半夏的提取物半夏總生物堿可以抑制肝癌細胞的生長[19]。陳皮的活性成分川陳皮素可能通過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和增殖、誘導腫瘤細胞凋亡、抑制腫瘤細胞的遷移和侵襲等途徑發(fā)揮抗肝癌作用[20]。另外,有研究表明柴胡或可通過調節(jié)機體免疫功能發(fā)揮抗腫瘤作用[21]。
患者,男,69歲,乙型肝炎病史40年。2017年11月16日初診。主訴:右脅疼痛間作3年?,F病史:2014年11月因右脅痛而查出肝癌,后予手術切除,2015年10月再次手術,病理示肝細胞癌,術后甲胎蛋白(AFP)降至正常范圍。2017年11月16日查AFP 436.75 μg/L,谷丙轉氨酶(ALT)49.3 U/L,谷草轉氨酶(AST)64.1 U/L。就診時癥見:右脅隱痛偶作,下肢乏力,面有光澤,納寐尚可,大便偏軟,時有嗆咳、咳痰,舌質淡紅,苔淡黃膩,脈小弦。西醫(yī)診斷:肝細胞癌;中醫(yī)診斷:肝積;證型:肝郁脾虛證。治法:疏肝健脾、化痰散結、清利濕熱、消癌扶正。處方:生牡蠣90 g先煎、垂盆草、金錢草各45 g、郁金30 g、制白附子、法半夏、膽南星各20 g、麩炒白術、浙貝母、炙雞內金、生薏苡仁、黨參、冬凌草、菝葜、石見穿、貓爪草各15 g、炒白芍、絲瓜絡、醋五味子、麩炒僵蠶、靈芝各10 g,陳皮、醋柴胡、黃連各6 g,35劑,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分服。
2017年12月21日二診:復查AFP 401.58 μg/L。服35劑后,偶有嗆咳,大便正常,舌質淡紅,苔薄,脈細小弦。前方改法半夏、制白附子25 g,繼服35劑,服法同前。
2018年1月25日三診:復查AFP 309.97 μg/L,ALT 14.3 U/L,AST 28.8 U/L。服上方后嗆咳已平,未訴特殊不適。前方改法半夏、制白附子各30 g,繼服40劑,服法同前。
2018年3月8日四診:復查AFP 302.21 μg/L,ALT 16.9 U/L,AST 24 U/L。舌暗紅苔薄黃,脈細小弦。前方改膽南星25 g,繼服40劑,服法同前。
2018年4月10日五診:復查AFP 302.53 μg/L,ALT 20.4 U/L,AST 30.6 U/L。舌質紅,苔淡黃膩,脈小弦。前方加黛蛤散15 g(后下),繼服42劑,服法同前。
2018年5月31日六診:復查AFP 272.19 μg/L。前方改郁金15 g、膽南星30 g,繼服42劑,服法同前。后以此方為宗,隨癥稍有加減,現仍在治療中。
陳師認為肝癌方藥量宜大,一方面,多數藥材為人工培育,藥效相對不足;另一方面,肝癌為痼疾,常規(guī)劑量恐難以奏效,遂方中藥量頗大,且毒性藥物亦是經過炮制,因此,用藥安全可以保證。
按語:患者肝癌術后,正氣虧虛,脾氣無以為繼,則下肢乏力、大便偏軟;癌毒內阻,肝失疏泄,氣機不暢,則右脅隱痛偶作;氣血津液失運,化生痰濕、瘀血,郁而日久則生熱,遂苔淡黃膩;痰濕干肺,則時有嗆咳、咳痰。治以疏肝健脾、消癌扶正、化痰散結、清利濕熱,方中生牡蠣軟堅散結,醋柴胡、醋五味子舒肝養(yǎng)陰,炒白芍柔肝,金錢草、郁金、垂盆草、黃連清利濕熱、保肝利膽,法半夏、陳皮、浙貝母、制白附子、膽南星、麩炒僵蠶、生薏苡仁、貓爪草化痰散結,炙雞內金、冬凌草消癌,菝葜解毒散瘀,石見穿、絲瓜絡活血,黨參、靈芝扶正。二診、三診時患者服藥后未見不良反應,法半夏、制白附子加大劑量加強化痰散結功效;四診時,AFP逐漸下降,膽南星加量,擊鼓再進;五診時,濕熱較前加重,舌質紅,苔淡黃膩,加用黛蛤散加強清利濕熱、化痰散結功效;六診時繼續(xù)加強化痰散結之功。全方扶正消癌、攻補兼施,標本兼顧,延長該患者生存期,實乃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