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楊浦區(qū)懷德路第一小學 胡立人
少先隊活動是全面落實少先隊工作的基礎,是發(fā)展行之有效的學校教育的重要一環(huán),是培養(yǎng)小學少先隊員愛國主義精神、創(chuàng)新意識以及實踐能力的第二課堂。在小學階段的少先隊活動中開展紅色教育,不但能引導少先隊員進一步了解紅色歷史,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教導,還能夠樹立理想信念、培養(yǎng)艱苦奮斗精神、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新時代好少年;更能守好少先隊活動在德育教育中的主陣地,有效幫助少先隊員提高思想道德水平,營造校園紅色教育氛圍。
紅色文化是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中國廣大人民在長期革命斗爭和建設實踐中所形成的偉大革命精神及載體,它包含精神和物質(zhì)兩種形態(tài)。紅色文化是中國共產(chǎn)黨長期以來積累的寶貴的精神財富,蘊含著豐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歷史文化內(nèi)涵。
少先隊員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重視對少先隊員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學校教育的靈魂,對青少年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學校工作起著導向動力和保障作用。利用小學少先隊活動開展紅色教育,通過形式多樣的活動充分發(fā)揮少先隊員的主體性,不僅能提高少先隊員對各類活動的積極性與參與度,也能在潛移默化中了解紅色文化,有助于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以及價值觀,更能培養(yǎng)濃厚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崇高的民族責任感,引導少先隊員聽黨的話,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從小學習做人、從小學習立志、從小學習創(chuàng)造,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鍛煉身體,培養(yǎng)能力,學習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努力成長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做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少先隊組織是中國少年兒童的群團組織,組織性質(zhì)決定了少先隊員必須從小學習當家做主,行使主人的權利,也決定了少先隊活動課程在遵循《少先隊活動課程指導綱要(試行)》預設基本精神的前提下,充分發(fā)揮少先隊員自主性。
因此,輔導員要在各項少先隊活動中尊重少先隊員的自主選擇權利,鼓勵少先隊干部主動發(fā)揮帶頭作用,帶領少先隊員依據(jù)興趣愛好選擇實際可行的活動內(nèi)容。如:結合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周年主題活動,開展“四個一”活動:講一個紅色故事,唱一支紅色歌曲,看一部紅色電影,制一份紅色小報。
紅色教育是扎根在學校日常德育教育中的重要一環(huán),除了結合重大節(jié)日開展活動外,少先隊活動還應落實在經(jīng)常性教育中,讓紅色文化融入隊員的學習與生活。如:結合語文教學,在學習有關愛國、愛黨的課文時,可以組織學生摘錄一些歷史人物所發(fā)表的紅色宣言進行誦讀;結合美術教學,可安排讓隊員們展開小組合作,自主選擇優(yōu)秀的紅色書畫作品,并進行繪制、描摹,最終進行評選、展出。
這些日常性活動難度不大,不但能充分發(fā)揮少先隊員的自主性,提高了合作意識,還能讓隊員們在實踐中學習紅色文化,深刻感受到革命精神的力量,引導他們樹立紅色信念。
現(xiàn)階段,有許多對小學生進行紅色教育的方式方法,但有的拘泥于理論,有的過于形式主義,無法全面突出紅色教育在小學階段教育中的重要性。其實,依據(jù)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選擇適合他們的教育方法,加上新穎的活動形式,相信能夠讓紅色教育取得更大的成效。
以本校五(2)中隊“祖國騰飛我自豪,我與祖國共成長——學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少先隊主題中隊會為例,運用少先隊員“愿意聽、喜歡聽、聽得懂”的方式,引導隊員感受1949年以來祖國取得的偉大成就。
本次少先隊主題中隊會以觀看視頻、講故事、談感受等生動形象的形式,了解我國在“十三五”期間的輝煌成就,隊員們感受到了祖國發(fā)展給自己的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其中最有特色的環(huán)節(jié)——“懷一TV 直播間:分享來自五湖四海的家鄉(xiāng)特產(chǎn)”,四位隊員組成“主播天團”,結合時下流行的“主播帶貨”,現(xiàn)場為全體隊員開展一次別開生面的“交互式體驗直播”:一看圖片,認識隊員們的家鄉(xiāng);二聽隊員們講家鄉(xiāng)脫貧致富的故事;三嘗來自五湖四海的家鄉(xiāng)特產(chǎn);四通過小組合作完成具有家鄉(xiāng)特色的手工藝品,從多方面了解到我國究竟是如何實現(xiàn)貧困人口脫貧致富的。隊員們一致表示,要把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學習好,從小學先鋒、長大做先鋒,努力成長為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除了運用少先隊員在實際生活中看過、聽過的活動來提高隊員的積極性外,還可以采用歌舞結合、課本劇等形式,從表演中內(nèi)化紅色教育主題。如:先組織校舞蹈隊、啦啦操隊的優(yōu)秀隊員們,借鑒優(yōu)秀舞劇《陽光下的豐碑》《永不消逝的電波》中的精彩片段進行排練,深入了解中國共產(chǎn)黨和中國的歷史,培養(yǎng)他們熱愛祖國、熱愛黨的情懷;再將節(jié)目進行全校匯演,用感人至深的臺詞、優(yōu)美動人的舞姿、惟妙惟肖的表演串聯(lián)起一個個真實故事,激發(fā)全校隊員的愛國主義精神,傳承和弘揚英雄精神,深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上海不僅是中國共產(chǎn)黨的誕生地,更是一座紅色文化資源極為豐富的城市。少先隊輔導員可以精選上海的紅色場館資源,有機整合少先隊活動,讓靜態(tài)的歷史鮮活起來,使少先隊員可以更全面、更直觀地接受紅色教育。
以國歌展示館為例,通過少先隊實踐活動,突出其在紅色教育中的作用。國歌展示館是中央宣傳部新公布的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之一,坐落在上海市楊浦區(qū)荊州路151 號的國歌紀念廣場西南側。利用紅色場館資源,組織開展實踐活動,不僅使課本、圖片上看到的內(nèi)容不再沉悶,也能增強紅色教育的趣味性??紤]到目前仍處于新冠肺炎疫情長期防控階段,我校首先組織全體隊員分批開展國歌展示館線上參觀活動,利用全景VR 技術,走進少先隊員每日必唱的國歌。其次,針對不同年級的隊員提出不同的參觀要求,如:低年級隊員知道國歌展示館的地理位置和建筑特點;中年級隊員了解國歌誕生的背景與過程;高年級隊員全面了解《義勇軍進行曲》被確定為國歌、國歌作者、國歌故事等國歌知識,并撰寫自己的參觀體會。線上參觀結束后,隊員們還可以通過分享《風云兒女》小視頻、利用“十分鐘隊會”進行小隊交流等形式,深入了解50 個國歌故事的多重演繹,感悟新時代初心不改的國歌情懷。
紅色文化作為承載歷史和現(xiàn)實的重要紐帶,其作用與價值日益得到體現(xiàn)。在未來,少先隊活動還可以結合“雛鷹爭章行動”,設置具有學校特色的“紅色人文行走之旅”,利用學校周邊的紅色場館資源,依據(jù)隊員的年齡設置不同的活動目標,使少先隊員從校園里的活動課中走出去,去領略更多有關上海的紅色革命基因和歷史圖景。如:參觀中共一大、二大會址,弘揚革命精神,讓學生銘記歷史,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參觀同濟大學國防教育展覽館,了解革命先輩們的過去和我軍發(fā)展史,不斷增強關心國防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激發(fā)隊員們的愛國主義情懷。
實踐類活動寓教于樂,隊員們在更為寬松的外部環(huán)境中了解黨和祖國的發(fā)展,在更為熱烈的討論氛圍中產(chǎn)生更深的情感共鳴,讓他們更加熱愛祖國,熱愛偉大的中華民族,從而達到教育目的。
習近平總書記對少年兒童成長提出了立志向、修品行、練本領,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要求。少先隊是建設社會主義和共產(chǎn)主義的預備隊。以活動為載體的少先隊工作,是學校施行德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作為一項全面滲入校園生活的常規(guī)工作,需要經(jīng)常開展組織教育、自主教育、實踐活動,又是一項不斷創(chuàng)新的探索性工作,需要不斷深化“體驗教育”,使少先隊活動常創(chuàng)常新。我們必須勇于擔負起教育好少先隊員的重任,從思想上、學習上、生活上去關心他們,讓他們在少先隊這個陣營里健康成長。
在小學階段通過少先隊活動滲透紅色教育是少先隊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這需要社會與學校對實踐活動的合作構建,需要少先隊輔導員對課程建設的拓展,也需要依托各方豐富資源構成,創(chuàng)新組織形式。少先隊員更要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與革命精神;少先隊輔導員要在紅色教育之路上不斷探索,讓少先隊活動中的“紅色教育”熠熠生輝,為培養(yǎng)時代新人不懈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