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華偉
摘要:在高中學生的校園生活中,歷史學科也是學生學習中的一門重要學科,教師需要在歷史教學的過程中引入核心素養(yǎng)的思想,改變傳統(tǒng)化教學模式下的教學方法,注重對學生的歷史知識學習,提升學生在歷史學習中的價值觀念。本文從現階段的高中歷史教學現狀、歷史高效課堂構建的策略方面著手分析,希望對高中歷史課堂的構建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高中歷史課堂;策略
引言
在傳統(tǒng)化背景下學生教學模式通常是以死記硬背的方式為主,這使很多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受到嚴重的影響,死記硬背的教學方式阻礙了學生對歷史知識學習的思考,使歷史課堂的學習呈現出沉悶、枯燥的狀態(tài),不利于學生歷史知識的學習,更不利于教師的教學質量提升。新課改教學的推進使高中教師的教學方法,及教學手段進行了創(chuàng)新,使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視程度越來越受到重視,提升了歷史教學的水平發(fā)展。
1.高中歷史在現階段教育中的現狀分析
現階段,雖然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已經走進了高中學生的課堂中,因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傳統(tǒng)化以“分數為主”的教學依舊存在。在對高中教學的研究中不難發(fā)現,教師更多的是注重對理論知識的講解,在進行知識的講解時嚴格的按照材料的內容進行,對學生知識的接受能力,學生的學習方面的疑惑等都存在忽略的現象[1]。不僅如此,為應付考試使學生考出優(yōu)異的成績,教師采取對學生進行“灌輸式”的教學,這嚴重的影響學生在歷史學習方面的積極性提升,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核心素養(yǎng)下高中歷史構建高效課堂的策略
2.1通過設置問題促進學生的教學
教育改革工作的實施促進了教師教學思想的轉變,使教師的教學要緊密的結合核心素養(yǎng),通過核心素養(yǎng)與教學內容的結合來輔助教師進行教學內容的設計,對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不能單一的依靠于教學這一方面,其還需要教師潛移默化的引導和思想的滲透。因此,在教學的課堂中要加強教師與學生的交流,通過設置問題的模式引導學生對學習的思路進行探究,主動的對學習的歷史知識進行分析。
舉例說明,在學習《全球航路的開辟》內容時,在學生通讀文章前對學生進行問題的提問,如新航路開辟的條件有哪些?遠洋進行航行需要哪些條件,通過這一問題,使學生產生想要進行知識探究的欲望,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對本節(jié)的內容進行默讀,了解文章的大致內容,并針對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解答,同時,針對文中自己不明白的地方也可以做出標記,在問題回答后對學生的疑惑進行解答,使學生能更好的掌握本節(jié)課的相關知識[2]。通過問題的方式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的探索欲望,不僅如此,還培養(yǎng)了學生勇于提出問題的能力,有助于促進高中歷史課堂中高效課堂的構建。
2.2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有助于構建高效課堂
學生在一節(jié)課程的學習中不可能全身心的集中注意力,因歷史學習本就是以理論性的知識為基礎,會呈現出一定的枯燥性,若是教師在教學中的教學手段呈現出單一化,那么,這就會極大的降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對歷史學習失去興趣。因而,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就顯得十分必要。如多媒體教學、情景創(chuàng)建等,這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3]。
舉例說明,在學習《和平發(fā)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內容時,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為學生講解戰(zhàn)爭之后世界的發(fā)展現狀,通過這一方式引入和平發(fā)展觀念的學習,使學生能夠意識到和平發(fā)展相比于戰(zhàn)爭時期的重要性,使學生意識到國家與國家之間相互合作能實現合作的共贏,同樣地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是如此。
2.3通過課堂互動促進教學的趣味性
從當前教學的發(fā)展情況而言,教學有效性的提升需要教師及時的轉變教學的方式方法,運用新的教學理念來提升課堂學習的趣味性,使學生具有足夠的學習興趣。歷史知識所呈現出來的枯燥性會使學生的學習受到影響,而通過互動的方式能增強課堂的教學氛圍,使課堂教學氛圍充滿活躍性,真正的體現新課改理念下以學生為主的教學理念。
舉例說明,在學習《世界多極化與經濟全球化》的內容時,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首先通讀全文,通過對文章的閱讀來使學生提出問題,在教學中大多是一教師提問學生回答的方式進行學習,而這一方式則是由教師指定一位學生進行提問題,然后在有教師指定另一位學生進行回答,通過這一方式來促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使學生能夠在課堂的學習中養(yǎng)成靜心閱讀的習慣,加強課堂學習中的趣味性,使歷史課堂的學習不再枯燥[4]。
2.4運用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
合作才能實現共贏,在學生的學習中很多的事情都是依靠于團隊的力量來進行完成的,在學習中不僅僅要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在歷史課堂的學習中,教師可以通過小組的方式為學生的合作學習提供更多的機會,將教材中的內容進行分解,突出本節(jié)的重點學習內容,使學生針對重點內容進行學習和探究,以此,幫助學生在合作中收獲知識,提升能力。
舉例說明,在學習《馬克思主義的誕生與傳播》內容時,教師可以將馬克思主義思想作為一個重點內容來進行講解,使學生在馬克思主義思想的討論中,進一步掌握《共產黨宣言》的發(fā)表,使學生了解馬克思主義思想發(fā)展帶來的意義,及馬克思主義誕生的影響,同時,通過本篇文章的學習使學生能對《資本論》等具有了解,為學生日后在歷史方面的學習和發(fā)展奠定基礎。
3.結束語
核心素養(yǎng)目標下,高中教師應當將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興趣作為首要目標,緊緊貼近于新課改的教學目標,創(chuàng)新自身的教學手段尊重學生學習;不僅如此,作為一名高中生,學生要不斷的探究學習的方式方法,從而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在教師的帶領及指導下,不斷的努力拼搏,為更好的充實自己的歷史知識庫,構建高效化的高中歷史課堂。
參考文獻:
[1]陳新洋.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高中歷史高效課堂的構建[J].魅力中國,2021(14):140.
[2]徐小梅.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高中歷史高效課堂的構建[J].文淵(高中版),2020(7):157.
[3]于夢.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高中歷史高效課堂的構建[J].文淵(高中版),2020(7):115-116.
[4]王端陽.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高中歷史教學高效課堂構建策略[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9,13(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