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 擎
以前我們如果喜歡一本書、一首樂曲、一個演員,總要說出些理由來,你要對這個領域有所了解,說出一二三四,才能為人信服?,F(xiàn)在簡單多了,基本上“我喜歡”三個字就已經(jīng)足夠了。
從什么時候開始,“我喜歡”變得這么重要了呢?這并不是壞事,其中包含著對個人的尊重;而對個人的尊重,則是個人解放的前提,是打破舊有等級體系的力量,是民主化的基礎。但另一方面,這種現(xiàn)象又會讓我們困惑:無論多么偉大、崇高、優(yōu)美的東西,現(xiàn)在只要一句“我不care”,好像就能否定它的價值。在和別人討論問題的時候,有些話題只要你說“我喜歡”“我愿意”,對方似乎就無法反駁了。這種輕率的傲慢在過去是不可想象的。
我們做出選擇的最高基準是主觀意愿,“選擇”就成了一個孤證。除了“我的意愿”,不存在任何同等有力的旁證。選擇就變得脆弱、不穩(wěn)定。我們可能自己都無法堅信自己的選擇。于是,我們一方面處在解放的輕松與興奮當中,另一方面又處在不確定的、沒有把握的焦慮當中;一邊習慣于“輕率的傲慢”,一邊又常常感到惶恐和不安。
簡而言之,過去我們更重視事物內在的客觀價值,主觀意見不能輕易動搖這些客觀價值。而現(xiàn)在,個人主觀賦予的價值變得極其重要,有時候甚至能壓倒其他一切標準。