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娜仁
(內蒙古建筑職業(yè)技術學院,內蒙古自治區(qū) 呼和浩特 010070)
高職公共英語課程開課時間為大一學年,正好是學生開啟新的學習生活階段,學生學習專業(yè)知識,形成人生觀、價值觀的關鍵時期。此階段的公共課英語教學應該基于實際情況,除了語言教學外,將價值觀引導于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yǎng)之中,通過結合學生的專業(yè)課、思想政治課程,運用有效可行的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道德情操,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高職公共英語教學的研究有著長期的探索,主要從教學方法,某一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語言能力的評價和評估,教師發(fā)展等方面進行了研究?!罢n程思政”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舉措,是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yǎng)的教育體系和高水平人才培養(yǎng)體系的有效切入。當前,高校課程設置與課程體系中還不同程度存在專業(yè)課程與思想政治教育脫節(jié)現象,培養(yǎng)人才目標未能很好發(fā)揮出課程育人的功能。國內學者的研究主要有“課程思政”建設理論研究,制度建設路徑,三重邏輯,對策,困境和教學改革。研究角度的新穎和創(chuàng)新都停留在學科本身,未能從更廣度進行學科交叉研究。課程思政指以構建全員、全程、全課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將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的一種綜合教育理念。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必須將價值塑造、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yǎng)三者融為一體、不可割裂。高校著力將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于學校各類課程的全過程中,將教書育人落實于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之中,深入發(fā)掘各類課程的思想政治理論教育資源,推進所有教師教書與育人相統(tǒng)一,構建協同的教育大局。
“課程思政”在高職公共英語課程中作為隱性知識,教學中力求做到潤物細無聲,并且避免英語課程最終變成思政課程。尤其在涉及到文化方面,學習西方文化的同時也要做到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滲入,形成文化自信、制度自信。下面從教學材料、教師、學生和課程體系四個維度具體分析“課程思政”融入職業(yè)院校公共英語課程的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
公共英語教學中,教學材料主要以教材為主,同時也包含了練習冊、教師補充材料、線上教學資源等等。教材的單元主題是教學設計的主要依據,同時也是“課程思政”的切入點。單元主題下學生完成詞匯學習,閱讀技能和寫作水平的提高,也方便學生通過線上學習完成課后自學和知識體系的建立。單元主題完成語言的基本技能的學習外,通過討論、對比、擴展、結合時事等方式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家國情懷、名人英雄故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結合,在單元結束的時候,開展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
教師在教學中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者,更是知識的代言者。公共英語課程教師在教學中,通過自己的專業(yè)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從聽說讀寫的語言技能到語言應用和語言研究,教師教學體現的是整個學科領域的綜合體系。學生獲得以上顯性知識的渠道主要是課堂,也可是線上教學資源。然而,英語學習中,思想道德的隱性知識的獲得在網絡教學和線上資源中幾乎是很難實現的。因此,教師要有效利用課堂教學,將“課程思政”以自身的整個道德情操,言談舉止,思維模式,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教師對國家的熱愛、制度文化的自信、家庭的關懷、傳統(tǒng)節(jié)日的重視和了解等等都將是一個很好的以身作則的教育。因此,教師除了有精湛的專業(yè)知識之外,更要加強自身的師德師風、育人理念。
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中心,一切教學的出發(fā)點也是落腳點。學生的個體差異是教學活動前需要了解的,也是教學中不斷摸索的因素。公共英語課程中,“課程思政”的融入點和方式方法應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年齡結構、興趣愛好、關注點、專業(yè)背景、成長環(huán)境。豐富多樣的教學活動更能有效地促使學生深度思考,挖掘學生的潛力,提高人文素養(yǎng),也能將所學與實際相結合,如協作學習、故事分享、主題討論、知識競賽、演講比賽、社會實踐活動等等。形式上可以依托網絡平臺,提升思政教育的時效性,幫助學生形成準確的行為模式和認知模式。
高職學生大學一年級階段的課程主要以基礎通識課為主,有少量的專業(yè)課程。公共英語課程的教學中融入“課程思政”的時候,應與其他課程相互呼應、相互補充和加強,而不是重復教學。因此,了解整個學年的課程體系、課程內容、融入點和切入點的前提下,進一步完善公共英語課程的教學設計。目前,公共英語教學也非常注重與專業(yè)課程的結合,尤其一些專業(yè)英語課程的開設也越來越多。這是英語課程作為單獨的課程體系要進行的改革和發(fā)展創(chuàng)新。課程之間既是聯系,又避免知識點的重復,應以整合視角,將幾門課程相互服務,相互完善和加強,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課程思政”融入的廣度和深度。
總之,高職院校公共英語課程中“課程思政”的融入要以實際出發(fā),結合教學材料、教師、學生、課程體系四個維度,采用多種教學手段,注重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國傳統(tǒng)文化、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等元素融入到英語語言教學中,培養(yǎng)德才兼?zhèn)涞娜瞬?,最終實現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