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第四屆全國碩博論壇綜述

2021-11-11 12:47:02張月
杜甫研究學刊 2021年4期
關鍵詞:異文杜詩杜甫

張月

為落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2021年8月20日,由中國杜甫研究會、四川省杜甫研究中心、四川省杜甫學會、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聯(lián)合主辦的“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第四屆全國碩博論壇”以線上視頻會議形式舉行。來自安徽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蘭州大學、清華大學、山東大學、四川大學、四川師范大學、西北大學、西華大學、西南大學、西南民族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藝術研究院等單位的專家學者和碩博研究生,及其他高校師生、杜詩愛好者共105人參與了此次論壇。論壇由致辭、學生報告—專家評議、總結3個環(huán)節(jié)組成。

論壇致辭由四川省杜甫學會秘書長彭燕研究員主持。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劉洪館長、四川省杜甫研究中心首席專家徐希平教授分別致辭。日本杜甫學會會長下定雅弘教授、副會長松原朗教授也為論壇發(fā)來賀函,以示祝賀。劉洪館長代表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對與會專家和同學表示熱烈歡迎,時值建黨100周年之際,論壇的舉辦具有特別意義。杜甫之所以能成為中國數(shù)千年詩歌史上唯一稱“圣”的詩人,在于他悲天憫人、民胞物與的崇高人文主義情懷。研究杜甫,傳承杜甫精神,培養(yǎng)學術生力軍是草堂人的責任和使命,而碩博論壇的舉辦正是這種責任和使命的體現(xiàn)。徐希平教授充分肯定了論壇的公益性質,指出論壇為青年學子的交流學習提供了鍛煉和成長的重要平臺,并就碩博論壇今后的舉辦方式、如何提升國際影響力等提出了建設性意見。下定雅弘教授和松原朗教授非常關注論壇發(fā)展,對碩博論壇的形式,及同學們的選題都給予了肯定;同時就日本學者對津阪東陽《杜律詳解》的譯注工作進行了介紹。

本次論壇共選拔出12篇優(yōu)秀論文,內容涉及杜集文獻、杜甫接受、杜詩文本以及杜甫與域外詩人比較研究等多個方面。論壇現(xiàn)場研討會共分為12場,分別由西南民族大學王猛副教授、西華大學王燕飛副教授主持,以下分別加以簡述。

一、杜集文獻研究

本次論壇共收到有關杜集文獻研究論文3篇。毛婷婷《〈杜詩詳注〉異文來源文獻探析》通過仇兆鰲對正字的判定,分析其新增杜詩異文的標準。文章從《杜詩詳注》的杜詩異文角度出發(fā),找出《杜詩詳注》中主要異文來源文獻,從而判定出仇兆鰲所采用的主要杜詩版本為錢謙益《錢注杜詩》和朱鶴齡《杜工部詩集輯注》;在此基礎上,仇兆鰲還涉及吳若本《杜工部集》《杜工部草堂詩箋》《新刊校定集注杜詩》《黃氏補千家集注杜工部詩史》《集千家注分類杜工部詩》等五種宋代杜集版本。王燕飛副教授肯定了論文選題價值,認為異文在杜詩中占比頗重,對不同版本的比勘得出杜詩異文的主要來源極具意義。然而在針對仇注底本的選擇問題上,建議將康熙四十二年初刻本與康熙五十二年本進行對比,從異文的增補角度選擇更好的底本;另外仇注中所收異文并非完備,因此對于仇注中未出注的異文也需關注。張學芬《四庫本〈集千家注杜工部詩集〉底本考辨——兼論玉幾本與明昜本之關系》認為四庫本《集千家注杜工部詩集》底本,四庫館臣以元高楚芳本稱之,學術界多謂為明本,實則并不準確。該書尚存玉幾、明昜二種明本,玉幾本當早刊于明昜本,其后掩去別刊姓氏而版式全同于玉幾、明昜二本的覆刻本實為覆玉幾本。而兩部四庫本底本當均是覆刻本,其在三種明本中屬于較差的版本。該書四庫本并非覆刻本之原貌,而是據(jù)通用文獻作了校改,這一研究有助于對該書四庫本底本來源及其版本價值作出重估。張海副教授認為此文結合版本學、目錄學、校勘學知識,對四庫本《集千家注杜工部詩集》底本進行考證,得出底本為明代覆刻本的結論,厘清了該書四庫底本為元高本的錯誤說法,又考證了陜西金鸞與隴西金鸞實為同一人,層次清晰,考證詳實。不足之處在于明代翻刻本與元高本的關系異同交待不清;對于三個“金鸞”的考證,更多從外圍材料進行,結論多是推斷,缺乏依據(jù);文章主要以覆刻本與刊本訛誤的重合為依據(jù),判斷出底本乃明代覆刻本,如能從其他角度或有其他文獻支撐更能坐實結論。王寒宇《津阪孝綽及其〈杜律詳解〉考論》一文同時也屬于域外杜集文獻研究范疇,津阪孝綽所作《杜律詳解》是日本江戶時代現(xiàn)存四種注杜著述中極具價值的一種。此書以明代邵傅《杜工部七言律詩集解》為底本,匯集了宋明多家評述,采用題解與注解相結合的方式,注解杜甫七律133首。該書在注杜中體現(xiàn)出解杜意、注技法、釋典故、明禮俗等特征,反映了津阪孝綽對杜詩與漢文化的接受,在日本杜詩學研究中獨具價值。王紅霞教授認為域外漢學一直是學界研究熱點,域外學者接受中國文學的方式主要以模擬創(chuàng)作、箋注、詳解、詩話等形式,而杜集在日本的流傳、翻刻就是其中重要一環(huán)。她首先指出文章頗具學術價值,然在論據(jù)、材料等方面應有所補充;存在某些表達不當之處;其次可以結合當時日本杜詩研究背景和津阪孝綽的學術經歷進行詳盡闡述分析,以凸顯該書價值;最后題解部分是全文重點,除將其與《杜工部七言律詩集解》對比之外,還可以探討此書與另外三部日本江戶時代現(xiàn)存注杜著述的關系。

二、杜甫接受研究

關于杜甫接受研究的文章同樣有3篇,其中2篇為域外杜詩接受,通過分析日本漢學家津阪孝綽、虎關師煉對杜甫的接受,可見杜甫在日本詩學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成天驕《津阪孝綽〈夜航詩話〉的杜甫受容——兼論江戶時期杜詩的經典化進程》一文以津阪孝綽《夜航詩話》為考察對象,在理解日本漢詩學發(fā)展脈絡的同時,探究該書在日本江戶時代杜詩經典化進程中的重要作用。該書對杜詩字詞的訓釋、章法、句法、字法的解讀體現(xiàn)出日本學者的“異域眼光”;對杜詩的重視作為批評話語構造的方式,呈現(xiàn)出津阪孝綽自我明確的漢詩教學者與域外評釋人的角色定位,以及堅定的“格調派”詩學立場。另外孝綽對杜詩的批評折射出杜詩域外經典化問題研究復雜性的特質,該書在杜詩東傳的過程中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郝潤華教授首先肯定了論文選題價值,《夜航詩話》作為日本重要詩話著作,其中有大量論杜之語,文章通過個案研究,展示杜詩學在日本江戶時期的復雜面貌,不僅對日本杜詩學的發(fā)展有所認識,而且對于理清日本漢詩學發(fā)展也有一定意義;但文章存在分類舉例過多,深入分析不足的問題;對“杜詩經典化路徑再論”應是全文重點,但敘述較弱,應增加自己的分析判斷;表述方面存在不確之處,如標題中出現(xiàn)的日本語“受容”一詞,換用中文表達更適宜;另外針對津阪孝綽的某些注解值得商榷,如“言醉墜井中,就便安眠也”的說法可進一步辨析。隋雪純《論虎關師煉〈濟北集〉對杜甫的接受》一文指出日本五山文學的開創(chuàng)者虎關師煉對杜甫的接受主要在詩話和詩歌創(chuàng)作兩個方面。《濟北詩話》對杜詩的評價、杜詩箋注的勘誤體現(xiàn)出他對杜甫作品的細致考辨,從其論陶淵明與杜甫觀點、立場的一致性可見他對杜甫詩學觀念的繼承;而從《濟北集》的近體詩創(chuàng)作中可見其七絕學杜甫詞匯和句法,承杜甫所創(chuàng)之題而自出風調;他對杜甫的評價與追摹受到宋代詩話的深刻影響,對促進杜甫在日本的受容、推動五山文學的隆盛均具有重要的意義。房銳教授認為論文結構合理,邏輯清晰、信息量大、文獻依據(jù)充足,能夠充分利用中日相關資料與學者研究成果,價值較高。但仍有可待提高之處,如段落順序可做調整,可將虎關師煉著述介紹提前起總括作用;在分析論述方面有待加強,挖掘深度;在論文規(guī)范上存在引文未出注、標點符號使用不準確等現(xiàn)象;建議擴寬視野,從詩學角度觀照中國古代詩學觀對虎關師煉詩學思想的影響。程雪《李審言詩歌創(chuàng)作對杜甫的接受》指出李審言對杜甫的學習與接受主要表現(xiàn)在三個方面:創(chuàng)作上模仿杜甫,熟練運用杜詩典故,化用杜詩詩句;思想情感上感懷杜甫,詠嘆杜甫,通過表達對杜甫的同情與理解,聊以自況;精神上秉承杜詩“詩史”之精神,實錄近代社會現(xiàn)狀。由于李審言對杜甫的接受在近代具有典型性,以其為切入點既是理解李審言詩學思想的重要途徑,亦是了解杜甫在近代接受狀況的重要參考。吳懷東教授從選題新穎、材料豐富、思路清晰三個方面對文章進行了充分肯定,指出李審言作為“文選學”名家,討論其對杜甫的接受,既是文學鑒賞力的體現(xiàn),又具有一定學術價值。不過具體行文中還有提升空間,寫作層面上題目和內容都應加強;行文與論證有待加強,可從技巧、思想、用典等方面全面梳理其對杜甫的學習;視野應開闊,由點及面,抓住其學杜特色并擴大至近代詩人與唐代詩人的差異性比較。最后他指出文學接受研究作為熱門研究話題,需要大量的文本閱讀以及敏銳的洞察力,從反思與批判這一角度進行研究大有可為。

三、杜詩文本研究

杜詩文本研究一直為杜詩研究熱點,此次論壇共有相關論文5篇。華若男《杜甫詩歌的“以古入律”及詩史意義》認為杜甫存在較強的破體意識,喜“以古入律”,他將古詩首尾聯(lián)同字、虛詞的高頻使用、以律體寫時事等技法用于律詩的創(chuàng)作,同時將漢魏古詩的現(xiàn)實主義精神融于律詩內核,使古體詩和律詩于互相碰撞中產生新變。這是杜甫基于現(xiàn)實考量而作的創(chuàng)新嘗試,一方面是為豐富律詩的藝術表現(xiàn)手段,另一方面則是為革除律詩弊病,也與其精研詩歌及其文學思想息息相關,其中杜甫“以古入七律”多體現(xiàn)于形式層面,而“以古入五律”則更突顯于精神內核層面。陳斐副研究員建議聯(lián)系當時歷史背景,結合唐代詩壇的辨體意識,分析杜律古體特性是詩人有意為之還是不自覺流露,并且需明確文中所提“古體詩”的界定標準。另外,他還指出論文寫作要突破當前學術研究邊緣化、碎片化的現(xiàn)象,從接受性研究轉為創(chuàng)新性研究,著重強調論文應具備問題意識,即需有創(chuàng)新性、有學術價值的命題、有集中主題三個方面。紀如玥《〈戲為六絕句〉系年新考》認為《戲為六絕句》一詩是杜甫詩學思想的代表作,它正式確立了“論詩詩”這一批評方式,在中國文學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對于此詩之系年,與傳統(tǒng)觀點認為作于上元二年(761)或寶應元年(762)不同,文章認為此詩作于廣德二年(764),是杜甫評論嚴武幕府同僚的作品,并在此基礎上,對《戲為六絕句》之“戲”,以及它在杜甫論詩詩中的獨特之處做出了新解。查屏球教授認為此文治學態(tài)度嚴謹、研究方法科學合理,關于《戲為六絕句》的系年考證較有新意,判定其為杜甫入嚴武幕府所作可成一說。同時文章仍存在一些問題:結合嚴武、杜甫的年齡,《全唐詩》中嚴武詩作,《舊唐書·杜甫傳》關于嚴杜關系的論述,“爾曹”不排除與嚴武有關的可能性;“戲為”本為歌辭類體裁,杜甫此詩使用屬于破體;文中與《偶題》《莫相疑行》的比較分析還可深入。覃聰《重探杜甫天寶七載前后行跡及心態(tài)——以〈奉寄河南韋尹丈人〉〈贈韋左丞丈濟〉〈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三詩為切入點》對陳鐵民《由新發(fā)現(xiàn)的韋濟墓志看杜甫天寶中的行止》中所提出的杜甫天寶六載(747)應詔下第后歸偃師隱居,后至洛陽及其附近漫游一說提出異議,通過重新系年“贈韋”三詩,可以清楚地看到杜甫“旅食京華”的心態(tài)轉變歷程,即天寶七載(748)半隱半仕,仍保有期待;天寶九載(750)前后入仕愿望異常迫切;天寶十一載(752)參列選序、卻久未得官而轉向消沉。這種心態(tài)的轉變產生于長期持續(xù)的長安旅食生活,而不應如原來一些杜甫傳譜所認為的是天寶七載前后突然發(fā)生的。孫微教授肯定了此文學術價值,指出作者從小問題出發(fā),追溯杜詩宋本編年,對重新認識杜甫長安心態(tài)有重要意義。然而作者的語言歸納能力還需提高;其次,應肯定前人成果,任何學術史都是站在前人肩膀上前進;文章的問題指向要立意高遠,不應指向現(xiàn)代某學者的某句話或觀點,而應追溯和思考宋代杜詩編年的特點;最后文章還有未確之處,整體結論與框架正確,但結論仍舊存疑。

謝璐陽《〈蜀相〉“丞一作蜀”考》指出自宋代杜詩結集以來,《蜀相》詩的異文面貌發(fā)生著歷時性的演變?!柏┮蛔魇瘛弊鳛楫愇氖家娪凇抖旁娫斪ⅰ?,是仇兆鰲受到尊劉正統(tǒng)觀影響并承續(xù)前人以春秋筆法解讀《詠懷古跡》其四。作者認為仇注根據(jù)《杜律七言頗解》《杜詩會稡》兩種不具校勘價值的注本采納異文,本質是闡釋而非??薄5@組異文對后人產生了誤導,尤其是七十年代社科院編寫的《唐詩選》和1983年的《唐詩鑒賞辭典》均采用“蜀相祠堂何處尋”,影響了《蜀相》一詩在當代傳播的文本面貌。潘殊閑教授指出此文通過大量的原始文獻比較,以小見大,探討其中的源頭與衍變,引述與論證相結合,對“錦宮”與“錦官”、“頻繁”與“頻煩”的辨正、《蜀相》詩題的推斷較為合理。文章存在注釋不夠規(guī)范的問題,且核心觀點論據(jù)不足,仇兆鰲應不是憑空的杜撰臆改,而是有宋、元等前人文獻作基礎,同時論文對《唐詩選》和《唐詩鑒賞辭典》的批評也有失允當,但文章最后對??迸c闡釋的反思是有意義和價值的。

張子悅《杜甫投贈詩中的諷刺意味辨析——以〈錢注杜詩〉中心》認為杜甫《奉贈太常張卿垍二十韻》《投贈哥舒開府翰二十韻》《奉同郭給事湯東靈湫作》等詩以稱頌交游為主要目的,否定了以錢謙益為代表的后代注家通過泯滅詩、史界線而提出的各種有違杜詩本意的諷刺說。這些誤讀的產生并非來源于注家的簡單臆造,而是在詩歌比興傳統(tǒng)、政治歷史意義、“詩圣”“詩史”形象等多方面因素的交互作用下所產生的。戴路副教授從論文規(guī)范和內容兩方面對文章進行了詳細評述,他指出文中某些引文未出注,且應注意參考文獻的權威性;內容上應補足相關研究綜述,可從杜甫投贈詩研究、諷刺詩研究、《錢注杜詩》等方面論述;應兼顧前人或當代學者研究成果,如文中某些論點是在仇注基礎上闡發(fā),應有所提及;最后可從反面角度對錢注之前的杜甫批評進行全面探析。

四、杜甫與域外詩人比較研究

徐依凡《譯詩的簡樸情景與銳化的感受力——論雷克斯羅斯對杜詩淺表化翻譯的內在動因》通過美國當代詩人肯尼斯·雷克斯羅斯在杜詩的英譯實踐中選擇脫離歷史背景與文化心理,僅凸顯詩歌文本日常情感與自然情境,探討這一矛盾背后實際上隱藏著的作者文化境遇與現(xiàn)實訴求。詩人以借鑒并轉碼杜詩的諸種特征來介入西方文明危機,把杜詩的簡樸情景汲取為一種詩歌變革與生存反思的力量,激發(fā)了對感受力的強化與銳化,借此為文化衰落提供了一種自救的可能性。王猛副教授指出論文選題具有新意,從比較文學的視野加以考察,難能可貴。但文章仍有遺憾,如目前題目表意不明,文中大量自造語的使用增加誤讀可能,建議使用學界已有概念;對文獻的引用應有所深化;可以雷克斯羅斯與杜甫身世角度為切入點,更好地挖掘二人相通性;將自然觀與生態(tài)美學結合,尋找更多寫作角度;在分析維度上,可增加橫向縱向的比較,注意與時代相結合,挖掘出雷克斯羅斯翻譯杜詩的獨特性;將雷克斯羅斯對詩歌本身的翻譯評論與西方詩學理論相結合,增強理論堅實性。

查屏球教授總結發(fā)言指出此次論壇內容豐富,涉及域外論杜、杜詩文學本體研究、杜集文獻與杜詩學史三個方面;視野開闊,從古至今,中西觀照,頗具宏通氣象;學風務實,新見迭出,前沿原創(chuàng)意識強;論文撰寫應尊重前賢,深入淺出;評議專家認真負責,體現(xiàn)了專業(yè)學術精神。最后他代表與會人員表達了對主辦方的感謝,認為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全國碩博論壇舉辦的常態(tài)化將對杜甫研究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猜你喜歡
異文杜詩杜甫
夜讀(一)
中學生報(2022年5期)2022-04-29 20:00:37
談《紅樓夢》第三十四回的一處異文——讀紅零札
紅樓夢學刊(2020年4期)2020-11-20 05:52:12
安大簡《詩經·召南·小星》異文考辨
杜甫改詩
絕句
兒童繪本(2018年4期)2018-03-12 21:16:44
篆刻杜詩記
藝品(2017年4期)2017-11-06 03:48:52
杜甫與五柳魚
《太上洞淵神咒經》異文考辨
清初杜詩研究二題——錢謙益《解悶》詩箋與仇兆鰲“四句分截”說
長江學術(2016年4期)2016-03-11 15:11:29
杜甫的維穩(wěn)觀
學習月刊(2015年3期)2015-07-09 03:51:14
四会市| 大洼县| 辉县市| 洞口县| 枣庄市| 贵港市| 静安区| 保靖县| 西吉县| 峡江县| 澄迈县| 武川县| 安阳市| 秦皇岛市| 天长市| 长武县| 同心县| 清原| 南郑县| 托克逊县| 霍林郭勒市| 淳安县| 和龙市| 望江县| 石楼县| 南投市| 合山市| 新巴尔虎右旗| 通化县| 鲁甸县| 阿拉善左旗| 凤庆县| 连南| 孙吴县| 定安县| 青铜峡市| 肥东县| 南川市| 合川市| 防城港市| 白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