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亮
(四川省儀隴縣永樂鎮(zhèn)小學,四川 儀隴 637600)
當今我們每個語文教師都應該與時俱進,了解最前沿,最新的課改信息。都應該拋開煩惱,理清思緒,把心沉靜下來,認真研讀《新課標》,領悟《新課標》的新理念,把握年段目標,學期目標,課時目標,領會教材特點和編者意圖,結合文本特點,學生實際,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策略,向40 分鐘要質(zhì)量,利用信息技術,打造小學語文高效課堂。
恰當?shù)剡\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通過多媒體網(wǎng)絡課件把過去、傳統(tǒng)、靜態(tài)的書本教材轉變?yōu)橛陕曇?、文本、圖像、視頻等構成的動態(tài)教材,豐富和擴展了書本知識,為學生創(chuàng)設生動豐富的教學情境,會大大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新課標》要求語文教學要提高學生的語文語言感悟能力、審美能力和個性化閱讀休驗。在語文教學中如何達到引導學生深入了解作品主題,體會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產(chǎn)生身臨其境的真切感受為目標呢?利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符合教學要求的情境是一種最好的辦法。如在教學《一夜的工作》一課。由于時代的不同,偉大周總理的形象對當今小學生是比較陌生,歷史背景與他們有距離感。如果只讓學生讀幾篇課分,教師作一些分析講解,學生是不能感受到一個形象豐滿精神崇高偉大的周總理。因此我結合課文內(nèi)容,利用電腦課件播放一些有關的圖片和錄像。在講到周總理夜里工作的內(nèi)容時,為了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總理工作勞苦,我插放了一段在電影《周恩來》中截取下來的周總理在中南海工作一夜的錄像片段,學生津津有味地觀看著。通過錄像中人物角色的表演和配音、配樂調(diào)動起學生視覺、聽覺等感觀感受使學生有一個身臨其境的感覺。使學生深刻體會到周總理工作的勞苦,增強周總理形象的感染力。為了調(diào)動學生情感,把學生對總理的熱愛崇敬之情帶向高潮,在指導朗讀課文最后兩個感情致深的自然段之前,我又插播了周總理逝世,長安街送總理的感人一幕。這樣再現(xiàn)當時的情境讓學生感受到周總理為革命日夜操勞,為人民鞠躬盡瘁的崇高品質(zhì),更領悟到億萬人民自發(fā)為總理送行的無限深情的內(nèi)在情感驅動。最后學生有感情朗讀最后兩個自然段當然就水到渠成了。情境的渲染,讓語文教學高效。
現(xiàn)代教育媒體能通過文字、圖像、聲音等將各種教學信息有機地組合在一起,利用其視聽、時空、動態(tài)優(yōu)勢,通過創(chuàng)設情景,展示現(xiàn)象,虛擬現(xiàn)實等手段,引導學生入其境、通其心、感其情,它將靜止、抽象、干澀的書面文字變?yōu)榛顫?、具體、有血有肉的直觀形象,學生認知體驗,產(chǎn)生情感,誘發(fā)探究動機,構建多元、多維、多角度的教學系統(tǒng)。
現(xiàn)代教育媒體信息量大、內(nèi)容充實、形象豐富,能充分開發(fā)、組合和利用各種學習資源,全方位、多角度地提供新穎、有趣、富有藝術性與綜合性的知識、信息,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還能充分展現(xiàn)語文教材中的人文因素,突顯語文教育中的人文內(nèi)涵。
現(xiàn)代信息技術興起,為學生提供了理想的教學氛圍,鮮艷的色彩、生動的畫面,巧妙的設計,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知識,在有趣的游戲中完成練習題,既激發(fā)了學習興趣,又提高了教學效率,還減輕了學生的學習負擔。這種革新真正體現(xiàn)了教學目標上變“學會”為“會學”,教學策略上變“知識重現(xiàn)”為“意義建構”,它所帶來的不僅僅是一種創(chuàng)新,而是我們教育發(fā)展的新的增長點和前景。
如在學習《記金華的雙龍洞》課文后學生雖然對祖國的錦繡山河有所了解,但了解的也只停留在紙面上,也是書上的內(nèi)容,更多更豐富的還不知道,于是在五月一日放假,我以“游歷祖國大好河山”為主題給學生留一項實踐性強的作業(yè)。我是這樣布置這項作業(yè)的:利用出去旅游的同學每人將自己所游覽景點的簡介、圖片、(含所拍照片)及游覽感受在回來后進行歸納整理;而由于種種原因不能外出的同學則可以選擇一個“自己最向往的地方”通過上網(wǎng)查詢、到圖書館查找圖書等方式對它的特點、風格進行充分了解,來一次不用出家門的特殊形式的旅游;然后請所有同學利用自己親身看到的、親自查找到的、搜集到的相關資料制成powerpoint演示文稿,有條件的還可以制成個人網(wǎng)站,實在有困難的就辦一本集圖片、文字于一體的旅游小冊子或一張旅游知識報。作業(yè)布置完后,在學生當中引起了很大的反響,他們紛紛行動起來。
總之,在科技飛速發(fā)展的今天,在新課程改革理念下,信息技術運用于課堂教學,新的語文教學應為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體驗到學習的樂趣,體驗語文學習所帶來的快樂,向四十分鐘要質(zhì)量,必須打造語文教學高效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