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嵚:有人說,故宮的文化浩瀚得像海一樣,您在從事故宮文化研究時有這樣的感受嗎?
閻崇年:說起故宮的文物,一千零一天也看不完;說起故宮的故事,一千零一夜也講不盡。故宮可以說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載體,它是被逐漸搭建完成的。能在占地面積僅72萬平方米這么一個相對較小的地方,把5000年的中國文化展示出來,中國唯有故宮這么一處。放眼世界,雖然外國也有不少文明古跡,比如意大利的羅馬斗獸場,但與故宮相比,它就只反映了當?shù)匚幕囊粋€側面,而不能反映其悠久的文明。所以,無論是對于中國還是對于世界來說,故宮都是唯一的。
故宮又是明清500年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明清史的側面太多了,隨便一個點就足夠研究一輩子。不過從全局上看,明清的核心始終在北京、在故宮。年輕時,我查了很多材料,跑了很多地方,最終決定以故宮作為終身研究的選題。確定下來后,我就經常往故宮跑,至今為止,我去故宮的次數(shù)已經超過千次,這可能是許多人不可想象的。
張嵚:這是一項艱苦的工作,是什么力量激勵您堅持下來?
閻崇年:我跟故宮有特殊的淵源。我的祖父、父親、4個哥哥都在北京做事。山東人有個習慣,十五六歲時就可以生活獨立了,意味著可以“出外”了,今天叫“打工”,老了之后落葉歸根,就又回家。從我的曾祖父開始,到我的祖父,再到父親,再到我們兄弟,算是“北漂”的第四代了,因此,我小時候雖然沒有來過北京,但受長輩的耳濡目染,腦海中對北京已經比較熟悉,一直很想到北京看一看。后來家里也同意我到北京來,前提是要考上北京的學校。我很僥幸,考上了比較好的北京市第六中學。
當時,故宮在長安街路北,我家在長安街路南,學校離這兩處都不遠,這是個得天獨厚的條件。我們的體育課是在天安門廣場上課的,還集體參加了修整天安門廣場的義務勞動,參加了開國大典。日常的時候,我們也會在天安門、故宮、社稷壇等地散步,對這一帶非常熟悉。
張嵚:明代故宮的建設是個什么過程?
閻崇年:北京城的皇宮是用四道城墻來層層拱衛(wèi)的。第一道城墻圍起紫禁城,也叫宮城。宮城里就是皇宮,也稱大內,是皇帝理政和居住的地方,也是北京的心臟,國家的心臟。第二道城墻在宮城之外,圍起來叫做皇城?;食菄@宮城,設置朝廷辦事機構,是為皇家服務的地方。民國初年,皇城的城墻陸續(xù)被毀。第三道城墻在皇城之外,圍起的是為內城。內城圍繞著皇城。城墻四隅,建有角樓;城墻外面,環(huán)繞護城河。今天北京明城墻遺跡有兩處,崇文門至東南城角樓一段是現(xiàn)存最長的一段明清北京城墻。第四道城墻,是后來嘉靖年間,在內城之外又圍起一道城墻,叫做外城。
故宮的建筑工程主要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選址,皇宮建在什么地方——南京、開封、西安、鳳陽還是北京?洪武初年,關于這個問題的討論頗有一番周折。洪武元年(1368),朱元璋在應天(今江蘇南京)稱帝,開啟了大明276年的基業(yè)。他雖然在應天建造了吳王宮殿,但對建都地點的確定,卻是十年之間三變主意。開始想在南京,又想在“北京”(今河南開封),再想建都鳳陽,最終定都南京。后來,南京皇宮成為朱棣在北京建造城池宮殿的模本。
第二個階段是設計和建造。朱棣登極伊始,即改北平為北京。永樂四年(1406)閏七月,朱棣詔建北京宮殿。北京城池宮殿的壯美秩序始終圍繞著一條子午線,即中軸線。它是繞地球南北的經線,確定之后,整個城市、宮殿、壇廟、府邸等重要建筑和主要街道依次布局。永樂朝營建北京借鑒了元大都城的中軸線,這是規(guī)劃設計中最先確定下來的核心要素。正如建筑學家梁思成先生所言:北京獨有的壯美秩序就是由這條中軸線的建立而產生的。
這條中軸線自永定門到鐘樓共長7.8公里,中軸線上的這些建筑的形制、體量平衡對稱,結構整肅,壯美和諧,高低錯落,井然有序,構成了一幅世間獨具的雋美畫卷。在皇宮之南,還有三個坐北朝南、平面呈“凸”字形的建筑布局,層層遞進,顯示出向前宏圖大展的磅礴氣勢。
定下中軸線,確定尺寸,制作模型,再把模型按照比例建造成真實的宮殿。當時的建筑技術遠遠沒有現(xiàn)代先進,建筑需要用到的石頭、木材、磚塊,都要從別處運到北京。整個過程耗費大量的人力、財力、物力。從時間上看,自永樂元年(1403)決定到永樂十八年(1420)建成,前后花了整整18年。
宮城建成之后還有一個插曲,就是永樂十九年(1421),奉天殿、華蓋殿、謹身殿三大殿遭到雷擊,著火焚毀了。永樂帝去世后,他的兒子洪熙皇帝大部分時間都在南京,他對江南很感興趣,對北方不太感興趣,所以他一上臺就喊停了三大殿的重修工程。他駕崩以后,他的兒子朱瞻基繼位,他和父親不同,他喜歡北方。于是,他又重啟了三大殿的重修工程。直到正統(tǒng)六年(1441)建設北京和皇宮的工程才告竣,這時距故宮建成啟用已經又過去了18年。
總之,以紫禁城為中心的北京城池、宮殿、壇廟、府邸的建成,反映出15世紀初的中國,國家強大統(tǒng)一,財力豐實雄厚,人民聰明勤勞,建筑水平高超。這是中國古代都城史上最輝煌的杰作,也是世界都城史上最宏麗的篇章。
張嵚:中國歷史上的改朝換代,新王朝常常會對前朝的宮殿大肆破壞。但是清軍入關后,沒有破壞紫禁城,反而選擇進駐,更以北京為首都,這是為什么?
閻崇年:的確,大一統(tǒng)王朝興國之君宸居前朝宮殿,這在清朝之前沒有先例。清軍剛剛占領北京時,有些清朝貴族就主張在北京“留置諸王,以鎮(zhèn)燕都”,清朝的皇帝與大軍還是要退回沈陽。但攝政睿親王多爾袞堅決反對,他提出了三點意見:第一,北京地勢險要,戰(zhàn)略位置重要,也是前朝首都,完全有作為“都城”的資格。第二,北京交通四通八達。第三,天下人都希望把都城設在北京,這樣新王朝的和平、安定的局面就可以得到保障。這三個理由說服了大家,北京也成了清王朝的首都,故宮的歷史就此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順治元年(1644)十月初一日,順治帝在明紫禁城皇極門舉行登極大典,開啟了長達268年的清朝歷史,皇宮的主人也從明朝的皇帝換成了清朝的皇帝。之后,清王朝的歷代帝王都有對故宮加以保護、修繕和利用。
張嵚:很多故宮文化愛好者常說“故宮有寶”,故宮有哪些“寶物”值得分享?
閻崇年:首先最值得說的就是“國寶”宣德爐。宣德爐是明宣德朝生產的銅香爐,以質量優(yōu)、造型美而流傳于世,成為那個時代具有代表性的文化象征。宣德爐的出現(xiàn)不是偶然的。明朝在永樂、宣德期間,中原之區(qū)社會穩(wěn)定,經濟恢復,版圖統(tǒng)一,睦鄰友好,萬國來朝,恢復唐宋禮法,文化再現(xiàn)繁榮,繼漢“文景之治”、唐“貞觀之治”之后,出現(xiàn)了一個“永宣之治”的局面。宣德帝朱瞻基是個很有趣的皇帝,他很有文化,字寫得好,懂繪畫,也能作詩。
2010年,我在故宮博物院看過一個非常好的展覽,就是“明永樂宣德文物特展”,當時是為紀念紫禁城落成590周年。轉眼11年過去了,我依然對那時看到的文物念念不忘。包括宣德爐在內的精粹文物,是那個時代的文化精髓,我們可以從中領略到永宣時期的文化氣勢。
永宣時期還燒造了大量精美的瓷器?!靶G”就是當時最精美瓷器的代名詞。給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紅、白、青三個字:紅——紅釉為貴,白——甜白為美,青——青花大氣。青花瓷是元朝發(fā)明的,數(shù)量極少,且只能燒出一個藍顏色。明朝永樂時期開始仿制成功,后來學會以鈷為原料,燒出了鮮艷好看的藍色、紅色等色彩的瓷器。所以在整個明朝的工藝品中,宣德是一個標志性的時期,宣德的瓷器至今在文物界的評價依然很高。
張嵚:明代在瓷器生產和琺瑯制作的過程中,有很多創(chuàng)新之處,請您舉一兩個例子說說。
閻崇年:比如有一種叫“甜白釉”的瓷器非常特別。宋朝就有白釉,宋朝時出產白瓷的地方是江西景德鎮(zhèn)和福建泉州德化,還有北方的定窯等等,這個工藝傳承了下來,至今還能看到。我就好幾次去泉州看白瓷。到了永樂時期,景德鎮(zhèn)御器廠創(chuàng)制了一種白色瓷器,因釉色甜潤而潔白,故稱“甜白釉”。甜白釉瓷器的瓷胎細膩,造型秀美,色澤柔潤,精美如玉。這種甜白釉瓷器很受永樂帝青睞。永樂帝日常使用的瓷器大多是御器廠燒制的白瓷,就連枕頭,他也用瓷枕。在他的心目中,甚至連西域部落首領向他進貢的和田玉做的“玉枕”也比不上瓷器。
明永樂、宣德時期的另一項文化瑰寶是掐絲琺瑯?,m瑯自元代起就從歐洲傳入中國,琺瑯技藝隨之逐漸被本地的藝師工匠所學。到了景泰年間,制品精細,多有年款,所以一般認為景泰藍是琺瑯器的輝煌代表。但從故宮的收藏看,宣德時期也不乏琺瑯器精品。掐絲琺瑯通常是銅胎(也有瓷胎、鐵胎、錫胎、木胎等),用銅絲(也有金絲)按照胎上已經繪好的紋飾,如荷花,每個花瓣、每個葉片,都沿其邊緣掐焊銅絲,再點上不同的釉彩,入爐窯,用約800℃溫度燒造,出爐后打磨拋光。據(jù)傳,一件琺瑯器約需經過108道工序方能完成。那時的工匠是世襲的,小時候就看著父輩做,將來學好了工藝,要繼續(xù)在宮里以此謀生,所以就不計時間、不計成本地慢慢學,很有工匠精神。
張嵚:您曾把康熙皇帝稱作“讀書的皇帝”,能分享一下他的讀書故事嗎?
閻崇年:讀書的皇帝不止康熙帝一個,但很少像康熙帝這么讀書的??滴醯蹚?歲開始讀書,到69歲故去,其間64年,可謂終身堅持,手不釋卷,這是很難做到的。
讀書首先要有氛圍??滴醯蹚纳倌觊_始就非常好學,由祖母、蘇麻喇姑、保姆教他滿語、蒙古語,由略通文化的張、林二位太監(jiān)教他認漢字。漢人師傅教他讀《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詩》,滿洲師傅教他滿語騎射。他有時讀書癡迷,廢寢忘食,連祖母都看不下去,說他:你貴為天子,還要像生員那樣苦讀嗎?康熙帝每天五更就起來誦讀,然后上朝料理國事,之后去跟祖母請安、匯報,只要能在正事中抽身,又會繼續(xù)讀書,有時候甚至會“過勞”“吐血”。他認為,幼年所讀的書能終身受益。
康熙帝讀書博覽眾取。除了讀儒家經典外,也涉獵史部的《史記》《漢書》《資治通鑒》以及諸子百家。將經、史、子、集打通,汲取儒學的治道、歷史的治鑒、諸子的智慧、文學的涵養(yǎng),提高自己的素養(yǎng),提升治國能力。他還遍讀道、釋、醫(yī)、藥、農、地理、治河之書,并學習西方的天文、數(shù)學、物理、化學、地理、醫(yī)學、藥學、測繪、語言、音樂、繪畫、人體解剖等知識,在當時堪稱學貫中西。但他唯獨不看小說。
康熙帝讀書也帶有研究性質,每個方面都花精力去深入研究,比如他寫出了《幾暇格物編》這樣的國學經典著作。在數(shù)學方面的造詣也很深。我原本以為他的數(shù)學水平就相當于現(xiàn)在的中學水平,后來才知道,他達到了當時中國數(shù)學家的水平。再如,人體解剖學他也感興趣。他命令西洋人把西文的《人體解剖學》譯成滿文本的《欽定骼體全錄》??滴醯圻€學種水稻,他吃的水稻是他自己種的,在中南海和承德避暑山莊里各有一塊一畝三分的試驗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