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真的很牛。人類最早的繪畫作品,畫的就是牛。這是在西班牙發(fā)現(xiàn)的阿爾塔米拉洞穴壁畫,作者是舊石器時代的史前人類,可見牛與人類的關(guān)系有多重要。
古希臘的酒神狄俄尼索斯也是。這個神生下來就帶角。在古希臘的造型藝術(shù)中,他常常被描繪或塑造成公牛的形象,牛蹄垂在身后。只不過由于是酒神,我們更多地看到是葡萄樹的人格化。
中國傳說中的炎帝也是牛首人身。也就是說,炎帝族是以牛為圖騰的。
實際上,甲骨文中就有牛字。以“?!睘槠圆渴椎牟欢?,但有三個字值得注意。
第一個是牧。牧是有甲骨文的,有的一看就是放牛,有的卻是放羊,但是到金文,就只放牛了。第二個“物”字,是牛字旁。還有“特”字,也是牛字旁。其實“特”的本義,就是公牛。后來又引申為:杰出的、獨有的。
牛,是不是很牛?
作為狗尾續(xù)貂,再寫下四句話,與諸君共勉:不做墻頭草,甘為孺子牛。一切身外事,都是風(fēng)馬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