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蘭州市安寧區(qū)孔家崖第二小學 張惠琴
模仿型讀寫結合是最基本的讀寫結合教學形式,是以提升學生讀寫結合技能為目的的。讀書是每一個人都會的一項活動,但是讀出效果,卻是大部分人難以實現(xiàn)的。在閱讀中幫助學生獲取學習方法,是教師組織閱讀教學活動的主要目的之一,也是提升學生閱讀效果的主要途徑。模仿型讀寫結合,是學生學習方法的主要教學形式。模仿型讀寫結合包括如下幾種。
立意是文本的中心。在當前的寫作教學活動參與過程中,大部分學生出現(xiàn)詞不達意的問題,是因為立意不明確?;诖?,在實施閱讀教學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以范文為載體,探尋作者的立意,并就此進行模仿。
結構是組建文本的“線索”,也是學生寫好文章的關鍵。在應用模仿型讀寫結合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模仿文本結構,學習如何利用總分、遞進等結構方式組建文本,確定文本整體框架。例如,在實施《四季之美》教學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仿寫總分的結構形式,開門見山,娓娓道來。
寫作手法和技巧,是學生有效組建文本的保障。教材中的閱讀文本中不乏手法技巧。在應用模仿型讀寫結合教學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仿寫文本中的表達方式、表現(xiàn)手法等。例如,在實施《美麗的小興安嶺》教學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仿寫文本中的修辭手法,利用比喻、擬人等手法,刻畫景物。
改編型讀寫結合的實施目的是驅動學生發(fā)散思維,自由想象。在應用改編型讀寫結合時,學生可以進一步地加深對所閱讀文本的理解,提升讀寫能力。改編型讀寫結合主要包括如下幾種。
續(xù)寫是指在閱讀文本時,立足文本中沒有給出的最終結局,或留白內容,發(fā)揮想象力,延續(xù)文本內容的讀寫結合形式。
以《窮人》為例,在這篇文章中,作者用細膩的筆觸刻畫了漁夫夫婦收養(yǎng)鄰居孩子的故事。作者沒有對漁夫夫婦收養(yǎng)鄰居孩子之后的故事繼續(xù)刻畫,這是值得學生想象、續(xù)寫的。因此,在實施閱讀教學時,教師可以立足這篇文章宣揚的“窮人不窮”這個主題,續(xù)寫文章。如此續(xù)寫,不僅可以使學生實現(xiàn)小練筆,鍛煉寫作能力,還可以進一步加深對文本內容的理解,促進讀寫水平的提高。
改寫是以閱讀文本為基礎,結合自身的生活經驗和閱讀感知,轉變原有表現(xiàn)形式的一種讀寫結合形式。通過改寫文章,學生的思維可以得到發(fā)散,語言表達能力也將得到提升。
以《陶罐和鐵罐》為例,這篇文章以對話為主,借助陶罐和鐵罐之間的對話,揭露出了二者的性格特征。對此,在實施讀寫結合教學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改變人稱,利用第三人稱的方式展現(xiàn)發(fā)生在陶罐和鐵罐身上的故事,滲透自己的所思所想。
感悟型讀寫結合是指以豐富情感體驗,塑造道德品質為主的一種讀寫結合形式。感悟情感是學生閱讀文本的主要目的,抒發(fā)情感是學生書寫文章的主要目的。在實施讀寫結合教學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感悟型的讀寫結合。
以《圓明園的毀滅》為例,作者通過利用大量筆觸刻畫昔日富麗堂皇的圓明園,形成今昔對比,寄托自身對圓明園景象和勞動人民智慧的贊嘆,同時也抒發(fā)自己對列強的憎恨。立足文本內容,在實施讀寫結合教學時,教師可以提出如此問題:為什么作者要使用大量的筆墨刻畫昔日富麗堂皇的圓明園呢?如果你現(xiàn)在正處于圓明園中,看到一片斷壁殘垣,你會想些什么呢?會說些什么呢?借此驅動學生與作者碰撞情感,將自己的所思所想記錄下來。
讀寫結合是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的語文教學要求。讀寫結合教學形式是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有效引導學生讀寫結合,發(fā)展讀寫能力的關鍵。所以,在實施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時,教師要切實地把握讀寫結合教學形式,引導學生體驗模仿型讀寫結合、改編型讀寫結合、感悟型讀寫結合等活動,積累寫作素材,學習寫作方法,豐富寫作情感,鍛煉寫作能力,并在通過寫作進一步加深對閱讀內容的理解,提高讀寫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