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宿遷分校 楊 丹
新課標強調(diào)小學語文課程教學應致力于對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學生作為課堂學習的主體,教學方法的選擇應致力于實現(xiàn)學生學習的主體性,不僅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學到知識,還可以拓展學生的語文思維,為今后的學習與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在閱讀課堂教學開始之前,我們可以先對課堂教學中要講的課文和課堂教學中要講的相關(guān)知識點進行簡要描述。小學語文閱讀學習計劃大致包括學習目標的設定,以及對不理解的地方進行標記和記錄。針對這一系列內(nèi)容,讓學生展開開放式的自主閱讀學習。
比如在《海濱小鎮(zhèn)》這一課的教學中,學生可以帶著問題進行深度閱讀。學生在閱讀文章的過程中,可以標出作者風景描寫中使用的特殊詞語,用括號標出海濱小鎮(zhèn)介紹的風景,感受海濱小鎮(zhèn)風光之美,讓學生有目的地閱讀。本文的基本目標是學習如何正確流暢地閱讀文本,理解文本內(nèi)容,理解作者的情感,通過把握景物的特點,學會觀察事物的方法,使學生輕松掌握文章的核心。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生在他們不理解的地方做標記。當老師帶領(lǐng)全班學生分析文章的描寫時可以先分析一個例句,比如:“這里的孩子看得太多,忽略了這些貝殼,貝殼只能獨自躺在那里?!痹~語“躺下”原本是對人類行為的描述,但作者用它來形容貝殼,非常生動。從而使學生能夠獨立、深入地分析文章中的其他描寫手法。同時,讓學生認真聽取其他同學的意見,指出他們是否正確。此外,教師還可以選擇一些有趣的描述供學生模仿。例如,上面提到的“貝殼”使用擬人修辭。老師可以讓學生充分發(fā)揮他們無限的想象力,想象海邊會出現(xiàn)什么樣的美景?它也可以通過擬人的方式來表達。最后,在對整篇文章進行解釋之后,教師可以給學生一些自由提問的時間,這是用來回答學生在閱讀文章時的疑問。
在元認知策略中,語文閱讀教學完成后的自我評價也顯得尤為重要。通過對文章閱讀理解的反饋和測試,對理解不到位的地方可以及時檢查和彌補,并及時解決問題。自我評價既是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評價,也是對課堂教學氣氛和教學方法的評價,可以為今后的教學改革和發(fā)展提供依據(jù)。教師可以通過寫學習反饋或總結(jié),讓學生在課堂上反思自己的學習過程。但是,由于小學生各方面能力發(fā)展還不成熟,尚不具備總結(jié)自我的能力。因此,有必要對幫助和引導學生更好地學習成才做出總結(jié)和反思。對于內(nèi)容的總結(jié),可以是學生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教師在課堂上為學生設定教學目標,圈出關(guān)鍵詞和句子,使學生在獨立理解語文閱讀材料時,能夠運用所學知識。教師應致力于教給學生一些語文閱讀的方法和途徑,使學生對語文閱讀材料有更好的了解,在反思中有所收獲和進步。由于小學階段學生還不完全具備自我反思和自我評價的能力,因此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時,可以在學生寫學習總結(jié)之前設置幾個問題,例如:“我今日閱讀學習是否達標?”“我是采用什么樣的一種方法來展開閱讀學習的?”“在這節(jié)課中,老師教給了我怎樣的一種學習方法?”“在學習的過程中有哪些地方是做得不夠好需要下次改進的?”通過這樣一系列的問題來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自我學習評價與總結(jié)。教師也可以通過隨堂小測的形式,對學生課堂學習上的成果加以檢驗。
元認知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是為了更好地實現(xiàn)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提升閱讀課堂教學的成效。元認知的滲透不僅讓閱讀課堂教學變得多元化,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閱讀興趣,還會促使學生溫故而知新,拓展學生的語文思維,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參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