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景柱
(天津師范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天津300387)
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在約翰·羅爾斯等人的努力下,政治哲學開始了復興。作為當代政治哲學的主要推動者,羅爾斯于1971年發(fā)表的《正義論》引起了巨大的爭議,譬如,在此后的10年間,羅納德·德沃金和羅伯特·諾齊克等人分別從自由主義的左翼和右翼出發(fā)批判了羅爾斯的新自由主義理論,到了20世紀80年代,邁克爾·桑德爾、阿拉斯戴爾·麥金太爾、查爾斯·泰勒和邁克爾·沃爾澤等人從“共同體”的立場出發(fā),對以羅爾斯為代表的新自由主義理論展開了猛烈的批判,他們的理論被統(tǒng)稱為“共同體主義”(communitarianism),這也使得自由主義與共同體主義之間的爭論成為一個備受關注的熱門話題。目前隨著共同體的價值日益受到重視,自由主義與共同體主義之間的爭論有一種復興之勢,我們有必要重新審視自由主義與共同體主義之爭。在自由主義與共同體主義之爭中,①雖然桑德爾從20世紀90年代后期開始明確否認自己的共同體主義立場,并強調自己是一個共和主義者,但是本文還是按照通常的看法將桑德爾視為一個共同體主義者——至少其早期思想有著明顯的共同體主義色彩。關于桑德爾的共和主義立場,可參見[美]邁克爾·桑德爾:《民主的不滿》,曾紀茂譯,江蘇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桑德爾對羅爾斯的正義理論的批判是否可行,無疑是一個重要的問題。鑒于正是在羅爾斯的推動下契約論才恢復了其在政治哲學中的地位,以及契約論是羅爾斯論證其正義理論最主要的方法,桑德爾對羅爾斯契約論的批判是否具有說服力就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倘若桑德爾對羅爾斯的契約論的批判是難以令人信服的,這無疑會影響到桑德爾對羅爾斯正義理論的質疑的說服力。桑德爾對羅爾斯契約論的批判是可行的嗎?這將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問題。桑德爾對羅爾斯契約論的批判主要集中在質疑契約的道德力量、指出羅爾斯對原初狀態(tài)的經驗主義解讀方式所存在的缺陷以及反駁羅爾斯的契約主義的論證方式,本文將在歸納桑德爾對羅爾斯的契約論的三點批判時,分別指出桑德爾對羅爾斯契約論的誤解之處。
在深入批判羅爾斯的契約論之前,桑德爾首先一般性地質疑了契約的道德力量,并考慮了契約的正當性和合理性問題。實際上,契約論內部不存在桑德爾所謂的張力,即使這種張力存在,人們也可以用羅爾斯的“詞典式序列”觀念進行化解。
桑德爾強調,當兩個人達成某種契約時,人們通常會從兩個方面考慮其是否正當和合理:一方面,人們可以考察雙方是在何種條件下達成契約,也就是說,考察雙方是自由地達成契約還是在被強迫的情況下達成契約;另一方面,人們可以審視契約的具體條款,也就是說,契約雙方是否獲得了各自的份額。當然,這兩個方面不能被完全分隔開來,它們是密切相關的,如果契約雙方是在自由的情況下達成契約,那么契約的條款可能就是公平的,然而,這兩個方面之間不存在必然的聯(lián)系,也就是說,非強迫情況下達成的契約并不能確保契約條款一定就是公平的。在桑德爾那里,決定某個契約是否公正的關鍵因素不在于它是否是雙方一致達成的,而是一個更為深層的問題:“這兩類問題的差別表明,我們可以將契約的道德性視為由兩種相關卻又不同的理想構成的:一為自律理想,它把契約視為一種意志行為,其道德在于交易的自愿品格。另一種理想是相互性的理想,它將契約視為一種互利的工具,其道德取決于相互交換的潛在的公平性。”[1]130依桑德爾之見,契約的道德力量來自自律的理想和相互性的理想,我們可以對這兩種理想展開進一步的分析。在上述兩種理想中,自律理想主要凸顯了一種“程序方面”的要求,而相互性理想主要強調一種“后果方面”的要求。就前者而言,自律理想強調當某契約是人們自愿選擇的結果時,人們就應該加以服從。無論在何種社會中,人們總是要服從某些規(guī)則,那么,人們應該服從何種規(guī)則呢?人們應該服從的是其在沒有遭到任何強迫的情況下自愿同意的、自己選擇的規(guī)則,此時對規(guī)則的服從也就體現(xiàn)了人們的自律;就后者來說,相互性理想主要強調契約的結果對雙方都是有利的。在訂立契約的過程中,締約各方會就契約的具體條款展開商討,可能既會讓渡出自己的某些東西,又會從中獲取某些東西,那么,人們應該接受何種契約條款呢?人們應該接受一種公平的契約條款,相互性理想強調的是契約的結果應該確保各締約方達成一種互利的結果,不能出現(xiàn)只對某一方有利的局面。
在各締約方達成契約后,每一方都有遵守契約的義務,當然,上述兩種不同的理想也意味著每一種契約的義務的基礎是不同的。桑德爾曾對此有詳細的論述,從自律理想來看,契約之所以會帶來人們要遵守承諾的義務,其道德力量源自契約是人們自愿達成的這一事實。當締約方在沒有被強迫的情況下與他人締結契約后,無論契約條款的內容如何(無論契約的條款是公平的還是不公平的,是有利的還是有害的),各締約方都要接受,這一事實至少給締約方提供了一種為什么要遵守契約條款的理由。只要契約的條款是人們自愿選擇的,締約方就有遵守契約的義務。然而,相互性的理想對該問題給出了不同的回答,相互性理想主要是從契約條款給締約方帶來的相互利益的角度推導出締約方有遵守契約的義務。相互性理想關注的重心不是締約方所表達的自愿同意,而是締約方從中獲得的利益,契約之所以會給人們帶來遵守契約的義務,其中的原因不在于它是人們自愿達成的,而是在于契約條款會帶來公平的結果。隨之而來的一個問題是,這兩種針對契約義務的不同解釋能夠和平共存嗎?桑德爾明確指出,“在關于義務的解釋中,每一種理想都在強調另一種理想在道德上的不完善性。從自律的立場看來,我的義務只限于我愿意承擔的范圍,但這些義務可能包括繁重而苛刻的規(guī)定。從相互性理論的立場來看,苛刻的規(guī)定約束力要小一些,但另一方面,也減弱了認同的需要,我可能因為我不想要的利益或超出我控制的利益的約束而負有責任?!保?]131根據(jù)桑德爾的論述,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上述兩種理想有一種相互解構的可能性,這也凸顯了契約論本身所存在的內在張力,這種張力主要體現(xiàn)在:根據(jù)自律理想,締約方可能要受到不公平的契約條款的約束,因為只要締約方是在自愿的情況下達成的契約,他都要受到該契約條款的約束,無論該契約的條款及其帶來的義務是什么。也就是說,契約是自愿達成的這一過程本身就可以證明契約的正當性,不管該契約條款的具體內容是什么。然而,依照相互性理想,締約方可能要受到其沒有自愿選擇的契約條款的約束,因為締約方遵守契約的義務的原因在于契約能夠產生對締約方有利的后果,自律理想下所強調的過程本身只是達到正義結果的一種手段,但是不能確保結果就是正義的。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自律理想及其帶來的契約義務較為強調程序本身的重要性,而相互性理想及其帶來的契約義務較為強調結果本身的重要性。這兩種理想的側重點的差異,也致使桑德爾認為契約論本身存在一種內在的張力,這種張力也深刻影響了契約的道德力量。雖然桑德爾對契約的道德力量的質疑主要指向了一般的契約論,但他還是簡單提及了羅爾斯的契約論在該方面的不足之處。桑德爾此時將自律理想和相互性理想之間的對比,與羅爾斯對純粹程序正義和完善的(或不完善的)程序正義之間的區(qū)分聯(lián)系起來。依羅爾斯之見,程序正義可以被分為完善的程序正義、不完善的程序正義和純粹程序正義,其中完善的程序正義強調人們既知道什么是正義的,又知道達成正義的程序(如就如何公平分配某塊蛋糕而言,切蛋糕的人是最后拿蛋糕的人);不完善的程序正義強調雖然人們知道什么是正義的,但是人們不知道如何達成正義(如刑事審判程序);純粹的程序正義強調雖然人們不知道什么是正義的,但是人們知道達成正義的程序(如賭博),當這種程序被遵守時,無論其結果是什么,都應獲得認可。[2]86桑德爾指出,只要某契約實現(xiàn)了自律理想,它就接近純粹程序正義,在該程序之下的無論何種結果都將是公正的,無論其結果是什么,然而,依照相互性理想,契約屬于不完善的程序正義,它試圖接近一個獨立存在的正義標準,“雖然在某些情況下,讓一個人受他預先同意簽定的契約的條款約束是公正的,但這也不能從他的同意中推導出該契約的條款本身是公正的。在實踐中,常識也對實際契約可能是不公正的現(xiàn)象提供了各種各樣的解釋:一方或雙方被強迫簽訂契約,或者在討價還價時處于不利的地位,或者可能被欺騙,抑或也可能不清楚正在交換的東西的價值,或者不清楚自己的需要和利益所在?!保?]132一個相關的情況是,即使當一項契約是公平的時候,即使當契約的公平性本身提供了強制實施該契約的理由時,人們也不能假定簽訂契約就能夠確保契約的公正性。
我們以上簡要歸納了桑德爾在批判一般契約論(羅爾斯的契約論也是其重要組成部分)時指出了契約論可能存在的缺陷,即由于契約論的自律理想和相互性理想各自的側重點不同,這致使契約論內部存在一種張力,這種張力將有損羅爾斯的正義理論的內在說服力。事實上,即使我們承認正如桑德爾所說的那樣,契約論的內部存在一種張力,這種張力也是可以被化解的。我們在此可以借用羅爾斯的“詞典式序列”觀念來賦予自律理想和相互性理想以不同的優(yōu)先地位,[2]43從而化解桑德爾所謂的契約論內部的張力。我們可以設想自律理想和相互性理想并不處于同一個位置,自律理想要優(yōu)先于相互性理想,也就是說,某契約應該首先在程序上是各締約方在沒有受到強迫的情況下通過自愿的行動達成的,然后在結果上才能為各締約方帶來某些利益,倘若某契約不是締約方自愿達成的,我們就不需要思考契約的結果是否能夠為締約方帶來利益,并達到一種互惠的結果。為什么自律理想應該在相互性理想之前被首先滿足,而不是優(yōu)先滿足相互性理想呢?這與契約的本質特征密切相關。契約最本質的特征在于其自愿性,只要契約是人們自愿達成的,人們就有遵從契約的義務,一種缺乏自律理想的契約也就不能被稱為契約,因此,與相互性理想相較而言,自律理想應該是一種被優(yōu)先滿足的條件,如果人們不能同時滿足自律理想和相互性理想,那么自律理想就應該被優(yōu)先滿足。當然,那種能夠同時滿足自律理想和相互性理想的契約的公正性是顯而易見的。因此,我們可以通過羅爾斯的“詞典式序列”觀念來化解桑德爾所謂的契約論內部可能存在的張力。
我們可以進一步思考契約論內部是否存在桑德爾所謂的張力這一問題。實際上,桑德爾所謂的契約論內部的張力有可能不存在,桑德爾只看到了契約論內部可能存在張力的一面,忽視了契約論內部可能不存在張力的另一面。為什么桑德爾會從自律理想和相互性理想之間存在沖突從而得出契約論內部可能存在張力這一結論呢?桑德爾其實是在考察“實際契約”的過程中得出這一結論的。桑德爾在質疑羅爾斯契約論的過程中,曾多次從實際契約的一些特征出發(fā)提出質疑,例如,桑德爾曾言:“在實踐中,契約是不公平的,原因如上所述有好幾種,比如一方或另一方可能被強迫,或者在討價還價中處于不利境地,或者對正在交換的東西的價值出現(xiàn)信息誤導,或者對其需要和興趣模糊不清或出現(xiàn)錯誤判斷,或者對涉及未來不確定收益的糟糕的冒昧判斷等等。”[1]138當然,依照桑德爾的上述言論,在自律理想之下,雖然人們是自愿達成契約,但是由于人們之間的信息是不對稱的,這致使被達成的契約包含了不公平的結果,這樣的話,自律理想和相互性理想之間就確實出現(xiàn)了沖突的一面。然而,桑德爾的這種批評意見并不能被用于反駁羅爾斯的契約論,因為在羅爾斯的原初狀態(tài)中,上述強迫、信息不對稱等情況是不可能存在的。也就是說,在羅爾斯設定的原初狀態(tài)這一假想的狀態(tài)中,桑德爾所謂的這種張力是不存在的,我們接下來將詳述的羅爾斯的原初狀態(tài)的一些特征可以更加體現(xiàn)桑德爾上述批判的不恰當性。無論如何,桑德爾不能用實際契約的一些特征來質疑羅爾斯的契約論。
為了批判羅爾斯的契約論,桑德爾重點批判了羅爾斯的原初狀態(tài)這一契約論的重要組成部分。桑德爾指出羅爾斯對原初狀態(tài)的經驗主義解讀存在的缺陷,而事實上,其對羅爾斯的原初狀態(tài)的經驗主義解讀誤解了羅爾斯的原初狀態(tài)觀念。
契約論者在闡發(fā)自己的觀點時通常會有一個思考問題的起點,自然狀態(tài)是一種常用的選擇,例如,約翰·洛克設想在政治社會出現(xiàn)以前,人類處于自然狀態(tài)之中,自然狀態(tài)是一種自由的狀態(tài),“一種平等的狀態(tài),在這種狀態(tài)中,一切權力和管轄權都是相互的,沒有一個人享有多于別人的權力。極為明顯,同種和同等的人們既毫無差別地生來就享有自然的一切同樣的有利條件,能夠運用相同的身心能力,就應該人人平等,不存在從屬或受制關系?!保?]5羅爾斯在復興契約論的過程中沒有簡單地采用自然狀態(tài),而是提出了“原初狀態(tài)”這一具有想象力的概念,因為在羅爾斯看來,自然狀態(tài)不是一種真正平等的狀態(tài),那些參與立約的各方清晰地知道自己的所有信息,有著不同的討價還價能力,他們在選擇正義原則的過程中,肯定會利用自己在討價還價能力方面的優(yōu)勢而力圖達成有利于自己的契約,很難達成一種能夠獲致各方共同認可的正義原則。于是,羅爾斯將古典社會契約論中的“自然狀態(tài)”修正為“原初狀態(tài)”。在原初狀態(tài)中,沒有人知道與個人相關的一些重要信息,作為原初狀態(tài)的重要組成部分,“無知之幕”將一切有可能引起分歧的以及影響個人做出偏袒選擇的因素都屏蔽掉了,例如,無人知道其在社會中的地位、財富、教育程度、階級出身、自然能力和善觀念等內容。[2]136為了論述正當?shù)膬?yōu)先性,羅爾斯并不像康德那樣通過先驗演繹的方式,而是利用了原初狀態(tài)的觀念。桑德爾對羅爾斯的原初狀態(tài)的批判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直接質疑原初狀態(tài)本身(以下簡稱“反駁1”),二是質疑那些用以刻畫原初狀態(tài)的條件,即正義的環(huán)境問題(以下簡稱“反駁2”)。
“反駁1”認為原初狀態(tài)不能為結果提供正當合理性證明,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原初契約不是一種真實存在的歷史性契約,僅僅是一種假設性契約。桑德爾對此曾言,這種假設性契約要比任何具有想象力的契約還富于想象力,“他的這種契約不僅從來就不會發(fā)生,而且只能在那些從來就不曾存在過的人中間想像性地存在;也就是說,只能在那些犯了無知之幕所必需的健忘癥的人中間才能發(fā)生。在此意義上,羅爾斯的理論具有雙重的假設性:它想像了從來就不會真的發(fā)生的事和永遠不存在的人?!保?]128這樣的話,一旦人們能夠證明這種契約只是一種假設性的東西,原初契約也就不再是一種普遍的契約,而只是一種有可能存在但是從未存在過的契約。這樣的契約為何具有道德力量呢?這就回到了本文上一部分論及的問題。正如上一部分所言,鑒于桑德爾認為契約本身存在內在張力,這種契約在桑德爾那里也就缺乏道德力量。
桑德爾在探討原初狀態(tài)可能面臨的難題時并沒有局限于原初狀態(tài)本身,還反思了那些用以刻畫原初狀態(tài)的條件,即正義的環(huán)境問題,這是“反駁2”關注的問題。我們先對正義的環(huán)境進行簡要說明。正義的環(huán)境是正義得以存在的必要條件,“正義的環(huán)境”理論是由大衛(wèi)·休謨首倡的,“正義起源于人類協(xié)議;這些協(xié)議是用以補救由人類心靈的某些性質和外界對象的情況結合起來所產生的某種不便的。心靈的這些性質就是自私和有限的慷慨;至于外物的情況,就是它們的容易轉移,而與此結合著的是它們比起人類的需要和欲望來顯得稀少?!讶祟惖拇壬苹蜃匀坏亩髻n增加到足夠的程度,你就可以把更高尚的德和更有價值的幸福來代替正義,因而使正義歸于無用?!保?]534羅爾斯明確承認他的看法深受休謨的影響,將正義的環(huán)境分為“正義的客觀環(huán)境”和“正義的主觀環(huán)境”,前者一方面指的是,眾多的個人同時在一個確定的地理環(huán)境內生存,他們的身體和精神能力大致相似,另一方面指的是在許多領域都存在著中等程度的匱乏,資源不是非常豐富以至于合作的計劃顯得多余,也不是非常稀少以至于有成效的冒險也將失??;正義的主觀環(huán)境指的是從事合作的主體有著大致相似的需求和利益,有著各自的生活計劃,同時,各方對別人的利益不感興趣,各方的判斷容易受到渴望、偏見和私心的歪曲。[2]127桑德爾強調,上述所謂正義的環(huán)境有可能被認為只是一些經驗條件,這是對原初狀態(tài)進行一種經驗主義的理解,這種理解似乎與羅爾斯一貫堅持的義務論立場是相悖的,在義務論的意義上,休謨關于正義的環(huán)境的理解只是一些經驗條件,并不能被用于支持正當?shù)膬?yōu)先性,“為了建立其主張所要求的絕對意義上的正義首要性,他就不得不既要說明正義的環(huán)境出現(xiàn)在所有社會,又要說明其出現(xiàn)達到了這樣的地步,以至于正義美德總是比其他任何美德更為充分、更為廣泛地為人們所運用。否則,他就只能說正義只是某些社會的首要美德?!保?]37也就是說,既然羅爾斯和休謨是從人類社會的經驗出發(fā)歸納正義的出現(xiàn)需要滿足的條件,這些條件只是局限于某些社會,這也致使正義的首要性這一立場很難具有說服力,正義并不是在所有社會都處于首要地位。正義的首要性與正義的環(huán)境之間有一種明顯的不相容性,這是“反駁2”的主要內容。對于“反駁2”,桑德爾指出從羅爾斯的義務論立場出發(fā)可以給出一些回應,即正義的首要性和正義的環(huán)境之間的明顯不相容性主要源于人們誤解了原初狀態(tài)及其在整個觀念中所發(fā)揮的作用,“它們沒有領悟到對正義環(huán)境的解釋是在對原初狀態(tài)的解釋之內進行的,而且人們必須記?。涸鯛顟B(tài)從一開始就是假設的。其所描述的諸條件只是意味著原初狀態(tài)中的各方實施其意圖的條件,而非普通人類生活的實際條件?!保?]51“反駁2”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一種錯誤的假設,即正義的環(huán)境意味著一個真實的世界,正義原則實際應用于一個真實的世界,要受到真實世界的檢驗。根據(jù)桑德爾的觀點,既然對正義環(huán)境的充分解釋仍然限于原初狀態(tài)的解釋之內,正義的環(huán)境所強調的諸多條件和動機只能被視為原初狀態(tài)中的各方所擁有的,而不是真實世界中的人們擁有的。
下面我們來具體分析一下“反駁1”和“反駁2”是否可行。實際上,桑德爾的“反駁1”誤解了羅爾斯的原初狀態(tài)觀念。我們在上一節(jié)曾強調桑德爾質疑羅爾斯的契約論的過程中經?;氐綄嶋H契約的例子,在“反駁1”中他又不斷強調契約的虛擬性從而導致羅爾斯的原初狀態(tài)觀念存在很多問題。實際上,羅爾斯自己多次強調契約論及其原初狀態(tài)觀念只是一種思想實驗而已,“原初狀態(tài)被看作是一種代表設置,因而各派所達成的任何一致,都必須被看作是假設的和非歷史的。但是,如果情況是這樣的話,由于假設性一致不能產生約束力,原初狀態(tài)又有什么意義呢?答案包含在我們已經說過的話中:其意義是由原初狀態(tài)作為一種代表設置的各種特征所賦予的。”[5]21羅爾斯將契約論及其內含的原初狀態(tài)觀念視為虛擬的,主要是為了排除人們在選擇正義的原則的過程中會利用自身現(xiàn)實生活中的各種偶然因素來進行討價還價,這樣的話,人們就可以從一種不偏不倚的立場出發(fā)去選擇正義原則。羅爾斯的這種做法主要繼承了康德式的契約論。
大體上而言,古典社會契約論者在依照契約主義方法述說自己的理論時,通常出于兩種目的:第一,致力于探討政府的起源問題,關注政治義務的合法化,即“政治社會是如何產生的以及政治義務問題”,而且試圖將社會契約論視為一種歷史的解釋模式;第二,關注的焦點不是政治社會事實上如何被建立起來,只是力圖探究理想的政府應當是怎樣的,即“理想的政治社會應當如何被建構起來”,同時,該種社會契約論的倡導者明確將社會契約論視作一種分析問題的方法。前一種社會契約論以霍布斯和洛克等人為代表,后一種社會契約論以盧梭和康德等人代表。曾有論者對社會契約論進行了一種負有啟發(fā)意義的類型學分析:一類是“霍布斯式的契約論”,另一類是“康德式的契約論”。在威爾·金里卡(Will Kymlicka)看來,這兩種契約論的側重點是迥然不同的,前者強調互利(mutual advantage)的重要性,后者強調公正(impartiality)的重要性。[6]186我們可以將第一種契約論稱為“互利契約論”,將第二種契約論稱為“公正契約論”?;舨妓购吐蹇说热藳]有像其契約論的繼承者們那樣純粹將契約論作為一種分析問題的工具,也試圖為契約論找尋一種歷史的論證,賦予其現(xiàn)實性。康德在其契約論中,并不像霍布斯等人那樣強調人們在立約的過程中有著不同的討價還價能力,而是試圖淡化乃至否定人們擁有不同的討價還價能力,認為我們不需要將原始契約或社會契約視為一種事實,因為這是絕對不可能的,原始契約或社會契約“其實只不過是理性所設想的一個理念(idea),但無疑有著實踐中的真實性。因為它迫使每個立法者都根據(jù)整個民族的聯(lián)合意志立法,并將每個臣民——只要他能獲得公民身份——看做好像他已經在公意之中表達了自己對法律的同意一樣?!保?]57這種理念在康德的繼承者羅爾斯那里被發(fā)揚光大,羅爾斯更加明顯地通過“原初狀態(tài)”和“無知之幕”等思想實驗的工具從而屏蔽能夠影響立約者做出公正選擇的信息,使得立約者能夠從一種“公正”的立場出發(fā)。因此,桑德爾的“反駁1”誤解了羅爾斯的契約論,只能被用于批判“互利契約論”,而不能被用于質疑羅爾斯的契約論所屬的“公正契約論”。
桑德爾對“反駁2”的態(tài)度較為曖昧?!胺瘩g2”主要強調羅爾斯對正義的環(huán)境的解釋過于依賴現(xiàn)實的經驗,這致使從中得出的正義原則只可能適用于某一社會,不可能適用于所有的社會,這也會傷害到羅爾斯所謂的正義的首要性。桑德爾試圖從羅爾斯的義務論立場出發(fā)來回應“反駁2”,然而,桑德爾強調“對經驗主義解釋的拒斥產生了一個更為困難的問題:如果原初狀態(tài)的描述性前提在任何直接的意義上并不接受經驗的檢驗,那么,它將接受何種類型的檢驗呢?如果對動機假設的限制不是經驗的限制,又將是何種限制呢?”[1]53對于桑德爾的這一反問,我們可以繼續(xù)反問道,為何原初狀態(tài)的描述性前提一定要接受經驗的檢驗呢?倘若桑德爾堅持原初狀態(tài)的描述性前提一定要接受經驗的檢驗的話,這說明他并不認可契約論的虛擬性質,這又回到我們在回應“反駁1”中所指出的桑德爾的錯誤之處。實際上,桑德爾自己從羅爾斯的義務論立場對“反駁2”的回應,已經足以指出對原初狀態(tài)(以及正義的環(huán)境)的經驗主義解讀并不符合羅爾斯自身的立場,對正義的環(huán)境的理解不能脫離原初狀態(tài)的特征本身。
除了質疑契約的道德力量以及羅爾斯的原初狀態(tài)以外,桑德爾也不認可羅爾斯的契約主義論證方式。桑德爾從任何契約都應當是討價還價的結果這一立場出發(fā)質疑羅爾斯的契約論這一做法,其實錯置了批判的對象,只能將矛頭指向“互利契約論”傳統(tǒng)。
依桑德爾之見,羅爾斯的契約主義論證方式非常強調“選擇”的作用和“人的多元性”的假設,對于原初狀態(tài)中的各方如何達至正義的原則這一問題,桑德爾認為可以有兩種解釋,“一種是唯意志主義解釋,它認為各方通過選擇或達成一致的方式得出原則;一種是認識論解釋,它認為各方通過一種發(fā)現(xiàn)行動或集體洞見而達成原則?!保?]148按照桑德爾對羅爾斯的契約論的解讀,羅爾斯強調契約優(yōu)先于原則,原初狀態(tài)中的各方必須選擇正義原則而不是找尋它們,自我是優(yōu)先的,這致使目的必須是被選擇的而不是既定的,程序是優(yōu)先的,這導致了正義原則必須是契約的產物而不是契約所要尋找的對象。羅爾斯的契約主義論證方式還較為強調人的多元性,因為契約之所以成為契約就主要在于人的多元性,一個人不可能同自己簽訂契約,正義原則正是被用于調節(jié)人們之間的關系,契約這個詞本身就暗示著人的多元性。
對于選擇和人的多元性,桑德爾還有進一步的論述,原初狀態(tài)中的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一種共同的選擇,各方一致選擇的東西就是正義原則,正如羅爾斯所言,一旦原初狀態(tài)被恰當?shù)匾?guī)定,達成的任何契約都將是公正的,一旦建立起一種公平的程序,達成的任何原則都將是公正的。桑德爾認為羅爾斯的上述言論有兩種理解方式,一種理解方式是唯意志主義的解釋,該解釋認為一旦原初狀態(tài)中的各方發(fā)現(xiàn)他們處于公平的狀態(tài),任何事都可以進行,選擇的范圍是無限的,無論原初狀態(tài)中的各方選擇了什么原則,它們都將是正義的原則。另一種理解方式是一種不太寬泛的理解方式,即當人們說原初狀態(tài)中的各方所選擇的原則無論是什么都將是公正的時候,僅僅意味著在既定的情境下各方保證選擇公正的原則,“按照這種觀點,原初狀態(tài)中達成的任何契約之所以公正,不是因為程序保證任何結果公正,而是因為情境只保證一種特殊的結果。但是,如果達成一致的原則之所以公正,是因為只有公正的原則才能為人們一致同意,那么,此項事業(yè)的唯意志論方面就不像開始時那么寬泛?!保?]155也就是說,此時起初強調的“選擇”已經變得不復存在了或者說變得可有可無了。
按照桑德爾的立場,“人的多元性”也將不復存在。桑德爾強調,任何契約都將涉及到討價還價的過程,只是討價還價的發(fā)生都要求利益、偏好、權力或者知識方面的差異,只有當這些差異存在時討價還價才有可能發(fā)生,然而,羅爾斯對原初狀態(tài)的特征的勾畫使得上述差異是不存在的,在上述差異不存在的情況下,人們很難想象任何意義上的討價還價將會出現(xiàn)。倘若在原初狀態(tài)中討價還價不可能發(fā)生,是否還會出現(xiàn)其他討論,將是一個非常常見的疑問,“如果沒有討價還價或討論的基礎,那么,就很難說有任何達成契約的基礎,甚至也沒有達成一致契約的基礎。”[1]157羅爾斯對原初狀態(tài)的界定使得原初狀態(tài)中的各方的個性化特征都被排除了,使得各方的境遇完全相同,“那種認為無知之幕背后只應有一個主體而不是多個人的概念,將解釋為什么討價還價或討論不會發(fā)生。它也將解釋為什么不可能有唯意志論意義上的契約或協(xié)議。因為契約如同討論一樣,要求個人的多元性,而當無知之幕落下時,這種多元性也就消解了?!保?]160也就是說,按照桑德爾的解讀,在原初狀體中,“人的多元性”將與“選擇”一樣擁有同樣的命運,變得不復存在了。
我們可以簡要歸納一下桑德爾對羅爾斯的契約主義的論證方式的批判的內在邏輯。按照桑德爾的言述,羅爾斯的契約主義的論證方式非常強調“選擇”的作用和“人的多元性”的假設,羅爾斯的無知之幕這一設置將原初狀態(tài)中的各方的各種特性都屏蔽掉了,各方變得千人一面,這樣的話,討價還價的基礎已不復存在,討價還價或任何討論也就不可能出現(xiàn)了。
桑德爾的上述批評的內在邏輯具有說服力嗎?我們在此并不會反思原初狀態(tài)中的各方的特性是否消失了,而是著重反思桑德爾所說的“討價還價問題”。根據(jù)桑德爾的立場,任何契約都應當是討價還價的結果。實際上,桑德爾的這一觀點并不能被用于批判羅爾斯的契約主義的論證方式。為什么呢?這與我們在上一節(jié)提及的“互利契約論”和“公正契約論”之間的區(qū)分有關,并不是所有的契約都會涉及到討價還價問題,只有互利契約論會涉及到討價還價問題,而公正契約論并不會涉及到討價還價問題。為了進一步回應桑德爾的觀點,我們下面對兩種契約論展開論述。霍布斯式的契約論是“互利契約論”的典型代表,那些處于自然狀態(tài)中的人們并沒有真正地處于平等狀態(tài),在當代政治哲學中,戴維·高蒂耶(David Gauthier)主要承襲了霍布斯式的契約論,他本人也被視為一位新霍布斯主義者。高蒂耶在其契約論中,不像我們接下來就要提到的羅爾斯通過原初狀態(tài)和無知之幕那樣屏蔽有關個人的所有信息,而是假定個人知道自己的所有信息。高蒂耶將契約論者的“自然狀態(tài)”這一設置稱為“最初的討價還價地位”(initial bargaining position),在其中每個人都是自利的,有不同的討價還價能力,這種談判的優(yōu)勢也被允許帶到談判桌前,“協(xié)議的各方都是真實的、確定的個人,可以通過他們的能力、情況和關注點加以區(qū)分。只要他們同意限制他們的選擇,限制他們對自己利益的追求,他們就承認他們可以做什么和不可以做什么之間的區(qū)別。當理性的人理解他們互動的結構時,他們認識到相互制約的地方,也認識到他們事務中的道德層面。”[8]9人們通過談判擺脫了自然狀態(tài),然而,人們是從最初的討價還價地位開始談判的,最初的討價還價地位是一個合適的起點。在最初的討價還價地位中,那些有著不同談判能力的人都試圖擴大自己的利益,高蒂耶不像羅爾斯那樣通過原初狀態(tài)等設置來消除人們談判能力方面的差異,通過這些設置,高蒂耶強調那些自利的人在討價還價的過程中會選擇一種“最大最小的相對利益原則”(principle of maximin relative concession)[8]14。在高蒂耶那里,契約是各方通過討價還價達成的,由于各方有著不同的討價還價能力,所達成的契約肯定有利于有著較高談判能力的人,那些處于不利地位的人不得不接受該契約的原因在于,與其他契約相較而言,該契約對自己還是較為有利的??档率降钠跫s論是公正契約論的典型代表,羅爾斯的契約論是其重要組陳各部分,因上文已經涉及到了羅爾斯的契約論的基本理念,我們在此不再贅述。
高蒂耶和羅爾斯拓展了社會契約論的適用范圍,使得契約論成為分配正義的理論基礎,布萊恩·巴里(Brian Barry)曾經對高蒂耶和羅爾斯等人的這種嘗試進行了負有影響力的概括。從總體上而言,巴里強調高蒂耶和羅爾斯的契約論分別代表了兩種不同的契約論傳統(tǒng),前一種契約論關注“互利”,后一種契約論關注“公正”,這與我們曾提到的金里卡的觀點基本上是一致的。在巴里那里,通過第一種契約論闡發(fā)的正義理論可以被稱為“作為互利的正義”(justice as mutual advantage),高蒂耶在繼承霍布斯等人的理論的基礎上詳細闡發(fā)了這種理論,而通過第二種契約論闡發(fā)的正義理論可以被稱為“作為公正的正義”(justice as impartiality),羅爾斯在承襲康德等人的觀點的基礎上成為該理論的重要代表人物。巴里認為這兩種正義理論的共同特點是:“第一,它們的一個共同想法是,當人們或者群體之間存在利益沖突時,正義問題就出現(xiàn)了。第二,它們也都認為正義原則是每個人在原則上達成的理性協(xié)議?!保?]7雖說如此,這兩種正義理論還是有著很大的區(qū)別,依巴里之見,作為互利的正義理論將自利視為正義行為的動機,人們之所以進行合作,也是因為合作有利于自身的利益。依照這種正義觀念,正義是各締約方通過討價還價而獲致的一種互利的合作條款,契約的結果體現(xiàn)了一些人比其他人擁有更多的討價還價能力,如果契約的結果沒有體現(xiàn)討價還價能力方面的差異,那么那些擁有較強的討價還價能力者將會有推翻這一協(xié)議的動機。倘若遵守協(xié)議并不有利于個人的利益,人們可以違反該協(xié)議。然而,作為公正的正義理論持有一種異于作為互利的正義理論的理念,它認為正義不能被歸結為對自我利益的不懈追求,正義與人們的討價還價能力的強弱是沒有關聯(lián)性的,正義是這樣一種協(xié)議,即協(xié)議是不允許理性的人們在將討價還價的能力轉化為利益的條件下所達成的。同時,這種正義觀強調人們從事正義行為的動機不純粹是為了自身的利益,它要求協(xié)議中的各方的討價還價能力的差異對正義原則的達成沒有任何影響。
我們現(xiàn)在回到桑德爾從任何契約都應當是討價還價的結果這一立場出發(fā)對羅爾斯的契約論提出的質疑上來,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桑德爾的上述批判錯置了批判的對象,只能將矛頭指向霍布斯和高蒂耶的契約論所屬的“互利契約論”傳統(tǒng),并不能被用于質疑羅爾斯的契約論所屬的“公正契約論”傳統(tǒng)。依照互利契約論,正義的行為是一種自利的行為,倘若某項行為沒有有利于行為者自身的利益,該行為者沒有理由從事該行為,而依照公正契約論,正義不是一種針對利益的討價還價問題,而是每一個參與社會合作的人都可以理性地加以接受的原則。在羅爾斯的契約論中,那些被無知之幕遮蔽自己的特殊信息的人,缺乏討價還價的基礎,然而,各方處于一種真正平等的狀態(tài),具有相同的推理能力,能夠達成一種公正的契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