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篇傳記《中華大學校長陳時》評介"/>
■彭南生
敘介中國私立大學史,以及湖北高校發(fā)展史,中華大學作為中國第一所私立大學與教育部獲準的湖北第一所本科大學,具有開山之功;鉤沉中華大學史,該校的創(chuàng)辦人陳時先生傾注畢生的心血、毀家興學,給我們留下了十分珍貴的精神財富!他因此被周恩來稱贊為“具有民族氣節(jié)的清苦教育家”。作為衣缽相承中華大學的華中師范大學,在紀念華中師大120周年校慶、中華大學與辛亥革命110周年華誕之際,推出裴高才、陳齊著《中華大學校長陳時》一書,旨在緬懷先賢,知往鑒來。
驀然回首,我進入華師已經(jīng)四十個年頭了。四十年來,從求學到從教,從滿頭青絲到華發(fā)白頭,我學于斯、成于斯,也必將終老于斯。四十年,彈指一揮間,于生命個體而言,韶華易逝,如白駒過隙,相對于我所服務的百年老校來說,四十年的人生亦猶如匆匆過客,或許能留下一點痕跡,也正是那無數(shù)痕跡一筆一劃地書寫著百年老校厚重的歷史。華師的老校長、著名歷史學家章開沅先生曾在學校百年慶典上,振臂高呼:“華師萬歲!”如此說來,今天的華師何嘗又不是一只展翅欲飛的雛鷹呢!她一定能越飛越高,越飛越遠!飛向遙遠的未來!
“華師萬歲!”因為她擁有優(yōu)秀的文化基因!她是傳統(tǒng)中華文化、西方近代文化、現(xiàn)代紅色文化的多元交融,氤氳揉合,經(jīng)過歷史沉淀和代際傳承,凝煉成了今天華師的風格、華師特色。作為學校的先驅,陳時先生不僅是敢為人先、親歷武昌首義的辛亥志士,而且篳路藍縷、苦心經(jīng)營中華大學,四十年弦歌不輟,給我們留下了一筆值得永遠珍視和銘記的教育遺產(chǎn)。
教師出身的裴高才先生,以鉤沉鄉(xiāng)賢“史記”為己任,行走于海峽兩岸,廣為搜羅有關陳公的原始圖文檔案、親歷者回憶錄與日記,采訪知情人士,并認真考訂史料,以文學的表現(xiàn)手法寫成了這部長篇傳記文學作品《中華大學校長陳時》,圖文并茂地再現(xiàn)了主人公的行狀——家世、求學與辦學全貌,彰顯中華大學的“精、氣、神”;敘介了傳主早年追隨孫中山,留日加入同盟會,回國投身武昌首義,民國肇端功成身退,踐行孫中山“學問為立國之本”的思想,致力于教育興國,傾其家產(chǎn)創(chuàng)辦了中國第一所私立大學——私立武昌中華大學。同時,作者以感性的筆觸,刻畫了傳主傾注畢生心血,以“成德達材、獨立(合作)進取”的校訓治校,即使是烽火歲月,仍然歷盡艱辛,效法武訓“托缽辦學”,志業(yè)“中華”的壯志豪情;鉤沉傳主以其人格魅力,凝聚志同道合人士,風雨同舟四十年,非議不予理睬,困難不改其志,官祿不動其心,威武不屈不撓的高風亮節(jié)。其辦學時間之長,在海內外影響之大,為中國教育史所罕見。陳時因此享有“現(xiàn)代武訓”“南陳北張”之譽。
“給史家作材料,為文學開生路。”長期從事傳記文學創(chuàng)作的高才兄,一直以胡適先生的這一理念為目標踐行之。在這部《陳時》傳記中,他開掘史料多有用力,通過在海峽兩岸不懈地“打撈”,以多重史料印證,從總體上歸還了陳時校長的歷史原生態(tài)。概括起來至少有如下特點:首先,敘介了程朱理學對傳主父子的影響。以往關于陳時的中短篇文著,大都側重于日本應慶大學對他辦學的影響,次重于張之洞新學的影響,而對陳宣愷(1847-1917)、陳時(1891-1953)父子少年在望魯書院(其前身為二程書院)接受二程理學熏陶,卻只字未提。本傳則以《家學淵源》與《新學熏陶》兩個小節(jié),介紹了他們在這個紀念二程夫子的書院,接受程朱理學浸染,又經(jīng)歷了從書院教育到新學教育的過程,以及陳宣愷蘄州治教,與國學大師黃云鵠(黃侃之父)交游等情景再現(xiàn)。
其次,以稀見史料再現(xiàn)了傳主與中外名流的交游細節(jié)。此前的出版物介紹陳時與太虛、杜威、泰戈爾等名流的交往十分簡略,或一筆帶過。是作通過《結緣太虛》、《杜威講學》與《泰翁開講》等章節(jié),詳盡介紹了他們交往的來龍去脈,還有當事人的詩文唱和相印證,頗有情趣。太虛詩贈陳時曰:“未可棲棲笑仲尼,頻年我亦慣驅馳。春深大埜來今雨,學講前川憶古師……”且經(jīng)《中華讀書報》披露、臺灣《傳記文學》長篇連載后,在海內外引起強烈反響。
再次,補正了傳主行狀中的多處史實。在《家學淵源》中,訂正了陳宣愷的功名是“舉人”而非“進士”,時任蘄州學官的名稱是“學正”而非“學政”等;在《毀家興學》一節(jié),首次披露了傳主更名“陳時”的過往,當選民初國會議員引發(fā)的官司始末;在《演講風波》中,利用當年書刊、報紙資料,還原校友陳啟天在中華大學演講引發(fā)的“演講風波”全貌,說明并非“腐敗演講”;在《交誼任公》小節(jié),訂正了有的學者將當年對“武昌中華大學”的簡稱“武大”,想當然地誤為“武漢大學”的史實,并介紹了1922年梁啟超來漢講學的緣由、主題與具體日程,還考訂出下榻漢口“六國飯店”的具體位置;在《風范長留》一章,“有幾分證據(jù),說幾分話”,以《平穩(wěn)改制》、《土改委員》等小節(jié),敘介了陳時滿懷激情地投身新中國新政的梗概,以及“陳時案”的發(fā)生、發(fā)展與平反昭雪真相,填補了研究陳時的一項空白。
最后,作者解讀了中華大學校訓與時俱進的原委。通過《校友協(xié)力》、《堅守“中華”》等章節(jié),述說陳時將“獨立進取”的校訓修改為“合作進取”的前前后后,既還原了歷史的本真,又給當代教育實踐提供了可參考的“標本”,更是華師這個百年名校弦歌不輟的重要因素之一。
“天有三寶日、月、星;地有三寶水、火、風;人有三寶精、氣、神。”注重精神的追憶,刻畫傳主的心靈史,是本書的另一特色。由于歷經(jīng)戰(zhàn)火,中華大學的歷史檔案支離破碎。所以,要追尋那段史實,追憶不失為一種較好的方式。歷史史實可以追憶,隱含在歷史史實里的精神也可以追尋。作者通過搶救“活檔案”,采訪兩岸知情者,同時借鑒他人的研究成果,讓我們從零散的史料中、從當事人當年的文字與知情人的回憶中,呈現(xiàn)傳主凝聚有識之士,風雨同舟共建中華大學,以德育立人、智育啟人、體育強人、美育化人、勞育勵人的“精氣神”。諸如,通過“首義精魂”與“毀家興學”,刻畫傳主敢為人先的“初心”與毀家辦學的“決心”;通過對傳主與教職員“心心相印”,對學生長善救失、“有教無類”的鋪陳,環(huán)環(huán)相扣,展現(xiàn)其“誠心”與“愛心”;通過“弦歌不輟”與“流寓巴渝”的謀篇布局,描述其保存、播撒教育火種的堅定信念,勾勒其鞠躬盡瘁、堅守“中華”的“苦心”與“恒心”。正是陳時的人格魅力影響,師生們歷經(jīng)坎坷和劫難之后,將這種不屈不撓、頑強拼搏、堅持不懈的精神傳承了下來。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痹摃斒氯嘶貞?,陳時留日期間曾與岡村寧次是朋友,并有過詩詞唱和;與岸信介、佐藤榮作、重光葵也有一定私交??箲?zhàn)爆發(fā)后,這些日本軍、政高官“朋友”致函或帶口信給陳時,要求陳時留在武漢共建“東亞共榮圈”,可盡享榮華富貴。作者通過引述陳時義正辭嚴的回絕書信與陳氏父子的口述史料,展現(xiàn)其貧賤不移、富貴不淫的凜然民族氣節(jié)!可是,西遷辦學又得一大筆經(jīng)費,政府又沒有分文補助,他就賣掉家中田產(chǎn)與房產(chǎn),把學校先遷宜昌、復遷重慶,繼續(xù)辦學。在陳時的影響下,海歸教育家嚴士佳放棄高官厚祿追隨陳時數(shù)十載。是作借助當事人的現(xiàn)身說法,活靈活現(xiàn)地加以映襯。嚴氏這樣說:“我到中華大學來,確實排除了一切外來的誘惑,愿與陳時校長共甘苦而不去。我想,換一個位置可能錢多一些,可是‘袁大頭’不會對我發(fā)笑。而我的學生在街上碰到我,老遠就笑瞇瞇打招呼:嚴老師,我陪您老人家干一杯吧!每想到此,我感到其樂融融!”
是作披露,中華大學的武昌本部位于糧道街;流寓重慶時,新校址又處于米市街??墒?,陳時卻一直為學?!盁o米下鍋”發(fā)愁。正所謂“糧道街缺糧,米市街乏米”。在戰(zhàn)時重慶,物資匱乏,物價飛漲,日機頻繁狂轟濫炸,師生倍受貧困與死亡的雙重煎熬,幾乎使陳時無法承受之重。這時,有朋友勸陳時不必那么辛苦,可采取“以學養(yǎng)學”辦學,即加收學費。但他卻不以為然,寧肯勒緊褲腰帶,也要堅持私立大學中的最低收費,或對貧寒學子免收學費,或鼓勵學生勤工儉學,讓學生順利完成學業(yè)。他如是說:“我辦中華大學,好比佛教建寺,開頭我是大護法,大施主,同時當上了方丈。不久就遠出化緣,抗戰(zhàn)時等于掛單,沿門托缽……”
中華大學校友躍卿與超群等當年發(fā)表在報刊上的《重慶南岸禹王廟內的中華大學》與《抗戰(zhàn)中的中華大學》等文章,對學校的整體描述真實可感,是不可多得的史料。他們在文章中,鉤沉了中華大學流寓重慶時,全校師生不屈不撓,勇往直前,創(chuàng)下了后人難以想象的業(yè)績,譜寫了這段可歌可泣的歷史。
四十年間,陳時的萬名及門弟子遍及海內外,尤其是培育了政治家劉仁靜、惲代英、陳潭秋、林育南、陳昌浩、萬國權等,教育家余家菊、王亞南、陳啟天,哲學家馮友蘭、外交家涂允檀、文學家張光年、書法家王遐舉與國際新聞傳播學重鎮(zhèn)喻德基等名人俊彥,享譽中外。難怪蔡元培贊曰:“陳校長在武漢辦了一個中華大學,并設有大、中、小學三部。像這樣完善的學校,中國確實罕見。我們知道陳校長熱心教育的精神與慘淡經(jīng)營的情況,特別佩服!”
陳時父子創(chuàng)辦的中華大學,作為中國第一所不靠政府和外國人而獨立創(chuàng)辦的私立大學,將中國古代興辦私學的教育傳統(tǒng)和近代日本、歐美大學體制相結合,開創(chuàng)出符合近現(xiàn)代中國國情的高等教育模式。傳承歷任校友光風,是華師的既有傳統(tǒng)。近年來,華師出版社出版的《惲代英全集》、《韋卓民全集》與《章開沅文集》已經(jīng)成為一種品牌,在社會上產(chǎn)生了非凡的影響。此次推出的《中華大學校長陳時》,以傳記的方式追尋先驅光風,可謂相得益彰。
說到我與高才兄,神交已久。他著述的《田長霖新傳》、《首義大都督黎元洪》,分別由北大與華師的兩位老校長陳佳洱院士、章開沅先生親筆作序,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家鄉(xiāng)人寫家鄉(xiāng)人、記家鄉(xiāng)事,高才兄已有多部作品問世,在讀者和學界產(chǎn)生了廣泛影響,我也深受感動。同時,我與傳主、作者又是同鄉(xiāng),雖少小離家,但那塊生我、養(yǎng)我的熱土,一刻也沒有忘懷。更何況陳時先生一手創(chuàng)辦的中華大學的根脈,在華中師范大學得以延續(xù)和傳承,作為黃陂“后浪”,自然對這位黃陂先賢有一種親切感和崇敬感!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又是在延續(xù)了他親手創(chuàng)辦的中華大學之根脈的華中師范大學教書育人、治學治校,我對他捐資辦學的教育救國情懷更為欽佩。值此高才兄大作《陳時》一書繡梓前夕,我近水樓臺先睹為快,特將自己讀后所感,以及自己對傳主的了解,通過此文奉獻給讀者,算是對陳時先生的紀念,并以此感謝高才兄在華師120周年校慶之際獻給華師的一份厚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