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正洲
【摘要】問題導入式教學非常適合高中生物課程,因為學生在剛上課的一段時間內(nèi),沒辦法快速的進入上課狀態(tài),這也就會導致學生將這一段時間浪費,這對于一個高中生來說并不是一個好消息,因為高中生正處在一個人生的轉(zhuǎn)折點上,他們的時間本身就不是特別多,這種情況下在每次上課的時候都需要浪費一段時間的話,那學生就需要從其他時候抽出時間來去進行學習,這對學生來說并不是一個好消息,因為學生本身并不喜歡在課下積極學習,對于任何占據(jù)他們課余時間的事情,大都有著一個較為抵抗的心理。因此教師可以嘗試著讓學生充分的利用上課時間,一次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知識點。
【關(guān)鍵詞】高中生物;問題導入式教學;生活問題;課程中較難的問題;激發(fā)學生求知欲
在高中生物課堂上開展問題導入式教學并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因為教師想要借助問題來對學生進行一個導入的話,就需要找到一個有趣的問題來吸引學生的興趣,讓學生能夠自發(fā)的關(guān)注這個問題,只有這樣教師才能夠?qū)W生的興趣導入到課程中,并且這個問題還需要和課程有著一定的聯(lián)系,如果這一點沒有辦法做到的話,那教師就沒辦法進行一個平滑的導入,在導入的過程中也會損失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意識到自己的注意力被轉(zhuǎn)移了,導致學生的興趣下降,因此教師需要盡可能的避免這種情況出現(xiàn)將問題與知識點相結(jié)合,來對學生進行一個導入。
一、生活中的問題激發(fā)出學生共鳴感
高中生物課程中的知識點和我們的生活有關(guān),但和我們的生活關(guān)聯(lián)性并不是特別大,教師如果想要借助生活中的問題來引起學生的共鳴,就必須要保證問題與課程有一定的聯(lián)系,在對學生進行導入的時候能夠更加輕松,因此想要借助生活中的問題來激發(fā)出學生的共鳴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教師在選擇問題的時候就需要找到一些學生知道,但卻是被稱之為嘗試的問題,因為學生在其生活的過程中會接觸到非常多的常識,這些常識代表著沒有原因,教師如果能夠?qū)⑦@個常識的原因解釋給學生的話,學生的興趣會被徹底的激發(fā)出來,學生的共鳴感也會因此得到激發(fā)。
例如,我在講解“從生物圈到細胞”這一課程的時候,就會嘗試著通過生活中的問題來激發(fā)出學生的夠敏感,因為這一章節(jié)的知識點是學生接觸高中生物之后的第1章節(jié),學生要學習的只是找到生物圈和細胞之間的關(guān)聯(lián)或者說讓學生大致的明白,在后續(xù)的學習中他們會學習到什么樣的知識點,生物圈是一個比較大的存在,學生生活在生活圈之中,而細胞是一個非常危險的存在,無數(shù)個細胞組成了我們的身體,我會將重點放到細胞上,通過細胞來激發(fā)出學生的共鳴,來讓學生明白自己的身體都是由無數(shù)的細胞組成的,我們要愛護細胞,也需要愛護我們的身體。
二、課程中較難的問題激發(fā)學生勝負欲
學生本身有著足夠強大的勝負與他在面對一些比較困難的問題時,會下意識的對其發(fā)起挑戰(zhàn),這便是勝負欲的具體表現(xiàn),且學生和學生之間也有一個競爭心理,如果教師能夠很好的利用這種心理的話,對于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有著非常大幫助,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在學生之間構(gòu)建一個競爭關(guān)系。通過給予學生一個比較困難的問題,讓學生鄙視著,看誰能夠更加快速的理解知識點,這樣的話學生的動力就會更加充足,它在理解知識點時心智也會更加堅韌,直到成功的解決問題為止。
例如,我在講解“細胞的多樣性和統(tǒng)一性”這一課程的時候,就會嘗試著通過課程中比較困難的問題來激發(fā)出學生的勝負欲,因為細胞有著多樣性也有統(tǒng)一性,這代表著每一種細胞都有其特點,也會有和大部分細胞相同的點,這種情況下我會在講解開始之前對學生提出一個問題,為什么細胞有多樣性還會有統(tǒng)一性?這個問題比較困難,因為同一性和多樣性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名詞,學生沒辦法想象兩個相反的詞同時出現(xiàn)一個人身上,而我要做的就是借助這個比較困難的問題讓學生進行一個競爭,以此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知識點,
三、有趣的問題激發(fā)出學生求知欲
學生的求知欲的激發(fā)是一個比較困難的事情,教師想要激發(fā)出學生的求知欲,必須找到一些有趣的問題,且對于問題導入式教學來說,如果沒辦法激發(fā)出學生的求知欲的話,那學生還是沒辦法很好地進行學習,因此教師在選擇問題的時候需要盡可能的找到一些有趣的問題,但因為教師和學生之間有著非常大的代溝,教師在尋找問題的時候需要以學生的角度去進行一個思考,只有這樣,學生的求知欲才可以更好的激發(fā)出來,也只有這樣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導入的時候,才能夠讓學生更好的前進。
例如,我在講解“細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這一課程的時候,就會嘗試著借助一些有趣的問題來激發(fā)出學生的求知欲,因為細胞中有著許多元素也有許多化合物我會在講解開始之前對學生進行提問細胞中都有什么樣的元素,或者說都有什么樣的化合物?這些元素和化合物對于細胞本身的構(gòu)成有著什么樣的幫助?這個問題有趣且困難,在學生面對這個問題時肯定會自發(fā)的去尋求答案,而我要的并不是讓學生成功的解決這個問題,而是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對這一章節(jié)之前有一個預習,以此來輔助學生理解知識點。
總而言之,問題導入式教學是一種非常不錯的教學方式,但這種教學方式需要教師能夠靈活的運用,不然的話會對學生起到一個反方向的效果,因為高中生已經(jīng)有了足夠強大的認知,他在面對引導的時候會敏銳的察覺到,如果這個引導對他本身并沒有太大的提升的話,他會在潛意識里抗拒這個引導,并且根據(jù)自己的行為繼續(xù)學習。因此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導入的時候,需要盡可能平滑的將學生的興趣導入到課程中。
參考文獻:
[1]陳炳輝.巧設情境,讓高中生物課堂更加高效[J].生物技術(shù)世界,2014(11)
[2]王芳澤.民辦高中生物高效課堂的實踐和反思[J].教育教學論壇,20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