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偉
(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qū)平望實驗小學,江蘇 蘇州 215221)
在小學體育中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的教育是毫無疑問的,半個世紀來國家一直是這樣要求的,廣大體育教師也一直是這樣做的。學校教育的目的是使學生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發(fā)展,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新人。德育與體育又是學校教育的兩個重要組成部分,他們是相輔相成、協(xié)調發(fā)展的。在體育教學中,教師針對學生的不同觀點、信念、情感和意志品質,有的放矢地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是體育教學責無旁貸的任務。因此,如何上好體育課,是一個值得研究的課題。體育本身就是一種高級游戲,玩這種游戲的人應該是很快樂的。而許多學生并不十分喜歡上體育課,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在教師的教學中過分強調外在形式的整齊劃一,限制了學生個性發(fā)展,過分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片面地追求所謂的心里曲線而進行教學,從而忽視了學生接受知識、技能的主體功能,使學生練而無趣;其次是為了考核、考察的達標要求,拼命地把體育課上成基本身體素質課,使學生練而無味;最后是教師的“內功”差,教學觀念、教學手段、教學內容長期不變,頑固僵化,不能順應學生個性發(fā)展的需要去教學,使學生練而無勁。如此教學,導致學生喜歡體育,但不喜歡上體育課,使體育課質量每況愈下,停滯不前,學生的體育意識淡薄,體質水平下降,這就是為什么在上體育課時,學生心理或生理上感到“累”、“負擔重”,喪失學習興趣。那么,要提高小學體育課堂教學質量就要從教學現狀入手。
由于地區(qū)經濟發(fā)展的水平還不能夠很好地提供豐富的物質基礎,在現有的條件下,要盡可能提供較好的物質基礎。從各個學校的體育場地、體育器材、體育預算等情況來看,雖說近年來在硬件設施有了很大的改觀,但還遠不能達到原國家教委頒布《學校體育工作條例》第二十條規(guī)定:學校的上級主管部門和學校應當按照國家或者地方制定的各類學校體育場地、器材、設備標準,有計劃地逐步配齊,學校體育器材應當納入教學儀器供應計劃。新修、改建學校必須按照相關場地、器材的規(guī)定進行規(guī)劃、設計和建設。一些學校連一個標準的運動場都沒有;有的學?;@球場設備較為陳舊,籃架和相關設施已經破爛不堪。這給體育教師在體育課的內容實施和教學手段的安排上帶來諸多的不便和限制,從而進一步影響學校體育課體育教學質量,使教師無法完成教學目標。很多小學的體育理論課尚缺乏健康知識與科學鍛煉方法的理論教學,致使小學生對體育功能的認識模糊。體育教師的年齡趨近老齡化。這種年齡結構的不合理性,往往導致在體育教學中缺乏體育教學的新理念和教學創(chuàng)新。如果學校注重新鮮血液的注入,一方面可以提高體育教師隊伍的學歷結構層次;另一方面又能促進體育教學知識的創(chuàng)新和全新理念的開展。要想改變目前的局面,就需要各級教育管理部門和各個學校領導大力支持和幫助,充分完善學校基礎設施建設,增加資金的投入。同時,增加對體育教師的管理手段,加強對體育教師的檢查和評估,督促體育教師認真開展體育教學,全面提高體育教師的業(yè)務能力。
在小學體育的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學的效果必須很好的落實在學生身上,要把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了解學生對多學知識的掌握程度,以學生為中心教授學生所需的知識和技能,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體育運動習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如今很多學校一味的為了追求升學率,忽略了小學體育教學。一些體育教師在僅有的體育教學課程中隨意的講解、示范,對體育運動本身沒有很好的認知性,教學過程達不到應有的教學目標。小學體育教師應具備完整的組織管理能力、運動健身知識和教學的綜合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強調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不拘泥于傳統(tǒng)教學形式,促進學生思維和團隊意識的增強。教師要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法,提高自身的綜合技能,掌握科學化的教學手段,引導學生高素質全面發(fā)展,提高小學體育的教學質量。
充分利用現有的體育場地和器材設施用于課堂教學。小學教師要轉變體育課因場地小、器材少而上不好的觀念,應該著眼于現實,要針對實際情況來實施體育教學。籃球場不僅僅是教學籃球專用的,有許多教材內容都可在籃球場進行教學。如利用球場的邊線或端線組織短距離跑,往返跑教學,利用三分弧線組織彎道跑教學,利用兩個半場組織游戲跑四角比賽,利用三個圓做角力游戲。還可在籃球場地上組織足球賽。我校是市青少年足球訓練基地,但沒有足球場,而且雨天后泥地多日不能使用,要取得較好地成績幾乎無望。體育課上我們嘗試在籃球場上教學小足球,可以舉行5 人制,7 人制等小型比賽,既培養(yǎng)了廣大學生的興趣,又為學校足球隊儲備了人才。妙用小墊子。某些學校這些體育器材很少使用,原因是體育教師不善用,有的體育教師覺得搬進搬出麻煩干脆不用,造成有限體育器材資源的浪費。墊子不僅僅限用于滾翻、仰臥起坐等練習,還可用于立定跳遠和各種趣味跳教學,小足球比賽中用于球門,用于跨過、繞過障礙教學,用于游戲投擲打靶、穿過小樹林等。只要廣大體育教師充分利用好現有的體育,就能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既然場地和器材短期之內不會有大的改觀,我們就應該立足當前,因地制宜地開發(fā)和利用現有的體育設施資源,發(fā)揮體育器材的多功能作用。體育教師要樹立找米下鍋的意識,要有敏銳的觸覺和善于捕捉新奇事物的創(chuàng)新意識,教師要有意識對一些平時無甚用途的東西打主意,變廢為寶,直接打造一些適合自己使用的簡易“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