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軍 何曉松 馮忠強
上前牙位于口腔前部,容易受傷折斷,而齦下根折一般采用冠延長術保留牙根,其缺點是齦緣與鄰牙不協(xié)調,筆者自2015 年以來應用改良Nance 弓牽引牙根伸長后樁冠修復,不但加大了支抗,還能對支抗進行有效的控制,改變牽引鉤的方向可以實現(xiàn)斷根三維方向的移動,而且制作方法簡單,避免在別的牙齒上粘結托槽影響患者的儀容美觀。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 年6 月—2020 年6 月在溫州醫(yī)科大學附屬平陽醫(yī)院口腔科治療的上前牙根折患者20例,男8例,女12例,年齡16~40(26.5±7.0)歲。其中15例為上中切牙,5例為上側切牙。所選患者根折斷面在齦下2.0~4.0mm 之間;X 線片示牙槽骨無破壞,硬骨板完整,牙周膜間隙正常。經根管預備成形和根管充填治療后,臨床癥狀消失,牙周組織情況良好。本研究已通過本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批件號為LW-2021-049),所有研究對象均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治療方法
1.2.1 牙根處理 術前常規(guī)拍攝X 線根尖片確定折斷牙根的根管狀況和牙根的根尖周組織情況,對折斷的牙根行完善的根管治療,保護剩余的牙體組織,避免冠方微滲漏,2 周后未出現(xiàn)臨床癥狀,在折斷牙根的根管口制備洞型,粘結不銹鋼絲制成的牽引鉤,其深度為折斷牙根根長的1/3~1/2,拉鉤暴露在根管口的外方。U 形的不銹鋼絲,高度盡可能離開根面,至牙根的唇側,改良Nance 弓的制作[1]從Nance 弓的前腭部塑料托內伸出一根0.9mm 呈結扎絲通過牙根拉鉤的正上方,并在U 形鋼絲上用自凝塑料及塑膠牙制作臨時牙。見圖1-2。
圖1 改良Nance 弓正面觀
圖2 改良Nance 弓上制作臨時牙
1.2.2 矯治方法和步驟 在上頜左右側第一磨牙上安裝帶環(huán)后,試戴粘結改良Nance 弓,確保牽引點加力牽引方向與患牙牙長軸一致;用彈力線施以<50g的力,每2 周加力1 次,直至把唇側根面暴露至平齊齦緣,用結扎絲結扎固定3 個月;拍攝根尖X 線片顯示根尖周骨質致密,無慢性炎癥病變,牙周狀況良好,然后去除牽引裝置;伴隨著牙根的伸長,附著齦上升,對增生的牙齦行牙齦成形術,使之與同名牙的齦緣相協(xié)調;2 周后行樁冠修復,恢復牙齒的結構和外形。
1.3 觀察指標 治療前和治療完成后6 個月對患者紅色美學指數(shù)進行觀察,紅色美學指數(shù)(PES)[2]:按近中齦乳頭、遠中齦乳頭、邊緣齦水平、軟組織形態(tài)、牙槽突外形、軟組織顏色、質地七個指標,分為0、1、2三級。近中齦乳頭、遠中齦乳頭完整計2 分,不完整計1 分,缺失計0 分。邊緣齦水平、軟組織形態(tài)、牙槽突外形、軟組織顏色、質地無差異計2 分,差異小計1分,差異大計0 分。PES 最高分為14 分,PES≥12為完美美學效果;8≤PES≤11 為美學效果較滿意;PES<8 為美學效果很差。
1.4 療效標準[3]治療完成后6 個月,對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評價。優(yōu):斷根無松動,樁冠修復體口內就位良好,齦緣與鄰牙協(xié)調,牙齦探診深度正常,X 線片示牙槽骨無破壞,硬骨板完整,牙周膜間隙正常;良:斷根Ⅰ度松動,樁冠修復體口內就位良好,齦溝的探診深度3mm 以上,X 線片示牙槽骨吸收在牙根的頸部1/3 以內;差:斷根Ⅱ度松動,探診牙周袋>3mm,X 線片示牙槽骨吸收占根長2/3 以上。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 22.0 統(tǒng)計軟件行數(shù)據統(tǒng)計,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相對牙周探診深度、齦溝出血指數(shù)、牙齒松動度改變的比較,采用配對t 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本組20例病例均經改良Nance 弓牽引后用樁冠修復,隨訪6~12 個月,除2例因根折拔除外,其余牙未出現(xiàn)根折、樁冠折斷、冠脫落等現(xiàn)象,冠色澤良好,未發(fā)現(xiàn)根齲,牙槽嵴頂無明顯骨吸收,牙周狀況良好,效果良好。
2.1 上前牙根折患者治療效果 經6 個月治療后與治療前比較,患者的牙周探診深度、齦溝出血指數(shù)均出現(xiàn)顯著下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牙齒松動度未出現(xiàn)明顯變化,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治療完成后6 個月,對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評 價,優(yōu)65.00%(13/20),良25.00%(5/20),差10.00%(2/20)。
表1 患者治療前和治療后6 個月隨訪牙周情況分析()
表1 患者治療前和治療后6 個月隨訪牙周情況分析()
注:與治療前比較,aP<0.05
2.2 上前牙根折患者的PES 20例患者治療完成后PES 均值為10.1;6~12 月后隨訪,2例因根折拔除,其余18例患者的PES 均值為11.2(根據紅色美學指數(shù)的評分標準,8≤PES≤11 為美學效果較滿意)。典型病例見圖3-5。
圖3 治療前口內照像
上前牙外傷后冠根折臨床上較多見,常常遇到牙折斜向齦下。在傳統(tǒng)治療中,有些直接拔除斷根,失去了天然牙,需固定修復或種植修復;有些需行冠延長術,使齦緣向根方延伸,與鄰牙齦緣不協(xié)調,影響美觀;而正畸牽引伸長后行樁冠修復[4],紅色美學指數(shù)能達到滿意的臨床效果,維持較好的牙乳頭形態(tài),既保存了天然牙根,較好維持上前牙的生物學寬度,保證了牙周健康,從而提高修復體的美觀效果與質量。
圖4 改良Nance 弓治療中口內照像
圖5 治療后口內照像
在采用正畸牽引伸長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點:(1)適應證的選擇:單發(fā)性冠根折,本文失敗的的病例可能是伴有根隱裂。有學者認為,牙根牽出的距離不能超過5mm。故我們選擇根折斷面在齦下2.0~4.0mm 之間,牙周組織健康,并經過完善的根管治療;保證根尖不少于4mm 的根尖封閉;被牽引伸長的牙根長度不能短于14mm,樁在牙根內的長度>10mm 才能在骨吸收的情況下有足夠的支持力和抗折力,樁冠修復體的冠根比<1∶1。(2)正畸牽引力的大?。鹤裱掷m(xù)輕力原則,上前牙的伸長移動需要牽引力大小約35~50g[5],故改良Nance 弓的牽引使用彈力線,牽引力的大小控制在50g 以下。(3)保持:對于完成牙根伸長后的患者,牙根伸長后的固定保持是尤為重要的,施加生物限度內的牽引力不會引起牙周組織的破壞,同時齦上斷根有利于牙體的制備,確保了樁冠邊緣與牙根斷面的密合度,因此斷根伸長到平齊齦緣后要固定保持8~10 周,這樣有利于牙根的牙槽骨的修整及牙周膜纖維的再生重建,之后再行修復減少了齦炎和繼發(fā)齲的發(fā)生,期間用結扎絲固定保持即可,簡化了患者治療的程序,使患者容易接受,同時又保證了美觀性和舒適性。正畸牽引伸長牙根,伴隨著齦附著共同升高,可使附著齦加寬,有利于牙周健康[6-7]。牙根牽引后,往往需要進行牙齦成形術,包括唇腭側增生的牙齦組織進行修整切除,保持唇側牙齦與對側同名牙協(xié)調,達到美觀的效果。
改良Nance 弓在正畸牽引斷根中的優(yōu)點:(1)改良Nance 弓支抗負荷由前腭部塑料托、腭黏膜、牙槽骨共同承受,避免了對鄰牙的影響,伸出的導桿上制作的結扎絲可以調整至斷根上牽引鉤的正上方,保證了加力方向與牙體長軸方向的一致,有效控制牙根三維方向的移動,不會偏向唇舌側或近遠中側。(2)改良Nance 弓只在上頜第一磨牙上設置粘結矯治器,避免在其它牙齒上設置矯治器,解決了在其它牙齒上粘結托槽對美觀的影響,使患者接受度提高。
綜上所述,本文介紹的改良Nance 弓結構簡單,制作快捷,使用方便,力學機制針對性強,能有效地牽引伸長根折牙,支抗由改良Nance 弓承擔,對鄰牙不會造成傷害,且治療期間不影響美觀,可以作為臨床輔助牽引伸長根折上前牙的一種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