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逸倫
摘要:在《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將“傾聽與表達”作為語言領域的第一塊內容,由此可以看出,傾聽對于幼兒語言發(fā)展的重要性。在書中分別提出“別人對自己說話時能注意聽并作出反應”、“在群體中能有意識地聽與自己相關的信息”以及“在集體中能注意聽老師或其他人講話”三點幼兒發(fā)展目標。同時在教育建議中也提出“引導幼兒學會認真傾聽”。在實踐教學中經(jīng)常發(fā)現(xiàn)幼兒們的傾聽能力較弱,為此筆者提出了傾聽小課程的階梯型通道,包括:“第一階梯:傾聽與基礎”,“第二階梯:傾聽與交流”,“第三階梯:傾聽與專注”。筆者通過階梯型通道逐步建設與實施傾聽“哇”課程,層次性、階段性地幫助幼兒提高傾聽能力。
關鍵詞:傾聽能力;幼兒;課程實施
聽力,這個能力是與生俱來的,傾聽能力的重要性往往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得到體現(xiàn)。在《指南》中“傾聽”的能力目標作為首要,可以感受其的重要性。然而在現(xiàn)實中,我們發(fā)現(xiàn)幼兒們傾聽方面的有很多問題存在,最大的問題就是總愛“斷章取義”。
在日常教學中,當老師提出問題的時候,總會有很多幼兒舉手愿意回答問題,但是在舉手的幼兒中有絕大一部分幼兒只是因為一時的從眾心理,根本沒有聽清楚老師的。當被請到回答時,總是答非所問或者支支吾吾說不出答案。下面筆者將實際課堂實踐總結和教育體系相結合,探討鍛煉幼兒傾聽能力的階梯型通道。
一、第一階梯:傾聽與基礎,鞏固加強幼兒用耳傾聽的能力
在《指南》和《綱要》中均體現(xiàn)了傾聽的重要性,因此加強鞏固幼兒用耳傾聽的能力尤為必要,根據(jù)幼兒的能力不同,可以通過以下兩種不同的方式進行,其過程由簡到難的開展。
1.“哇游戲”之闖關尋圖
為了可以讓幼兒們更加牢固地打好地基,于是開始制作了一個闖關尋圖的小活動。
(1)集體闖關。闖關游戲的關卡是一則小故事的打亂了的插圖,由老師來講述故事,幼兒們邊聽邊尋找正確的插圖排序。
(2)分隊比賽。以小組為單位,開始對插圖進行排序,最快并且全部排列正確的兩隊隊可以升級進入下一關,以此類推。在一次次的闖關中,傾聽能力明顯加強。
2.“哇時刻”之秒拍瞬間
幼兒在“哇活動”和“哇游戲”中得到鍛煉,老師可通過相機抓拍,并和幼兒們進行一個互動,既鼓勵認真傾聽的幼兒,也激勵其他幼兒繼續(xù)加油,爭取出現(xiàn)在下一次的秒拍中。
二、第二階梯:傾聽與交流,提高幼兒聽說能力
有了第一階梯的基礎鞏固,但是這并不足以完全改善他們在教學活動中總是聽話只聽一半的壞毛病,因此,在第二個階梯通過兩個不同類型的活動來提高幼兒的聽說的能力。
1.“哇游戲”之超級傳聲
“傳聲筒”是民間小游戲,可以發(fā)現(xiàn)鍛煉了幼兒們聽與說的能力,要會聽清需傳的內容,還要清晰地表達。
(1)原生版?zhèn)髀曂?。在每一次玩的時候,“傳聲筒們”鬧出了不少笑話,但是隨著一次又一次的游戲活動,幼兒們對于聽與說掌握地越來越好了。
(2)加強版?zhèn)髀曂?。在原來“傳聲筒”游戲的基礎上,開始自創(chuàng)了“超級傳聲筒”,傳的話變成了兒歌、古詩、歌曲等等,加大了傳聲的難度也對幼兒的傾聽能力有了更高的一個要求。
2.“哇活動”之創(chuàng)意新聞
在幼兒教育中提倡幼兒自主地進行活動,幼兒們對于身邊周圍的新鮮事物都充滿著好奇。因此在活動過渡時間,準備了創(chuàng)意新聞的環(huán)節(jié)。
(1)我是小主播。幼兒們可以在這個環(huán)節(jié)講述自己所見所聞地有趣的新聞,每天由10名幼兒講述,其他的幼兒則作為評委,通過傾聽和點評兩個環(huán)節(jié)來評選出一天的“最佳創(chuàng)意新聞獎”。
(2)我是大評委。講創(chuàng)意新聞的幼兒要學會去發(fā)現(xiàn)學會去傾聽身邊周圍所發(fā)生的事情,作為評委的幼兒要仔細傾聽每一條創(chuàng)意新聞并說出自己的想法。
3.“哇時刻”之分享大會
在幼兒們學會傾聽的時候,老師會用筆記錄下幼兒們在會聽之后的“哇”時刻。幼兒們可以將認真傾聽作為一個良好的習慣,運用到一日生活中。
老師將記錄下來的“哇時刻”,以談話的形式與幼兒們分享,以電子形式發(fā)至班級群與家長們分享。
三、第三階梯:傾聽與專注,延長幼兒專注傾聽的時長
幼兒的傾聽能力需要穩(wěn)定的基礎。因此延長幼兒專注傾聽的時長顯得尤為的重要。為此在通道三中,有兩種不同的措施來加強幼兒的專注能力,從而得到有效的效果。
1.“哇游戲”之漢諾疊塔
搭漢諾塔是幼兒的專注力可以得到一個很大的提升的方式,如幼兒們需要聽清楚搭漢諾塔的規(guī)則。在了解規(guī)則后,需專注于疊塔的步驟,一旦分神很可能導致前功盡棄。因此在玩漢諾塔的幼兒的專注度有了一個很大的提升。
2.“哇活動”之手工改造
平時的活動中,老師們最為頭疼的就是藝術活動中的手工活動了。
“老師,我不會了?!薄袄蠋?,這里怎么折?”
為什么明明活動中已經(jīng)講解過的步驟,在幼兒實踐時卻這么困難呢?答案就是幼兒們沒有用心傾聽講解說明。
于是我提出一個新的想法:時間分配順序置換,即講解時間長于操作時間。
(1)手工活動初體驗。在第一次手工課中,我將剪紙步驟講解的很慢、很仔細,并留有提問時間。同時,表明當?shù)搅瞬僮鲿r間,老師將不再回答任何問題。
在第一次的嘗試中,很多幼兒沒法順利地完成自己的作品。幼兒們發(fā)現(xiàn)要用心地認真傾聽才不會錯過每一個步驟。
(2)手工活動大改變。第二次的手工課上幼兒們更加認真傾聽,完成率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3.“哇時刻”之成長歷程
在一個學期中老師會為幼兒進行根據(jù)學號建一個文件夾,每周積累記錄著幼兒們的傾聽“哇時刻”的成長歷程。通過記錄幼兒的成長歷程,逐步發(fā)現(xiàn)幼兒對于傾聽能力的提升與發(fā)展。
經(jīng)過階梯型三條通道,在解決幼兒傾聽能力的總愛“斷章取義”方面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
(1)傾聽能力顯著地進步。在第一階梯中有了良好的會聽的基礎,在第二階梯中的交流中鞏固加強了傾聽的能力,在第三階梯中延長了幼兒專注的時長。當幼兒可以做到專注地傾聽交流時,再也不會出現(xiàn)大幅度地“斷章取義”的現(xiàn)象,從而對于幼兒今后的學習能力也收獲了一個良好的輔助能力。
(2)其他能力呈現(xiàn)向上趨勢。在幼兒傾聽能力的良好發(fā)展中,幼兒的其他能力也在同步發(fā)展。如耐心時長地有效延長、思考能力地逐漸提升、邏輯思維地初步縝密等等。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 李季湄,《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解讀[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3] 蔡偉忠,《跳出傳統(tǒng)思維的幼兒園教師實用手冊》[M].北京:農村讀物出版,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