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予
一樣,是熱鬧的。不一樣,也就意味著,不夠熱鬧。
誰不藏點癖帶點好,某一日,突然撞個明白,原來你我愛好一樣。這時候,就話不嫌多了。你一言我一語,從沒如此投機似的,熱熱鬧鬧,聊個不完。所謂一見如故,也是發(fā)現(xiàn)彼此之間,有著某種一樣的東西。
所以,似曾相識的初遇,最燙人。
相反,我鐘愛一種食物,你卻格外抵觸,這個時候,再不跑題,恐怕就剩話不多了,漸漸沉默,漸漸冷寂。兩個人的所愛所惡不同,即便不是隔著山,也像隔著紗,沒辦法赤誠相對。
所以,莫逆之后的陌生,最寒人。
這樣一來,喜歡熱鬧的人,自然就會求同,最好大同。不懼孤獨的人,才能夠存異,而且無所謂是不是大異。
“智者求同,愚者求異”,古語說的是,聰明的人,善于洞見萬事萬物的規(guī)律與秩序,從而活得心健身康。可愚昧的人,卻常被萬物萬事的表象差別困擾,活得還不夠明白。這里,與平日說的,求同存異,其實已經(jīng)大不一樣了。
與眾只同無異,真是一個令人歡喜的人,最受歡迎。別人敲鑼,他會點鼓,別人贊美,他也稱頌,要知道這份“心有靈犀”,多么難遇難求。誰也不會天生喜歡孤獨,所見略同,已經(jīng)惺惺相惜,所見全同,那還不知要怎么興奮才好。
可是,從沒有這樣的人。與眾大同小異的人,就足夠討喜了。可這,依舊很難。
不同的聲音,尤其是有棱有角的聲音,發(fā)出來,是需要勇氣的。越圓潤,越被寬容;反之,越尖銳,越難共識。
不一樣的態(tài)度,越非主流,越容易陷入主流的口誅筆伐。這是聲討一種過錯嗎?非也非也,只是聲討與眾不同而已。
同,近似一種隊友關系,一榮俱榮,一錯俱錯,都是己方的壯大。異,卻好似一種敵對狀態(tài),不論對方是非黑白,反正沒有和自己站在同一戰(zhàn)壕里。
于是,智者求同存異:同則相親,異則相敬。同道者,與他同行;異路人,祝他好運。
可是生活,往往各自的功課,各自理。非得對世界一個看法,對新聞一個見解,對他人一個評價,對美麗一個標準,實在沒有必要。你的獨見,可以不必希冀掌聲,你的審美,也可以不必眾口夸贊。求同存異,不如存異。
楊絳與錢鐘書,有約在先:各持異議,不必求同。這樣的婚約,被口耳相傳,絕不只是嘆為觀止,謙讓包容的一樁好婚姻,更是兩個不求熱鬧,守得住孤獨的有趣靈魂。
(編輯? 高倩/圖 雨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