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從北宋文人集會看“蘇門”的演進

2021-11-11 13:53張再林
中國韻文學刊 2021年3期
關鍵詞:秦觀黃庭堅集會

張再林

(南寧師范大學 文學院,廣西 南寧 530001)

筆者曾發(fā)表《從北宋文人集會看“歐門”的演進》一文,引起學界對“歐門”以及宋代文人結(jié)盟問題的進一步關注。而循著這一思路,我們可以進而厘清北宋以蘇軾為領袖和盟主的“蘇門”的形成和發(fā)展的具體過程,以期得出一些關于宋代這一規(guī)模最大,層次最高,“包含有政治、學術(shù)、文學等豐富內(nèi)容”的文人集團的新認識,從而加深對宋代文學發(fā)展的理解。

早在歐陽修主盟文壇期間,作為“歐門”后期的核心成員之一,蘇軾積極參加過“餞送曾鞏之會”等“歐門”的重要集會,而他自己也在此期間,開始有意識地組織集會,聚集志同道合的文士。據(jù)筆者統(tǒng)計,蘇門文人舉行的各種大大小小的集會達270余次;根據(jù)蘇軾在這些集會中所發(fā)揮的作用和影響,可將其大致劃分為神宗熙寧、元豐年間集會,哲宗元祐年間集會以及哲宗紹圣至徽宗崇寧年間集會共三個階段。本文特擇其要而論之。

一 熙寧、元豐年間文人集會與“蘇門”的萌芽

神宗熙寧、元豐年間(1068—1085),蘇軾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大部分時間在外地任職。經(jīng)歐陽修等前輩的積極推揚,北宋文人集會至此已蔚然成風。作為歐陽修屬意的新一代文壇盟主,蘇軾也經(jīng)常有意識地參與并組織各種集會。這一時期的蘇門文人集會有160余次,其中比較重要的有12次,下面分別予以簡要考察。

1.王鞏初謁蘇軾之會

熙寧二年十二月(1070年1月),蘇軾在京師;21歲的王鞏隨其父王素還京,前來從學。在此次集會中,王鞏出所收僧藏真書,蘇軾為之作跋,并應王鞏之請作《鄧公硯銘》。

關于蘇門的形成時間,目前學界看法不一。馬東瑤認為熙寧四年(1071)張耒初會蘇軾為蘇門之始。蕭慶偉、陶然認為,熙寧六年(1073)晁補之初謁蘇軾為蘇門之始。而文人集會為我們考察蘇門之始的具體時間提供了新的角度和思路。王鞏一共參加了蘇門的11次集會,是蘇門的重要成員;蘇軾也一直視王鞏為門下弟子,其《辨舉王鞏札子》云:“(王)鞏與臣世舊,幼小相知,從臣為學?!痹S二年(1079),王鞏因受蘇軾“烏臺詩案”牽連,被貶為監(jiān)賓州鹽酒稅。明人胡應麟在梳理蘇門的人員構(gòu)成情況時,將其列為蘇門之“灼然者”;而王鞏在熙寧二年(1069)即已正式拜于蘇軾門下,故應將蘇門的萌芽時間定于此年。

2.張耒初謁蘇軾之會

熙寧四年(1071),蘇軾赴杭州通判任,“游陳州,留七十余日”;張耒于此期間初謁蘇軾。張耒從游蘇軾是受蘇轍的引薦。張耒少時游學于陳州,十七歲作《函關賦》,為人所知。熙寧三年(1070),蘇轍為陳州教授,張耒“游學于陳,學官蘇轍愛之,因得從軾游,軾亦深知之,稱其文汪洋沖淡,有一唱三嘆之聲”。

作為蘇門的核心成員之一,張耒最早從游蘇軾,共參與了蘇門的13次集會,而他初次拜謁蘇軾,是蘇門四學士、六君子格局形成的開端,對蘇門的形成意義重大。

3.晁補之初謁蘇軾之會

熙寧五年(1072),蘇軾任杭州通判,巡行至新城,新城縣令晁端友之子晁補之持文面謁。《宋史·晁補之傳》記述了蘇、晁首次會面的情形:“(晁補之)十七歲從父官杭州, 錢塘山川風物之麗,著《七述》以謁州通判蘇軾。軾先欲有所賦,讀之嘆曰:‘吾可以閣筆矣!’又稱其文博辯雋偉,絕人遠甚,必顯于世,由是知名。”在此之前,晁補之曾兩次上書以求謁見(《上蘇公書》《再上蘇公書》),而“自見蘇軾,乃知學之所趨。蘇軾為晁補之悠游講析,不記寢食”。晁補之遂歸入蘇軾門下。

4.汶上之會

熙寧九年十二月(1077年1月),蘇軾卸密州任改知河中府,于熙寧十年(1077)二月行至汶上,晁補之、李師中前來拜謁。此次集會中,蘇軾“與補之言及吳復古(字子野),復誦黃庭堅詩”。

熙寧十年(1077)正月,蘇軾行至濟南,初見吳復古,復古為其論出世間法,二人遂結(jié)交。蘇軾在此次集會中談到的吳、黃二人給晁補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曾專門述及。如其在《贈麻田山人吳子野》詩注中云:“余見待制李公誠之(師中)于汶上,蘇密州(軾)在焉,始聞子野名?!庇衷凇队眉某杉卷嵆属斨薄分性疲骸昂萏刂T儒長,可獨進賢無上賞。曾語黃公四坐驚,競吟佳句汶陽城。”并有注:“丁巳年(即熙寧十年),余謁蘇湖州于汶上,座中為余誦魯直(黃庭堅)詩。”此詩作于元豐二年(1079),時蘇軾在湖州任,故詩中稱其為“湖州太守”“蘇湖州”。

吳復古、黃庭堅并未參與此次集會,但蘇軾特意將二人介紹給晁補之,這不僅顯示蘇軾對二人的欣賞,也反映了蘇門開放包容的氛圍。而正是這種寬松的環(huán)境,才使得蘇軾在文壇的凝聚力和號召力不斷增強。

5.賞鑒《蘭亭》禊帖之會

熙寧十年(1077)三月,蘇軾、蘇轍兄弟在汴京與錢藻、王汾、孫洙、陳侗、陳睦、胡宗愈、王存、林希、王仲修等11人集會,同賞《唐摹蘭亭禊帖真跡》。

東晉王羲之等人舉行的蘭亭雅集為歷代文人所追慕,其《蘭亭集序》更是中國古代書法藝術(shù)的巔峰之作。此次集會以觀摩和賞鑒唐人臨摹的《蘭亭》禊帖為主題,人皆書字,蘇軾手書“熙寧十年三月三日書”于其上,反映出蘇門濃厚的人文雅趣和高品位的文化追求。

6.徐州黃樓之會

熙寧十年(1077),蘇軾由密州移知河中府,赴任途中奉詔改知徐州。到任不久,黃河決堤、洪水肆虐,災情嚴重。蘇軾乃下令塞東、西、北門以阻洪水,并“衣制履屨,廬于城上”“以身帥之,與城存亡”,經(jīng)過幾個月的不懈努力,洪水終于退去。為防止徐州再為洪水襲擾,蘇軾奏請增筑城樓鞏固城防,并特于城東筑一樓,以黃土涂之,取五行土克水之意,名曰黃樓,以紀念抗洪勝利。

元豐元年(1078)九月初九,黃樓落成,徐州萬人空巷齊聚黃樓慶祝,一時間名士云集。參與集會的有李常、王鞏、陳師道、道潛、顏復、舒煥、孫勉、張?zhí)祗K等三十多位名士,場面十分壯觀。作為東道主的蘇軾,與在場的士大夫文人聯(lián)賦數(shù)篇;蘇軾席上為王鞏賦《千秋歲》詞,又作《九日黃樓作》詩。

蘇轍、秦觀、黃庭堅等雖未與會,然皆應蘇軾之請,為賦黃樓。蘇轍有《黃樓賦》,蘇軾親自書寫并勒之石上,置于黃樓,即黃樓賦碑。秦觀作《黃樓賦》,蘇軾復之以《太虛以黃樓賦見寄作詩為謝》,盛贊秦觀有屈宋之才:“雄辭雜今古,中有屈宋姿。”黃庭堅作《題蘇子由黃樓賦草》,陳師道作《黃樓銘》。黃樓之會唱和之多,名篇之茂,一時無兩,堪稱蘇門萌芽時期參與人數(shù)最多、影響最廣的一次集會。

7.陳師道初謁蘇軾之會

熙寧十年十二月(1078年1月),蘇軾知徐州,陳師仲、陳師道兄弟前來拜謁。關于此次集會的情形,蘇轍《答徐州陳師仲書一》有記載:“去年轍從家兄游徐州,君兄弟始以客來見,一揖而退,漠然不知君之胸中也?!标悗煹馈肚厣儆巫中颉芬嘤浽疲骸拔鯇?、元豐之間,眉山蘇公之守徐,余以事太守,間見如客。”可見,這是陳氏兄弟與蘇氏兄弟的初次會面,彼此間還有些許生分。

同月,蘇軾與陳師道再次會面,并向師道言關朗《易傳》等乃阮逸偽撰。師道受教于蘇軾,自此歸入蘇門,后共參加了11次蘇門集會,成為“蘇門六君子”之一。

8.秦觀初謁蘇軾之會

元豐元年(1078)五月,秦觀入京應舉,特地攜李常的介紹信到徐州拜謁蘇軾。這雖是二人的首次會面,但此前二人已有一段詩文“神交”的經(jīng)歷。據(jù)惠洪《冷齋夜話》載:“東坡初未識少游,少游知其將復過維揚,作坡筆語,題壁于一山寺中。東坡果不能辨,大驚。及見孫莘老,出少游詩詞數(shù)十篇,讀之,乃嘆曰:‘向書壁者,豈此郎也!’”而此次集會,秦觀作《別子瞻學士》云:“我獨不愿萬戶侯,唯愿一識蘇徐州。徐州英偉非人力,世有高名擅區(qū)域?!北磉_了對蘇軾由來已久的景仰之忱。蘇軾乃作《次韻秦觀秀才見贈,秦與孫莘老、李公擇甚熟,將入京應舉》為答,以“故人坐上見君文,謂是古人吁莫測”追述以前“神交”之事,又以“江湖放浪久全真,忽然一鳴驚倒人”稱贊秦觀一鳴驚人的才華。

此次集會標志著秦觀正式成為蘇軾弟子,后更成為與蘇軾關系最為密切的門人,葉夢得曾有云:“蘇子瞻于四學士中最善少游?!边@從文人集會的角度也可得到驗證,秦觀共參加了蘇門的27次集會,是參與集會次數(shù)最多的門人。

9.游覽桓山之會

元豐二年(1079)正月,蘇軾在徐州,與畢仲孫、舒煥、舒彥舉、寇昌朝、王子立、王子敏、蘇邁、道士戴日祥等人游覽桓山,一行人“游泗之上,登桓山,入石室,賦詩”。

此次游覽集會,眾人分韻賦詩,蘇軾得“澤”字,其《游桓山會者十人以春水滿四澤夏云多奇峰為韻得澤字》詩中先描述桓山的山水之美:“東郊欲尋春,未見鶯花跡。春風在流水,鳧雁先拍拍。孤帆信溶漾,弄此半篙碧。艤舟桓山下,長嘯理輕策。彈琴石室中,幽響清磔磔。”最后抒發(fā)歡會苦短的感慨,表達對陶淵明的景仰之情:“此歡真不朽,回首歲月隔。想象斜川游,作詩寄彭澤?!钡朗看魅障椴荒茉姡K軾乃代其作《戴道士得四字代作》,又作《游桓山記》,刻石為記。

10.游覽惠山之會

元豐二年(1079)三月,蘇軾自徐州移知湖州。四月,至高郵,見秦觀、道潛(參寥子),三人遂相與同載,一同游覽惠山。

此次集會中,三人同覽唐處士王武陵、竇群、朱宿等人所賦詩歌,皆次韻。蘇軾另有詩贈惠山僧人惠表及錢道人。秦觀作《同子瞻參寥游惠山三首》,參寥子作《子瞻赴守湖州三首》。蘇軾《游惠山三首》序云:“余昔為錢塘倅,往來無錫,未嘗不至惠山。既去五年,復為湖州,與高郵秦太虛、杭僧參寥同至,覽唐處士王武陵、竇群、朱宿所賦詩,愛其語清簡,蕭然有出塵之姿,追用其韻,各賦三首。”記述了此次集會游覽的經(jīng)過。

11.垂虹亭之會

元豐二年(1079)四月,蘇軾與秦觀、道潛過松江,與關景仁、徐安中會于垂虹亭。眾人分韻賦詩,暢抒懷抱。

蘇軾分得“風”字,有《與秦太虛參寥會于松江而關彥長徐安中適至分韻得風字二首》,秦觀得“浪”字,有《與子瞻參寥會松江得浪字二首》;參寥得“岸”字,有《吳江垂虹亭同賦得岸字》,關、徐二人之作不可考。

垂虹亭位于松江利往橋上,地處松江和江南運河的交匯處,瀕臨太湖,為三吳絕景,吸引歷代文人墨客登臨吟詠。縱觀整個宋代,垂虹亭詞“其數(shù)量不下50首,涉及的作者也有數(shù)十位之多,其中包括蘇軾、張先、毛滂、葉夢得、朱敦儒、辛棄疾、劉過、劉辰翁、張孝祥、張元干、姜夔、吳文英、王沂孫、周密、張炎等著名詞人”。而蘇軾、秦觀等人可謂宋代垂虹亭詩詞的開拓者。從這一角度來說,此次集會對于垂虹亭區(qū)域文化景觀的形成意義重大。

12.黃州岐亭賞梅之會

元豐二年十二月(1080年1月),蘇軾因“烏臺詩案”而被貶黃州。在黃州期間,蘇軾對集會的興趣依然不減。元豐四年(1081)十二月,蘇軾應李常之約,赴岐亭陳慥家中集會,一起在雪中賞梅,風雅之至。集會中,蘇軾次韻此前所作《岐亭》詩,并和陳慥《雪中賞梅》韻,作《次韻陳四(慥)雪中賞梅》。

蘇軾在黃州四年,共舉行集會21次,其中陳慥參與次數(shù)最多,共10次,與蘇軾互動最多、來往最密。元豐七年(1084),蘇軾離開黃州,作《岐亭五首》贈別陳慥,并在敘文中記述了陳慥對他的深厚情誼:“元豐三年正月,余始謫黃州,至岐亭北二十五里山上,有白馬青蓋來迎者,則余故人陳慥季常也?!灿嘣邳S四年,三往見季常,季常七來見余,蓋相從百余日也。(元豐)七年四月,余量移汝州,自江淮徂洛,送者皆止慈湖,而季常獨至九江?!?/p>

二 元祐年間文人集會與“蘇門”的確立

元豐八年十二月(1086年1月),歷經(jīng)“烏臺詩案”風波的蘇軾,從知登州任上召還抵京,任禮部郎中,即遷起居舍人;次年即元祐元年(1086),又以七品服入侍延和殿,不久又改任中書舍人,繼遷翰林學士知制誥,開始了一生仕途最為得意的時期。整個“元祐更化”時期,除了元祐四、五年(1089、1090年)出知杭州,六、七年(1091、1092年)出知潁、鄆、揚三州外,蘇軾都在汴京活動。這為他主盟文壇和引領文學發(fā)展方向提供了廣闊平臺和絕佳機會。而與此同時,經(jīng)過熙寧、元豐年間十余年的萌芽和發(fā)展,蘇門終于迎來了它的正式確立和最為活躍繁盛的時期。這一時期蘇門文人集會共有80余次,以下?lián)褚疾臁?/p>

1.蘇黃初會

元祐元年(1086),蘇軾在汴京任起居舍人,時黃庭堅亦在京任秘書省校書郎,二人始見。黃庭堅《題東坡像》對此記云:“元祐之初,吾見東坡于銀臺之東?!边@雖是二人的初次會面,但早在元豐元年(1078)以前,蘇軾就曾看到過黃庭堅的詩文,贊之為“精金美玉”,稱其為人“超逸絕塵,獨立萬物之表,馭風騎氣,以與造物者游,非獨今世之君子所不能用,雖如軾之放浪自棄,與世闊疏者,亦莫得而友也”。元豐元年 (1078)夏,黃庭堅致書蘇軾,“執(zhí)禮甚恭”,表達了“親炙光烈”、求列門墻的強烈意愿,并附《古風二首》。蘇軾有答詩《次韻黃魯直見贈古風二首》。此后,二人文墨往還、詩歌贈答不斷,但直到元祐元年(1086)才得以正式晤面。

此次集會標志著黃庭堅正式進入蘇門。至此,“蘇門四學士”均已歸入蘇軾門下,而這也意味著蘇門的正式確立已為期不遠了。

2.王園賞詩之會

元祐二年(1087)五月,蘇軾與張耒同至王直方家中,賞讀張耒所作新詩。《王直方詩話》對此次集會情況記述頗詳:“文潛(張耒)先與李公擇(李常)輩來飲余家,作長句。后數(shù)十日,再同東坡來。”據(jù)此可知,張耒此番已是第二次到王直方家中集會,其間,“坡(蘇軾)讀其詩,嘆息云:‘此不是吃煙火食人道底言語?!w其間有‘漱井消午醉,掃花坐晚涼,眾綠結(jié)夏帷,老紅駐春妝’之句也。”

宋代文壇流行“名流印可”,蘇軾對張耒新詩的印可品題起到了立竿見影的揚名效應,黃庭堅乃作《次韻文潛同游王舍人(王直方)園》:“張侯筆端世,三秀麗芝房。作詩盛推賞,月珠計斛量。掃花坐晚吹,妙語益難忘?!笔①潖堮绻P端生花,令人過目難忘。而這也顯示蘇軾在文壇的影響力與日俱增,元祐年間,蘇門核心成員與蘇軾同時在京,是蘇門核心成員集會最密集的時候,“四學士”的格局正是在此期間形成的,王園賞詩之會是蘇門確立時期的重要集會之一。

3.蘇門六君子之會

元祐二年(1087)九月,蘇軾為翰林學士、知制誥,“六君子嘗至東坡私第談詩論文,相與笑謔”。集會過程中,突然傳來圣旨,令蘇軾撰《賜奉安神宗御容禮儀》,“東坡就牘書云:‘于赫神考,如日在天。’顧群公曰:‘能代下一轉(zhuǎn)語否’?各辭之,坡隨筆后書云:‘雖光明無所不臨,而躔次必有所舍?!汗笠月柗?。

王水照先生認為:“‘蘇門’確立于元祐年間?!边@一判斷固然正確,但蘇門究竟確立于元祐哪一年,則仍有待進一步探討。而從文人集會的角度考察可見,作為蘇門的核心成員,六君子齊聚蘇軾私第談詩論文,虛心聆聽蘇軾的教誨和指導,這不僅表明六君子對蘇軾師尊身份的一致?lián)泶?,也反映出當時文壇對蘇軾領袖和盟主地位的廣泛認可。如張守《答晁公為顯謨書》云:“自東坡先生主斯文之盟,則聞先公(按:指晁補之)與黃魯直、張文潛、秦少游輩升堂入室,分路揚鑣。蔚乎其揚袂,炳乎其揚輝,每文一出,人快先睹?!磕钍可箷r,獲游東坡之門,如取平于衡石,收名定價,萬世不易?!倍蛹Y(jié)在蘇軾門下之后,“其影響力就遠非昔日‘孤軍作戰(zhàn)’時可比”,“群體的效應和影響力遠遠大于孤立的個體”。從這一意義上,六君子之會可以看作是蘇門正式確立的一大標志。

4.禮部貢舉之會

元祐三年(1088)正月,朝廷命蘇軾權(quán)知貢舉,主持進士考試,孫覺、孔文仲同知貢舉,陳軒、熙叔、上官均、黃庭堅、梅灝等5人為參詳官,單錫、劉安世、李昭玘、晁補之、蔡肇等15人為點檢試卷官。參加考試者凡四千七百三十二人,“合格奏名進士五百二十三人”。

這次考試雖是朝廷的一次重要政務活動,同時也不啻是蘇門的一次大型集會活動。嘉祐二年(1057),歐陽修知禮部貢舉,錄取了蘇軾、蘇轍、曾鞏等人,并在公務之余與韓絳、梅堯臣等僚屬互相唱和,切磋詩藝,結(jié)為《禮部唱和集》。三十一年后,蘇軾主持進士考試,效仿歐陽修,在貢院舉行唱和。對于北宋文壇這兩次分別以歐、蘇為中心的前后輝映的禮闈唱和活動,宋末方回在贊其盛況之余又感慨其不可復見:“歐、蘇大老,昔司文衡,賦詩較藝,兩用其至,綽綽有余。蓋不可復見矣,悲夫!”

元祐初期,蘇軾接連出任中書舍人、翰林學士,連掌起草政府文書的“外制”及起草宮廷文書的“內(nèi)制”;又知禮部貢舉,主持進士考試,表明蘇軾文章已被公認為一代誥謨。歐陽修三十年前關于“蘇氏文章擅天下”的預言已得到完美實現(xiàn)。而蘇軾也由此確立了他在文壇不可撼動的盟主地位,“蘇門”也迎來了最為輝煌和鼎盛的時期。

5.書鬼仙詩之會

元祐三年(1088)二月二十一日夜,蘇軾與黃庭堅、孫安、蔡肇在李公麟齋舍舉行集會,書鬼仙詩并跋。其實,東坡所謂“錄鬼仙所作或夢中所作”,皆為唐人之詩。如“爺娘送我青楓根,不記青楓幾回落。當時手刺衣上花,今日為灰不堪著”,乃唐人托名“巴陵館鬼”所作,題為《柱上詩》。“酒盡君莫沽,壺干我當發(fā)。城市多囂塵,還山弄明月”,乃唐代李公佐仆人所作?!昂鋈缓掀骑w,不覺舟中雨濕衣。折得蓮花渾忘卻,空將荷葉蓋頭歸”,乃唐人滕傳胤所作,題為《鄭鋒宅神詩》?!安返蒙蠉{日,秋江風浪多。巴陵一夜雨,腸斷木蘭歌”,乃唐代安邑坊女所作,題為《幽恨詩》。

蘇門集會多為山水游賞、游園宴集、拜謁會晤,述鬼仙者寥寥,故而此次書鬼仙詩會顯得別具一格,反映出蘇門多樣化的文學情趣。

6.西園雅集

元祐年間,蘇門文人常到駙馬都尉王詵的西園集會,其中元祐三年(1088)舉行的“西園雅集”的規(guī)模和影響最大。

畫家李公麟為這次集會繪《西園雅集圖》,米芾作《西園雅集圖記》,詳細記錄了參與集會的成員:蘇軾、王詵、蔡肇、李之儀、蘇轍、黃庭堅、李公麟、晁補之、張耒、鄭嘉會、秦觀、陳碧虛、米芾、王仲至、圓通大師、劉巨濟,共計16人。記中還生動地描述了圖中諸公的形象:“其烏帽黃道服,捉筆而書者,為東坡先生”,“團巾繭衣,手秉蕉 而熟視者,為黃魯直”,“披巾青服,撫肩而立者,為晁無咎”,“跪而捉石觀畫者,為張文潛”,“坐于盤根古檜下,幅巾青衣,袖手側(cè)聽者,為秦少游”……并抒感慨云:“人間清曠之樂,不過于此。嗟乎,洶涌于名利之域而不知退者,豈易得此耶!自東坡而下,凡十有六人,以文章議論,博學辨識,英辭妙墨,好古多聞,雄豪絕俗之資,高僧羽流之杰,卓然高致,名動四夷?!?/p>

此次集會活動給后人留下了品味不盡的歷史余韻。南宋樓鑰《跋王都尉湘鄉(xiāng)小景》云:“國家盛時,禁臠多得名賢……頃見《雅集圖》,坡、谷、張、秦,一時巨公偉人悉在焉?;春?秦觀)詞所謂‘憶昔西池會,鴛鷺同飛蓋’者,又有詩云:‘夢入平陽舊池館,隔花螭口吐清寒’,皆為此也?!蔽鲌@雅集也成為后世一個重要的藝術(shù)題材。著名畫家馬遠、仇英、唐寅、石濤、顧洛等都有《西園雅集圖》傳世。西園雅集不僅是盛極一時的蘇門集會活動的縮影,而且也成為中國歷史上一個重要的文化符號,不斷引起后人向往。

7.賦“雪浪石”之會

元祐八年(1093)九月,主持“元祐更化”的太皇太后高氏薨,政治局面急轉(zhuǎn)直下,蘇軾以端明殿學士兼翰林侍讀學士、禮部尚書知定州,從此遠離政治中心。同年十月,蘇軾至定州,不久于衙署后花園偶得一石,黑石白脈,白紋如水在石間奔流,猶如千流萬壑濃縮于其身,形似“雪浪”,遂以名之,并以曲陽白石所制芙蓉大盆盛之以供賞玩;又名其室曰“雪浪齋”,邀請齊州通判滕希靖同賞。滕希靖以雪浪石為題賦詩(已佚),蘇軾次其韻作《雪浪石》詩云:“我頃三章乞越州,欲尋萬壑看交流。且憑造物開山骨,已見天吳出浪頭。履道鑿池雖可致,玉川卷地若為收。洛陽泉石今誰主?莫學癡人李與牛?!痹娭羞B用中唐白居易晚年躲避政治紛爭退居洛陽,在履道里開鑿小池以供游賞,逍遙自得,以及牛、李兩黨領袖牛僧孺、李德裕嗜好奇花異石、終致禍敗等典故,意在表明,自己雖喜愛雪浪石,但并不像李、牛二人那樣嗜石成癖、視石如命。蘇軾在遭受黨爭之禍時運用這些典故,不僅反映了他一貫主張的“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的思想,也流露出他希望能夠像白居易那樣雖與牛、李兩黨中人都有瓜葛,但又能超脫于黨爭之外、免受黨爭之禍的思想。

此時的蘇軾罹遭黨禍離開京城,蘇門中人也四散他鄉(xiāng)。然而蘇門成員之間的關系并沒有因為空間阻隔而淡化。蘇轍、李之儀、參寥子、秦觀、晁補之等人雖未親至定州賞石,但都“隔空參會”,皆有和作,雪浪石也因此而成為名石、奇石,成為中國歷史上的一個文化烙印,其影響至今不衰。

元祐年間,蘇軾在文壇確立了不可撼動的盟主地位,蘇門四學士、六君子格局正式形成,宋人《豫章先生傳》中云:“元祐中,眉山蘇公(軾)號文章伯。當是時,公(黃庭堅)與高郵秦少游、宛丘張文潛、濟源晁無咎皆游其門,以文相高,號‘四學士’。一文一詩出,人爭傳誦之,紙價為高?!庇謱⑺麄兯娜思瓣悗煹?、李廌的文章纂輯為《蘇門六君子文粹》七十卷。同時,在這一時期,戴蒙、柳子文、魯有開、王震、鄧圣求、錢勰、孔武仲、李常、王直方、王詵、鄭嘉會、陳碧虛、王欽臣、蔡肇、劉巨濟、孫安、李公麟、孫敏行、曹輔、劉頒、葉均、宋景年、李承之、晁說之、米芾、秦覯、仲天貺、曹晦之、晁子莊、徐大正、王箴、王瑜、劉季孫、周燾、陳師錫、張全翁、張璹、楊杰、張?zhí)祗K、顏復、陳輔、錢蒙仲、張大亨、趙令畤、徐積、蘇堅、范子奇、范正思、唐庚、常安民、王寔等一大批文士或入蘇軾門下,或與蘇門交往密切,蘇門與蘇門集會達到鼎盛,從而開創(chuàng)了宋代文學空前繁榮的局面,正如南宋曾慥在《題蘇養(yǎng)直詞翰巨軸》詩中所贊:“元祐文章絕代無,為盟主者眉山蘇?!?/p>

三 紹圣、崇寧年間文人集會與“蘇門”的轉(zhuǎn)化

蘇軾生命里的最后時光幾乎都在貶謫中度過的:紹圣元年(1094)四月,蘇軾以“前掌制命語涉譏訕”的罪名,落職知英州,接著一月之內(nèi)三次降官;六月,又以“譏斥先朝”的罪名被貶為寧遠軍節(jié)度副使惠州安置;紹圣四年(1097)四月繼貶海南儋州,直至元符三年(1100)才遇大赦內(nèi)遷,次年(1101)七月便于常州去世。而隨著蘇軾政治命運的波折,蘇門也進入了衰落和轉(zhuǎn)化期。

這一時期蘇門大小集會29次,大多是蘇門文人在貶謫途中的相會,集會的次數(shù)、規(guī)模以及影響均大不如從前,下面擇要梳理考察。

1.蘇黃彭蠡之會

紹圣元年(1094)七月,蘇軾、黃庭堅相會于彭蠡。當時蘇軾被貶往惠州,而黃庭堅先被貶黔州,后改貶鄂州,赴鄂途中又被命管句亳州明道宮,二人在貶途相遇。

或許是身處逆境的緣故,蘇、黃格外很珍惜這次相聚,一起盤桓了三天之久。其間黃庭堅以銅雀硯示蘇軾,蘇軾為之銘曰:“漳濱之埴,陶氏我厄。受成不化,以與真隔。人亡臺廢,得反天宅。遇發(fā)丘隴,復為麟獲。累然黃子,玄豈尚白?天實命我,使與其跡。”寄寓深沉感慨,契合二人當時境遇。

這是北宋后期兩代文壇盟主的最后一次相聚。八年前(元祐元年,1086),兩人初次會面,蘇軾對黃庭堅十分賞識,在由中書舍人遷翰林學士時,曾作《舉黃庭堅自代狀》,贊之曰:“孝友之行,追配古人;瑰瑋之文,妙絕當世。舉以自代,實允公議?!倍谂眢恢畷?,盡管政治環(huán)境惡劣,兩人仍時?;ブ聠柡?,如蘇軾《答黃魯直書》云:“即日想已達黔中,不審起居何如,土風何似?……惠州已久安之矣。度黔,亦無不可處之道也。聞行橐無一錢,途中頗有知義者,能相濟否?某雖未至此,然亦近之矣?!弊阋妰扇讼嗥踔?。

2.游覽棲禪山寺之會

紹圣二年(1095)正月,蘇軾在貶所惠州,王原、賴仙芝自虔州前來探望,蘇軾遂與二人以及三子蘇過、僧曇穎、行全、道士何宗一等人一同游覽棲禪山寺。

此次集會,蘇過作《正月二十四日侍親游羅浮道院棲禪山寺》,有“人生行樂耳,四海皆兄弟。何必懷故鄉(xiāng),吾駕隨所稅”之句,蘇軾次其韻作《正月二十四日,與兒子過、賴仙芝、王原秀才、僧曇穎、行全、道士何宗一同游羅浮道院及棲禪精舍,過作詩,和其韻,寄邁、迨一首》,其中有云:“坐令禪客笑,一夢等千歲”,“嬉游趁時節(jié),俯仰了此世”。二詩雖為游覽之作,但旨趣卻在山水之外,重在抒發(fā)人生感悟,流露出人生苦短、及時行樂的消極情懷。

這次集會的參與者以布衣(賴仙芝、王原)和方外人士(僧曇穎、道士何宗一、行全)居多,可管窺蘇門文人遭遇黨禍后流離四方的情狀,多數(shù)成員再無見面之機。

3.蘇秦雷州之會

元符三年(1100),徽宗即位后大赦,蘇門文人紛紛以赦量移。五月,秦觀函告蘇軾量移廉州,蘇軾答函期與一見,并報登舟日期及經(jīng)行路線。六月二十一日,蘇軾至雷州,晤秦觀及??悼h令歐陽獻,得以暢敘。

此次集會,秦觀作詩詞各一首,《贈蘇子瞻》詩不僅表達對蘇軾不幸遭遇的悲慨,同時也感嘆自身命運多舛,“嘆息蘇子瞻,聲名絕后先。衣冠傳盛事,兄弟固多賢。感慨詩三百,流離路八千?!w紲終非罪,江湖秪自憐。饑寒常并日,疾病更連年?!薄督亲印吩~云:“南來飛燕北歸鴻,偶相逢,慘愁容”,“飲散落花流水各西東。后會不知何處是,煙浪遠,暮云重”。既對此次相會感到一絲安慰,同時又抒發(fā)相聚短暫、后會難期的哀傷之情。會晤期間,秦觀還出示自作挽詞,蘇軾“撫其背曰:‘某常憂少游未盡此理,今復何言!某亦嘗自為墓志文,封付從者,不使過子知也?!煜嗯c嘯詠而別?!?/p>

雷州之會是蘇、秦二人最后一次會面。元符三年(1100)八月,秦觀卒于藤州,蘇軾聞喪訃,驚悼不已,發(fā)出“少游已矣,雖萬人何贖”的深沉感慨,痛惜之情溢于言表。而隨著四學士等核心成員的逐漸離世,蘇門也走向式微。

4.追餞清遠之會

元符三年(1100)十一月十五日,蘇軾量移永州途中,道過清遠峽,吳復古、何德順、曇穎、祖堂、通老、黃洞、李公弼、林子中等人,“自番禺追餞至清遠峽,同游廣陵寺”。

參與這次追餞集會的,并非蘇門核心成員,而是外圍邊緣的交游,可以看作蘇門周邊的集會生態(tài)。正是這些友人的支持和鼓勵,讓身處艱苦謫旅中的蘇軾感到了精神上的莫大安慰,這次追餞集會的情誼顯得格外深厚和可貴。

5.黃張黃州之會

建中靖國元年(1101)七月,蘇軾在常州去世?!伴T人張耒時知潁州,聞坡卒,出己俸于薦福禪寺修供,以致師尊之哀”,為言官所劾,貶為房州別駕,黃州安置。崇寧元年(1102)九月,黃庭堅至鄂州,與張耒任所僅一江之隔,遂往相聚。

蘇軾生前曾貶居黃州,黃、張二人不禁觸景生情,悲痛萬分。黃庭堅乃作《次韻文潛》云:“天生大材竟何用,只與千古拜圖像……經(jīng)行東坡眠食地,拂拭寶墨生楚愴。”又作《武昌松風閣》,詩的前半部分描寫松風閣周圍環(huán)境之清幽,后半部分轉(zhuǎn)入對師尊辭世的沉痛悼念和對同門情誼的珍惜,“東坡道人已沉泉,張侯何時到眼前。釣臺驚濤可晝眠,怡亭看篆蛟龍纏”,最后希望能再與師友們聚會暢談:“安得此身脫拘攣,舟載諸友長周旋?!?/p>

黃、張黃州之會是蘇軾去世后蘇門文人的一次重要集會,二人表達了對蘇門身份的堅守。此后,蘇門文人的集會愈發(fā)松散和零星。而黃庭堅憑借其蘇門大弟子的身份及在文壇的影響力,成為新一代文人集會的中心,并由此形成了對后世影響深遠的江西詩派,蘇門的精神和傳統(tǒng)得以繼續(xù)傳承和發(fā)揚。

結(jié)論

由以上考察可見,文人集會不僅為我們清晰地展示了蘇門從萌芽到確立、再到衰落轉(zhuǎn)化的演進過程,而且也為探討蘇門乃至宋代文人結(jié)盟的一些具體問題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線索。

關于蘇門之始與蘇門之立的具體時間,研究者習慣將四學士、六君子從游蘇軾看作是蘇門之始。但從文人集會的角度來看,王鞏一共參加了蘇門的11次集會,是蘇門的重要成員,而他拜入蘇軾門下的時間比張耒早兩年,比晁補之早四年,故應將蘇門之始的時間定于王鞏初謁蘇軾的熙寧二年(1069)。而沿著這一思路和線索,可將蘇門六君子齊聚蘇軾汴京私宅的元祐二年(1087)定為蘇門正式確立的具體時間。

關于蘇門的成員,除四學士、六君子之外,對于其他成員則界定不一,眾說紛紜。而文人集會也為我們探討這一問題提供了新的視角。自北宋神宗熙寧至徽宗崇寧的近40年間,蘇門一共舉行了270余次集會。而作為蘇門的核心成員,除李廌之外,六君子正是參與集會次數(shù)最多的,其中秦觀27次,黃庭堅17次,張耒13次,陳師道11次,晁補之10次。李廌因在元祐三年(1088)落第而離京還鄉(xiāng),過早地離開了文壇中心,故其參與蘇門集會的次數(shù)略少,但也達到了7次。除六君子之外,參與蘇門集會達到10次以上的依次是:參寥子19次,李常13次,王鞏11次,陳慥10次。參寥子等4人因文學上的成就不高,聲名不顯,故未能入列蘇門學士、君子之列,但他們都是東坡的忠實追隨者。參與蘇門集會3—9次的有李之儀、王子立、王元直、吳復古、徐大正等38人,皆為蘇門成員。此外,參與1—2次集會的有152人,除唐庚、孔武仲等蘇門后期加盟者外,多為與蘇門普通交游者(如范純?nèi)省⒊ǖ?。這與胡應麟、楊勝寬等學者對蘇門成員的界定基本吻合。文人參與蘇門集會次數(shù)的多寡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其與蘇軾交往的密切程度以及其在蘇門中的重要程度,可見文人集會是考察蘇門非常重要而又切實可行的角度。

關于“蘇門”與“歐門”的承繼關系,也可從文人集會的角度略窺一斑。蘇門雖從歐門孕育、發(fā)展而來,但蘇門集會的次數(shù)和參與的人數(shù)均遠超歐門。歐門41年間共集會34次,年均僅0.8次,參與人數(shù)61人;而蘇門38年間共集會270次,年均達7.1次,參與人數(shù)達202人。不僅如此,蘇門集會的內(nèi)容也更為豐富和廣泛,歐門集會的內(nèi)容主要為詩文酬唱,而蘇門集會的內(nèi)容,除詩酒唱和之外,還涉及品茗賞梅、品鑒書法、觀畫題詩以及談佛論道、學術(shù)探討等諸多內(nèi)容。在蘇軾的主盟下,宋代文壇集會結(jié)盟的風氣發(fā)展到了極盛,文人集團的陣容更加強大,聲勢更為浩大,藝術(shù)情趣更為廣泛。王鐘陵指出:“師友之間的結(jié)社唱和,乃是中國古代文人從事文學活動的基本方式?!Y(jié)同道、造聲勢,從而使文學潮流、文學風貌發(fā)生顯著的變動,這正是文學史發(fā)展的主干部分?!碧K門文人集團不僅最終完成了“歐門”倡導的詩文革新運動,也大大發(fā)展了古代文人各方面的藝術(shù)情趣,從而開創(chuàng)了宋代文學、藝術(shù)空前繁榮燦爛的局面。

猜你喜歡
秦觀黃庭堅集會
白飯、皛飯與毳飯
夢中題詞
雷州遇蘇軾
秦觀拜師
從棋品看人品
黃庭堅一夜三點燈
納涼
The Prettiest Angel
百鳥集會
孟津县| 昌都县| 太仆寺旗| 台安县| 铁力市| 牙克石市| 林西县| 紫阳县| 集安市| 湖南省| 高雄市| 子长县| 随州市| 乃东县| 吉木萨尔县| 凤台县| 浙江省| 周宁县| 云霄县| 铜陵市| 略阳县| 宜都市| 海宁市| 云龙县| 崇州市| 闽清县| 育儿| 新建县| 皮山县| 宜城市| 镇坪县| 鹤岗市| 黎平县| 阳谷县| 大竹县| 肃南| 冀州市| 金寨县| 邓州市| 阿鲁科尔沁旗| 高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