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熙載夜宴圖》是我國五代南唐時期顧閎中的人物群像精品。全畫寬28.7厘米,長335.5厘米,以連環(huán)長卷的方式再現了南唐巨宦韓熙載家開宴行樂的場景。該畫真實地再現了在政治上郁郁不得志的韓熙載縱情聲色的夜生活,成功地刻畫了韓熙載的復雜心境,是中國古代人物畫杰作。怎樣引導高中學生欣賞這件作品?是否可以探索一種教學模式將古老的優(yōu)秀繪畫杰作拉到學生的生活中來?怎樣有效利用短暫的教學時間搭建當代與傳統(tǒng)融通與理解的橋梁?怎樣提升學生對傳統(tǒng)中國畫的興趣?經過前期的資料查閱、討論、精心準備,我對這節(jié)課的鑒賞又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激發(fā)學生好奇心和關注的熱情是當下藝術審美教學的重中之重。因此,藝術鑒賞的課前導入環(huán)節(jié)是否精彩是這節(jié)課成功與否的關鍵:張大千用買豪宅的五百兩黃金買了這張畫;溥儀被逐出皇宮的時候把該畫帶出了宮;榮寶齋為高清復制《韓熙載夜宴圖》制版過程長達二十年;顧閎中參加一個晚宴后回去畫的這張中國式寫實畫……如果你外出參加了一場盛大的同學聚會,回來后讓你畫一張寫實人物畫來重現聚會的全過程,這是不是一件很有挑戰(zhàn)性的任務?《韓熙載夜宴圖》就是這樣一件類似間諜情報的圖像作品。今天,我們就一起走近這件中國傳世名作。
1.帶領學生細觀慢看全圖,要看個究竟
在海量圖像充斥視野的今天,學生讀圖尤其不深入。一幅圖像,快速掃一眼就說看見了、看完了;看似簡短的奧斯卡獲獎動畫,學生看一遍就說明白了,面對提問卻什么也答不上來;走進博物館,東看看西看看,轉一圈下來,其實沒看見什么。美術鑒賞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慢看的習慣,藝術審美需要讓眼睛慢下來。今天的多媒體技術可以讓古代繪畫流動起來,特別是中國古代卷軸畫,高清畫卷在電腦大屏幕上放大并徐徐展開,學生可以近距離看見許多細節(jié),這是幾十年前連想都不敢想的事。畫卷漫展,卷首程南云所題篆書“夜宴圖”三個大字頗有古韻,隨即的行楷跋文快速把我們的思緒拉到五代南唐。相傳畫家顧閎中接到后主李煜的命令,深夜?jié)撊氤⒁獑T韓熙載的家里參與了家宴,回來通過目識心記,巧妙地運用分段式構圖,以真實再現的方式表現了聚會全過程。這件作品一誕生就成為宮廷至寶,流落民間后幾經輾轉,最后藏入故宮博物院?!俄n熙載夜宴圖》主體部分由聽樂、觀舞、暫歇、清吹、散宴五段構成,以人物聚散、情景編排、連環(huán)長卷、屏風分隔的方式簡潔呈現。整幅作品線條準確流暢,工細靈動,充滿表現力,設色工麗雅致,且富于層次感,神韻獨出。
2.變換教法,閱讀文本材料后進課堂,以學生自主閱讀輔助教師教學
如果全靠教師解讀畫面,學生聽起來不容易長時間專注。激發(fā)學生自主閱讀、思考問題,真正將藝術審美教學從教師的引導變成學生的探究鑒賞。
(1)《韓熙載夜宴圖》人物描繪最傳神。主賓或靜聽、或默視,集中注意于彈琴者的手上和歌舞者的身上。擊鼓打板的都按節(jié)拍演奏,似乎還有聲韻傳出畫外。顧閎中觀察細微,描繪一絲不茍,把四十多個人物音容笑貌描繪得淋漓盡致。
(2)該圖的長卷式構圖方式最有特色,打破了時空概念,不同時間中的活動組織有序,全畫連貫流暢,畫幅情節(jié)復雜,人物眾多,卻安排得賓主有序、繁簡得度。在場景之間,畫家非常巧妙地運用屏風、幾案、管弦樂器、床榻之類的器物,使之既有相互連接性,又有彼此分離感;既可獨立成畫,又是一整幅畫卷。這幅圖沒有畫出墻壁、門窗、屋頂,畫面中背景大量留白,只通過全圖人物戲劇化聚散排列的活動,就能讓觀眾感受到宴樂是在室內的夜晚進行,體現了中國傳統(tǒng)繪畫的簡練概括的程式手段。猶如中國舊時戲劇,不用布景,只用手勢、眼神等動作,就讓觀眾感到周圍景物歷歷在目。
(3)《韓熙載夜宴圖》的用筆造型、設色精妙絕倫。此畫雖然是宋代摹本,也足以展現唐代工筆繪畫的巔峰技術。畫面工整精致,線描精確典雅,細潤而圓勁,人物衣服紋飾的刻畫嚴整又簡練,對器物的描寫真實生動,設色既濃麗又穩(wěn)重,比例透視皆有法度可尋,充滿表現力,是一幅有重要歷史文物價值和杰出藝術成就的古代人物畫精品。
3.巧妙的問題設定是教師教學智慧的體現
畫面對韓熙載的刻畫尤為突出。他在畫面中出現五次,每段中出現時的面部角度、服飾、動作表情各有不同,但形神不改,氣宇不凡,眉頭緊蹙,或正或側,描繪得精微有神。畫面中樂曲悠揚,舞姿曼妙,觥籌交錯,笑語喧嘩,在歡樂的反襯下,更深刻地揭示了他內心的抑郁、苦悶、無聊的精神狀態(tài)。教師要有意引導學生結合五代十國的歷史,思考顧閎中為什么把家宴的主人刻畫得郁郁寡歡?或許是韓熙載知道南唐政治風雨飄搖已經衰敗,宮廷官員驕奢淫逸成風,李煜委任他的背后也充滿兇險,在扶不起的李阿斗面前,假裝做一個無欲無求的墮落者,讓李煜打消疑慮,對他放心?或許是他原本就整日沉浸在煙花柳色當中,這樣的夜生活方式在當時南唐官員中蔓延流行,從北方而來的韓熙載身不由己?或者是韓熙載本就才氣高逸,即使置身于俗世的聲色之中,依舊韜光養(yǎng)晦,內心矛盾復雜?依靠問題打開學生的思路,學生的思維被燃燒了起來。
4.深度的追問使美術鑒賞走入專業(yè)深度
韓熙載的肖像被顧閎中刻畫得入木三分。與一般宴樂圖比較,這幅人物畫展示出一定的思想深度。畫家通過人物長卷反映了那個特定的時代風貌。那么,中國古代的人物畫是不是都具有這個特點?列舉唐代閻立本的《歷代帝王圖》、周昉的《簪花仕女圖》,對比宋代李公麟的《維摩演教圖》、梁楷的《李白行吟圖》,直到明清時期的陳洪綬和任伯年,不難看出,中國唐宋時期的人物畫已經在繼承傳統(tǒng)的基礎上達到了“以形寫神、形神兼?zhèn)洹钡捻敺濉o論寫實還是寫意,形神兼?zhèn)涠际侵袊宋锂嫷暮诵淖非蟆LK東坡曾說“論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強調精神與意趣的表達才是繪畫應該遵守的法則。
鑒賞教學分小組活動的作用在于相互配合、取長補短,提前的任務布置和課上的問題引導將小組合作落到實處。
1.全班分組,課前配合,通過互聯(lián)網研究作品,嘗試提出思考問題
例如:韓熙載在五個構圖片段中出現了五次,都是氣宇不凡、眉頭緊鎖,畫家為什么要在歡宴的場景中把主人公處理得郁郁寡歡?為什么畫面中會出現一個和尚?畫里跳的是什么舞?吹的是什么曲子?為什么韓熙載家床上的被子不疊起來?諸如此類,讓學生的思維發(fā)散起來,為課堂鑒賞熱身。
2.課堂小組成員的團隊匯報體現出即興配合、補臺,鍛煉語言和隨機應變的能力
請學生鑒賞,一定要引導他們關注細節(jié)。例如“聽樂”,所有人物都是宮廷內外常見之人,畫家、皇帝和被畫者之間也都相互認識,畫面準確地呈現出他們的外貌和氣度、床上的被子和塌邊的燭火所透露的信息,以及人物表情刻畫營造出的安靜氛圍?!坝^舞”,韓熙載和明德和尚的復雜又含蓄的面目表情的呈現,屏風的巧妙運用,畫面的自然切分,聚散有致的連環(huán)安排使畫面既統(tǒng)一又相連。“暫歇”,人物之間的顧盼呼應,暗示家宴間歇,韓熙載和家人輕松茶歇?!扒宕怠?,觀察更衣后的韓熙載,面部表情放松自然,沉浸在絲竹音樂之中。表演的樂妓專注投入,似有音樂聲緩緩傳來。畫面的大面積空白的虛化處理,更有利于突出表演者的姿態(tài)動作?!吧⒀纭?,賓客三三兩兩的安排,畫面的聚散有致,韓熙載的表情超然。
3.六個小組圍繞一個問題展開討論,各顯其能,貢獻智慧
在分析韓熙載的表情和分析中國古代寫實人物畫傳神寫照的藝術追求這種具有深度、難度的問題時,激發(fā)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現出思維活躍的同學的優(yōu)勢,帶動思考力相對較差的同學。以分析韓熙載的表情塑造為點,輻射中國歷代人物畫精品對人物的表情刻畫,體會中國繪畫以線造型、傳神寫照、以形寫神、虛實相生的四個鮮明的藝術特征。
這件作品體現了中國古代人物畫非常典型的藝術特征。顧閎中描繪的家宴中,所有人物的表情都很含蓄,推想原因:有可能古代上流社會的家宴規(guī)格禮制就是如此,即使宴會也要涵養(yǎng)情緒,不失禮節(jié);也有可能大家都清楚主人公是為了借歡宴而自保,所以很難高興起來;第三種可能,是顧閎中的繪畫風格即是如此溫潤、不張揚,所以人物表情不喜形于色。
這件作品在醉生夢死的及時行樂氛圍中,隱含著韓熙載對生活的失望,而這種心情,反過來又加強了對生活的執(zhí)著和向往,此種心境,豈可只用“復雜”一詞概括!南唐覆滅后,這件作品成為北宋的戰(zhàn)利品,清朝時被名將年羹堯所得,被抄家后流入宮廷,乾隆皇帝無比珍愛。清代的《庚子消夏記》《平生壯觀》《石渠寶笈初編》等,都對這件作品有所著錄?!俄n熙載夜宴圖》生動的人物造型、準確的用筆、富麗的色彩、簡潔的程式、現實場景的真實架構、輾轉流傳中的坎坷故事、豐富的意蘊呈現都成為后人無比珍愛的原因。
“人們記不住你對他說過什么,甚至做過什么都會淡忘,但是會記住你給他帶來的感受?!彼囆g鑒賞就是要創(chuàng)造不一樣的感受,從這種感受進行生發(fā),學生或許會帶給我們不一樣的驚喜。趁熱打鐵,是鑒賞效果固化的保證。鑒賞后請運用詩歌、散文、雜文等語言形式,啟發(fā)學生寫關于《韓熙載夜宴圖》的感懷類小文,抒發(fā)與這件作品短暫相遇的感受,引導啟發(fā)學生探討中國傳統(tǒng)書畫遺存的當代價值?;蛘吡私庵袊すP人物畫的基本制作手段。播放粉本“九朽一罷”、勾線“十八描”、敷色“三礬九染”等相關視頻,展現人物局部工筆描繪的過程,使學生體會工筆繪畫的技術繁難,增強對傳統(tǒng)繪畫的敬重之情。這既是美術鑒賞的深度進行,也為學生今后繼續(xù)學習與探索作了鋪墊。
作者簡介:陳默,北京市101中學,中學高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