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青島市青西新區(qū)隱珠初級中學 高玉艷
文言文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載體,在德育方面具有無可替代的重要性。廣大語文教師必須對文言文教學提起足夠重視,并充分利用其開展德育,深化學生的理解,充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用傳統(tǒng)文化熏陶學生心靈,完成育人任務,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部分人認為文言文及其所代表的傳統(tǒng)文化迂腐守舊,無法在新時代發(fā)揮作用。實際上,文言文雖晦澀難懂,但含有大量先進科學的理念,在其誕生的時代,創(chuàng)作者個人智慧早已超越時代局限性,留存的作品哪怕是在今日也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是我國文化中的寶貴財富。被選入人教版初中課文的文言文,無一不蘊藏深刻道理,可潛移默化地對初中生心靈產生影響,具有多個方面的德育功能。
初中生所處年齡段較為特殊,許多學生開始表現出青春期的典型特征。例如:產生叛逆心理,熱衷于時尚潮流事物,對刻板的教學方式感到厭倦;自我意識也逐漸提升,并具有較強的情感需求,渴望與眾不同、引人注目,表現個人的獨特思維與觀點等。在諸如成語、病句教學中,固定內容多,學生的發(fā)揮空間相對較小,學生的個性化思維會被束縛,個人能力無法得到充分發(fā)揮,但文言文則相對而言較為靈活,其研究的對象是距今千百年的文學家、思想家所創(chuàng)作的文字,能夠從多個方面進行解讀,允許學生自由發(fā)揮,且沒有絕對的正誤。只要教師能夠改變傳統(tǒng)教學思維與模式,允許學生暢所欲言、張揚個性,便能夠將其從固定答案和思維的牢籠中解脫,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閱讀文言文能夠由內而外地改變學生個人氣質,初中的文言文課文選取的名篇名作都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精髓,是在歷史洪流沖刷過后仍能屹立不倒、流傳至今的傳世經典,若能深入研讀,必定使學生心靈得到浸潤,發(fā)生改變。例如:曹操的名作《觀滄?!分畜w現了其作為政治家的勃勃野心和寬廣胸懷;《醉翁亭記》寄托了歐陽修對美好自然風景的熱愛、與民同樂的怡然自得,表達出哪怕遭到貶謫也能夠始終保持樂觀豁達的可貴品質;《論語》則是短小精悍,選取孔子及其弟子的名句,向學生介紹學習方法、個人禮儀等方面的道理,能夠提供各個方面的精神指引。
在如今的素質教育改革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已經逐漸轉變?yōu)榕囵B(yǎng)學生道德品質、開展德育教育,甚至將德育置于文化知識傳授之上的地位。作為教師,必須重視文言文教學,充分利用其德育作用,實現教學目標。
近些年來,全球經濟一體化趨勢不斷加深,各國間文化碰撞更為頻繁和激烈,本土文化,尤其是傳統(tǒng)文化受到強烈沖擊。另有部分影視作品或網絡寫手等為博名聲故意歪曲傳統(tǒng)文化,初中生亦受到嚴重影響,在思想上產生偏差,對本國文化缺乏信心。甚至有部分學生在觀看、閱讀外來作品的過程中,被其刻意美化的形象所吸引,遭受文化侵略荼毒。另一方面,互聯網的普及使不少初中生在課余時間也會使用手機、電腦、平板等上網沖浪,但網絡文化質量參差不齊,某些作品中更是暗含悲觀消極等負面思想,會嚴重影響初中生的文化認同。文言文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載體與代表,初中文言文更是其中的佼佼者。若教師能夠改變教學方法,重視文言文教學中的德育滲透,切實提高教學質量,就能使學生發(fā)自內心地熱愛本國文化,贊同其中的智慧,能夠在日常生活學習中主動親近和了解傳統(tǒng),汲取精神食糧,并自覺維護文化尊嚴。
教育當與時俱進,不斷進步與提升,除了在教學理念和方法上需要革新外,還要充分利用新技術、新設備,善用多媒體教學。例如:教師可在學習文言文前播放趣味短視頻,介紹其寫作背景或相關歷史故事,使學生知曉文中典故的含義與出處;還可在講解文章內容時播放與其情感色彩相符的背景音樂,烘托、渲染氛圍,吸引學生注意力,并以此作為輔助,使學生能夠感受到文中的情感變化,體會其精神內涵。唯有先了解創(chuàng)作背景與環(huán)境,才可身臨其境,將自己帶入文章所描繪的事件當中,站在作者的角度與高度深刻感受文章內涵。除此之外,當文言文中涉及古代活動、習俗、物品時,學生單憑想象可能無法在腦海中還原全貌,如《核舟記》中描繪的微雕,若未曾見過實物,學生難以想象其精妙之處。教師可播放微雕工藝品的介紹短視頻,并展示核舟圖片,以此吸引學生注意力,培養(yǎng)其學習興趣,并讓學生了解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精深,培養(yǎng)文化自信。
情境教學法指的是教師利用各種方式來渲染含有某種特定感情色彩的氛圍,構建與作品相符的環(huán)境,讓學生順利將自己帶入文章中的方法,其中最常見的是角色扮演。在學習故事性較強的文言文時,如《智取生辰綱》《楊修之死》《范進中舉》等,教師可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課下收集與之相關的資料,深入了解其中各個人物的性格、外貌等特征,并在學完課文后將其改編成劇本,可加上自己的想象,完善細節(jié),自行設計布景、制作道具、選定角色,用自己獨特的方式演繹文中故事。如此,學生為更好地表現人物特征,會根據課文中的描寫與通過各種渠道收集的資料來揣摩、研究人物性格特征,精心設計臺詞,于無形之中與原作者的靈魂進行交流,感受文言文短小精悍、字字珠璣的特征。在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后,學生能從不同角度理解、解讀、分析文章,總結道理,受到思想熏陶。另外,角色扮演能夠使學生留下深刻印象,當再次面對與課文相關的練習題時,通過回想表演時的場景,學生就能夠順利完成課文翻譯、情感分析等任務,無須付出巨大精力死記硬背,其學習效率能夠成倍提升。
文言文中還涉及大量古代風俗習慣、風土民情的描寫,多從平凡事物中感悟哲理,并將之蘊藏于對景物、活動的描寫中。古人的日?;顒优c今人大相徑庭,為拉近二者關系,減弱學生心中的距離感與畏難情緒,教師可帶領學生模仿古人活動,以游戲化教學構建和諧輕松的氛圍,使學生自行感受古今文化的差異,衷心熱愛傳統(tǒng)文化。例如:《香菱學詩》中描寫了富家女子閑來一同作詩嬉戲的活動,教師也可在班級中舉辦打油詩會,通過抓鬮、投票等方式選取吟詠對象,請學生發(fā)揮各自的聰明才智,并結合所學文言文知識、詞匯等,創(chuàng)作打油詩,在同學面前分享,并介紹自己的創(chuàng)作意圖、情感等。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學生能夠練習運用文言文表達感情的方法,并融會貫通,掌握在字里行間剖析作者意圖的技巧。此外,當學生逐漸習慣教師所介紹的各類高雅游戲,就會逐漸提高審美能力,可明辨美丑善惡,不會被某些低俗、庸俗文化誤導,提升精神境界,追求更為美好的事物。
由于成長經歷、性格、愛好等的差異,當讀到同一篇文言文時,不同學生會產生不同的想法,教師應當允許語文課堂上存在不同聲音,不強制要求學生統(tǒng)一觀點,留下充足的思考與發(fā)揮空間,鼓勵學生站在不同角度解讀文章,并大膽表述??刹捎妙^腦風暴法,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就文中的人物、事件等暢所欲言,踴躍討論,讓思維產生碰撞,進而迸發(fā)靈感的火花,充分尊重學生的個人見解,也號召全體同學尊重他人發(fā)言。如此,學生能夠學會傾聽,學會堅持自我,肯定自己的獨特價值。
綜上所述,在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中開展德育教育,需要教師從教學理念到方法上進行徹底改革,給學生最大限度的自由,允許其從不同角度進行解讀與研究,并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對傳統(tǒng)文化的興趣,充分發(fā)揮學生主觀能動性,使其自覺接受教導,提高精神文明水平,樹立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